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aa部落格

總 覽版 務政 經健康醫療軍 武理 財文 化藝 文科 技台灣的美旅 遊PISA娛 樂鄉 土公 民認 同副 刊哈 啦范氏網
竹縫
視界
耳聾
世界
泰伯
觀點
Joy
隨筆
哈利
天地
Jerry C
鳥 世 界
射水魚
天 空
討海人
鏡 頭
嘻笑
人間
詩情
畫藝
老工仔
思 維
網網
相連
歷史
庫存

主題:道源法師講述『金剛經』
發表:aaa 2009-06-21 17:05:22 閱覽數:181222 (IP: ) T 2849 引 用
 


回應:aaa 2009-06-25 11:31:22 (IP: ) T 2849_R 26 引 用
>>外表沒有著相: 出、入、往、返,行、住、坐、臥,穿衣、吃飯,在這日用尋常的生活中,都是任運自然,一點都不著相。

但要如何做才能不著相?



傳道法師:

人活在世間,是不能沒有規矩的,無規矩則不足以成方圓;這規矩,以現代的名詞來講,就是遊戲規則。不同的團體,自有其不同的遊戲規則,而佛教的遊戲規則,就稱為戒律。這提供了出家、在家佛弟子,在自處與共處時的生活軌範與制度,以期達到止惡防非、自他淨化,及陶鍊完善人格、令佛正法久住的目的。

其中,適用於個人自處的,主要是『根律儀』,也就是第八章所說:「守攝諸根」──密護根門的修行方法。佛法的修行,並不以不見、不聞、不接觸……,來杜絕外界的一切誘惑為高;反而是要我們在見、聞、嗅、嚐、覺、知的當下──在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與外界的色、聲、香、味、觸、法(六塵),以及我們的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六識)和合接觸的當下──如實知自心。知道這識觸是可意觸、不可意觸,或者俱非觸(非可意非不可意觸);而這可意、不可意觸,又如何引起我們的樂受、苦受,或者不苦不樂受,乃至進一步形成我們的概念名言(想),從而審慮、決定、發動言語身行(思)去回應它。

除了如實知苦樂感受的形成過程而外,更要如實知造成苦樂的因緣,以及苦樂的無常、無我性,這才有從其解脫的可能。我們的生理、心理,以及外界的物理,都是無常而變動不居的,此時適合於我們心意的一切,也許會帶給我們可意、快樂的感受,但是這可意、快樂的感受,卻可能因於客體的一直持續,而沖淡了原來的感受強度。

就如在非常飢餓的情形下,吃了第一個饅頭,它所帶來的滿足與效益,是最大的了;再吃第二個,它的效益就減了些。一旦肚子有了飽足感,還要你再繼續吃饅頭,那對你可就苦不堪言了!這是因為外界雖然一直維持沒變,然而我們的身心卻已悄然有了變化,因此,同樣的人事物,卻無法再給予我們同樣強度的快樂。內心希望改變而外境仍然未變,是苦!

有時情況正巧相反,我們的內心還未曾得到滿足,還期待著外境的持續;但是外境卻不能如我們所願,而有了變化。就如同肚子還餓得很,還想再多吃幾個饅頭;可是,饅頭卻沒有了!所期望的落了空,當然是苦!這就是因為內心未變而外境已然改變所帶來的。



綜 覽 全 部 討 論

總 覽版 務政 經健康醫療軍 武理 財文 化藝 文科 技台灣的美旅 遊PISA娛 樂鄉 土公 民認 同副 刊哈 啦范氏網
竹縫
視界
耳聾
世界
泰伯
觀點
Joy
隨筆
哈利
天地
Jerry C
鳥 世 界
射水魚
天 空
討海人
鏡 頭
嘻笑
人間
詩情
畫藝
老工仔
思 維
網網
相連
歷史
庫存


* 討論區內之言論,不代表本園之立場,一切法律責任仍由發言者本人負責
* 如果您有任何不當言論,本園有權決定是否保留您所送貼的意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