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aa部落格

總 覽版 務政 經健康醫療軍 武理 財文 化藝 文科 技台灣的美旅 遊PISA娛 樂鄉 土公 民認 同副 刊哈 啦范氏網
竹縫
視界
耳聾
世界
泰伯
觀點
Joy
隨筆
哈利
天地
Jerry C
鳥 世 界
射水魚
天 空
討海人
鏡 頭
嘻笑
人間
詩情
畫藝
老工仔
思 維
網網
相連
歷史
庫存

主題:道源法師講述『金剛經』
發表:aaa 2009-06-21 17:05:22 閱覽數:181290 (IP: ) T 2849 引 用
 


回應:aaa 2009-12-22 12:00:30 (IP: ) T 2849_R 135 引 用
道源法師講述『金剛經』重點精選:


序: 我國人與金剛經特別有緣!念經者,歡喜念金剛經。講經者,歡喜講金剛經。註經者,歡喜註金剛;正因為註解太多了,反而有越看越不懂之困惑!尤其上半卷與下半卷之問答,經中之文句相同,其不同之點何在?更加難懂!

有的註解說:下半卷是「重說」;這樣解釋,令人難信。世尊說法有「重說」的,這是世尊說法將要說完之時,又來些聽法的人,世尊有大悲心,對於無量眾生,不捨棄一個眾生,對於後來的眾生「重說」一遍,但世尊有大智慧,必然變更文體,改用偈頌,令聽過者,不感覺重複。所以十二部經中,有「重頌」一部,金剛經之下半卷,既非偈頌,何能是「重說」呢?

金剛經上半卷開始,長老須菩提之請詞:「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世尊之答詞:「......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下半卷開始,長老須菩提之請詞亦是:「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世尊之答詞亦是:「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當生如是心......」須菩提是代已發菩提心的眾生,請問「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世尊之答詞,亦是為已發菩提心的眾生,「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是則全卷金剛經只有兩個問題,就是「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亦只有兩個答覆,就是「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金剛經上半卷所說的是「信、解」,下半卷所說的是「修、證」。在經中皆有文句可以證明,只是前人未曾發現而已。金剛寶有三種意思,即一、其體最堅,二、其用最利,三、其相最明。再講「般若」兩字,要念「ㄅㄛˊ ㄖㄜˇ」,為什麼呢?要合乎梵音,梵音上他是音譯,不是意譯。那麼「般若」的意思又是什麼呢?叫「智慧」,為什麼不直接了當翻成「智慧」呢?因翻譯經典學有一種規矩叫「五種不翻」。那「五種不翻」?(一)秘密故不翻;如陀羅尼。(二)含多義故不翻;如薄伽梵一詞具六義。(三)此方所無故不翻;如閻浮樹。(四)順於古例故不翻;如阿耨菩提,是非不可翻,以摩騰以來常存梵音故也。(五)為生善故不翻;現在講的就是「生善不翻」。能夠生起眾生善根,保存梵音故不翻。若把「般若」翻成「智慧」,這意義不錯,但恐怕會與世間所謂「智慧」混同一談,因世間有學問、聰明、口齒伶俐,這種人都叫有聰明智慧的人。在佛經上來說,他越聰明越不能學佛法,何以故?此叫「世智辯聰」八難之一。

「金剛經」上講「般若」,它所包含的還有三種意義,這叫做「三種般若」。是那三種?就是(一)實相般若(二)觀照般若(三)文字般若。我們學佛法,要先從「文字般若」下手。有人說:「說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這只是勸修的話,叫你了解文字義理後要修行。若是沒有了解文字義理之前,怎樣修行呢?答曰:「要離文字相」,你沒有文字,你離什麼文字相?答曰:「即文字而離文字相」,你連文字也不懂,何有相來離呢?所以在中國佛教大興,興在頓教禪宗,他掃文字相掃得很厲害,後來流弊到什麼義理也不去研究,硬要參禪。

若是問:「為什麼你不去研究經典呢?」他答:「那文字相執著他幹什麼,我一旦大徹大悟,什麼都有了,三藏十二部都在我心裏。」你看他答得很簡單,其實「三藏」是那「三藏」?他可能還搞不清楚,十二部的名字他更背不出來,他又怎樣去研究「三藏、十二部」呢?他沒有去研究,他心裏又具足什麼「三藏、十二部」,他連個文字都不認識,小學也沒有上,他硬要開悟,這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因此,我們必須先了解「文字般若」,而後起「觀照般若」再證「實相般若」這是個次第。

再講「波羅密」三個字,「波羅密」是梵語,意思是「到彼岸」。「彼岸」是個比喻,即是涅槃的彼岸,對著生死叫此岸。依著「文字般若」而起了「觀照般若」,由「觀照般若」而證得「實相般若」,證得「實相般若」把無明煩惱都照空,即能離開生死此岸到達涅槃彼岸,所以「波羅密」就叫「到彼岸」。再合上面四字,就是「金剛般若波羅密」。

這又怎能到彼岸呢?即要了解像金剛寶一樣的「般若」,得到像金剛寶一樣的「妙智妙慧」,才能「到彼岸」,故稱「金剛般若波羅密」。再講「經」之一字是通題,「經」者梵語叫「修多羅」,譯成中國話叫「契經」。「契」者合也,合什麼呢?即合理合機,上合諸佛之理,下合眾生之機,這叫契理契機,才是佛的經。


綜 覽 全 部 討 論

總 覽版 務政 經健康醫療軍 武理 財文 化藝 文科 技台灣的美旅 遊PISA娛 樂鄉 土公 民認 同副 刊哈 啦范氏網
竹縫
視界
耳聾
世界
泰伯
觀點
Joy
隨筆
哈利
天地
Jerry C
鳥 世 界
射水魚
天 空
討海人
鏡 頭
嘻笑
人間
詩情
畫藝
老工仔
思 維
網網
相連
歷史
庫存


* 討論區內之言論,不代表本園之立場,一切法律責任仍由發言者本人負責
* 如果您有任何不當言論,本園有權決定是否保留您所送貼的意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