§§   aaa 專屬部落格

總 覽版 務政 經健康醫療軍 武理 財文 化藝 文科 技台灣的美旅 遊PISA娛 樂鄉 土公 民認 同副 刊哈 啦范氏網
竹縫
視界
耳聾
世界
泰伯
觀點
Joy
隨筆
哈利
天地
Jerry C
鳥 世 界
射水魚
天 空
討海人
鏡 頭
嘻笑
人間
詩情
畫藝
老工仔
思 維
網網
相連
歷史
庫存

道源法師講述『金剛經』

頁次: 1 2 3 4 5 
發表:aaa 2009-06-21 17:05:22 閱覽數:181355 (IP: ) T 2849_R 0 引 用


我國人與金剛經特別有緣!念經者,歡喜念金剛經。講經者,歡喜講金剛經。註經者,歡喜註金剛;正因為註解太多了,反而有越看越不懂之困惑!尤其上半卷與下半卷之問答,經中之文句相同,其不同之點何在?更加難懂!

有的註解說:下半卷是「重說」;這樣解釋,令人難信。世尊說法有「重說」的,這是世尊說法將要說完之時,又來些聽法的人,世尊有大悲心,對於無量眾生,不捨棄一個眾生,對於後來的眾生「重說」一遍,但世尊有大智慧,必然變更文體,改用偈頌,令聽過者,不感覺重複。所以十二部經中,有「重頌」一部,金剛經之下半卷,既非偈頌,何能是「重說」呢?

道源初「學教」時,親近慈舟大師,大師每講一種經、論,必指定一種註解分科。所謂分科者,即是將這部註解的科文,全抄寫在聽講用的經、論本子上。例如,講大乘起信論時,指定「起信論義記會閱」,講金剛經時,指定「金剛經心印疏」,心印疏是清朝溥畹大師著的。大師將金剛經正宗分,分為兩大科:

一、首示降住其心歷彰般若妙用。

二、次明菩提無法正顯般若本體。看了心印疏,可解釋金剛經之下半卷不是上半卷重說之惑。但是聽完全部金剛經之後,對於心印疏之分科,亦不能無疑?

金剛經上半卷開始,長老須菩提之請詞:「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世尊之答詞:「......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下半卷開始,長老須菩提之請詞亦是:「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世尊之答詞亦是:「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當生如是心......」須菩提是代已發菩提心的眾生,請問「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世尊之答詞,亦是為已發菩提心的眾生,「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是則全卷金剛經只有兩個問題,就是「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亦只有兩個答覆,就是「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並沒有第三個問題「云何是菩提心?」而心印疏第二大科「下半卷」說是解釋「菩提無法......」似乎與經文不太適合?

再以華嚴經證之:善財菩薩參訪諸大善知識之時,其請法之詞,皆曰:「聖者,我已先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而未知菩薩云何學菩薩行?云何修菩薩道?」正是先發菩提心,而後請問,云何學菩薩行?云何修菩薩道?則與金剛經請法之詞相同。即以般若法之體用言之:亦應先顯體而後論用。心印疏之兩大科文,則先論用而後顯體,亦似乎有欠次第。

予初「學教」時,因懾於慈舟大師之威嚴,雖有疑而不敢請問!待予學講金剛經時,因無智慧,未能另立科文,予又因心印疏之釋義顯理,深合「頓禪」,故仍依據心印疏講演。民國三十八年,五十歲來臺,歷年以來,講演金剛經多遍,亦皆依據心印疏。六十歲母難之日,且影印該疏一千部,送人結緣。六十四歲因講大乘起信論,需要起信論義記會閱。在卍字續藏中,將「會閱」查出。翻查續藏目錄時,看見很多金剛經註解。在無意中發現通理大師所著之「金剛經新眼疏」,該疏既名「新眼」,一定對於金剛經有新的見解。當將該疏查出一看,果不出所料!

新眼疏將金剛經分為大四科:

一、略明降住生信分。 二、推廣降住開解分。

三、究竟降住起修分。 四、決定降住成證分。

金剛經上半卷所說的是「信、解」,下半卷所說的是「修、證」。在經中皆有文句可以證明,只是前人未曾發現而已。

從此以後,對於金剛經之下半卷與上半卷有何不同之疑惑,悉皆消釋!於是影印新眼疏三千本以廣流通。更復依據新眼疏盡量講演金剛經,藉報通理大師之法恩於萬一!

七十八歲,在海會寺,創辦能仁佛學院,八十歲時,為諸同學講金剛經一遍,全部錄音。函請廣化法師,著成講記,幸蒙應允!乃將全部錄音帶及參考資料,寄給法師。詎知法師常在病中,未能執筆,予八十五歲,在高雄佛教堂,講阿彌陀經時,廣化法師率其高足淨觀法師來見,當即介紹淨觀法師代寫金剛經講記。自民國七十三年六月份在菩提樹雜誌開始登載;至七十四年元月間,講記之稿子方寫四分之一,又詎知淨觀法師忽患重病,轉住三家醫院,動了兩次手術,時間經過將及一年之久,方得康復,菩提樹自民國七十四年三月份,因無來稿,停載十個月之久,幸法師病愈,繼續來稿,乃於七十五年元月份續載,至七十六年元月份方告完成。予已八十八歲矣!

因略述經過之因緣,足見好事難成!是為序。

中華民國七十六年元月二十日



回應:aaa 2009-08-01 18:52:51 (IP: ) T 2849_R 101 引 用
應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丁二、結歸云何住心問(分二)
戊一、較顯持說

現在講到「應化非真分第三十二」分,是「結歸云何住心」的問題,前面三十一分是總結須菩提所問「怎樣降伏妄心」的問題,結論是告訴你,不要「生心動念」執著「我等四見」,不但「我等四相」要把他「空掉」,「我等四見」,也要把他「空掉」,要遠離這些相的住著;最後歸結到「不生法相」上,不但「凡夫」的法相不生,「聖人」的「法相」也「不生」,你這樣子修,「妄心」就「降伏住了」。這三十二分是總結須菩提問「要怎樣安住真心?」的問題。

須菩提!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祇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提心者,持於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其福勝彼。

這段經文是較量、顯示「持經說經」的功德福報,勝過「以無量阿僧祇世界七寶布施」的福德。實際上是講「住心無住」的道理。「須菩提!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祇世界七寶,持用布施。」「新眼疏」上說的這個人不是平常的人,這個人叫做「無住行施」的人,他是依著釋迦佛的開示去做,他行布施不住相,叫做「無住行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提心者,持於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其福勝彼。」這是結歸前面須菩提二次所問的,就是這個「善男子、善女人,發了菩提心,云何應住?」的問題。

「善男子、善女人,發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持於此經,」「持」是憶持不忘,就是說執持「金剛經」的「般若智慧」,念念在心,永遠不使他忘記;「乃至四句偈等。」甚至只受持金剛經的一小段經文,經義,把他憶持不忘。「受持讀誦,為人演說。」你受持金剛經的義理,讀誦其文,這是自利,又「為人演說」金剛經,這是利他。你把這部金剛經憶持不忘,不但你自己得到利益,同時又「為人演說」,這又有利他的功德,「共福勝彼。」這樣你所得到的福德就勝過了前面「以七寶」「無住行施」的那個人。「新眼疏」在第四分「妙行無住」的經文解釋說:「無住行施」,他的福德就等於「十方虛空」不可計量。

現在這個「發菩提心的人,受持讀誦,為人演說金剛經」所得的福報,為什麼會超過前面的「無住行施」呢?因為前面「無住行施」的人,他只是聽見別人在講金剛經說:「你行布施,不要住相」,他一聽這道理後,就相信,就發心,他天天行布施,天天都不著相;但是他沒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金剛經。」我們學佛法,要依信、解、行、證的次第去修行。第一你要有信心,第二你得了解,先「依文解義」,再深一步去「解悟」。你要怎樣才能了解其義呢?你得受持讀誦這部金剛經。你要怎樣才能「解悟」呢?你要依金剛經的義理,而去起觀想,這樣你心中才能「解悟」其理,你要「真正」的「解悟」其理後,你才能「如法修行」。

這個聽了「無住行施」道理的人,一聽就「生信起修」,他沒有經過「解悟」的階段,就起修了。現在我們佛弟子就有這二種人,一種人是「解」而「不行」,一種人是「行」而「不解」。「解」而不「行」,就等於「說食數寶」,你天天在那裏盡說吃的東西,實際你沒有吃過一口,等於在那裏唸菜單子,唸了半天,你一口也沒有吃到;等於數他寶,就像銀行的職員,天天在那裏數鈔票,所數的都是別人的錢,自己沒有份,這個「求解」「不修行」的人,就是這個樣子,所以他得不到真實的利益。還有一種佛弟子,他是「行」而「不解」,他認為佛法說來說去,最後還是叫人要修行嘛,所以我修行就好了;金剛經叫人「無住行施」,我就「無住行施」。

他只「行」而「不解」。我前面講過,眾生都有貪著心,慳吝心;「貪」是「貪圖別人」的,「吝」是「吝惜自己」的。自己的慳吝不捨,卻要來貪圖別人的,這都是凡夫的習性。學了佛法的人,他就懂得布施了,不但不貪別人的,自己的也不慳吝,這樣的人很難得;再進一步,他行「不住相布施」,天天布施,不著相,能「不著相」,那就更加難得。但是「金剛經」所說「般若妙理」他沒有去研究,金剛經所含的義理,他不懂,他忽略了「解」的階段,既然金剛經的義理他不懂,他又怎麼會去體會到,原來一切的修行,最後還是要迴入「般若智慧」中,才能修到「無漏」的福德呢?他「不住相」的「無住行施」,本來應該歸入「無漏」的福德,但是這個「無漏」的道理,他根本不了解,他只知道「無住行施」能得到很大的福德而已。

因此他所得的福德還是落到「人天福報」上,這個損失可就太大了!太冤枉了!是故「解門」非常的重要,「解門」事關「諸佛法身慧命」;「解」如「目」,「行」如「足」,沒有佛法,沒有經典來做你的「智慧眼」,來引導你修行,可能你就會走偏了路。要怎樣才能「續佛慧命」呢?這就要有人發心,來演說經典。假使沒有人演說,佛法的義理又那麼的高深,佛法又怎麼能普及到每個眾生身上呢?所以要續佛慧命,就要弘揚佛說的經典;要演說經典,就先要從「解門」著手研究。如果沒有人研究「解門」又會怎樣呢?後來的人就不知要到那裏去聽聞佛說的這個「無漏」智慧的道理了。

這樣佛法的法脈不就要中斷了嗎?所以前面說那個「無住行施」的人,所得的福報雖然多,但是還是遠遠比不上這個「發菩提心,受持讀誦金剛經,為人演說金剛經」,這個人所得到的功德。這裏就是要你「依解起行」,一方面自利,另一方面去利他「為人講說金剛經」。但是你絕對不要「解」而「不行」,你受持讀誦金剛經,為人演說金剛經,你決定能了解「無住行施」的道理。就要「以身作則」!一個勸眾生要「無住布施」的人,這個「無住行施」的道理自然比別人懂得更深刻,所以這個「受持讀誦,為人解說金剛經」的這個人,他自然能「無住行施」,他「無住行施,依解起行」,雙管齊下,這樣的福德,自然超過前面「以七寶」「無住行施」者,所得的福德了。下面再說出他的所以然。

戊二、示說結問(分二)
己一、示說不取

云何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

這個講金剛經的人,他怎樣來為人演說呢?他安住在金剛經的「般若智慧」,所開示的這個「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上,去「為人演說」金剛經。他了解金剛經的妙理,絕對不會取著於相,不取「我相」、「法相」、「空相」,這三種相他都不取,一取就是執著。「不取於相」他就能「如如不動」,為人「演說」金剛經了。「如如」這二個字,就是「不動」之義,就是他心裏不動念頭,他天天講金剛經,沒有「生心動念」,他是「如如不動」的。再詳細解釋「如如」二個字,上面的「如」字,是「如理之智」,下面的「如」字,是「真如」的「理體」;合起來就是「如智如理」,就是「真如之智,真如之理」。他受持金剛經是「如是知,如是見」的依文解義。

是「如是信、如是解」的「解悟」其理。「解悟」了就啟發「如理」的「智慧」來契合「真如」的「理體」。以「如如智」,契合「如如理」,這叫「如如」。「真如」的「理體」他是「不動」的,所以「如如」叫做「不動」,起分別打妄想就有動了。我們「受持讀誦,為人演說」金剛經,雖然我們沒有生起清淨信心,雖然沒有「解悟」其「義趣」,但是我們還是要照金剛經的道理來學,修到了高深微妙的地方,一旦豁然貫通,我們就開悟了。

要怎麼樣學呢?你就天天「受持讀誦,為人演說金剛經」天天「不要生心動念,如如不動,不取於相」;不要著相,不要著「我相」「法相」「空相」;也不要生起「我執」、「法執」、「空執」。你要發心,盡此一生,「受持讀誦,為人演說,乃至盡未來際,受持讀誦,為人演說金剛經。」你一定要發長遠心,你一生心動念,一著了相,這個長遠心,就不能相續。何以故?因為第一、你著了「人我相」,人多就講得起勁,人少就提不起勁,不想講了。第二、你著了「法相」,你總認為你講得好,聽了一句不順耳的批評就生了煩惱,結果就不講了。這樣就長遠不下去了。

我們身為出家佛弟子,「弘法是家務,利生為事業。」講金剛經是我們的本份,以佛法來利益眾生,使眾生因得聞佛法,使他們種下「解脫」的「因」,種下「成佛」的「種子」,這樣我們才能「上報佛恩,下濟眾生。」,這是每個修菩薩道行者本份上應盡、應做的事啊!在修方面,在學方面,一定要謙虛,不自滿,才能受到真實的利益,我們看「等覺」菩薩他還在向佛學習,還在自己努力自修啊!何況我們只在凡夫位呢!你講經,要講得好,一定要多多的用功,深入經藏,深入教海,多看註解做為參考。不多看,不多研究,又怎會講得好,讓眾生受益呢?研究經典,你多看一遍,道理就會更熟悉;你講起經來,才會「圓融無礙」;你講一次,看一次,講十次看十次,每一次都會有新的體會,新的道理發現,你再把他會歸到經文上,這個高深的義理就能更「圓融無礙」的表達出來了。

我們誰也沒有成佛,誰也沒有把金剛經的道理解完。大家都各解了一部份而已。你看來看去,看了很多註解,就認為你很了解,講說得很好,就生起了貢高我慢心,就不再深入研究下去了,這就是你著了「法相」。你要曉得,我們只是個凡夫法師,你已經認為你講得很好了。假若有個三賢位的菩薩,他講經一定勝過你多多了,那麼碰到一個登地的菩薩來講金剛經,那又勝過了三賢位的菩薩,假若是等覺菩薩來講金剛經,又勝過了登地的菩薩,假若是佛親口來講金剛經,那才能說是真正的究竟圓滿。所以唯佛與佛,才能「究竟」:「諸法實相」,我們凡夫只能依照經典所說的,你知道多少就講多少,誰也不敢說,他所講的是「究竟圓滿」,唯佛與佛才能究竟「諸法實相」,等覺菩薩尚要向佛學習,不敢自誇,何況我們尚在凡夫位呢!

你能這樣子想,就不敢「貢高我慢」了,這樣子,你就不會「取著法相」,而生執著,你才能如經文所說的,而做到「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你這樣子去講經,就不會被環境的好壞影響,環境好我也講,環境壞,只要有人要聽我也講;這樣就不會被環境所轉,環境是「心外」的「境界」,「內心」裏的「起心動念」,我都不被其所轉,又何況是「外面境界」呢!你能夠這樣「無所住著」,演說金剛經,就能「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了。

己二、不取之故

何以故?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為什麼「宏法利生」要「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呢?下面說出所以然的道理。「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鳩摩羅什翻譯這段金剛經,用六種的比喻,形容「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

我們講經說法都在「有為法」的境界之中,我們講經說法是「有為法」,不是講給佛聽,佛是在「無為」的境界,而我們是講給眾生聽,讓眾生也能修行佛的「無為」境界。我們自己也是個凡夫,我們也在「有為法」之中,應當也要知道「一切有為法」都不是「真實」的。我們學佛法,佛說「一切法,都從因緣生,緣生相生,緣滅相滅,一切法皆無本體,無自性;一切法當體即空,轉眼就成過去,了無蹤跡可尋。」,「依文解義」懂了,是不是能受用到心裏去呢?在「觀想」中,是否能「當體即空」呢?是不是能以「夢、幻、泡、影」來觀「一切法」呢?我們夜裏作夢,不是什麼法都生出來嗎?是非人我都在夢中出現,順心的境界也有,不順心的境界也有;夢醒後,什麼都沒有,空無所得。

你在做夢時,是否就能覺察到,這是在做夢,發現在夢境中的一切是空幻顛倒,不真實的呢?你是不是有這種功夫呢?我們現在是白天睜著眼在作夢,因為「迷惑」在「有為」的境界裏面,這裏面什麼法都有,人人我我,是是非非,順心的境界,不順心的境界通通有,這不是與我們做夢時看到的境界一樣嗎?如果你開了悟,「悟」到「一切法空」,就好比光明的鏡子,本無影像可得;又像夢醒時,夢境中的一切,什麼都得不到,無非是一場虛幻而已。你天天能夠這樣子做「觀想」,就容易「看破」「境界」,就不容易被「順境」「逆境」種種的「境界」所轉,這個「如幻如夢」的「幻」是印度的一種幻術,印度有一種變化幻術的咒語,隨著咒語,能變化出種種虛幻的幻相,映現在你眼中,映現在你心裏,其實他只是虛幻不實的幻術而已。

你了解幻術是不實,那你就可以把他拿來應用,拿他來做「觀想」,「觀想」:「一切有為法」「一切有為」的境界,就如同這個幻師變化出的幻術一樣,是「虛妄不實」,是「如夢如幻」。這個「如泡如影」,是什麼意思呢?你在河邊上看,下雨的時候,雨水打在河水上,就好像起了一個一個的水泡;一下子起,一下子滅,起滅無常。「一切有為法」就像水泡一樣是「起滅無常」的。「如影」是鏡子裏面所現的影子,也是不實的,他只是幻影而已。你明白了「夢、幻、泡、影」都是「虛妄不實」的道理,也就會明白「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的道理。

「如露,亦如電」,一切法都是無常的。一早起來看,那草葉上,樹葉上,都有水珠,那就是露水,但太陽一出來,就沒有了,他的存在只是短暫,一剎那而已。這個「如電」就是天陰要下雨,打雷時閃的那個電光,電光一閃就沒有了。有沒有個電呢?有,但是只一剎那就消失了。這段經文,用「夢、幻、泡、影、露、電。」這六個比喻,來描述「一切有為法,變異無常,生滅迅速,無有停留。」一切有為法,本來就像這樣子,你說有,只是暫時有,轉眼就消失了。我們人也是一樣,昨天還好好的聚會在一起,今天得個訊息,說他已經死了;人的生命就像「四十二章經」所說的:「生命在呼吸間」這樣的短暫,他一口氣轉不過來,就完了。

就像閃電那樣,一閃就消失了,又像朝露那麼的短暫,太陽一出來他就消失了,應該這樣子「觀想」,「應作如是觀」——「觀」是「觀想」。就是說你學「金剛經」,學「般若智慧」,應該用「夢、幻、泡、影、露、電」這六種的比喻,去做「觀想」,「一切有為法」就如「夢、幻、泡、影、露、電」那樣,是「虛妄不實」「變異無常」「生滅迅速」,你能這樣「觀想」,對「一切有為法」就更能「看破放下」,在現實生活上,你就不會處處與人計較,這樣你就不會「取著他」自生煩惱。所以聖人「用心如鏡」,過去的就讓他過去,把他捨得一乾二淨,所以聖人的心能「解脫」能「自在」,這是因為聖人有「般若妙慧」的原故。

世尊教我們「發菩提心的人,受持讀誦,為人演說」金剛經,應作如是「觀想」。這樣我們才能得到真實的利益,眾生也能得到真實的利益,最後我們也能安住在「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上,對「一切有為法」不會再起執著了。正宗分竟。

甲三、流通分

佛說是經已,長老須菩提,及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佛把金剛經說圓滿了。長老須菩提,與同時在法會聽經的,還有四眾弟子,比丘、比丘尼的出家二眾,在家修行的男居士「優婆塞」,在家修行的女居士「優婆夷」。還有一切天人,阿修羅,這些三善道的眾生,他們很有善根,跟佛有緣,都在那裏聽經,還有人非人等,天龍八部都在那裏聽,聽完了佛說的「金剛般若波羅密經」,對於實教大乘的道理明白了,都皆大歡喜。明白自己成佛也有份,也了解了「般若法門」能令眾生成佛,一心信受,一心奉行,普願一切眾生同成佛道。

金剛經至此已經講完,這部經所講的道理與我們修淨土法門應該如何融會貫通呢?

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是屬於「有」門,西方有個極樂世界,極樂世界有個阿彌陀佛,都是有,不講空,所以淨土宗九祖蕅益大師別號「西有」沙門,謂西方之依正二報的確都是有;我們每天做晚課都是念佛迴向西方的,與金剛經的道理如何貫通呢?

從理論上講,金剛經所講的空是真空,真空不空即是妙有,阿彌陀經上所講的有是妙有,不是凡夫執著的有,「妙」者不可思議,西方極樂世界依報正報都是不可思議的,所以念佛法門的有是妙有,妙有不有即是真空,簡要言之,金剛經上講的真空,真空不空即是念佛法門的妙有,念佛法門妙有不有即是金剛經上所講的真空,兩者在理論上並無牴觸而且是融會貫通的。

再從修行的事相上講,阿彌陀經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古人解釋何謂「不可以少善根」?就是要多念阿彌陀佛的名號,念一句名號就種了善根,多念就多種善根,「不可以少善根」就是要多善根,多善根就是要多念阿彌陀佛的名號。什麼是「福德」呢?福德就是要行六度,以福德之因,以修六度法門福德之緣,「不可以少善根不可以少福德」,就是要多善根之因多福德之緣,這樣叫「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我們生西方極樂世界要正助雙修,念阿彌陀佛的名號是正行,助行是修六度萬行的福德,而金剛經上叫我們要修六度萬行,要無住行施,布施有三檀,三檀開六度,六度開萬行,修六度萬行就是廣修福德,你能廣修福德再念佛迴向西方不就生到西方去了嗎?

所以你要是相信淨土法門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還要依照金剛經的開示廣修六度多培福德,但是福德怎麼修才多呢?不要住相,金剛經第四分上說,不住於相布施其福德等十方虛空不可思量,下面經文再一段一段的較量,較量到最後的布施,注重在法布施與無住行施,「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祇世界七寶持用布施」,也不如無住去受持讀誦金剛經為他人演說,結論就是開導我們要去弘揚金剛經還不要住相,因為我們是末法時代沒有福報的眾生,行財布施畢竟是有限的,但行法布施則可以無窮無盡的布施,你們學了佛法盡去講盡去說,永遠布施不完,這叫無盡的法布施,你們學講金剛經,講完了一座就將講經的功德迴向:「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由上可知在修行的事相上兩者也是融會貫通的。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說聽圓滿

回應:aaa 2009-08-01 22:00:45 (IP: ) T 2849_R 102 引 用
>>云何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

鳩摩羅什大師把金剛經翻譯的如此精簡順口,
就是希望大家能多讀多流通,
不必『不取於相,如如不動。』,
有空和朋友聊一下金剛經的四句偈,
就比佈施金山銀山的功德還大,
何樂而不為呢?

什麼『我相,人相』都不重要,
能引起大家的興趣才重要!
種下金剛經的善因,
會有花開結果時。

「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
別時意趣,慢慢來。

回應:aaa 2009-08-02 10:07:37 (IP: ) T 2849_R 103 引 用
道源法師講述『金剛經』重點精選:

有的註解說:下半卷是「重說」;這樣解釋,令人難信。世尊說法有「重說」的,這是世尊說法將要說完之時,又來些聽法的人,世尊有大悲心,對於無量眾生,不捨棄一個眾生,對於後來的眾生「重說」一遍,但世尊有大智慧,必然變更文體,改用偈頌,令聽過者,不感覺重複。所以十二部經中,有「重頌」一部,金剛經之下半卷,既非偈頌,何能是「重說」呢?

金剛經上半卷開始,長老須菩提之請詞:「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世尊之答詞:「......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下半卷開始,長老須菩提之請詞亦是:「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世尊之答詞亦是:「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當生如是心......」須菩提是代已發菩提心的眾生,請問「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世尊之答詞,亦是為已發菩提心的眾生,「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是則全卷金剛經只有兩個問題,就是「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亦只有兩個答覆,就是「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金剛經上半卷所說的是「信、解」,下半卷所說的是「修、證」。在經中皆有文句可以證明,只是前人未曾發現而已。(註1)

金剛寶有三種意思,即一、其體最堅,二、其用最利,三、其相最明。

再講「般若」兩字,要念「ㄅㄛˊ ㄖㄜˇ」,為什麼呢?要合乎梵音,梵音上他是音譯,不是意譯。那麼「般若」的意思又是什麼呢?叫「智慧」,為什麼不直接了當翻成「智慧」呢?因翻譯經典學有一種規矩叫「五種不翻」。

那「五種不翻」?(一)秘密故不翻;如陀羅尼。(二)含多義故不翻;如薄伽梵一詞具六義。(三)此方所無故不翻;如閻浮樹。(四)順於古例故不翻;如阿耨菩提,是非不可翻,以摩騰以來常存梵音故也。(五)為生善故不翻;現在講的就是「生善不翻」。能夠生起眾生善根,保存梵音故不翻。

若把「般若」翻成「智慧」,這意義不錯,但恐怕會與世間所謂「智慧」混同一談,因世間有學問、聰明、口齒伶俐,這種人都叫有聰明智慧的人。在佛經上來說,他越聰明越不能學佛法,何以故?此叫「世智辯聰」八難之一。

「金剛經」上講「般若」,它所包含的還有三種意義,這叫做「三種般若」。是那三種?就是(一)實相般若(二)觀照般若(三)文字般若。

我們學佛法,要先從「文字般若」下手。有人說:「說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這只是勸修的話,叫你了解文字義理後要修行。若是沒有了解文字義理之前,怎樣修行呢?答曰:「要離文字相」,你沒有文字,你離什麼文字相?答曰:「即文字而離文字相」,你連文字也不懂,何有相來離呢?所以在中國佛教大興,興在頓教禪宗,他掃文字相掃得很厲害,後來流弊到什麼義理也不去研究,硬要參禪。

若是問:「為什麼你不去研究經典呢?」他答:「那文字相執著他幹什麼,我一旦大徹大悟,什麼都有了,三藏十二部都在我心裏。」你看他答得很簡單,其實「三藏」是那「三藏」?他可能還搞不清楚,十二部的名字他更背不出來,他又怎樣去研究「三藏、十二部」呢?他沒有去研究,他心裏又具足什麼「三藏、十二部」,他連個文字都不認識,小學也沒有上,他硬要開悟,這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因此,我們必須先了解「文字般若」,而後起「觀照般若」再證「實相般若」這是個次第。

再講「波羅密」三個字,「波羅密」是梵語,意思是「到彼岸」。「彼岸」是個比喻,即是涅槃的彼岸,對著生死叫此岸。依著「文字般若」而起了「觀照般若」,由「觀照般若」而證得「實相般若」,證得「實相般若」把無明煩惱都照空,即能離開生死此岸到達涅槃彼岸,所以「波羅密」就叫「到彼岸」。再合上面四字,就是「金剛般若波羅密」。這又怎能到彼岸呢?即要了解像金剛寶一樣的「般若」,得到像金剛寶一樣的「妙智妙慧」,才能「到彼岸」,故稱「金剛般若波羅密」。

再講「經」之一字是通題,「經」者梵語叫「修多羅」,譯成中國話叫「契經」。「契」者合也,合什麼呢?即合理合機,上合諸佛之理,下合眾生之機,這叫契理契機,才是佛的經。

註1:
傳道法師:
金剛經上半卷所說的是「由凡入聖」,
由凡夫到破我見的初果聖人。
下半卷所說的是「由聖入佛」,
由初果聖人行六度萬行到成佛。

回應:aaa 2009-08-02 11:47:29 (IP: ) T 2849_R 104 引 用
>>我們學佛法,要先從「文字般若」下手。

台灣現在佛法很盛行,
和幾十年前道源法師講金剛經的情況大不相同。
現在電視有好幾個弘揚佛法的頻道,
原始佛教,大乘各期的佛法都有人講解。

很多廟宇道場除了佛教經書之外,
還有很多講解各種佛教經典的錄音帶,CD片免費與人結緣。
而且聽人講經比自己看經更容易了解佛法內容。

現在學習佛法,不一定要先從「文字般若」下手。

回應:aaa 2009-08-03 11:58:33 (IP: ) T 2849_R 105 引 用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現在講人題即譯人之題,「姚秦」是個朝代的名字。「三藏」即經藏、律藏、論藏。所謂「藏」即含藏之意。經藏裏含藏很多的經,律藏裏含藏很多戒律,論藏裏含藏很多的論文,所以叫做藏。

「法師」這兩字又作何解呢?「法」是法則、「師」即模範之意。給眾生作模範的稱為師父。所謂法師即是「以法自師,以法師人」。我們怎樣給眾生作模範呢?得先自己守法規和法則,也就是依著經、律、論三藏所講的法則作為自己的模範這叫自利。自己學會經、律、論三藏的法就叫法師,這叫「以法自師」。再去弘揚佛法,宏揚三藏,講經依著經講,講律依著律講,講論依著論講,好給眾生作模範,給眾生作師父,這叫做「以法師人」也就是利他。自利利他合起來就叫做「法師」。

再跟上面所講的「三藏」二字連貫起來,就叫三藏法師。要貫通三藏之法才叫三藏法師。古時候對稱呼是很嚴格的,專門弘「經」的叫「經師」,專門弘揚戒律的叫「律師」,專弘論藏的叫「論師」。比方說聽講「成唯識論」是由天親菩薩所造的三十頌,在印度有十大論師來解釋它,就叫「十大論師」,不能叫「十大經師或律師」。能貫通經、律、論三藏才被稱為「三藏法師」,這不是隨便能稱呼的名號,此名號也是其德號,因為要有這種功德才配稱這名號。

三藏法師是個通名,是個德號,誰有這個功德的都能被稱為三藏法師。例如玄奘法師也稱三藏法師,能被稱為三藏法師的人很多,各有各的別名。而這個貫通三藏的法師是鳩摩羅什,翻譯成中國話叫童壽,因為他在幼童的時代便有高壽之德,故稱童壽。因按他的年齡還是個童子,按他講經說法的功德已等於一個老法師,老法師有高壽故。因此跟他取個德號叫「童壽」。

現在講鳩摩羅什的公案:一般的註解都說他是七歲大徹大悟的,鳩摩羅什的母親是個有大善根的人,她生下鳩摩羅什後,便要去出家。那時因為鳩摩羅什年紀很小,沒有人照顧,所以她母親便帶著他去出家,到處參訪善知識,證得初果。她自己明白道理,當然以佛法教育其子。鳩摩羅什因為跟隨著他母親到處去參訪善知識,聽了很多道理,所以他的智慧啟發得很快。他十二歲那一年,跟著他母親到一個大寺院去參學。此佛殿非常高大,在大佛像旁有個供飯用的大鐵缽。他是個大善根的人,一見這大缽便生起了歡喜心,為了要表示恭敬,便跑前去把大鐵缽拿起頂在頭上,頂著的時候,他忽然間動了個念頭,他想大鐵缽這麼大,我怎麼頂得動呢?突然間他覺得缽很重,並且把他壓倒。

他母親及大殿裏的人跑前去把鐵缽拿起也把童子拉起來,他母親見他在發楞,以為是被缽壓壞了。於是便問他:「你怎麼啦?」童子回答說:「我明白了一種道理,即是萬法唯心的道理。」他母親說:「你講講給我聽」他說:「我在佛殿看見大鐵缽,就生歡喜心,為表示恭敬,我拿起把它頂到頭上,不覺得它重,當頂到頭上時想起自己怎麼會有力氣拿得動呢?鐵缽便重起來了,並且把我壓倒,由此可知份量的輕重完全是自己的分別心,這叫一切法唯心造。」

他母親欣喜的說:「很了不起,這道理還是佛法最高深的道理,你今天開悟了,你年齡雖然輕,但你可以去弘揚佛法了。」那時他母親已經證得三果,給他印證沒有錯,從那時候起他便開始講經說法,名聞全印度,當時全印度已有很多大法師和老法師在講經,但都沒有這個十二歲的童子講得好,所以大家都給他送個德號叫鳩摩羅什,意即童壽。

「譯」即翻譯,本來是梵文,把它翻成中國語文就叫譯。這部經是貫通三藏的法師鳩摩羅什翻譯的,他是西域國的人,在中國的姚秦時代來我國弘揚佛法,這部經便在那時翻譯成漢文的。到此把經題及人題講完,即是將總釋名題一科講完。

第二科「別解經文」即分別解釋經文的義理。只要是佛經都分三大部分:第一序分、第二正宗分、第三流通分。這種經文的分法是於東晉朝時代道安法師所發明的,這是最高明的分判,後人用文字讚嘆他為「彌天高判」。

我們現在所用「金剛經」的本子是三十二分的,不分序分、正宗分。他分這三十二分的本子,還沒有什麼法師給他辯論說他分得不對。而且昭明太子分的三十二分簡單明了,凡是念「金剛經」的人都歡喜用這三十二分的本子,所以我們現在也用這個本子。

三十二分的第一分叫做「法會因由分」即是敘述法會的因由。法會是怎麼樣來的呢?必有其因由。法會就是「金剛經」的法會,要發起「金剛經」的法會,先由前面這一段經文發起,是三十二分的開宗明義第一章,也就是釋經三大分的序分。「序」字叫做因由,即敘述那個法會的因由。這序分就是三十二分的第一分,再分兩科,第一叫做通序,第二叫別序。通序者通一切經,只要是佛說的經,一開頭便是「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某某處與某某大眾俱」,地點各各不同,人數可能不同。這是釋迦佛臨涅槃的時候,阿難尊者請問的四種遺囑之一。就是結集經藏時經頭上要怎樣開始呢?釋迦佛說一切法從因緣生,因緣不具足就不能成就。因為一切經都有,故名通序。第二種叫別序,別者別在此經。每一部經都有發起的因緣,這個「金剛經」也有他發起的一段經文,這叫做別序,別於他經故。

回應:aaa 2009-08-03 17:08:50 (IP: ) T 2849_R 106 引 用
玄奘法師也翻譯很多佛經,
但是除了「心經」和「藥師經」之外,
其他的很少看到。

玄奘法師的「心經」中「觀自在」更是有別於「觀世音」,
而認為鳩摩羅什大師翻譯錯誤。

傳道法師:
後來考證是「觀音」,
「世」是大師加的。

「普門品」有:
妙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 勝彼世間音 是故須常念

回應:aaa 2009-08-04 11:26:28 (IP: ) T 2849_R 107 引 用
道源法師講述『金剛經』重點精選: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先講「如是」兩個字。第一種解釋,「如是」兩字是「指法」之詞,「如是」就是指這部「金剛經」這叫「如是」。第二種解釋,「如是」就是「信順」之詞,由釋迦佛說的經,阿難尊者相信順從,才結集經藏,所以「如是」是表示順從之意。這兩種解釋就是淺顯的解釋。第三種解釋,「如是」即「顯理」之詞,顯真如實相之妙理。

再解釋「我聞」兩字,「我」是阿難尊者自稱。阿難尊者他是多聞第一,他的智慧甚深廣大,一切佛說的經他都能聞到而且還能背誦出來。阿難尊者自稱「我聞」,再把「如是」二字合到「我聞」來,就叫「如是我聞」。「如是」者則是信順之詞,就是說世尊在世講的「金剛經」,我非常信仰,非常順從,這是我阿難親從佛聞的。

「如是」二字是信成就,「我聞」二字是聞成就。釋迦佛說法,聽法的人第一要有信心,「如是」二字既然是信順之詞,所以要是不相信不順從就不是「如是」了。「佛法如大海,唯信能入」所以第一得有信心。光有信心沒有聞也不行。像現在我們佛教的在家弟子,他們都有信仰心才來寺院拜佛祖、燒香、獻供養,很誠懇地叩頭禱告,但是他沒有聞到佛法,有信無聞。所以得有「我聞」之「聞」成就。佛法非聞不行,要是佛法無人說,雖慧未能解,你本來就有智慧,但是沒有遇到別人說法,因此佛法一點也不能了解,你去看經,看不懂,因為它是專門的學問。

第三個成就就叫時成就,時間沒有定體,但時間很重要的。沒講經說法的時間,這個法會不能成就。這個「一時」在古人的註解叫做「師資道合,說聽究竟」。師是老師,資是弟子。資是可以資助老師的叫做弟子。師資之道相合了即我要講佛法,你要來學佛法,老師跟弟子之道相合叫「師資道合」。我講一部「金剛經」,你聽一部「金剛經」,我講完,你聽完,這叫做「說聽究竟」。就這麼一個時間叫做「一時」。現在這個「一時」也就是講「金剛經」的一個時間,其他的經上也是如此。地藏經的「一時」,是講地藏經的時間,法華經的「一時」,是講法華經的時間。總之,無論何經,凡是「師資道合,說聽究竟」就叫做「一時」。

時間有了,得有個說法主人。「佛」的梵語尊稱佛陀,翻到中國話叫覺者,為什麼不翻成覺者呢?這叫「含多義不翻」,就是前面講過的「五種不翻」之一。梵文佛陀,含有三覺的意思,這叫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自覺,即自己覺悟了,超越六道凡夫法界。覺他,即是自己覺悟後講經說法,使他人覺悟,這是自利利他,超越二乘法界。覺行圓滿,就是自利的覺行,利他的覺行,統統圓滿,自己能成「佛」,也能令他人成「佛」,這覺行圓滿超越了菩薩法界。「佛」超九界以獨尊,這是「佛」的德號。具足三覺才叫佛陀。但中國人說話愛簡單,譯經的法師,知道我們的根性,他把梵語簡略翻譯,因為完全的翻譯是叫「佛陀耶」。耶是尾音略去了,因而翻成「佛陀」。這些翻譯的法師,也正是了解中國人說話愛簡單,因而把「陀」字也略去了,翻成「佛」,佛是說法的主人,這是主成就。何以要有說法的主人呢?若你去辦法會,一切都辦好了,沒有法師來講經怎樣能成就呢?所以要有一個說法的主人。

「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這是個處成就。處者即處所,處所得有一個講經的所在,這也是很重要的。釋迦佛說法四十九年,光在此說了廿五年,由此你就會明白處成就是很重要的。「舍衛國」是當時印度中部的一個大國,翻成中國話叫聞物,亦名豐德。聞是名聞,物是物產,豐是豐多,德是道德,意即這個國家在印度是個大國,物產很豐富,道德很高尚,這叫豐德。還有名聞全印度,凡是印度人民都知道有個「舍衛國」,所以叫聞物也叫豐德。這就是波斯匿的京都,這「舍衛國」不指全國,是指京都而言。

現講「祇樹給孤獨園」,「祇」是祇陀太子,「樹」是祇陀太子布施的樹,「給孤獨」是給孤獨長者,「園」是指「給孤獨」長者所布施的花園。佛一到來,一看花園所蓋的講堂,蓋得很莊嚴,很清幽,就問起了這一段因緣,花園是黃金舖地買的,樹是祇陀太子布施的,於是請佛題一個名,就叫「祇樹給孤獨園」,因為祇陀是太子,就把他的名字擺在前面,「給孤獨」長者就擺到後面,這是「給孤獨園」這個名號的因緣。還有「祇樹」這個「祇」字,還沒有講出來,梵語祇陀,翻到中國話叫戰勝,他是波斯匿王的兒子,波斯匿王跟外國打仗,戰勝了回來,回到宮裡,皇后生了個小孩,為了紀念他的戰功,就為孩子取名為「祇陀」意即戰勝,這是他名字的來源。以上「處成就」講完。

「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這是眾成就,六種成就最後的一種。佛是說法的主人,也有了說法的處所,若沒有大眾聽經,也不成法會呀!所以一定要有這個「眾」成就。「與」這個字是同在的意思。這「比丘」前面還有個「大」字,「大比丘」就是回小向大的比丘。

與大比丘眾」的「眾」字是指僧伽的「僧」。「眾」字得有個解釋,他叫「和合眾」,不是普通社會上很多人稱為「大眾的人」的那個「眾」,這裏的「眾」是「和合眾」。這「和合眾」有理和、有事和,大家出了家,同是要去追求無為之理,證無為之理,目的是一個,而且是和的,所謂和即和而不爭,這叫理和。這「事和」就指著在事相上和,這「事和」含有六種叫「六和僧」。「六和」是指那六種呢?就是身、口、意、戒、見、利,這六種事相都是和的。

佛在這裏講「金剛經」「與大比丘眾」同在一處的意思。「大比丘」是梵語,翻到中國話有三種意思,一、是怖魔,二、是乞士,三、是破惡。

凡是一個出了家的比丘要受比丘戒,登比丘壇的時候,魔王的宮殿要震動,魔王指的是誰呢?就是欲界第六層天,他化自在天的天主名叫「波旬」。他心裏頭一驚說:「啊!又有一個人出家了」,多一個人出家受比丘戒不是很好嗎?他恐怖些什麼呢?驚懼些什麼呢?這個魔王他認為欲界的眾生都是他的子孫,這一個人出了家,就是要超出三界,自然先超出欲界,他的子孫也就少了一個。就是「怖魔」的意思。

出家人必須守戒律,凡是家裏所有的財產都要捨掉,是捨掉財產出家的,但他還是個凡夫,還得要吃飯的,吃飯怎樣吃呢?於是托缽去乞食,化飯吃,所以叫做「乞士」。這個「士」字,就是有學問、有道德的人之稱。這與我們社會上一般的乞丐並不一樣,他不是貧窮,他家裏有很多財產,他捨掉,他是很有學問、道德的出家人。身為比丘須實行出家的戒律,佛叫他這個樣子去做的,所以他就叫「乞士」。

第三叫「破惡」,他出了家,把家產都捨掉了,天天去托缽化飯,受這種勞苦幹什麼呢?這是為了破除煩惱惡法,要了生脫死,超出三界,這叫做「破惡」。「惡」就是惡法,也就是煩惱。以上所說的是指著「比丘」兩字,「比丘尼」也是這三種意思的解釋。「尼」者女也,叫做「比丘尼」,若是順著中國話的口氣則叫「尼比丘」。「比丘」兩字,翻譯成中國話有三種意思故不能翻,這叫「含多義不翻」是五種不翻的一種。

佛陀講經有四眾弟子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和其他的常隨眾弟子在聽經。並不是只有「一千二百五十人。」。過去修行外道,而毫無所得,受些無益的苦行,到了遇見佛後,聽佛一說法,就證了阿羅漢果,因為感念佛恩難報,發願要當佛一生一世的侍者,這叫常隨眾。

回應:aaa 2009-08-04 17:20:08 (IP: ) T 2849_R 108 引 用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

最早的佛經『阿含經』並沒有這樣的開頭,
原因是『阿含經』並非只有記載佛陀的言行,
還有其他弟子的言行,
阿難尊者不一定全都知道。

而且佛陀侍者不只有阿難尊者一位,出現在《阿含經》的佛陀侍者,計有尊者優波摩、尊者羅陀、尊者彌醯、尊者那伽波羅,以及尊者阿難等五位,其中,以尊者阿難侍佛時間最久,依《中阿含第三三侍者經》說共有二十五年,亦即在佛陀五十五歲到八十歲的這段期間。

回應:aaa 2009-08-05 11:53:18 (IP: ) T 2849_R 109 引 用
道源法師講述『金剛經』重點精選:

『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爾時」,就是在那個時候。那是什麼時候呢?也就是要說「金剛經」而尚未說,已到了要吃飯的時候,叫「爾時」。「世尊」就是佛的尊稱。佛有十個德號,即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這裏所講的「世尊」就是為世出世間之所尊。此「世尊」包括世間六道凡夫,屬於世間的眾生,還包括了出世間的三乘聖人,即聲聞、緣覺、菩薩,也就是說佛的德號都是超九法界而獨尊,而九法界的眾生都尊重這個佛,所以叫做「世尊」。

「食時」即到了吃飯的時候,吃飯是在什麼時候呢?天亮以後,日中以前,這是出家人吃飯的時候。一天一夜在印度叫晝三時、夜三時,分為六個時間。釋迦佛定的出家人吃飯是應在什麼時候呢?就是早晨天亮明相出了以後,日不過中,不是日不過午,我們的習慣話叫做持午,實際上應該叫持中。即是明相出現之後,日不過中以前是比丘吃飯的時候。

釋迦佛住在祇樹給孤獨園,那是給孤獨長者用黃金舖地買的,難道他供養不起釋迦佛吃飯嗎?佛叫他不要供養,因為出家人不能養尊處優,要行苦行,而且出家人不能光說法度你一個給孤獨長者,要度的話,一切眾生都要去度。要吃飯的話,每天要到有人家的地方去托缽。人家請問佛法就跟人講一講,這就度了眾生,度眾生就是叫眾生植福培慧。他供養佛吃飯,供養比丘吃飯,就培了福。他請問佛法,得到佛法的開示,他就得了智慧。這就是給眾生求福求慧,並不是給孤獨長者供養不起佛,而是佛不叫他常供養,所以佛就提倡托缽化飯的規矩。他要以身作則,這叫以身教導。請經說法是以口教導,現在佛是以身教導來叫比丘們學他的樣子。「食時」就是明相出來以後,日不過中以前,是佛及比丘吃飯的時間。

要去托缽化飯吃,要先「著衣持缽」。先講「著衣」二字,「著衣」現在叫披衣,就是袈裟。比丘有三件衣:五衣、七衣、大衣。五衣也叫作務衣,就是作務時所披的袈裟。佛世時比丘沒有褲子,現在泰國的比丘還是不穿褲子,下邊穿的是件裙子,上邊披的是平常的作務衣,也就是五衣。第二件是七衣,梵語叫鬱多羅僧,翻到中國話叫入眾衣。加入大眾要披七衣,他是七條二長一短,這叫七衣。譬如要跟大眾一齊誦經,在一塊兒參禪打坐,按現在規矩,就是做早晚課,過齋堂,都要搭七衣。這加入大眾所穿的衣,則叫做入眾衣。第三叫做大衣,這名稱是我們中國隨便翻成的,梵語叫僧伽黎。這個衣分九品,即下三品、中三品、上三品。下三品的衣跟七衣一樣,二長一短、中三品是三長一短、上三品是四長一短。

我們現在講經說法都是披那二十五條衣,四長一短,共有一百廿五個框對起來的,這叫上上品的僧伽黎。它用來做什麼呢?有三個用處。(一)見國王,入王宮,按現在來說去見總統,一定要披這個大衣。(二)講經說法(三)托缽化飯都要用這個衣。「新眼疏」裏把僧伽黎翻譯成福田衣。因為托缽化飯要叫眾生種福田。這袈裟的相,為什麼要分條、要分長短呢?這是仿造種田的相,要種稻就得往稻田種,要種福,就得往福田裏種。比丘就是眾生的福田,所以叫「福田僧」,福田衣就是僧伽黎衣。比丘在廟裏跟大眾坐禪的時候搭七衣,作務的時候搭五衣,托缽化飯的

這再講「持缽」,「持」是手裏拿著叫持。「缽」是梵語的略稱,梵語叫缽多羅,中國話叫應量器,應量器就是體、色、量都要合法,合佛的規定。第一先講它的體,即鐵瓦二種為體,或用鐵造,或用瓦造。第二講它的色,它的色像斑鳩脖子的顏色,這色也要合法。第三講它的量,量要看各人的飯量,小飯量就用小缽,中飯量就用中缽,大飯量就用大缽,這體、色、量都合法,才叫應量器。

祇樹給孤獨園是在城外,要到城裏去叫「入」,「入」這個舍衛大城。「乞食」是乞求飲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於」字作「當在」講,「其」是指去之詞,「於其城中」意即正當去舍衛大城之中。「次第乞已」即不分貧富,挨家挨戶去化飯吃。「次第乞」也是戒規,因為佛過去沒有定這個規矩,於是各人便依著各人的見解去化飯。迦葉尊者他乞貧不乞富,即專化貧人,有錢人家他走過去也不跟他化,大迦葉是頭陀第一,常行苦行,不怕吃苦頭,所以要去化貧窮人不化富人。而須菩提他專化富人,不化貧人。

其他比丘見他們兩人古怪,到底是什麼道理?於是就問迦葉尊者:「你怎麼化緣不化富人而專化貧窮人呢?」迦葉尊者答說:「我聽世尊說過,貧窮人是前生沒有行布施,沒有修福德,以致今生貧窮,所以我要去給他種點善根,叫他行點布施,他給我一點飯也好,一點點粗菜也好,那他就培了福積了德,來生來世,不再貧窮,就會成為富人,這是我度貧窮人的原因。」大家聽了覺得很有道理,這才是發菩提心度眾生。「那麼,須菩提你也講講看,你為什麼專化富人不化窮人呢?」須菩提說:「你們聽世尊講過嗎?富人怎會富呢?因他前生前世種了善根,修了福德,怎麼修呢?即多行布施;多行布施,今生可要享受,假如把福報享完了,來生又變成貧窮人,我怕他福報享完,所以叫他繼續行布施,叫他繼續修福德,來生來世還做個富人,這樣他不是得了利益嗎?」

大家一聽也有理。於是這兩個人走兩條路,分道揚鑣。這兩個人都有理,究竟誰對呢?就去問世尊,世尊說:「兩個人都對也都不對。怎麼說兩個人都對呢?因為他們都是發心利益眾生。怎麼說都不對呢?因為行不平等,各有所偏。要度眾生也得普渡,也得平等的度,須菩提為什麼度富人不度貧人,迦葉為什麼度貧人不度富人,這是因為心不平等。」從此以後佛就定個規矩,比丘們進城裏不分貧富,挨門挨戶去乞取,這一家供養我們的飯我們就接受,不供養我們,我們就走第二家,或第三家,這叫「次第乞」。

「已」即是滿缽。這一缽飯夠你吃就不要再托,也就是說這一家供養滿了就不要托,這一家沒供養滿就再托第二家或第三家,一直到滿了缽,這就「已」了。這就是佛以身作則,他要去托缽化飯,在城裏不分貧窮,不分富貴,次第行乞,乞到滿缽為止。

「還至本處」就是回到本來的地方即給孤獨園。「飯食訖」這就是把飯吃訖了,「訖」就是完了,飯食訖,即是吃完了飯。「收衣缽」,飯吃完了,還有持戒的規矩,「收衣缽」即收這個衣,是什麼衣呢?是僧伽黎,把這僧伽黎衣收起來,把缽洗一洗,然後裝到缽囊裏去,把它掛起來。衣摺好,裝在衣袋裏也把它掛起來。這是有一定的地方來收衣缽的,所以我們在這地方還要注意,吃飯的時候也是披著這僧伽黎的。

「洗足已」,把衣缽收起來了,還要洗足,為什麼要洗足呢?釋迦佛定的規矩是不許穿鞋子,在印度有鞋子沒有襪子,那釋迦佛的規矩是怎樣的呢?即是要比丘行苦行,不許驕傲怠慢,故平時只許赤足走路。那麼要在什麼時候才可以穿鞋呢?即在瓦、礫、沙磧之地,會把腳刺破流血的時候,才許穿鞋子。釋迦佛還是以身作則,他托缽化飯時,還是赤足走的,走六里路到舍衛國大城去次第乞食,乞完再走路回來,這麼一往一返地走了十多里路,足有塵土,若是這樣就去打坐於心不安,因為兩足骯髒,於是就要洗足,洗足後再去打坐心裏就安了,這叫「洗足已」。

「敷座而坐」,「敷」就是展開這個座具。在佛世時,比丘打坐時就要用這座具,它也叫臥具,在睡覺時把它撐開,那就是特色的床單,把它反過來時就是坐墊。「敷座而坐」,就是展開座具,然後結跏趺大座而坐下來。

「金剛經」下邊須菩提請問,釋迦如來解答,問的是什麼道理,答的是什麼道理呢?「安住其真心,降伏其妄心」,全部「金剛經」貫始貫終都圍繞著這兩個問題和答覆這兩個問題並發揮這個道理。那麼托缽化飯,回來洗足,吃後打坐,這又跟「安住其真心,降伏其妄心」有什麼關係呢?

就如「爾時世尊食時」就絕對要遵守吃飯的時間,即是過中不食的戒律。一定要「著衣持缽」這也是戒律。到了「舍衛大城乞食,次第乞已」,還是戒律。「洗足已」還是戒律。戒律就是規矩,是佛定給出家人的規矩。講了戒,就要修定,「敷座而坐」是修定。這就是依戒才能生定,因定才能發慧。若沒有戒,沒有定,般若智慧便啟發不出來。

中國人跟「金剛經」特別有緣,可是「金剛經」好念不好講,也就是好念不好懂。所以不要以為看了幾遍「金剛經」便認為懂了,沒有聽善知識講過,自己也沒有參考古人的註解,怎麼會懂呢?比如「金剛經」內有很多「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的經文,他看了以後以為懂了,以為「金剛經」是叫我們不要著相。甚至於到了後來「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以為佛的相,法的相都不能著,他認為這個不著相是「金剛經」的要義,那麼全部「金剛經」他都懂了。可是他卻不知道不著相有錯誤沒有錯誤。「金剛經」上不著相,是不著什麼相呢?不著我相、不著法相、不著空相、不著佛相。

而他認為不著相是不著喝酒吃肉的相,依著他的嗜好歡喜喝酒就喝酒,歡喜吃肉就吃肉,誰要是說他犯戒,他就說持戒是著相,學佛法的人不能著相,因為他是真正的持戒,因為「金剛經」上講什麼相都要空掉。其實「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這四個相應怎樣解?他也解不清楚,就只知道這叫不著相。他不曉得不著相,要先把善惡分開,這喝酒吃肉是一種惡法,是犯戒的,就先把戒持好,戒持好了,那個持戒的清淨相就不要著,再去修定。修定還得著相修定,等到真正入了定,則入定的相不要著。不著相是高一層的道理不是低一層的道理。

可是他不了解經文,把它講成低一層的道理,於是就順著他的煩惱性,歡喜吃肉就去吃肉,還認為這是「金剛經」的道理。一切不要著相。因此誰要是持戒他就批評你著相,再來就說你是學的小乘法,像這種人不但破戒而且破見,就等著墮阿鼻地獄,釋迦佛出世也救不了。破了戒還可以求懺悔,要是破了見,見即知見,知見破了就是錯了不認錯,還把錯誤的知見認為是對的,是佛的知見,這種人佛出世也救不了。現在就在阿鼻地獄掛了號,將來非到阿鼻地獄掛單不可,這道理是很重要的。

如果不持戒而去修定,是絕對入不了定的,何以故?因為戒律不清淨。戒是防非止惡,而你卻天天的為非作惡,不能防非,不能止惡,就是增加煩惱,煩惱即紛煩惱亂,有煩惱坐下來不是打妄想就是打瞌睡,這樣又怎能入定!不能入定有二個大魔,一個是散亂,一個是昏沉。散亂也叫掉舉,一坐下來,妄想紛紛,東想西想,越不叫他想就越想,剛剛不想,瞌睡來了,坐著睡了一個大覺,還以為坐了一枝香,這怎能開智慧呢!打妄想是不能開智慧,睡覺亦不能開智慧,不持戒,不修定,般若智慧更是永遠啟發不出來。

回應:aaa 2009-08-05 18:22:28 (IP: ) T 2849_R 110 引 用
『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金剛經講「安住其心,降伏其妄心。」,
就先要有正常規律的生活。
「吃飯,工作,休息」都要正常規律。

回應:aaa 2009-08-06 10:47:14 (IP: ) T 2849_R 111 引 用
道源法師講述『金剛經』重點精選: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

這一段經文是佛在世時請法的禮節,表示三業虔誠,三業恭敬。「時」者就是指釋迦如來吃了飯,洗了足,敷座而坐的這個時候,也即是釋迦如來無言已說好了「金剛經」;須菩提尊者已經大徹大悟了,但是還有其他的人沒有開悟,沒有看到這個境界,因此須菩提尊者替他們請問。請法得有個禮節,以表示三業虔誠恭敬。「時」就是佛敷座而坐的時候。「長老須菩提」,「長老」者,就是德臘俱高的尊稱,意即道德長,戒臘老,故曰「長老」。「長老」這兩個字,一個指道德,一個指戒臘,這「老」字不按世間年齡來算,是按受戒的戒臘來算,受戒之後,結一個夏算一個戒臘,他受戒很早,道德又高,所以尊稱他叫「長老」。

那麼這位「長老」的名字叫什麼呢?叫「須菩提」。梵語「須菩提」翻譯中國話有三種意思:(一)叫空生、(二)善吉、(三)善現。「須菩提」家裏是個大財主,當他出生的時候,守庫藏的人來報告說:庫藏裏的七寶都空了,不見了,因此叫「空生」。他家人特地請一個看相先生來看這小孩子,為什麼他一生出來,家裏的七寶就不見了呢?看相的人給他看了相,算了命,說這孩子最吉祥,你們不要害怕,他不是個不好的小孩,而是最吉祥的小孩,所以叫「善吉」,過了七天之後,守庫藏的人又來報告說:不見的七寶都重現出來了,因此又叫他為「善現」。梵語「須菩提」有這三種意思,這叫含多義不翻。

「在大眾中,即從座起」,要聽般若經的,除了常隨眾一千二百五十個比丘外,還有其他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還有國王大臣及一切的人民,由於眾多,故叫「大眾」。聽經的時候,大家都在打坐,各有一個本位,如果要出來請法,有請法的禮節,即須由本座而起,「即從座起」是在他的本座上站起來。「偏袒右肩,右膝著地」,站起來之後,要行禮。「偏」是偏到一邊,「袒」是把它顯露出來,這就是在聽經的時候搭袈裟叫通覆肩,通覆肩是將兩個肩蓋起來,因為打坐的時間久,恐怕受了風寒,可是要出來頂禮,則須把右肩露出來,這叫「偏袒右肩」。「右膝著地」,這是印度人禮拜的儀節。中國人禮拜,必須兩膝都跪下,這叫長跪。可是長跪不能持久。因此請法一走要依著佛定的規矩,不跪下來不合禮節,但跪下來要持久,要請問佛法,於是就要「右膝著地」。

這裏還有個問題,為什麼要「偏袒右肩,右膝著地」?為什麼不「偏袒左肩,左膝著地」呢?這是順著印度的風俗習慣和禮節。印度是以右為上的社會,要是你以左為上,人家就會說你不對,這就是順乎世間法的禮節。以右為上是順乎世間法,但是是否順乎佛法呢?佛法也是向右轉才順乎法性,例如我們繞佛也是向右轉,向右繞,這才順法性,向左則順生死,是故請法要「偏袒右肩」,要「右膝著地」,這叫合乎世間法的禮節,也合乎法性,這就是身業虔誠。「合掌恭敬」,兩個手合起來,表示恭敬。「恭敬」二字,貫通於身業、意業、口業等恭敬,叫三業虔誠,三業恭敬。「合掌恭敬」則表示意業,而意業是無相的,意業也就是我們的心,我們很虔誠的心,要怎樣表示出來呢?合起掌來表示一心,兩手分開則表示散亂。「合掌」來表示一心請法、聽法、即意業虔誠,意業恭敬。

「而白佛言」,在下的弟子跟在上的佛說話叫做「白」。世尊在跟座下的弟子說話,叫做「告」,即上白下告,「而白佛言」就是指弟子雖然跟佛說話,也要虔誠、恭敬,表示口業虔誠,口業恭敬,這是請法的禮節。

「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希有世尊!」,希有就是希奇少有,這是讚善之詞,他還沒有請法,而世尊還沒有說法,他為什麼一開口就讚嘆「希有」呢?在過去長老須菩提和眾弟子們皆以為世尊說法是在講堂上才說法,今天須菩提他才看出來,世尊在日用尋常生活之中,凡是穿衣吃飯,出入往返都是在說法。這是他過去沒有看到這段消息,今天看出來了。世尊真是大慈大悲,一舉一動無不是護念弟子,無不是付囑弟子們。因此讚嘆佛甚為「希有」。世尊在日常生活之中都是在講經說法,這實在太希奇少有了。下邊稱呼「世尊」,這「世尊」是世出世間之所尊稱的意思,就如現在我們稱讚師父道:「啊!真是太希有的師父」就是這樣的口氣。

「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如來」是佛的十種德號之一,它的意義,有二種解釋:一種解釋是「乘如實道來成正覺,這是應化身佛」。另一種是「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這是法身如來」。須菩提讚嘆釋迦佛「希有世尊!」,是怎樣的「希有」呢?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如來的心常常在加護弟子,(加護現在叫加被)。如來的心常常在懷念我們,沒有一時忘記我們,這是講如來的心業意業對於弟子常常加護,常常懷念。如來的口常常委付叮囑,佛把他所得的法傳授給我們叫「付」,委付是詳詳細細的傳授給我們叫「委付」。「囑」是如來告訴我們,開示我們要依著所聽到的道理,如法去修行,說了再說叫叮囑,這是說如來的口業,對我們這些弟子,常常委付,叮囑。

「善」是善巧方便的善,是「希有」之「善」。怎樣希有呢?就是我們過去認為世尊在講堂上說法加護我們,付囑我們,卻不曉得佛就在穿衣吃飯,出入往返,走路的時候也是在護念我們,也是在付囑我們,這真是「善」之又「善」,這真是「希有」之「善」,所以這樣子,就是承前讚善。下面還要請法,如來於日用尋常生活之中在護念眾生,付囑眾生,這些眾生還是昏昏倒倒,沒有看出消息來。所以為這一些不了解世尊妙用的弟子,而假設一個問答來請問。

回應:aaa 2009-08-06 20:57:28 (IP: ) T 2849_R 112 引 用
>>「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

如來『身,口,意』三業清淨。
行住坐臥,語默動靜,
都把心安住在當下,
都是在說法。

回應:aaa 2009-08-07 09:37:12 (IP: ) T 2849_R 113 引 用
道源法師講述『金剛經』重點精選: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梵語「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華言無上正等正覺,此為五種不翻之「順古不翻」。分段來解釋,「阿耨多羅」翻成中國話叫「無上」,「三藐」翻正等,「三菩提」翻正覺。「三」是梵語的語音,不是中國數目字的一二三的三,「菩提」叫覺,「三菩提」叫正覺,這是釋迦如來果位上的名詞。世尊成了佛,證得兩個果位,一曰智果,就是菩提果,一曰理果,就是涅槃果,合起來理智不二,理智一如,就是一個佛果。解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應從下往上解釋。梵語「三菩提」,華言正覺。正覺者,超過六凡法界之不覺及外道之邪覺。

梵語「三藐」,華言正等,正等即平等,佛名為正等正覺。梵語「阿耨多羅」,華言無上。菩薩自利利他,雖稱正等正覺,但以無明未盡,覺道未圓,故不能稱為無上。唯佛一人,三覺圓滿,萬德具備,堪稱「無上正等正覺」,超九界以獨尊,這就是佛的智果。但要注意上面有個「發」字,下面有個「心」字,這不是講世尊的果德,世尊成了佛有兩個果,一是菩提果,一是涅槃果。這裏是講善男子、善女人發了菩提心,如果把上面的「發」和下面的「心」字忽略過去,則這經文就講不通了。要想成佛,先要學佛發心,發什麼心呢?發無上正等正覺之心。

為了使這道理能了解清楚,現我舉例說明。譬如說在社會上作一個人,想升官發財,這就是發升官的心,發財的心,那就在作凡夫,也就是貪名貪利,升官是名,發財是利。若學了佛,要求更進步,光是升官發財還不夠,還要皈依三寶,受持五戒,修行十善,這是發什麼心呢?這是人天乘的心。來生來世轉一個人,來生來世可以升天,這個不出輪迴只能超出三惡道。

那麼要超出六道輪迴,要超出三界以外,要了生死,即要發心,發什麼心呢?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自己要成佛也要度一切眾生成佛,這個發心,這麼一對比,你就懂了,了解了什麼叫做「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你們沒有聽到不會發心,你們聽到了就要發心,你們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你們才叫「善男子,善女人」。剛才說到修五戒、十善,人天乘那也叫「善男子,善女人」,因為這也超過世上一般只求名利的人。但是,在「金剛經」上的「善男子,善女人」這個「善」,是多麼的高尚,你必須「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才是「金剛經」上的「善男子,善女人」。須菩提他根機夠,他看見釋迦如來,出入往返,穿衣吃飯就開悟了,其他的善男子、善女人未開悟,因根機不夠。

這底下有了問題:「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云何」就是如何,也就是怎樣,怎樣安住他的真心,怎樣降伏他的妄心。這個真心就是剛剛發,就是那個「菩提心」。「菩提心」發起來是怎樣的呢?上求佛道,下化眾生。這個心最難得發起來,此「善男子,善女人」居然能發起這個心,但是他還是個凡夫,外面五欲六塵的境界常要轉動他,一轉動「菩提心」就失了,沒有「安住」是很苦惱的,因為好不容易發起此心,又給打岔失掉了。這須菩提就替這些發心的人來請問,他


『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

須菩提長老誠懇請法,如來就允許跟他說法。佛先讚嘆他說:「你問的好」再印證他說的對。「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一連讚嘆他兩個「善哉」,這是加重口氣說法的腔調,就如我們平常說話「你太好了,太好了」就是這個意思。這「金剛經」沒有什麼高深玄奧的道理,可是這「金剛經」不言高深自然高深,不言玄奧自然玄奧。佛讚須菩提「這太好了,太好了」,是怎樣的好呢?第一你能在佛穿衣,吃飯,日用尋常生活之中,領悟到般若之理,這太好了,「善哉」!第二你會掛念那些沒有悟到這個道理的大眾,而替大眾請問妙法,這是好上加好,故言:「善哉!善哉!」因此佛連讚嘆兩個「善哉!善哉!」,再叫一聲「須菩提」。

佛叫當機者,意思也就是叫我們。這經文的組織都是問答體,一問一答與普通說白話一樣,若說難懂,這是少聽少研究之故。每次叫須菩提注意聽,實實在在就是叫我們注意聽,叫一聲須菩提就要印證他說的對,「如汝所說」,如你上面所說的兩句話,說的很對。是那兩句話呢?就是「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你上面這樣讚嘆我,我現在就給你印證,你讚嘆的對。這並不是世尊愛聽人家讚嘆他的好話,若這樣解釋,便是凡夫的境界了。因為世尊自從成佛以來,無時無刻不在護念眾生,付囑眾生,一舉一動都是在護念,都是在付矚,可惜弟子們沒有看出消息來;今天被須菩提看出消息來,他讚嘆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所以才說:你讚嘆我如來這兩句話太對了,我如來就是這個樣子,護念弟子,付囑弟子的,不但在講堂說法護念你們,出入行走,乃至一舉一動,在日常生活中,我也是在給你們做榜樣,做模範。你們要學佛在那裏學呢?不是光學佛的說法,而是要學佛的行持。須菩提你讚嘆的對,如來就印證你讚嘆的對。

回應:aaa 2009-08-08 10:56:39 (IP: ) T 2849_R 114 引 用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台灣很多佛教徒認為,
持名念佛,梵唄誦經,拜懺,朝山,放生,參加法會...等,
就是佛教的全部。

我不否認參加那些活動可以把散亂心靜下來,
但其背後的動機是:
消災解厄,保平安發大財或到西方極樂世界。
很少有聽到參加那些活動的人是要「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所以佛陀聽到須菩提問:『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時回答,
『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

我想佛陀也有讚嘆那些發心的善男子,善女人吧!

回應:aaa 2009-08-08 11:54:52 (IP: ) T 2849_R 115 引 用
道源法師講述『金剛經』重點精選:

『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汝今諦聽,當為汝說」,你要諦聽,我當為汝說,此云「為汝說」即為大眾說。「諦聽」有兩種意思(一)真實之意——你要發真實心來聽,我們要求學佛法,要聽佛法,若不發真實心,那怎麼能聽得懂呢?因為聽佛法貴在以真實心聽,勿以生滅心而聽,因生滅心是妄想之心。若以生滅妄想心來聽這真實的佛法,是聽不懂。「楞嚴經」上有兩句話:「汝等尚以緣心聽法,此法亦緣」。「緣心」就是攀緣六塵的心,攀緣心也就是生滅心。我們的心,起心動念,不出六塵的境界,若拿這個攀緣六塵的心來聽法,佛說的真實妙法,也都變成六塵之法,攀緣之法。這話「圓覺經」上也有:「汝以旋心聽法,此法亦旋」,意即若以旋轉的心來聽法,這個法也跟著旋轉。

(二)審思之義——審是詳審,思是思惟,意即要詳審的思惟,聽經聞法得詳詳細細的聽講其道理。這就是教他聽經要以審思而聽,勿過耳成空,聽法要聽到心裏,勿聽到耳朵裏,不然的話,不要說今天聽了一座,就是聽了三年也等於沒聽。「大智度論」說:「聽者端視如渴飲。一心入於語義中。踴躍聞法生歡喜。如是之人可為說。」這是說:聽經的人,兩個眼睛要端端正正的看著說法的人,因為如來說法,那時還沒有經書,現在看著經文要端端正正的看,身體不要坐得歪歪斜斜,不要靠著桌子,手托到腮膀子上,起懈怠放逸相,因佛經上講成佛的道理,度眾生的道理,不發虔誠的心怎麼行呢!「如渴思飲」,這表示求法的心很懇切。「一心入於語義中」,不要打妄想,應一心思惟深入義理之中,佛說法的語言含有深妙義理,有的人聽聞佛法,聽到開悟就是這麼聽出來的。「踴躍聞法生歡喜」,「踴躍」是大歡喜的意思,聽法聽到心裏得了法樂,對妙法真了解,心裏生出了一種喜法樂法之心。「如是之人可為說」,像這樣聽法的人,可以跟他說。這就叫「諦聽!諦聽!當為汝說」。反過來說,你不是諦聽的人,你跟他說法,說了他沒有聽,就是聽了,只聽到耳朵沒聽到心裏,這叫失言,你說的話都冤枉費氣。那麼真正來聽法的人,你不說,這叫失人,你把這個人錯過了,這個人是真正要聽法的人,所以「如是之人可為說」,你就當說。

「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佛說善男子善女人,你已經發了無上菩提之心了,你的真心不能安住,叫我告訴你一個方法,怎麼樣安?「應如是住」。真心不能安住,妄心不能降伏,你叫我告訴你,降伏妄心的方法,「應如是降伏其心」。「如是」安住你的真心,「如是」降伏你的妄心。佛說了兩個「如是」,這就是方法。

「如是」之義,你不是說你們發了菩提心,真心不能安住,妄心不能降伏嗎?你叫我(佛)給你講個方法。你看前面我那段出入往返,穿衣吃飯之日常威儀,我的真心可走動了嗎?你看我世尊的樣子,有打妄想嗎?沒有。我的真心沒有走動,我的真心安住,我沒有打妄想,我的妄心降伏了。試問真心是怎樣的安住?妄心是怎樣的降伏呢?當知就在日用尋常生活中用功,穿衣不著穿衣相,吃飯不著吃飯相,出入往返,行住坐臥都不要著相,這樣真心就不會走動。真心安住,妄心不起,妄心自然降伏了。這就是世尊告訴我們「安住真心,降伏妄心」的妙法。

但是穿衣、吃飯是無始劫來的習氣,能不被穿衣吃飯之境界所轉動的修行者很少,何以故?因他用功不在穿衣吃飯上用,他用功都在大殿、念佛堂上用,其實這不是真功夫,何以不是真功夫呢?平常我們佛門不是有一句話說:「做法師的架子大,老修行的脾氣大」,為什麼會給他取個「老修行」這名稱呢?因他是真正用功;念佛:他一天不知道念多少聲;參禪:一天不知參多少枝香,上殿過堂全都在那兒,表示他有修行在用功。結果你不能碰他,碰到,他發脾氣比平常人的無明火還大。為什麼他會有那麼大的無明火?那麼大的脾氣?我可沒有惹他,幹嗎?他光那麼大火,發大脾氣?你要曉得他的功夫不是真功夫,因為他沒有在日用尋常生活中用功,因此,你和他談平常日用生活的話,碰到他就發脾氣。從這點,你就要覺悟,你若想用功,就在這穿衣吃飯,日用尋常生活上去用功。

『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唯然」這兩個字,很多註解,解成:「唯」是「唯」,「然」是「然」,我認為不應該這樣解釋。「唯然」就是我們中國話「是的」的意思,這是順印度說話的口氣,不要分開來講,即「是的,世尊」,這樣解就得了。「願樂欲聞」,意即我很願意聽,很歡喜聽,很希望聽。這「願樂欲」三個字是加重口氣,很想要聽的意思。「願」依著「新眼疏」解是心許,我心裏許的願,願意聽。「樂」應念「ㄧㄠˋ」,我好樂聽。「欲」是希求即很希望聽。須菩提已經開悟了,還聽幹什麼呢?第一「悟」有淺深,淺的理悟了,還有深的理沒有悟,故自己還是要聽。第二是我悟了,法會的大眾還沒有悟,要為他們請法,代表大眾說「願樂欲聞」。

回應:aaa 2009-08-09 11:30:13 (IP: ) T 2849_R 116 引 用
>>因為聽佛法貴在以真實心聽,勿以生滅心而聽,因生滅心是妄想之心。若以生滅妄想心來聽這真實的佛法,是聽不懂。

我們一般人平常都是處在散亂心的狀態,
不可能想要專心聽經就能專心。
要如何克服這個缺點呢?
「多聞熏習」,
常常聽經,常常練習專注,
習慣就成自然了。

小偷也知道偷東西是犯罪的行為,
但他常常想要拿別人的東西的心態(「多聞熏習」),
已經蓋住了「是非善惡」的觀念,
所以就會自然的表現出偷東西的行為。

回應:aaa 2009-08-09 11:49:25 (IP: ) T 2849_R 117 引 用
道源法師講述『金剛經』重點精選: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

「金剛經」都是談降伏妄心,安住真心,是以「降住」兩字來分的。須菩提問:「云何應住真心」在前面,「云何降伏妄心」在後面。為何釋迦如來不先答覆前面安住真心的問題,反而先答覆後面降伏妄心的問題呢?為何釋迦如來把他的問題顛倒過來答覆?因為釋迦如來的智慧比須菩提的智慧更高深,他洞悉我們眾生,所謂真心不能安住,就因為妄心不能降伏,你把妄心降伏了,那真心自然安住。所以他先答覆降伏妄心的方法,因他知道眾生的病在那裏,是以針對病源下藥,所以先開示答覆降伏妄心的方法。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這一段經文,若是不講解會很難懂,何以故?因前面須菩提尊者是替「善男子,善女人」請問的,照理這地方世尊答覆他應該說:「佛告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應如是降伏其心」這就夠明白了。佛沒有說:「善男子,善女人」,而說了「菩薩摩訶薩」這就難懂了。關鍵就在這裏,要把他聽清楚,要把他的意思弄明白。今先解釋經文,菩薩就是「菩提」「薩埵」的略稱,完全翻譯過來,應該是菩提薩埵,中國話叫覺有情。按自利利他的解釋,這個「菩薩」應該是個怎樣的眾生呢?他是一個上求佛道,下化有情的人,我們在人就在本位上說是人。

這個「菩薩」他還沒有成佛的覺道,他還得求,上求覺道(覺道即佛的道)。這個「菩薩」他一方面上求佛道,一方面下化有情,所以叫做覺有情。「新眼疏」有三種解釋,第一自利,第二利他,第三自他兩利。我解釋就按自他兩利的第三種。「摩訶薩」是梵語,「摩訶」翻成中國話叫大,就是大菩薩。按平常他所證的果位上講,三賢位的菩薩叫菩薩,登了地以後的十地菩薩叫「摩訶薩」,這是一種解釋。再進一步解釋,這十地菩薩叫菩薩,等覺菩薩叫「摩訶薩」,等覺菩薩他還不是佛,但他是大菩薩,故稱「摩訶薩」。

這些善男子,善女人,剛剛發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真心沒有降伏,他怎麼都證到了聖果呢?這地方不指證果講,而是指發心講,也就是等於前面說發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翻成中國話,就是無上正等正覺,那是佛的果位。現在他剛剛發這個心,發無上正等正覺的心。下面才開示:「應如是降伏其心」,先開示降伏妄心,他雖然發心發得很大,但是他還是個凡夫,他有妄心生障礙。那麼要怎樣才能降伏其妄心呢?佛就告訴菩薩摩訶薩一個降伏妄心的方法。

這「如是」兩字,分開來解釋就錯了。前面說如來穿衣吃飯,出入往返在那兒說金剛經,那是「離言般若」,「無說而說」。這向下則由須菩提尊者看出消息以後,自己開悟了,替我們眾生請問,如來慈悲答應他,許可他,給他說法。許可給他說,這叫「依言般若」,這就開口說法了,打從那兒說起呢?就打這個地方說起,又「如是降伏其心」,這只標出來,還沒有開示,所以下面才開口說金剛經。

回應:aaa 2009-08-10 11:51:21 (IP: ) T 2849_R 118 引 用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

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要知道降伏其心,是非常不簡單的。
就像是菩薩摩訶薩一樣。

傳道法師:
幾十年前第一次到馬來西亞弘法,
傳道法師對觀眾說,
不要叫我法師,叫我菩薩。
這時台下有人說:會飛來飛去的菩薩喔?
傳道法師說:
我和你們一樣是凡夫,
但我有發願要幫助那些需要我幫助的人,
你們發願之後也是菩薩。

回應:aaa 2009-08-10 14:56:58 (IP: ) T 2849_R 119 引 用
道源法師講述『金剛經』重點精選:

『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

「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要一口氣念到這兒,這是經文的整句。今解釋經文名相。你要發心,你就是菩薩,菩薩就得度眾生,你發心你是個摩訶薩,那你更要度眾生,所以正文一開口就說:「所有一切眾生之類」,這是總說,下面再說別名,這一切眾生之類是些怎樣的眾生呢?這下面的眾生因受業不同,受生不同,有所謂胎、卵、濕、化四種。

令分別說明,「若卵生」,「若」是假若,是假設之詞,像那些卵生的眾生,「卵」我們平常講雞蛋、鴨蛋的那個蛋,它是放個蛋出來,放就是生了,生了蛋出來,才能孵出小雞小鴨,因此雞子鴨子是卵生,一切雀鳥都屬卵生。「若胎生」,胎生必須在母親的肚子裏懷胎一個時期,才生出一個小眾生出來。我們人屬於胎生,牛、馬、豬、羊這些畜生也都是胎生,只是懷胎的時間有長短。我們人一定要母親懷胎十個月才能生出來。牛、馬、豬、羊果報不一樣,懷胎的時間也不一樣,但是胎生則一樣。「若濕生」,濕就是水裏面有濕氣,離開水就生不出來的眾生,比方水裏濕生的眾生,如魚、蝦、螃蟹等很多種類,還有些小動物,牠不在水裏,但是牠需要濕氣,若沒有水濕的地方,那小蟲,小動物就生不出來,這叫濕生。

「若化生」是從無而有變化出來的,比方按三界來講,上二界都屬於化生,但在人間,到了熱天我們可以看見的,就是在樹上叫得很大聲的蟬,牠就是化生的。牠的母親不是蟬,而是土裏爬行的蟲,牠到了時間把殼脫下來後,帶有翅膀會飛,在樹上叫得很大聲,這是屬於化生。還有蚊子也是化生,牠的母親不是蚊子而是濕生的,即水裏的小蟲,牠到了時間,該牠變化為蚊子的時候,就一直往水外邊轉,轉得很有勁,直到把皮脫下,轉出一個會飛的蚊子來,這都屬於化生。

「若有色、若無色」,按身體上講,記得分別,這三界眾生分成兩大類。欲界的眾生都有色身,色界的眾生也有色身,到無色界的眾生,他修「空無邊處定」,把色身給空掉了,叫無色界,這個樣子三界分成二類。按身體有色和無色來分,欲界、色身叫有色,無色界叫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這按心理思想來分,「若有想」是指欲界的眾生、色界的眾生,這兩界的眾生都有心想,心裏都有念頭,平常打妄想,就是妄想心。但是外道的「無想天」是在色界的「第四禪天」,那兒有一個單一的天叫「無想天」,外道把思想像搬石頭壓草似的,把思想壓下去,也是一念不生,但是,他生到那裏去了呢?生到了「第四禪天」「無想天」。除了外道色界的「第四禪天」,其他的色界眾生有想,其他欲界的眾生更有想。

這個「若無想」就配到無色界,無色界有四個天叫「空無邊處天」、「識無邊處天」、「無所有處天」、「非想非非想處天」,這個「若無想」配到那個「空無邊處」。越高級的配,也按著「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配上去。「若有想」就配到「識無邊處」,他修的是「空無邊處」,他已沒有思想了,沒有思想,他又覺得不對,因此他不觀空又回頭來觀識,叫「識無邊處」。「識無邊處」有了思想,「若有想」就配到「識無邊處天」。「若非有想非無想」配到「無色界天」之第四處。為三界之最頂處叫做「非想非非想處天」。這是按心裏面有想、無想來分別三界的眾生。但是有一些經文上在「若非有想非無想」上面,中間加了一個「若」字,即成為「若非有想、若非無想」,這是因為他不懂得那個「非想非非想處天」的名詞,他以為按中國文句順著念,好像少了這個「若」,因此自作聰明加上一個「若」字,他不曉得亂改經文罪過是很大的。如果你看到別的「金剛經」上有加「若」字,要明白這是錯誤的。

三界以內的眾生共分為十大類,按他出生受生不同,有胎、卵、濕、化四種,按他身體有色、無色分出兩種,就有六種,按他心裏有想、無想來分,這再分為四種,這一共分十大類。說了這十大類的眾生幹什麼呢?下面就說:「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我要發菩提心,我要度眾生,要度幾個眾生呢?普度一切眾生。一切眾生有多少種類呢?一共有十大類,我全部要度,全部就是這個「皆」字。「我皆令入」就是叫他悟入,叫他證入,叫一切眾生都證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換句話說,就是我是發了心要度一切眾生都成佛。這是菩薩的發心,摩訶薩的發心,他發了這個心,所以佛就讚嘆他,不是普通的「善男子善女人」。而讚嘆是「菩薩摩訶薩」。今先解釋「我皆令入」,「我」就是這個「菩薩摩訶薩」自稱,是佛代他們自稱,是釋迦佛在說法代表這個發心的菩薩摩訶薩稱「我」。「皆令入」就是全部令使他們證入之意。

現在我重提一下,為什麼釋迦如來對這個發心的人讚嘆為菩薩摩訶薩呢?因為這個發心不容易發起來。我們講經、學佛法,要能講到那裏,學到那裏,你學大乘佛法,第一要發菩提心。發菩提心要怎樣發呢?就這樣發:「所有一切眾生之類」,中間把那一段胎、卵、濕、化別名略去,接著「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這就叫發菩提心。再簡單就說:「我要度一切眾生皆成佛道」,你就這樣發心,或許這個心不大容易發起來,但是我在這裏還是苦口婆心勸諸位同學一定要發菩提心,為什麼呢?因為發這個心,就是成佛的正因。要成佛也得講因果呀!你沒有成佛的因,又怎能得到成佛的果呢?成佛的因打從那一天起呢?打從我發菩提心這一天起,這就是成佛的正因。要是這個因不對,「楞嚴經」上說:「因地不真,果招紆曲」。

若因地不對,絕對得不到佛果的。這樣你轉了多少大圈子,還是在六道輪迴流轉生死。所以你一定要發心,發心不要害怕。啊!這麼多眾生我怎樣度呢?發心要發得大,度眾生要一個一個去度,度眾生得先度有緣的眾生才能度。釋迦牟尼佛也沒有把眾生度完呀!地藏王菩薩也沒有把眾生度盡呢!我們又怎能把眾生度盡呢!那麼釋迦牟尼佛又怎樣成佛呢!他把那些有緣的眾生先度盡。我們也跟我們有緣的眾生去度他,度一個算一個。但是你不能不發心,發起心來也不要害怕眾生多。「眾生無邊誓願度」這是四宏誓願第一條大願,你一定要發這個心願,不發則沒有成佛的因,永遠不能成佛。

回應:aaa 2009-08-11 10:51:44 (IP: ) T 2849_R 120 引 用
>>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

依佛法修行是依佛陀講的法,
佛陀是印度人,
沒有人去印度取經,
沒有人翻譯佛經,
沒有人講解佛經,
我們也不會懂,
更不用說那些『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等』。

『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
互相幫助,環保,謢生保育,
未成佛道先結善緣。

回應:aaa 2009-08-11 11:28:05 (IP: ) T 2849_R 121 引 用
道源法師講述『金剛經』重點精選:

『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

「如是滅度」,這個「如是」是指前文,就是指所有眾生之類,我全部把他度到「無餘涅槃而滅度之」。這樣滅度了多少眾生呢?有無量無數無邊眾生。無量、無數、無邊要是分開來解釋,都是一些大數目。印度的數目也有叫無量數,也有叫無數、也有叫無邊數,實際上就是加重的口氣,即是解釋所有一切眾生之類。你把無量無數無邊都度好了,這下面就告訴我們降心之方法,「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你可不要存有度眾生度了這麼多眾生的心,你要是存有這個心,這也是妄想心,那也就是妄心沒有降伏住,這句話才是告訴我們降伏妄心的方法。

我度了無量無數無邊的眾生,又怎麼說:「實無眾生得滅度者」呢?這文很不好解釋。第一種眾生性空故,所以「實無眾生得滅度者」。第二種生佛同體故,所以「實無眾生得滅度者」。先講第一種理由,眾生性空,眾生是從那裏來的呢?眾生是從緣起的。凡是緣起之法皆沒有自性,當體就是空的,眾生性也是空,根本沒有一個眾生,你度個什麼眾生呢?所以在緣起眾生,本來是空的,本來就沒有個眾生,這樣故說:「實無眾生得滅度者」。

文內已解釋了,文外的意思還是要講,因降伏妄心的方法就在這裏,你要知道這不是我們普通凡夫的妄想心,普通凡夫的妄想心是貪圖五欲,執著六塵。貪圖五欲之樂,打妄想,這根本沒有樂,樂即是苦,但是眾生不了解,他的妄心像火燒一樣;執著六塵,六塵本來是空的,他不知道,他把六塵的境界都當成真實的境界,要去執著不捨,這妄心自然像火燒一樣,這是普通凡夫的妄想心。

我們能夠聽到「金剛經」,對「金剛經」生了信心,我們的善根深厚得很,不要自己看不起自己,到下文會講到,這不是在一佛、二佛、乃至三、四、五佛面前種的善根,是在無量千萬佛面前所種的善根。也許你會問:既然親近這麼多佛,何以到現在還當眾生呢?這是你沒有把妄想心完全降伏故,若你把妄想心降伏了,你老早成了佛。所以自己不要生自卑感,說我的資格夠不上。你要知道在這末法時代,有幾個人能發心學佛法,有幾個人能聽到「金剛經」的,聽到「金剛經」後,又有幾個人能發信心的。下文會詳細的解釋,所以不要看不起自己。我們雖然是薄地凡夫,雖然是有五欲六塵的妄想心,你學了「金剛經」,明白了最高一層的道理,而發心去度無量眾生,不去著眾生相,不生心動念,那你還會貪圖五欲六塵嗎?自然不會了,所以要發大乘心,不要自暴自棄說我夠不上。這就是降伏妄心的道理,也就是「金剛經」文外之意,也是證明這一科降伏妄心的方法。這是個什麼方法呢?佛講的開示,叫我們「離相度生」,這四個字要記住。「離相度生」,即度眾生要離眾生相,離眾生相來度眾生,這樣一切妄心也就降伏了。

要是按彌勒菩薩的偈子,這一段經文是大乘菩薩發的四種心,彌勒菩薩做的偈頌來解釋「金剛經」:「廣大第一常,其心不顛倒,利益深心住,此乘功德滿」這一段文裏有四種大乘心,第一是廣大心,你發了大乘心,你要度眾生,你要度幾個眾生呢?度「所有一切眾生之類」,這是廣大心。第二是第一心,你把所有一切眾生之類度到那裏呢?「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都度他成佛,這是第一心。第三是長遠心「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這一句要配合到長遠心,雖然眾生不好惹,會


『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釋迦佛講到這裏自己徵問自己解釋,今看經文「何以故?」這是徵問詞,沒有人發問,是釋迦佛自己徵問起來,「須菩提」叫一聲當機者,你要注意聽啊!「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以下是解釋,「何以故?」是什麼原故?什麼理由?我度了那麼多眾生,為什麼「實無眾生得滅度者」,我們上面講的眾生是性空,生佛同體,現在由佛自己解釋,佛自己解釋不是更為親切嗎!你若是個菩薩則不應該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你若是有這四種相,你就不叫菩薩。這樣說得很懇切,這也帶著開示。

今先解釋這四種相,這「金剛經」上的四種相合起來就是「我相」。什麼「我相」呢?我是個能度的人,我要發菩提心度眾生,度眾生者就是我。能度眾生的這個相,就是「我相」。對著「我相」就叫做「人相」,人是所度者,我今天度了一個人,度了兩個人,這個人是被度的相。「眾生相」就是差別相,你能度他,你說法不能只說一種法,因為眾生的根機不一,說的有種種法,有種種法的差別相,這叫做「眾生相」,「眾生相」就是能度所度的一個差別相。「壽者相」是執著不捨的一個相,我們凡夫最執著「壽者相」,就是執著壽命的命根相,到了緊急要命的境界,什麼都可以捨掉,這包括動產、不動產、田地房屋、黃金等都可以捨掉,但要保住這命根子。但實教菩薩卻要把「壽者相」棄掉,就是你不要想到我有個什麼佛法告訴眾生,眾生跟我學了佛法,怎麼樣能得到了生脫死的真實利益,你一執著,就叫做「壽者相」。

這四種相合起來就是「我相」,剛才講過了,這「我相」不是凡夫執著五蘊和合的那個粗分的我相,這是大乘菩薩發了菩提心度眾生起的「我相」。我為能度者,這是個「我相」。對方那個眾生是我所度者,這是個「人相」。能度所度的眾生不一,這叫做「眾生相」。你執著不捨,這叫「壽者相」。假如有這個「人相、我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即非菩薩」即你就不是菩薩,這句話開示得很嚴重,也就是叫我們要記清楚,不然的話,你學大乘佛法,你著了四種相,天天發願說法度眾生,天天著度眾生說法的相,那你還是個菩薩嗎?天天著相還能成佛嗎?因不對,果也不對,「因地不真,果招紆曲」。所以一定要有清淨心,發願度一切眾生,這是要的,但是你要曉得實無眾生可度的最高道理。你懂得沒有眾生可度,那四種相自然不起,這才是心清淨了,心清淨了,成佛的因心就對了,那麼將來一定能夠證得佛果。徵釋這一科講到這裏,也就是把戊一、降心之方講完。

回應:aaa 2009-08-12 09:36:13 (IP: ) T 2849_R 122 引 用
>>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

如果我發了一個大願「要把無量無數無邊眾生都度到無餘涅槃」。
雖然我還是一個妄心十足的凡夫,
但我願意一步一步的去做人與人之間的互相幫助,
環保,謢生保育等,
就可以把「我相」去除(實無眾生得滅度者)。


>>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為什麼呢?若是還有「我相」存在就不是登地菩薩,
還只是一個發心的凡夫菩薩。

這裏要表達的是:
一個發心的凡夫菩薩應該去做佈施(互助,環保,謢生保育等),
而且是朝著去除「我相」的方向一步一步的去做,
就可以到達登地菩薩。

回應:aaa 2009-08-12 09:56:24 (IP: ) T 2849_R 123 引 用
道源法師講述『金剛經』重點精選:

『復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

現在講到第四分妙行無住,要修大乘的行門,是不可思議的行門,叫做妙行,妙者,不可思議也。怎樣才叫「無住行施」呢?行布施而不住相,叫做「無住行施」。這就是安住真心的方法。

現在看經文「復次,須菩提」,「復」者是重復,「次」是次第,重復次第,就是前面說了一段,今再說一段,這叫「重復」,順著次第,先說了第一段降心之方,再說第二段住心之方,這樣重復次第,又叫一聲當機者「須菩提」,記住叫「須菩提」就是叫我們,叫我們都要注意「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這就是標示,菩薩也包括摩訶薩,你是個菩薩摩訶薩,你對一切法應無所住。

「住」者,就是執著,你對一切法都不應當執著,應該先破我執後破法執,這就是個法執。大乘菩薩用功,兩種執要破一起破,破起來還是先破我執後破法執。前面遠離了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那個微細的我執都給破掉了,妄心降伏了,但是真心還沒有安住,還有個法執在。法執是怎樣起的呢?就是你對一切法起了執著,應該一切法都無所住,都不應該執著。下面指的是什麼法呢?「行於布施」。對一切法不執著,是怎樣的不執著呢?你行布施的時候心不起執著,下面再加以解釋叫指釋。

『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

「所謂」就是指釋之詞,行布施時不住於一切法。一切法是什麼法呢?即「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不住於六塵。這六根、六塵、六識,就是三界以內的叫十八界的法。此單說六塵,就包括了六根、六識。為什麼要說六塵呢?這是講你所布施的東西。布施就是財物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用錢財布施這屬於色塵,法布施屬於色、聲、香、味、觸、法的法塵。

眾生遭了災難你去救,是無畏施還是不能離開這六塵。無論你行財、法或無畏施,都離不開六塵的境界。你要行布施,你要不著相即不住六塵的境界,也就是不住一切法,一切法包括世間法和出世間法。這六塵的境界是世間法;出世間法,你執著還是法塵,還是沒有離開六塵的境界,所以說要遠離六塵而行布施,這樣你對一切法就不會執著了。

菩薩他要去弘乘佛法,要弘揚六度法門,由六度開為萬行叫六度萬行。這「金剛經」怎麼只講行布施呢?六度只講一度呢?這個要照彌勒菩薩的偈頌來解釋,彌勒菩薩的偈頌,你一看就知道。布施一度包括六度,六度包括萬行,萬種行門合起來就是六度,六度再合起來,就是一個布施度。彌勒菩薩的偈子上講:「資生無畏法,檀義攝於六,此中一、二、三,是名修行住」。

布施一度可分為三種布施,第一、資生布施,資就是資養生命,就是「財布施」。用財布施幹什麼?資養眾生的生命故。第二、眾生遭了災難,你去救苦救難,這叫無畏施。第三、眾生不了解佛法,你講佛法給他聽,這叫「法布施」。「檀義攝於六」,「檀」梵語叫檀那,中國話叫「布施」,它的義理攝於六度,叫「檀義攝於六」,「此中一、二、三」。

即這三種布施,一攝一、二攝二、三攝三。攝什麼呢?攝六度。第一資生布施就是財布施,財布施就叫攝布施度。第二無畏布施,攝持戒度、忍辱度。持戒、忍辱怎樣能算是無畏施呢?「持戒」者,殺、盜、淫、妄,都要戒掉,這是四根本戒,若不持戒,你去做這四種法都是害眾生的。殺是殺害眾生的生命,盜是偷盜眾生的財物,淫是邪淫眾生即邪淫男女。妄語是欺騙眾生,這都是害眾生的,眾生看見你就害怕,生了畏懼之心。

所以要行菩薩道,要先持四根本戒,一持戒,眾生見了你無所畏懼,這個無所畏懼就是你所布施給他的,所以說持戒就是無畏施。「忍辱」者,眾生罵我,我不回口;眾生打我,我不還手,甚至於喪失生命,我也不報復,這樣眾生見了我不害怕,不畏懼,這忍辱就是能令眾生不生畏懼,所以無畏施即攝持戒和忍辱兩度。第三法布施,包括三個度即攝精進、禪定、般若。你要行法布施,須勇猛精進。懈怠放逸的人,不能當法師。沒有禪定功夫的人,不能當法師。沒有般若智慧的人,不能當法師。所以你天天講經給眾生聽,你一定要有精進度、禪定度、般若度。

因此第三個法布施攝三個度。總結就是一攝一,二攝二,三攝三,這三個布施攝六度,六度廣開就是萬種行門,萬種行門合起來就是六度法門,六度法門合起來就是三種布施,三種布施合起來就是一個布施。所以佛說:「不住一切法而行布施」,也就是說:不住於一切法而行六度,而行萬行,六度萬行都在這布施裏面。下面就是指示我們,不要住色布施,不要住六塵,不著六塵也就是不要著六根、六識的相,十八界的相都不要著。


『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

「須菩提」,佛再叫一聲當機者,你要注意啊!「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為什麼叫你行布施,而不執著六塵呢?因為你是要發心做菩薩,菩薩則應當「如是布施,不住於相」。即是不住於色、聲、香、味、觸、法六塵之相,也就是於一切法皆不住相。

回應:aaa 2009-08-13 10:52:27 (IP: ) T 2849_R 124 引 用
>>『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

講的太複雜了,
無「我相」布施就是不以自己的「名利情」為目的做布施。
不是為了得到「好名聲」而布施。
不是為了自己將來的「利益」打廣告而布施。
時時提對方,將來要還我人情。

回應:aaa 2009-08-13 11:02:24 (IP: ) T 2849_R 125 引 用
道源法師講述『金剛經』重點精選:

『何以故?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須菩提!於意云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

「何以故?」為什麼呢?這再加以徵釋。「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我們在聽佛的開示,佛叫我們行布施,這是很難得的事,但是好的因,要得到好的報啊!佛怎麼叫我們不住相呢?我們沒有住相的因,將來能得到好的結果嗎?那不是因也空,果也空嗎?初發心的人,還有這個執著,佛就迎合他們的根機而說,迎合初發心,初發布施心的人而說。佛說:你不要怕落了空,我告訴你「不住相布施」正是叫你得到無量的福報,不是叫你的福報落空,是叫你得到「福德不可思量」。究竟得到多少福德呢?即不可思議,不可稱量,恐怕你不了解,再給你說一個比喻。

「須菩提!於意云何?」「於」就是在,「意」就是心意,就是須菩提,在你的心意裏,以為怎樣?「東方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這個虛空,分東、南、西、北,四維上下。先說「東方虛空」可不可以思量?究竟那虛空有多少寬,多少大?須菩提就答:「不也!世尊」,這道理很容易了解,東方的虛空怎麼可以思量,它有多寬、有多大呢!這「金剛經」上的兩個「不」字連在一起,一個是問,一個是答。上面的「不」字,應念「否」,是佛問的。下面的「不」字,應念「弗」,是「舍利弗」的「弗」,「不也」就是答不可思量,「世尊」即稱佛一聲,也就是「不可以思量啊!世尊。」

「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這是順著中國的文化把九方合起來說了,即南方、西方、北方,四維就是四個角,四個角就是東南、西南、東北、西北為四維,再加上方、下方合起來為九方。這九方的虛空可思量否?「不也!世尊」。東方一方的虛空不可思量,這九方的虛空也一樣不可思量的啊!世尊。

「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這一段經文,就是佛把它合到法上來講了,意即你這個初發心的菩薩,我勸導你,教你行布施不住相,你得到的福德等於那個十方虛空不可思議一樣。「其福德亦復如是」,也像東方的虛空不可思量,也像其餘九方的虛空不可思量一樣。講到這裏就要合到法上來分析,這是佛要開示最初發大乘心的人,實際講起來,你著個福德之相,還是著相,這裏面就是真實的法門,還帶了權巧,初發心的人,他要行布施,他總是想得到福德,這就是福德之相空不了,所以佛就說,你想要得到大的福德,你就應該「無住相布施」,那福德就跟十方虛空不可思量一樣。

『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教」就是佛的言教,「但應如所教住」,就是我怎樣講,你就怎麼樣聽,你不是請問:云何安住真心嗎?我教你無住相布施,就是安住真心的一個妙方。你要是了解到這究竟的道理,那你自然會修行,天天行布施,天天不著相。但你還是個剛剛初發心的菩薩,這個不著相的心,一時空不乾淨,應該如何?不要緊,就應該依教奉行。

「但應如所教住」,意思是應該如世尊的言教來安住你的真心,「住」就是安住真心,不是叫你跑去山上住山洞,離開人群安住,這樣你的真心怎麼會安住呢?你沒有接受外邊的境界磨鍊,又怎能經得起考驗呢!要你天天跟眾生打交道,天天行布施,你到沒有眾生的地方又怎麼能行布施呢!因此你要依照世尊的言教,天天行布施度眾生,不論是財施、法施、無畏施,都不去著相,這樣你的真心沒有走動,那就是安住真心的妙方。你這樣做下去,真心絕對會安住。

回應:aaa 2009-08-14 11:36:54 (IP: ) T 2849_R 126 引 用
>>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

現代人生活煩忙,
布施常常是捐錢到給某一慈善單位,
那一個慈善單位是不是如理如法的行布施則不被重視。

所以只有「無住相布施」是不夠的,
還要是如法布施,有效果的布施。
布施要真正用在有需要的人身上。

否則就算是「無住相布施」,
卻被有心人士或慈善單位拿去做「名利情」的事情,
是沒有半點福德的。

回應:aaa 2009-08-14 11:52:19 (IP: ) T 2849_R 127 引 用
道源法師講述『金剛經』重點精選: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

這科文很難懂,必須參考「新眼疏」。「新眼疏」為何訂這難懂的科文呢?這是依著彌勒菩薩的偈頌解釋的。彌勒菩薩這樣解釋:眾生有這個疑惑,這個眾生不是普通的眾生,而是發心的菩薩,他聽了「無住布施」,就潛伏在心裏,生了一個疑惑,佛知道了,就要替他解開這個結。布施一法有上施下施,即上施諸佛,下施眾生。我們現在上施諸佛,不用這個上施,是用上供養諸佛,供養也就是施。

這地方所講的布施一法,有上施下施,而對於下施眾生要不著相,這個我們可以了解,因為眾生他是個凡夫,我們一著了眾生相,那是個有漏之因,因此不應該著相。但是上施諸佛,諸佛是無漏之果,我們種這個無漏之因,何以不能住相呢?就在這地方生起疑惑,佛就給他解釋說:你上施諸佛,也不要著相。你想證得佛果是證得法身佛果,而不是證得應化身佛果,就這樣他又轉生了另一個疑惑,應化身佛果為什麼不能著相?因為應化身,是應凡夫之機,變化示現出來的,他也是無常之法,有生有滅,到了涅槃以後就沒有了,所以不能著這個應化身的相。

那麼報身佛呢?報身佛是修無漏之因,證得無漏果,報身佛是常住的,為什麼也不能著報身佛的相呢?佛就跟他說,報身佛的相也不能著,因為報身佛他是依著法身顯的相,他是為那十地菩薩的機,顯示出來的,那個相還是虛妄之相。因此他又再轉另生一個疑惑,照這麼說,不是沒有佛了嗎?不是沒有佛,而是沒有應化身著相的佛,也沒有報身著相的報身佛,法身佛是有的,但是你要遠離應化身佛的相,要遠離報身佛的相,一切不執著,才能證得法身如來。

現在講解經文即如理實見分第五。先講己一、釋因生疑,昭明太子說:你依著實相之理見到法身如來,這叫如理實見。「須菩提!於意云何」,佛叫一聲當機者,也就是叫我們要注意啊!在你心意之下以為怎樣呢?「可以身相見如來不?」,這是解釋第一個疑惑,上施諸佛,就是上供養諸佛也不能著相。佛是無漏之果,我們配無漏之因,怎麼又會錯了呢?你要知道,你要配無漏之因,想證無漏之果,但是你現在所著的佛相是應化身,尤其是須菩提對著的世尊,這尊佛就是應化身佛呀!

「身」是丈六金身,「相」是三十二相,「如來」是法身如來。現在我跟你面對面,我就是佛,但是我是個應化身佛。雖然是超過一切凡夫的相好,但是你可以依這個丈六金身,三十二相見到法身如來嗎?「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佛這一問,須菩提開悟了。其實須菩提老早就開悟,他是替我們問的,也正是經佛這一問,才使我們更上一層樓。哦!原來這丈六金身,三十二相應化身佛,他是有生滅無常之相,這怎會是法身如來呢!我們供養應化身佛,不能著相,若一著相,都變

何以故?須菩提自己解釋,我為什麼這樣說呢?如來所說的這個丈六金身,三十二相,可不是那個法身,那個實相。上邊身相是丈六金身。,三十二相,下邊的身相是法身實相。如來說的丈六金身、三十二相,「即非身相」不是法身實相。那這又怎能是如來呢?又怎能見到如來呢!這樣一來,又恐怕他再轉生一個疑惑,既然應化身佛不可著相,我著相去供養報身佛這總可以吧!這就防轉成疑,防報相可住疑,防究竟無佛疑。


『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這段經文又推進了一層,按文字上解釋,你既然把佛的相打破了,要知道學佛的人,最難破的相,就是佛相、法相,認為學佛法不執著怎麼學呢?這一執著要把它破掉是很難很難的,現在就是先破佛相,既然能夠破掉了,不著相,就由這個不執著佛相把它推廣開來,要知道世出世間,一切法「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要離一切相,這是按文字上推廣開來說的。

按他懷疑上,連報身佛的相也是虛妄的,報身佛的相,他是在無量劫修無漏因,所修成的功德,他是應十地菩薩之機,等覺菩薩之機而示現的,因為那些菩薩還有無明沒有斷盡,他還有相,所以報身佛就給他現個身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好有無量莊嚴,其實「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個十地菩薩慢慢地高,高到等覺,再高到成佛,佛與佛彼此沒有身相得相見,佛與佛沒有見面,為什麼呢?因為法身沒有二個,所以報身佛的相,你也不能執著,一執著還是錯誤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故也。

回應:aaa 2009-08-31 09:25:05 (IP: ) T 2849_R 128 引 用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

這裏講依法不依人。
善知識不是從外表來判斷。

人是感情動物,
佛陀到處講法,
弟子見不到佛陀會傷心,
但修行有成就的尊者很多。
多親近不同的善知識也更可以學習到不同的優點。


>>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我們判斷人事物都是先看外表,
然後再以自己的經驗來下定論。
尤其是在二千多年前印度的種性制度,
出生的那一剎那就已經決定一生的命運。

佛陀的僧團則不受種性制度的影響,
就算是奴隸種性,
只要努力修行也可以證得聖果。

回應:aaa 2009-09-01 11:36:20 (IP: ) T 2849_R 129 引 用
道源法師講述『金剛經』重點精選:

『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你能見到「諸相非相」,「非相」就是「空」,就是「心經」上的「諸法空相」。若見「諸相」就是「諸法」,「非相」就是「空相」。因此「金剛經」的「諸相非相」也即是「心經」上的「諸法空相」。

你把應化身空了,報身空了,這時法身如來就顯現出來了,你看玄妙不玄妙?真空即是妙有,妙有不有即是真空,「新眼疏」他舉示三個譬喻,如來有三個身,聽過五教儀開蒙都知道了,就是應身、報身、法身。「新眼疏」把這三個佛身做了一個譬喻即法身等於水,報身等於水上起的光,應化身等於光中所現的影子,你一執著應化身,即把水中光明現出來的影子,把它當成真實的,那你一定會掉到水裏淹死,你沒有看見光,也沒有看見水,只看到影子,就要把影子透過那個影子那不是真實的。

「若見諸相非相」,把水上現的光、影子都透過了,就看到水,也就是說把「諸相非相」都透過了,這就見到法身如來。要曉得並不是要離開光,離開影子,另外找水。你要找水就是在現光、現影子的時候的水中去找。你懂得這個道理,一切法皆是佛法。如來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佛法難學就在這裏,若是你明白了這個道理,千經萬論一個理,不會有兩個理,兩個理還叫真理嗎?因此你把一部「金剛經」研究通,一經通則經經通,各部經也通了。

如果你不用功,而去起惑,造業,將來墮落三惡道,那還不算冤枉。但是你用功,不了解佛法,天天在那裏拜佛,唸「金剛經」,結果得不到真實的利益,那才真冤枉。你不貪名不貪利,天天拜佛,天天唸「金剛經」結果不了解,你拜的那尊佛是什麼佛?他不是木頭雕刻的嗎?他不是泥巴塑的嗎?那尊佛是法身如來嗎?你天天拜他幹什麼呢?

「金剛經」是白紙印上黑字,你天天唸他幹什麼呢?這麼一說,你這個心就沒有地方擱了。假如你說是泥塑或木雕的佛不拜,那麼要我上那兒去拜法身佛呢?這就要你透過那泥塑和木雕的佛像,不要去執著,乃至於釋迦佛生於印度對著須菩提說法,當面問須菩提:「你可以在我這丈六金身,三十二相中見到法身如來嗎?」須菩提悟到這個道理,答說不可以。同樣的,你是否可以依著白紙黑字唸的「金剛經」而懂「金剛經」的道理嗎?答案是不可以,因為白紙黑字是個生滅法。可是你要懂得這個道理,一切法都是佛法,白紙黑字印的「金剛經」就是「文字般若」,這「金剛經」的「文字般若」能出生一切諸佛,怎麼可以不唸它呢?你要懂得這個道理來唸「金剛經」,那利益就更加大了,是不可同日而語的啊!

你說那泥塑和木雕的佛像不是佛嗎?不是佛,但是佛的法身遍一切處,還不遍到那泥塑木雕的佛像嗎?你懂得這個道理,那你所拜的泥塑,木雕的佛像,就是法身佛了,這就是「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你就見到法身如來。這道理不是很容易明白了嗎?可是講起來,可真玄奧,所謂「真空不空即是妙有,妙有不有即是真空」,就在這個地方講,「諸相非相」就是真空,真空不是斷滅空,不是沒有的,因為見到法身如來,怎可以說是斷滅沒有了呢!

但是我們要了解,法身如來不是報身如來,不是應身如來。報身、應身都是「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之法,這法身如來就是妙有,妙有不有就是真空,就是在那個「諸相非相」那裏見到法身如來,不是離開一切相,另外去見到法身如來,所以說:「即一切法離一切相,離一切相即一切法」,這樣子你就見到法身如來。懂得這個道理,那你在用功跟你不懂得用功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金剛經」第三分,第四分,第五分離開「心印疏」「新眼疏」,我道源另外有一個研究心得,第三分離相度生,是教導我們發大願,即發彌勒菩薩偈頌的四種心。發了大願後,還得立大行,第四分無住行施即立大行,對一切眾生行財施、法施、無畏施,但不住相,這種無住行施叫立大行。第五分「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這叫證大果。

我發了大願,不是空願,依願引行,引出那第四分的無住行施,依行填願,即填滿第三分的大願,結果功德圓滿,那你不就成佛了嗎?我度眾生要離相,我行布施要不住相,這就是「若見諸相非相」了。為什麼我度無量、無數、無邊的眾生。「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因為「諸相非相」。我為什麼行布施要不住一切法,不住六塵?

「菩薩應如是布施不著於相」,因為「諸相非相」。這樣發願離相度生,這樣立行無住行施,那結果「即見如來」,證了大果。講到這裏,全部「金剛經」的道理都有了,即發願、修行、證果全部都有了,那麼下面的經文還要講不講呢?這就要看你是不是上根利智,你是上根利智的話,不要講也可以了,可是中下之根呢?不講還是不行。這三分所講的發大願你是發了,立大行還沒有做,證果還沒有講。這三分合起來就是下面就要講到的第六分,這分重點在於要我們生清淨的信仰心,這個信仰心還沒有建立起來,信、解、行、證第一部功夫還沒有得到,所以要講第六分(總結開示降住竟)。

回應:aaa 2009-09-01 18:58:16 (IP: ) T 2849_R 130 引 用
>>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道源法師:非相就是「空」。

講一下我對空的看法。
原始佛教『阿含經』很少提到「空」。
「空」是靜態,
空於人群,空於森林,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等等。《中阿含第一九○小空經》《中阿含第一九一大空經》
原始佛教講「缘起無我」。

大乘佛教常常提到「空」,「缘起性空」。
「空」是動態,
是善的而且趨向清淨的過程。
我前面有講過,
大善是由小善開始,
大惡是由小惡開始.
所以
不以惡小而為之, 不以善小而不為



『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簡單的舉例:
我們身旁的親人,朋友,同事(各種不同的人事物都可以,但要慢慢來)。
不要只是把他們看成普通的親人,朋友,同事。
應該對他們升起恭敬心(傳道法師:佛法在恭敬中求)。
把他們看成自己的善知識。
(如果不能一次全部當成善知識,可以一位一位慢慢增加)
要如實觀,
一步一步的學習他們的優點,
把他們的缺點當成自己的警悌。
『已生惡令斷滅、未生惡令不生、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長。』
最後每一位親朋好友都是自己的「如來」。

回應:aaa 2009-09-01 19:48:17 (IP: ) T 2849_R 131 引 用
>>「金剛經」第三分,第四分,第五分離開「心印疏」「新眼疏」,我道源另外有一個研究心得。

我可以用一分鍾就把「金剛經」講完。
不是我很高明,
這是我從傳道法師電視弘法節目學到的。

有人問傳道法師,
佛法又多又難懂,
您可不可以用半小時把佛法講完,
讓我有一個槪念。
傳道法師:
一分鍾就夠了。
「止惡,行善,清淨心」。

「金剛經」也是佛法之一,
用一分鍾就把「金剛經」講完,
也是「止惡,行善,清淨心」。

原始佛教重自己修行,
「止惡,行善,清淨心」是指自己的身口意三業。
大乘佛教重利他(身口意三業是必修),
佈施結善緣是很重要的(止惡,行善),
什麼是清淨心?
就是「習慣成自然」。

回應:aaa 2009-09-03 11:28:57 (IP: ) T 2849_R 132 引 用
道源法師講述『金剛經』重點精選: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

這「頗有」兩個字是含有輕疑之詞,不敢說沒有又恐怕沒有,疑惑是疑惑了,但很輕微,並不嚴重,故用「頗有」兩個字。因為須菩提聽「金剛經」聽到第五分「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讚嘆道:啊!太好了!太好了。但是也正是因為它的道理太玄,太妙了,其他的眾生夠資格理解嗎?他在為眾生擔憂。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如來在世的時候說的法叫「言說」,結集經藏,結集出來的叫「章句」,就是指前面第三分「離相度生」,第四分「無住行施」,第五分「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這些「言說」,這些「章句」,詳細的說是包括前面三分的經文。標其綱要就是「離相度生」、「無住行施」、「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這幾句,能不能因此生起真實信心呢?他在為眾生擔憂。

回應:aaa 2009-09-10 07:22:45 (IP: ) T 2849_R 133 引 用
>>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

頗有眾生:就是有「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的分別。

佛陀的弟子有很多人都證得四果「阿羅漢」,
須菩提是這些「阿羅漢」當中「解空第一」,
怎麼會問出這種問題?

解釋這些句子要特別注意,
不要拿「阿羅漢」開玩笑。
經典中拿「阿羅漢」開玩笑最多的是「維摩詰經」,
維摩詰居士是大乘佛教創造出來的人物。
不是真有其人。

「緣起性空」:
因緣的相互影響是沒有定數的,
就是說有「無限多種的可能性」。

「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
有人相信,有人不相信都是很正常的。
所有的人都會相信或所有的人都不會相信那就不正常了。

回應:aaa 2009-12-22 11:52:24 (IP: ) T 2849_R 134 引 用
重貼「道源法師講述『金剛經』重點精選」。
加重自己的心得感想,及補充。

回應:aaa 2009-12-22 12:00:30 (IP: ) T 2849_R 135 引 用
道源法師講述『金剛經』重點精選:


序: 我國人與金剛經特別有緣!念經者,歡喜念金剛經。講經者,歡喜講金剛經。註經者,歡喜註金剛;正因為註解太多了,反而有越看越不懂之困惑!尤其上半卷與下半卷之問答,經中之文句相同,其不同之點何在?更加難懂!

有的註解說:下半卷是「重說」;這樣解釋,令人難信。世尊說法有「重說」的,這是世尊說法將要說完之時,又來些聽法的人,世尊有大悲心,對於無量眾生,不捨棄一個眾生,對於後來的眾生「重說」一遍,但世尊有大智慧,必然變更文體,改用偈頌,令聽過者,不感覺重複。所以十二部經中,有「重頌」一部,金剛經之下半卷,既非偈頌,何能是「重說」呢?

金剛經上半卷開始,長老須菩提之請詞:「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世尊之答詞:「......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下半卷開始,長老須菩提之請詞亦是:「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世尊之答詞亦是:「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當生如是心......」須菩提是代已發菩提心的眾生,請問「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世尊之答詞,亦是為已發菩提心的眾生,「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是則全卷金剛經只有兩個問題,就是「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亦只有兩個答覆,就是「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金剛經上半卷所說的是「信、解」,下半卷所說的是「修、證」。在經中皆有文句可以證明,只是前人未曾發現而已。金剛寶有三種意思,即一、其體最堅,二、其用最利,三、其相最明。再講「般若」兩字,要念「ㄅㄛˊ ㄖㄜˇ」,為什麼呢?要合乎梵音,梵音上他是音譯,不是意譯。那麼「般若」的意思又是什麼呢?叫「智慧」,為什麼不直接了當翻成「智慧」呢?因翻譯經典學有一種規矩叫「五種不翻」。那「五種不翻」?(一)秘密故不翻;如陀羅尼。(二)含多義故不翻;如薄伽梵一詞具六義。(三)此方所無故不翻;如閻浮樹。(四)順於古例故不翻;如阿耨菩提,是非不可翻,以摩騰以來常存梵音故也。(五)為生善故不翻;現在講的就是「生善不翻」。能夠生起眾生善根,保存梵音故不翻。若把「般若」翻成「智慧」,這意義不錯,但恐怕會與世間所謂「智慧」混同一談,因世間有學問、聰明、口齒伶俐,這種人都叫有聰明智慧的人。在佛經上來說,他越聰明越不能學佛法,何以故?此叫「世智辯聰」八難之一。

「金剛經」上講「般若」,它所包含的還有三種意義,這叫做「三種般若」。是那三種?就是(一)實相般若(二)觀照般若(三)文字般若。我們學佛法,要先從「文字般若」下手。有人說:「說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這只是勸修的話,叫你了解文字義理後要修行。若是沒有了解文字義理之前,怎樣修行呢?答曰:「要離文字相」,你沒有文字,你離什麼文字相?答曰:「即文字而離文字相」,你連文字也不懂,何有相來離呢?所以在中國佛教大興,興在頓教禪宗,他掃文字相掃得很厲害,後來流弊到什麼義理也不去研究,硬要參禪。

若是問:「為什麼你不去研究經典呢?」他答:「那文字相執著他幹什麼,我一旦大徹大悟,什麼都有了,三藏十二部都在我心裏。」你看他答得很簡單,其實「三藏」是那「三藏」?他可能還搞不清楚,十二部的名字他更背不出來,他又怎樣去研究「三藏、十二部」呢?他沒有去研究,他心裏又具足什麼「三藏、十二部」,他連個文字都不認識,小學也沒有上,他硬要開悟,這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因此,我們必須先了解「文字般若」,而後起「觀照般若」再證「實相般若」這是個次第。

再講「波羅密」三個字,「波羅密」是梵語,意思是「到彼岸」。「彼岸」是個比喻,即是涅槃的彼岸,對著生死叫此岸。依著「文字般若」而起了「觀照般若」,由「觀照般若」而證得「實相般若」,證得「實相般若」把無明煩惱都照空,即能離開生死此岸到達涅槃彼岸,所以「波羅密」就叫「到彼岸」。再合上面四字,就是「金剛般若波羅密」。

這又怎能到彼岸呢?即要了解像金剛寶一樣的「般若」,得到像金剛寶一樣的「妙智妙慧」,才能「到彼岸」,故稱「金剛般若波羅密」。再講「經」之一字是通題,「經」者梵語叫「修多羅」,譯成中國話叫「契經」。「契」者合也,合什麼呢?即合理合機,上合諸佛之理,下合眾生之機,這叫契理契機,才是佛的經。

回應:aaa 2009-12-22 19:00:09 (IP: ) T 2849_R 136 引 用
>>我國人與金剛經特別有緣!念經者,歡喜念金剛經。講經者,歡喜講金剛經。註經者,歡喜註金剛;正因為註解太多了,反而有越看越不懂之困惑!尤其上半卷與下半卷之問答,經中之文句相同,其不同之點何在?更加難懂!



傳道法師也說過類似的話,後來法師才知道其原因。金剛經是「般若」系,是『性空唯名』系,如果以『虛妄唯識』系,或以『真常唯心』系,的觀點來註解金剛經就失去原來的意義了。
『性空唯名』:「缘起性空,假名安立」。
例如:
一個人想要進到學校讀書: 「缘起」。
他上學可能是義務教育不用入學考試, 可能不是義務教育要入學考試。「性空」。
他可能具備考試資格, 可能不具備考試資格。「性空」。
他用功讀書可能考的上, 不用功讀書可能考不上。「性空」。
他考上了,是一名學生。「假名安立」。
他畢業了,去當老師。「假名安立」。
他當老師晚上又去進修(缘起)所以是「老師」也昰「學生」。「假名安立」。
並不是傳授知識都稱為「老師」:可能是律師或法律顧問, 可能是財經顧問,可能是心理醫生…等。
所以「老師, 學生,律師, 顧問, 醫生…」都是「假名安立」。

「老師」可能變「學生」, 「學生」可能變「老師」,也可能同時是「老師」也昰「學生」。所以是「缘起性空,假名安立」。
「缘起性空」:我們起心動念想要做一件是事,在不同的時空可能會有不同的因缘條件,有些條件我們可以控制可以盡力去做,有些條件我們無法控制。
所以『盡人事,隨因緣。』

談論『性空唯名』的義意是什麼呢?了解「無常」。
「無常」:一切都是因緣和合而成, 因緣離散而滅。
「老師, 學生, 顧問, 醫生…」都是因緣和合而成,也會因緣離散而滅。
不要泛談「無常」,這也「無常」,那也「無常」,這沒什麼義意。
因為有很多事情我們根本不會在意它們的「有無好壞」。
要針對我們最在意(執著)的人事物去思考「生滅無常」的道理才能真正的了解體會。

「無常」不是無緣無故的消失。
我們的壞習慣壞觀念不改掉,會永遠跟著我們, 讓我們永遠嘗到苦果。
因為「無常」,讓我們有機會變善。
因為「無常」,所以修行能解脫。
因為「無常」,不是常常這樣,所以有無限的機會, 無限的可能性。

回應:aaa 2009-12-23 11:33:22 (IP: ) T 2849_R 137 引 用
>>金剛經上半卷所說的是「信、解」,下半卷所說的是「修、證」。



傳道法師:
金剛經上半卷所說的是「由凡入聖」,由凡夫到破我見的初果聖人。
下半卷所說的是「由聖入佛」,由初果聖人行六度萬行到成佛。

金剛經是由須菩提和佛陀一問一答或佛陀自問自答而成的一部經典,
如果不知道金剛經的核心思想常常會不得要領。
覺得一下子談這個, 下子談那個,無所適從。

很多人說金剛經談「空」,這樣的說法更不得要領,
不知所云。與其說金剛經談「空」,不如說金剛經講的是「四句偈」。

依法出生分第八: 『…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

那四句?
自己在第八分以前選一段自己懂, 自己喜歡的四句去好好的實踐,
就算沒有開悟,也比『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所得福德還多。
比一天到晚談空而無所做為的人強太多了。

金剛經上半卷就可以「修」了,
不必等到下半卷再來「修」。

上半卷如何「由凡入聖」:重點講布施福報,持經功德,能淨業障,升起信心,介紹果位…等(很多佛典開頭也都是講這些內容),到『破我執』。
下半卷如何「由聖入佛」:介紹『成佛的五眼』, 以無我執行布施, 修一切善法(和上半卷相似),到究竟成佛。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回應:aaa 2009-12-23 19:43:50 (IP: ) T 2849_R 138 引 用
>>我們學佛法,要先從「文字般若」下手


台灣現在佛法很盛行,
和幾十年前道源法師講金剛經的情況大不相同。
現在電視有好幾個弘揚佛法的頻道,
原始佛教,大乘各期的佛法都有人講解。
很多廟宇道場除了佛教經書之外,
還有很多講解各種佛教經典的錄音帶,CD片免費與人結緣。
而且聽法師講經比自己看經更容易了解佛法內容。
現在學習佛法,不一定要先從「文字般若」下手。

台灣佛法興盛已經遠遠超過二千年前佛陀在世及大乘時期,
但還是有很多人說現在是末法時期,所以會如何如何。
傳道法師:『正法,像法,末法』是在阿育王死後佛教所傳出的說法,
其中的義意是提醒佛教徒要有「危機意識」。

阿育王死後婆羅門教結合政治,對佛教展開反撲行動。
所謂正法五百年, 像法五百年, 末法一千年(或有其他的說法)。
這是命定(宿命)論,不管如何努力都不會改變。
這不合『緣起無我』佛陀的說法。

『緣起無我』:萬事萬物都是因緣和合而生, 因緣離散而滅,
其中沒有一個固定不變的自我(因素)。
加入不同的因緣或改變其中的因緣都會和合出不同的結果。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

回應:aaa 2009-12-24 11:53:00 (IP: ) T 2849_R 139 引 用
某網友:
請問一下
1) 愣迦經和愣嚴經有何不同?
2) 禪宗用上面那一部?
3) 那裡可以買到? 或有電子檔?

達摩祖師將衣缽傳給慧可為「禪宗二祖」,及四卷愣迦經(另有七卷本、十卷本愣迦經)。禪宗後來改用金剛經。

太虛大師講述 楞伽經義記
http://book.bfnn.org/article/0944.htm
印海法師 楞伽經概說
http://book.bfnn.org/article2/1965.htm


楞嚴經相傳在唐朝由般剌密帝傳入,有學者懷疑此經出自唐代,並非傳譯自印度,而般剌密帝根本是一偽託的名字。

講述楞嚴經的法師很多
http://book.bfnn.org/article_09.htm

回應:aaa 2009-12-24 17:51:29 (IP: ) T 2849_R 140 引 用
印順導師,俗名張鹿芹。清光緒三十二年,農曆三月十二日(清明前一日),出生於浙江省海寧縣農村。已於2005年六月四日圓寂,享壽一百零一歲。

十三歲,開智高小畢業。此後於新倉母校任教,整整八年,執教小學有公立學校,也有私立的教會學校。在此期間,習中醫,練仙道,研道籍,讀聖經。二十歲起修學佛法,起始讀義理艱澀的三論、唯識,亦已意會到佛法與現實佛教界的差距,乃發願探求「純正佛法」;

1930年,二十五歲,奔赴古都北平,又輾轉來到南海普陀山,十月十一日,於福泉庵禮清念上人(1875~1957)剃度出家,法名印順,號盛正。隨即至天童寺受戒,得戒和尚為佛教舊派領袖圓瑛法師。:

是(1931)年二月,二十六歲,到當時佛學教育重鎮的閩南佛學院求學。首次撰著佛學文章〈抉擇三時教〉,甚受太虛大師注意。自此,講學、閱藏、著作,為其全部生活。

1941年,以「力嚴」為筆名,寫〈法海探珍〉,提出「大乘三系」--性空唯名系、虛妄唯識系、真常唯心系--的看法。其後《印度之佛教》出,循此三系探索大乘思想之流變,真知灼見,超越前人與當代一般見解。

1949年,離廈門而抵達香港。1952年夏,當選為「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與世界佛教友誼會港澳分會會長。

1951年,在香港講授「人間佛教」。太虛大師說人生佛教,是針對重死重鬼的中國佛教;印順導師認為:印度後期佛教的天(神)化,嚴重影響到中國佛教,故於「人生佛教」的基礎上,進而強調「人間佛教」。此一「人間佛教」之倡議,對當代台灣佛教之影響力莫與倫比,帶引佛弟子改變了消極隱遁的氣息,踏入社會,建立了清新開朗的風格與積極行善的特質。

1952年以後,因出席在日本召開的世界佛教友誼會第二屆大會,回台後即定居下來,與台灣佛教結下不解之緣,以迄圓寂。

1972年七月二十九日,六月二十日,大正大學關口真大博士將其日譯之師著《中國禪宗史》,提請授予文學博士案通過。後由聖嚴法師代表接受文憑。師遂以未赴日留學,未參加面試之特例,成為中國第一位博士比丘。

師畢生為苦難世間,鍥而不捨以研尋、傳播「契理契機的人間佛教」。著作等身(共計四十部,七百餘萬言),廣為發行於海內外,影響至深至鉅,且正在逐漸擴大中。

回應:aaa 2009-12-25 10:01:41 (IP: ) T 2849_R 141 引 用
有人說佛法不是宗教是哲學,因為原始佛法沒有提到神。不同的宗教有不同的神,我以前也這樣認為。

印順導師:佛法是宗教。
「宗」是有目的(解脫或成佛),有方法(八正道或六度萬行)。
「教」是教授,是實踐。
宗教的儀軌只是助緣。
佛教是按照佛陀的教導,如實的用在日常生活之中。

印順導師:
「研讀佛書,要用信仰的精神和態度為之;如果只當是作學問,或者資料的累積,那對身心、對生命,就一點助益都沒有!」
「要有正信、正見、正行!善盡自己的本分、職責,革除不良的積習,這才是學佛的通途。」

有人說「一運,二命,三風水。」
修正錯誤的觀念, 錯誤的行為就可以改變命運。
不是命定, 不需要改運, 也不需看風水。也可以不用求菩薩保佑。

如何修正錯誤的觀念和行為?
「已生惡令斷滅、未生惡令不生、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長。」

傳道法師:何為善?何為惡?
善:利人利己,或利人不利己。
惡:利己不利人,或不利己不利人。

回應:aaa 2009-12-25 17:33:34 (IP: ) T 2849_R 142 引 用
有人問傳道法師:
佛教有原始佛教,大乘佛教,
大乘佛教又分『性空唯名』系,『虛妄唯識』系,『真常唯心』系。
每一種講法都不同,對初學佛法的人很困擾。
難到佛法沒有核心思想嗎?
能不能用很短的時間講一下佛法的核心思想?

傳道法師:「止惡,行善,清淨心。」就是佛法的核心思想。
印順導師雖然都在寫作,
但他所提倡的人間佛教:「此時,此地,此人的關懷與淨化。」也是佛法的核心思想。

『以關懷社會大眾而完成,止惡,行善,清淨心。』

回應:aaa 2009-12-26 10:04:10 (IP: ) T 2849_R 143 引 用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註)

現在講人題即譯人之題,「姚秦」是個朝代的名字。「三藏」即經藏、律藏、論藏。所謂「藏」即含藏之意。經藏裏含藏很多的經,律藏裏含藏很多戒律,論藏裏含藏很多的論文,所以叫做藏。「法師」這兩字又作何解呢?「法」是法則、「師」即模範之意。給眾生作模範的稱為師父。所謂法師即是「以法自師,以法師人」。我們怎樣給眾生作模範呢?得先自己守法規和法則,也就是依著經、律、論三藏所講的法則作為自己的模範這叫自利。自己學會經、律、論三藏的法就叫法師,這叫「以法自師」。再去弘揚佛法,宏揚三藏,講經依著經講,講律依著律講,講論依著論講,好給眾生作模範,給眾生作師父,這叫做「以法師人」也就是利他。自利利他合起來就叫做「法師」。

再跟上面所講的「三藏」二字連貫起來,就叫三藏法師。要貫通三藏之法才叫三藏法師。古時候對稱呼是很嚴格的,專門弘「經」的叫「經師」,專門弘揚戒律的叫「律師」,專弘論藏的叫「論師」。比方說聽講「成唯識論」是由天親菩薩所造的三十頌,在印度有十大論師來解釋它,就叫「十大論師」,不能叫「十大經師或律師」。能貫通經、律、論三藏才被稱為「三藏法師」,這不是隨便能稱呼的名號,此名號也是其德號,因為要有這種功德才配稱這名號。三藏法師是個通名,是個德號,誰有這個功德的都能被稱為三藏法師。例如我國的玄奘法師也稱三藏法師,能被稱為三藏法師的人很多,各有各的別名。而這個貫通三藏的法師是鳩摩羅什,翻譯成華言叫童壽,因為他在幼童的時代便有高壽之德,故稱童壽。因按他的年齡還是個童子,按他講經說法的功德已等於一個老法師,老法師有高壽故。因此跟他取個德號叫「童壽」。

現在講鳩摩羅什的公案:一般的註解都說他是七歲大徹大悟的,鳩摩羅什的母親是個有大善根的人,她生下鳩摩羅什後,便要去出家。那時因為鳩摩羅什年紀很小,沒有人照顧,所以她母親便帶著他去出家,到處參訪善知識,證得初果。她自己明白道理,當然以佛法教育其子。鳩摩羅什因為跟隨著他母親到處去參訪善知識,聽了很多道理,所以他的智慧啟發得很快。他十二歲那一年,跟著他母親到一個大寺院去參學。此佛殿非常高大,在大佛像旁有個供飯用的大鐵缽。他是個大善根的人,一見這大缽便生起了歡喜心,為了要表示恭敬,便跑前去把大鐵缽拿起頂在頭上,頂著的時候,他忽然間動了個念頭,他想大鐵缽這麼大,我怎麼頂得動呢?突然間他覺得缽很重,並且把他壓倒。

他母親及大殿裏的人跑前去把鐵缽拿起也把童子拉起來,他母親見他在發楞,以為是被缽壓壞了。於是便問他:「你怎麼啦?」童子回答說:「我明白了一種道理,即是萬法唯心的道理。」他母親說:「你講講給我聽」他說:「我在佛殿看見大鐵缽,就生歡喜心,為表示恭敬,我拿起把它頂到頭上,不覺得它重,當頂到頭上時想起自己怎麼會有力氣拿得動呢?鐵缽便重起來了,並且把我壓倒,由此可知份量的輕重完全是自己的分別心,這叫一切法唯心造。」他母親欣喜的說:「很了不起,這道理還是佛法最高深的道理,你今天開悟了,你年齡雖然輕,但你可以去弘揚佛法了。」那時他母親已經證得三果,給他印證沒有錯,從那時候起他便開始講經說法,名聞全印度,當時全印度已有很多大法師和老法師在講經,但都沒有這個十二歲的童子講得好,所以大家都給他送個德號叫鳩摩羅什,意即童壽。

「譯」即翻譯,本來是梵文,把它翻成華言就叫譯。這部經是貫通三藏的法師鳩摩羅什翻譯的,他是西域國的人,在姚秦時代來我國弘揚佛法,這部經便在那時翻譯成漢文的。到此把經題及人題講完,即是將總釋名題一科講完。第二科「別解經文」即分別解釋經文的義理。只要是佛經都分三大部分:第一序分、第二正宗分、第三流通分。這種經文的分法是於東晉朝時代道安法師所發明的,這是最高明的分判,後人用文字讚嘆他為「彌天高判」。我們現在所用「金剛經」的本子是三十二分的,不分序分、正宗分。他分這三十二分的本子,還沒有什麼法師給他辯論說他分得不對。而且昭明太子分的三十二分簡單明了,凡是念「金剛經」的人都歡喜用這三十二分的本子,所以我們現在也用這個本子。

三十二分的第一分叫做「法會因由分」即是敘述法會的因由。法會是怎麼樣來的呢?必有其因由。法會就是「金剛經」的法會,要發起「金剛經」的法會,先由前面這一段經文發起,是三十二分的開宗明義第一章,也就是釋經三大分的序分。「序」字叫做因由,即敘述那個法會的因由。這序分就是三十二分的第一分,再分兩科,第一叫做通序,第二叫別序。通序者通一切經,只要是佛說的經,一開頭便是「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某某處與某某大眾俱」,地點各各不同,人數可能不同。這是釋迦佛臨涅槃的時候,阿難尊者請問的四種遺囑之一。就是結集經藏時經頭上要怎樣開始呢?釋迦佛說一切法從因緣生,因緣不具足就不能成就。因為一切經都有,故名通序。第二種叫別序,別者別在此經。每一部經都有發起的因緣,這個「金剛經」也有他發起的一段經文,這叫做別序,別於他經故。

回應:aaa 2009-12-26 17:25:15 (IP: ) T 2849_R 144 引 用
金剛經講空, 介紹一下鳩摩羅什的弟子僧肇, 鳩摩羅什歎之為「解空第一,僧肇其人乎」。

鳩摩羅什來到中國後,盡譯三論,弟子事之者稱三千人。以道融、僧叡、僧肇、道生,為尤著,並稱為"關中四傑"。至什公去世,姚秦敗亡,弟子四散,各自傳播經典。其中被稱為「解空第一」的僧肇不幸早死。向東南弘傳的,如彭城的僧嵩,壽春的僧導,主要以《成實論》的宏揚為主,後世稱為成實宗。至於僧叡、道生、慧觀等人,則重視《法華經》與《涅槃經》的傳播,至於鳩摩羅什所重視的般若中觀與三論則反而被遺忘了。

僧肇為東晉佛學名家,出身寒門,以抄書為業,遂因繕寫而遍覽經史典籍。初志好玄微,醉心莊、老,後因讀維摩詰經而出家為僧,廣習大乘經典,兼通經、律、論三藏。弱冠之年,已在潼關以西長安一帶享有盛名。當時競譽之徒,心有不服,竟千里負糧與之抗辯,據云長安之宿儒,關外之英彥均折於其犀利之辯鋒。後遠赴姑臧(今甘肅省武威縣)受學鳩摩羅什,時羅什正譯介龍樹之大乘佛教思想於中土,乃得襄助譯經,劄記心得而成舉世聞名之肇論(含物不遷論、不真空論,般若無知論、涅槃無名論),闡揚般若性空之學,因以建構中觀哲學之理論體系,對佛教思想之發展深具影響。

「三論宗」,漢傳佛教的十三宗之一,因以研究《中論》、《十二門論》、《百論》而著稱。在中國佛教史上,三論宗並不是一個實質的宗派,只要是研究三論宗旨的,都可稱三論宗。真正形成宗派,是在傳至日本之後,而三論宗的立名,也並非來自中國,而是始於日本佛教。而北方又加龍樹的《大智度論》,稱為四論宗,惟不盛。

回應:aaa 2009-12-27 11:12:30 (IP: ) T 2849_R 145 引 用
如是我聞(註),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註)。

先講「如是」兩個字。第一種解釋,「如是」兩字是「指法」之詞,「如是」就是指這部「金剛經」這叫「如是」。第二種解釋,「如是」就是「信順」之詞,由釋迦佛說的經,阿難尊者相信順從,才結集經藏,所以「如是」是表示順從之意。這兩種解釋就是淺顯的解釋。第三種解釋,「如是」即「顯理」之詞,顯真如實相之妙理。再解釋「我聞」兩字,「我」是阿難尊者自稱。阿難尊者他是多聞第一,他的智慧甚深廣大,一切佛說的經他都能聞到而且還能背誦出來。阿難尊者自稱「我聞」,再把「如是」二字合到「我聞」來,就叫「如是我聞」。「如是」者則是信順之詞,就是說世尊在世講的「金剛經」,我非常信仰,非常順從,這是我阿難親從佛聞的。

「如是」二字是信成就,「我聞」二字是聞成就。釋迦佛說法,聽法的人第一要有信心,「如是」二字既然是信順之詞,所以要是不相信不順從就不是「如是」了。「佛法如大海,唯信能入」所以第一得有信心。光有信心沒有聞也不行。像現在我們佛教的在家弟子,他們都有信仰心才來寺院拜佛祖、燒香、獻供養,很誠懇地叩頭禱告,但是他沒有聞到佛法,有信無聞。所以得有「我聞」之「聞」成就。佛法非聞不行,要是佛法無人說,雖慧未能解,你本來就有智慧,但是沒有遇到別人說法,因此佛法一點也不能了解,你去看經,看不懂,因為它是專門的學問。

第三個成就就叫時成就,時間沒有定體,但時間很重要的。沒講經說法的時間,這個法會不能成就。這個「一時」在古人的註解叫做「師資道合,說聽究竟」。師是老師,資是弟子。資是可以資助老師的叫做弟子。師資之道相合了即我要講佛法,你要來學佛法,老師跟弟子之道相合叫「師資道合」。我講一部「金剛經」,你聽一部「金剛經」,我講完,你聽完,這叫做「說聽究竟」。就這麼一個時間叫做「一時」。現在這個「一時」也就是講「金剛經」的一個時間,其他的經上也是如此。地藏經的「一時」,是講地藏經的時間,法華經的「一時」,是講法華經的時間。總之,無論何經,凡是「師資道合,說聽究竟」就叫做「一時」。

時間有了,得有個說法主人。「佛」的梵語尊稱佛陀,翻到華言叫覺者,為什麼不翻成覺者呢?這叫「含多義不翻」,就是前面講過的「五種不翻」之一。梵文佛陀,含有三覺的意思,這叫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自覺,即自己覺悟了,超越六道凡夫法界。覺他,即是自己覺悟後講經說法,使他人覺悟,這是自利利他,超越二乘法界。覺行圓滿,就是自利的覺行,利他的覺行,統統圓滿,自己能成「佛」,也能令他人成「佛」,這覺行圓滿超越了菩薩法界。「佛」超九界以獨尊,這是「佛」的德號。具足三覺才叫佛陀。譯經的法師,知道我們的根性,說話愛簡單,他把梵語簡略翻譯,因為完全的翻譯是叫「佛陀耶」。耶是尾音略去了,因而翻成「佛陀」。因而把「陀」字也略去了,翻成「佛」,佛是說法的主人,這是主成就。何以要有說法的主人呢?若你去辦法會,一切都辦好了,沒有法師來講經怎樣能成就呢?所以要有一個說法的主人。

「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這是個處成就。處者即處所,處所得有一個講經的所在,這也是很重要的。釋迦佛說法四十九年,光在此說了廿五年,由此你就會明白處成就是很重要的。「舍衛國」是當時印度中部的一個大國,翻成華言叫聞物,亦名豐德。聞是名聞,物是物產,豐是豐多,德是道德,意即這個國家在印度是個大國,物產很豐富,道德很高尚,這叫豐德。還有名聞全印度,凡是印度人民都知道有個「舍衛國」,所以叫聞物也叫豐德。這就是波斯匿的京都,這「舍衛國」不指全國,是指京都而言。

現講「祇樹給孤獨園」,「祇」是祇陀太子,「樹」是祇陀太子布施的樹,「給孤獨」是給孤獨長者,「園」是指「給孤獨」長者所布施的花園。佛一到來,一看花園所蓋的講堂,蓋得很莊嚴,很清幽,就問起了這一段因緣,花園是黃金舖地買的,樹是祇陀太子布施的,於是請佛題一個名,就叫「祇樹給孤獨園」,因為祇陀是太子,就把他的名字擺在前面,「給孤獨」長者就擺到後面,這是「給孤獨園」這個名號的因緣。還有「祇樹」這個「祇」字,還沒有講出來,梵語祇陀,翻到華言叫戰勝,他是波斯匿王的兒子,波斯匿王跟外國打仗,戰勝了回來,回到宮裡,皇后生了個小孩,為了紀念他的戰功,就為孩子取名為「祇陀」意即戰勝,這是他名字的來源。以上「處成就」講完。

「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這是眾成就,六種成就最後的一種。佛是說法的主人,也有了說法的處所,若沒有大眾聽經,也不成法會呀!所以一定要有這個「眾」成就。「與」這個字是同在的意思。這「比丘」前面還有個「大」字,「大比丘」就是回小向大的比丘。與大比丘眾」的「眾」字是指僧伽的「僧」。「眾」字得有個解釋,他叫「和合眾」,不是普通社會上很多人稱為「大眾的人」的那個「眾」,這裏的「眾」是「和合眾」。這「和合眾」有理和、有事和,大家出了家,同是要去追求無為之理,證無為之理,目的是一個,而且是和的,所謂和即和而不爭,這叫理和。這「事和」就指著在事相上和,這「事和」含有六種叫「六和僧」。「六和」是指那六種呢?就是身、口、意、戒、見、利,這六種事相都是和的。

佛在這裏講「金剛經」「與大比丘眾」同在一處的意思。「大比丘」是梵語,翻到華言有三種意思,一、是怖魔,二、是乞士,三、是破惡。凡是一個出了家的比丘要受比丘戒,登比丘壇的時候,魔王的宮殿要震動,魔王指的是誰呢?就是欲界第六層天,他化自在天的天主名叫「波旬」。他心裏頭一驚說:「啊!又有一個人出家了」,多一個人出家受比丘戒不是很好嗎?他恐怖些什麼呢?驚懼些什麼呢?這個魔王他認為欲界的眾生都是他的子孫,這一個人出了家,就是要超出三界,自然先超出欲界,他的子孫也就少了一個。就是「怖魔」的意思。

出家人必須守戒律,凡是家裏所有的財產都要捨掉,是捨掉財產出家的,但他還是個凡夫,還得要吃飯的,吃飯怎樣吃呢?於是托缽去乞食,化飯吃,所以叫做「乞士」。這個「士」字,就是有學問、有道德的人之稱。這與我們社會上一般的乞丐並不一樣,他不是貧窮,他家裏有很多財產,他捨掉,他是很有學問、道德的出家人。身為比丘須實行出家的戒律,佛叫他這個樣子去做的,所以他就叫「乞士」。第三叫「破惡」,他出了家,把家產都捨掉了,天天去托缽化飯,受這種勞苦幹什麼呢?這是為了破除煩惱惡法,要了生脫死,超出三界,這叫做「破惡」。「惡」就是惡法,也就是煩惱。以上所說的是指著「比丘」兩字,「比丘尼」也是這三種意思的解釋。「尼」者女也,叫做「比丘尼」,若是順著華語叫「尼比丘」。「比丘」兩字,翻譯成華言有三種意思故不能翻,這叫「含多義不翻」是五種不翻的一種。佛陀講經有四眾弟子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和其他的常隨眾弟子在聽經。並不是只有「一千二百五十人。」。過去修行外道,而毫無所得,受些無益的苦行,到了遇見佛後,聽佛一說法,就證了阿羅漢果,因為感念佛恩難報,發願要當佛一生一世的侍者,這叫常隨眾。講到此把「眾成就」講完,也就是把六種成就都講完了。

回應:aaa 2009-12-27 18:22:28 (IP: ) T 2849_R 146 引 用
「如是我聞」的由來:佛陀在涅槃的時候,阿難尊者跟阿樓馱,二個人親侍在佛陀的周圍。阿難尊者問祂:將來結集經典的時候,要用那一個句子當開頭?佛陀說:就用「如是我聞」四個字作開頭。所以很多佛經所寫的第一句就是「如是我聞」。

問題是:阿難陀尊者他皈依佛陀的時候,釋迦牟尼佛已經是五十五歲了。而且佛陀侍者不只有阿難尊者一位。出現在《阿含經》的佛陀侍者,計有尊者優波摩、尊者羅陀、尊者彌醯、尊者那伽波羅,以及尊者阿難等五位,其中,以尊者阿難侍佛時間最久,依《中阿含第三三侍者經》說共有二十五年,亦即在佛陀五十五歲到八十歲的這段期間。

最早的佛經『阿含經』並沒有這樣的開頭,原因是『阿含經』並非只有記載佛陀的言行,還有佛陀其他弟子的言行,阿難尊者不一定全都知道。

回應:aaa 2009-12-28 11:09:29 (IP: ) T 2849_R 147 引 用
楞嚴經: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復有無量辟支無學。十方菩薩咨決心疑。

妙法蓮華經: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皆是阿羅漢。復有學、無學二千人。摩訶波闍波提比丘尼,與眷屬六千人俱。羅侯羅母耶輸陀羅比丘尼,亦與眷屬俱。菩薩摩訶薩八萬人。爾時釋提桓因,與其眷屬二萬天子俱。

華嚴經:全文有十佛世界微塵數菩薩摩訶薩。復有佛世界微塵數執金剛神。....(太多了)

藥師經:與大比丘眾八千人俱,菩薩摩訶薩三萬六千,及國王、大臣,婆羅門、居士,天龍八部,人非人等,無量大眾,恭敬圍繞,而為說法。

佛說阿彌陀經: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并諸菩薩摩訶薩及釋提桓因等,無量諸天大眾俱。

聽經大眾,做為參考就可以了。

回應:aaa 2009-12-28 18:01:41 (IP: ) T 2849_R 148 引 用
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註1)

「爾時」,就是在那個時候。那是什麼時候呢?也就是要說「金剛經」而尚未說,已到了要吃飯的時候,叫「爾時」。「世尊」就是佛的尊稱。佛有十個德號,即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這裏所講的「世尊」就是為世出世間之所尊。此「世尊」包括世間六道凡夫,屬於世間的眾生,還包括了出世間的三乘聖人,即聲聞、緣覺、菩薩,也就是說佛的德號都是超九法界而獨尊,而九法界的眾生都尊重這個佛,所以叫做「世尊」。

「食時」即到了吃飯的時候,吃飯是在什麼時候呢?天亮以後,日中以前,這是出家人吃飯的時候。一天一夜在印度叫晝三時、夜三時,分為六個時間。釋迦佛定的出家人吃飯是應在什麼時候呢?就是早晨天亮明相出了以後,日不過中,不是日不過午,我們的習慣話叫做持午,實際上應該叫持中。即是明相出現之後,日不過中以前是比丘吃飯的時候。

釋迦佛住在祇樹給孤獨園,那是給孤獨長者用黃金舖地買的,難道他供養不起釋迦佛吃飯嗎?佛叫他不要供養,因為出家人不能養尊處優,要行苦行,而且出家人不能光說法度你一個給孤獨長者,要度的話,一切眾生都要去度。要吃飯的話,每天要到有人家的地方去托缽。人家請問佛法就跟人講一講,這就度了眾生,度眾生就是叫眾生植福培慧。他供養佛吃飯,供養比丘吃飯,就培了福。他請問佛法,得到佛法的開示,他就得了智慧。這就是給眾生求福求慧,並不是給孤獨長者供養不起佛,而是佛不叫他常供養,所以佛就提倡托缽化飯的規矩。他要以身作則,這叫以身教導。請經說法是以口教導,現在佛是以身教導來叫比丘們學他的樣子。「食時」就是明相出來以後,日不過中以前,是佛及比丘吃飯的時間。

要去托缽化飯吃,要先「著衣持缽」。先講「著衣」二字,「著衣」現在叫披衣,就是袈裟。比丘有三件衣:五衣、七衣、大衣。五衣也叫作務衣,就是作務時所披的袈裟。佛世時比丘沒有褲子,現在泰國的比丘還是不穿褲子,下邊穿的是件裙子,上邊披的是平常的作務衣,也就是五衣。第二件是七衣,梵語叫鬱多羅僧,翻到華言叫入眾衣。加入大眾要披七衣,他是七條二長一短,這叫七衣。譬如要跟大眾一齊誦經,在一塊兒參禪打坐,按現在規矩,就是做早晚課,過齋堂,都要搭七衣。這加入大眾所穿的衣,則叫做入眾衣。第三叫做大衣,這名稱是我們中國隨便翻成的,梵語叫僧伽黎。這個衣分九品,即下三品、中三品、上三品。下三品的衣跟七衣一樣,二長一短、中三品是三長一短、上三品是四長一短。

我們現在講經說法都是披那二十五條衣,四長一短,共有一百廿五個框對起來的,這叫上上品的僧伽黎。它用來做什麼呢?有三個用處。(一)見國王,入王宮,按現在來說去見總統,一定要披這個大衣。(二)講經說法(三)托缽化飯都要用這個衣。「新眼疏」裏把僧伽黎翻譯成福田衣。因為托缽化飯要叫眾生種福田。這袈裟的相,為什麼要分條、要分長短呢?這是仿造種田的相,要種稻就得往稻田種,要種福,就得往福田裏種。比丘就是眾生的福田,所以叫「福田僧」,福田衣就是僧伽黎衣。比丘在廟裏跟大眾坐禪的時候搭七衣,作務的時候搭五衣,托缽化飯的時候披上僧伽黎,這是佛定的戒規,佛當然要以身作則。「著衣」二字,就是披上僧伽黎的的袈裟。

這再講「持缽」,「持」是手裏拿著叫持。「缽」是梵語的略稱,梵語叫缽多羅,就是應量器,應量器就是體、色、量都要合法,合佛的規定。第一先講它的體,即鐵瓦二種為體,或用鐵造,或用瓦造。第二講它的色,它的色像斑鳩脖子的顏色,這色也要合法。第三講它的量,量要看各人的飯量,小飯量就用小缽,中飯量就用中缽,大飯量就用大缽,這體、色、量都合法,才叫應量器。

祇樹給孤獨園是在城外,要到城裏去叫「入」,「入」這個舍衛大城。「乞食」是乞求飲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於」字作「當在」講,「其」是指去之詞,「於其城中」意即正當去舍衛大城之中。「次第乞已」即不分貧富,挨家挨戶去化飯吃。「次第乞」也是戒規,因為佛過去沒有定這個規矩,於是各人便依著各人的見解去化飯。

迦葉尊者他乞貧不乞富,即專化貧人,有錢人家他走過去也不跟他化,大迦葉是頭陀第一,常行苦行,不怕吃苦頭,所以要去化貧窮人不化富人。而須菩提他專化富人,不化貧人。其他比丘見他們兩人古怪,到底是什麼道理?於是就問迦葉尊者:「你怎麼化緣不化富人而專化貧窮人呢?」迦葉尊者答說:「我聽世尊說過,貧窮人是前生沒有行布施,沒有修福德,以致今生貧窮,所以我要去給他種點善根,叫他行點布施,他給我一點飯也好,一點點粗菜也好,那他就培了福積了德,來生來世,不再貧窮,就會成為富人,這是我度貧窮人的原因。」大家聽了覺得很有道理,這才是發菩提心度眾生。

「那麼,須菩提你也講講看,你為什麼專化富人不化窮人呢?」須菩提說:「你們聽世尊講過嗎?富人怎會富呢?因他前生前世種了善根,修了福德,怎麼修呢?即多行布施;多行布施,今生可要享受,假如把福報享完了,來生又變成貧窮人,我怕他福報享完,所以叫他繼續行布施,叫他繼續修福德,來生來世還做個富人,這樣他不是得了利益嗎?」大家一聽也有理。於是這兩個人走兩條路,分道揚鑣。這兩個人都有理,究竟誰對呢?

就去問世尊,世尊說:「兩個人都對也都不對。怎麼說兩個人都對呢?因為他們都是發心利益眾生。怎麼說都不對呢?因為行不平等,各有所偏。要度眾生也得普渡,也得平等的度,須菩提為什麼度富人不度貧人,迦葉為什麼度貧人不度富人,這是因為心不平等。」從此以後佛就定個規矩,比丘們進城裏不分貧富,挨門挨戶去乞取,這一家供養我們的飯我們就接受,不供養我們,我們就走第二家,或第三家,這叫「次第乞」。

「已」即是滿缽。這一缽飯夠你吃就不要再托,也就是說這一家供養滿了就不要托,這一家沒供養滿就再托第二家或第三家,一直到滿了缽,這就「已」了。這就是佛以身作則,他要去托缽化飯,在城裏不分貧窮,不分富貴,次第行乞,乞到滿缽為止。「還至本處」就是回到本來的地方即給孤獨園。「飯食訖」這就是把飯吃訖了,「訖」就是完了,飯食訖,即是吃完了飯。「收衣缽」,飯吃完了,還有持戒的規矩,「收衣缽」即收這個衣,是什麼衣呢?是僧伽黎,把這僧伽黎衣收起來,把缽洗一洗,然後裝到缽囊裏去,把它掛起來。衣摺好,裝在衣袋裏也把它掛起來。這是有一定的地方來收衣缽的,所以我們在這地方還要注意,吃飯的時候也是披著這僧伽黎的。

「洗足已」,把衣缽收起來了,還要洗足,為什麼要洗足呢?釋迦佛定的規矩是不許穿鞋子,在印度有鞋子沒有襪子,那釋迦佛的規矩是怎樣的呢?即是要比丘行苦行,不許驕傲怠慢,故平時只許赤足走路。那麼要在什麼時候才可以穿鞋呢?即在瓦、礫、沙磧之地,會把腳刺破流血的時候,才許穿鞋子。釋迦佛還是以身作則,他托缽化飯時,還是赤足走的,走六里路到舍衛國大城去次第乞食,乞完再走路回來,這麼一往一返地走了十多里路,足有塵土,若是這樣就去打坐於心不安,因為兩足骯髒,於是就要洗足,洗足後再去打坐心裏就安了,這叫「洗足已」。「敷座而坐」,「敷」就是展開這個座具。在佛世時,比丘打坐時就要用這座具,它也叫臥具,在睡覺時把它撐開,那就是特色的床單,把它反過來時就是坐墊。「敷座而坐」,就是展開座具,然後結跏趺大座而坐下來。

「金剛經」下邊須菩提請問,釋迦如來解答,問的是什麼道理,答的是什麼道理呢?「安住其真心,降伏其妄心」,全部「金剛經」貫始貫終都圍繞著這兩個問題和答覆這兩個問題並發揮這個道理。那麼托缽化飯,回來洗足,吃後打坐,這又跟「安住其真心,降伏其妄心」有什麼關係呢?就如「爾時世尊食時」就絕對要遵守吃飯的時間,即是過中不食的戒律。一定要「著衣持缽」這也是戒律。到了「舍衛大城乞食,次第乞已」,還是戒律。「洗足已」還是戒律(註2)。戒律就是規矩,是佛定給出家人的規矩。講了戒,就要修定,「敷座而坐」是修定。這就是依戒才能生定,因定才能發慧。若沒有戒,沒有定,般若智慧便啟發不出來。

我們跟「金剛經」特別有緣,可是「金剛經」好念不好講,也就是好念不好懂。所以不要以為看了幾遍「金剛經」便認為懂了,沒有聽善知識講過,自己也沒有參考古人的註解,怎麼會懂呢?比如「金剛經」內有很多「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的經文,他看了以後以為懂了,以為「金剛經」是叫我們不要著相。甚至於到了後來「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以為佛的相,法的相都不能著,他認為這個不著相是「金剛經」的要義,那麼全部「金剛經」他都懂了。可是他卻不知道不著相有錯誤沒有錯誤。「金剛經」上不著相,是不著什麼相呢?不著我相、不著法相、不著空相、不著佛相。

而他認為不著相是不著喝酒吃肉的相,依著他的嗜好歡喜喝酒就喝酒(註3),歡喜吃肉就吃肉,誰要是說他犯戒,他就說持戒是著相,學佛法的人不能著相,因為他是真正的持戒,因為「金剛經」上講什麼相都要空掉。其實「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這四個相應怎樣解?他也解不清楚,就只知道這叫不著相。他不曉得不著相,要先把善惡分開,這喝酒吃肉是一種惡法,是犯戒的,就先把戒持好,戒持好了,那個持戒的清淨相就不要著,再去修定。修定還得著相修定,等到真正入了定,則入定的相不要著。不著相是高一層的道理不是低一層的道理。可是他不了解經文,把它講成低一層的道理,於是就順著他的煩惱性,歡喜吃肉就去吃肉,還認為這是「金剛經」的道理。一切不要著相。因此誰要是持戒他就批評你著相,再來就說你是學的小乘法,像這種人不但破戒而且破見,就等著墮阿鼻地獄,釋迦佛出世也救不了。破了戒還可以求懺悔,要是破了見,見即知見,知見破了就是錯了不認錯,還把錯誤的知見認為是對的,是佛的知見,這種人佛出世也救不了。現在就在阿鼻地獄掛了號,將來非到阿鼻地獄掛單不可,這道理是很重要的。

如果不持戒而去修定,是絕對入不了定的,何以故?因為戒律不清淨。戒是防非止惡,而你卻天天的為非作惡,不能防非,不能止惡,就是增加煩惱,煩惱即紛煩惱亂,有煩惱坐下來不是打妄想就是打瞌睡,這樣又怎能入定!不能入定有二個大魔,一個是散亂,一個是昏沉。散亂也叫掉舉,一坐下來,妄想紛紛,東想西想,越不叫他想就越想,剛剛不想,瞌睡來了,坐著睡了一個大覺,還以為坐了一枝香,這怎能開智慧呢!打妄想是不能開智慧,睡覺亦不能開智慧,不持戒,不修定,般若智慧更是永遠啟發不出來。

回應:aaa 2009-12-29 11:19:13 (IP: ) T 2849_R 149 引 用
這一段經文講修行人先要有『正常規律』的生活。著衣持缽乞食是出家人『正常規律』的生活。按時吃飯,睡覺,上下班是我們一般人『正常規律』的生活。有『正常規律』的生活才可以靜下心(定)來檢討自己的言行舉止是否有不當的地方,如何改善,如何預防可能發生的狀況(慧)等等。

有人說逹摩大師面壁九年修禪觀不吃不睡,從金剛經來看,這是不如法。佛陀在世時,除了生病,看護和特殊理由的人之外都要去乞食, 乞食的時候也會多乞一些食物分給那些人吃。傳道法師: 應該說逹摩大師除了吃飯睡覺外,就是在山洞修禪觀(面壁禪觀),但是這樣講就少了傳奇性,很多人聽了可能會很失望:「只是這樣而已喔?」。佛法修行不是不吃不睡,搞怪,顯異惑衆。現在台灣佛教越搞怪,越有人信,實在是一個大問題。

『修行』不是佛教徒的專利,不是只有佛教徒才講『修行』,非佛教徒則不用『修行』。修行是修剪(去除壞習慣壞觀念),修補(養成好習慣好觀念),行是行為。我們小時候每天『正常規律』的到學校上學就是在修行,除了學習知識外也要遵守校規,學習人與人之間相處的好習慣。

佛教修行的方法是「戒,定,慧」,過『正常規律』的生活是「戒」的前方便(準備工作)。「戒」是「定」的前方便。「定」是「慧」的前方便。道源法師:「如果不持戒而去修定,是絕對入不了定的。不持戒,不修定,般若智慧更是永遠啟發不出來。」

『運動』不只是在特定場所才運動,如健身房。『讀書』不只是在特定場所才讀書, 如學校。『修行』不只是在特定場所特定方法才叫修行,如襌坐。「吃飯,工作,休息」都是在修行。如道源法師:「著衣持缽」這也是戒律,「次第乞已」,還是戒律。「洗足已」還是戒律。戒律就是規矩,是佛定給出家人的規矩。

回應:aaa 2009-12-29 16:19:12 (IP: ) T 2849_R 150 引 用
道源法師有提到戒律:「過中不食」是戒律。
「著衣持缽」也是戒律。
到了「舍衛大城乞食,次第乞已」,還是戒律。
「洗足已」還是戒律。

《四分律》有這樣一段記載:
舍利弗請教世尊:「何者等正覺修梵行,佛法久住?何者等正覺修梵行,佛法不久住?」....

在過去七佛中,隨葉佛、拘那含牟尼佛的正法之所以不能久住,乃是因為他們未能向弟子廣泛說法,也未制定條文式的戒律。在他們入滅後,弟子就失去依止,使梵行速滅,法不久住。

金剛經的開場白是須菩提讚嘆佛陀制戒功德。『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

 返回 副刊分區 返回 aaa 專屬部落格  ▲往上   頁次: 1 2 3 4 5 

回  應  意  見  主  題

意見主題:【道源法師講述『金剛經』

跟 貼 勿 偏 離 主 題!

貼文請用Big5碼。

姓 名:

回應內容:

      

總 覽版 務政 經健康醫療軍 武理 財文 化藝 文科 技台灣的美旅 遊PISA娛 樂鄉 土公 民認 同副 刊哈 啦范氏網
竹縫
視界
耳聾
世界
泰伯
觀點
Joy
隨筆
哈利
天地
Jerry C
鳥 世 界
射水魚
天 空
討海人
鏡 頭
嘻笑
人間
詩情
畫藝
老工仔
思 維
網網
相連
歷史
庫存

* 討論區內之言論,不代表本園之立場,一切法律責任仍由發言者本人負責
* 如果您有任何不當言論,本園有權決定是否保留您所送貼的意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