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軍武分區

總 覽版 務政 經健康醫療軍 武理 財文 化藝 文科 技台灣的美旅 遊PISA娛 樂鄉 土公 民認 同副 刊哈 啦范氏網
竹縫
視界
耳聾
世界
泰伯
觀點
Joy
隨筆
哈利
天地
Jerry C
鳥 世 界
射水魚
天 空
討海人
鏡 頭
嘻笑
人間
詩情
畫藝
老工仔
思 維
網網
相連
歷史
庫存

台灣探空火箭及衛星的成就

發表:竹根 2006-01-19 03:21:38 閱覽數:101709 (IP:  ) T 1656_R 0 引 用
探空五號火箭升空 獲技術突破 2006年1月18日22:21:0

(中央社記者黃名璽台北十八日電)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太空中心主導、中山科學研究院發展的探空五號火箭,今晚7點48分順利升空,原先任務為結合人造衛星福衛二號聯合觀測電離層不規則體。國家太空中心首席科學家陳秋榮表示,這次探空五號火箭發射,鼻錐罩沒有碰到火箭本體屬重大技術上的突破。

陳秋榮指出,從火箭升空到順利取得電離層不規則體觀測數據大約只花了兩分鐘,過程如預期般順利,不過,起初預定與福衛二號進行聯合觀測的目標,因為天候關係必須先行發射探空五號,無法等到晚上10點50分福衛二號接近台灣上空。

電離層的不規則體變化愈強,對軍事、越洋通信的影響就愈大。「原本以為今天不規則體變化應該很強,不過初步解析回傳數據發現還算正常」,他說,探空五號順利完成任務,並取回許多可供後續研究的數據。

他進一步指出,雖然沒有辦法完成聯合觀測的國際創舉,卻在技術上得到「鼻錐罩脫離時不碰到火箭本體」的成果;另外,順利觀測到不規則體的變化,加上地面觀測儀器配合得宜,算得上是成功的一次科學實驗。

探空五號火箭所攜帶的科學酬載包括離子探測器(Ion Probe)及姿態計,前者由國立中央大學與日本大阪市立大學共同研發。此次發射的科學任務為量測台灣上空80公里到280公里高度間電離層的電漿密度與離子溫度。

除了裝置於火箭上的離子探測器,中央大學科學團隊還在地面上架設各式電離層量測儀器,包括設於九鵬發射場及中央大學的雷達系統、台灣東西部四座數位電離層觀測儀,及位於成功大學航太場的高解析度「全球定位衛星(GPS)」接收機。

回應:竹根 2006-02-13 21:37:15 (IP:  ) T 1656_R 1 引 用
探空火箭當範本 中科院可製600公里短程彈道飛彈【東森新聞報 政治中心/台北報導】

上月18日國家太空中心在中科院屏東九鵬基地成功發射由天弓飛彈改造的兩節式「探空火箭五號」,這次升空過程順利打開鼻錐罩、啟動科學實驗酬載,火箭最大高度也達282公里,意味著中科院有能力製造300到600公里的短程彈道飛彈,遙控技術突破也代表有能力使彈道飛彈在飛行時改變方向,增加存活可能性。

「探空火箭五號」是我國推動「次軌道科學實驗計畫」以來,第四枚發射成功的探空火箭,同時搭配中央大學地面雷達系統,升空後順利完成台灣上空電離層電漿密度和離子溫度變化觀測任務,也首次成功遙控火箭在飛行中打開鼻錐罩,且沒有碰到火箭本體。

長期以來,外界一直多認為台灣發展探空火箭,其實是變相的進行飛彈研發,而今天有媒體引述不具名的軍方人士說法,指國際防止彈道飛彈擴散條約是以300公里為「紅線」,而中科院製造火箭技術已可突破此一射程,但將自我設限在280公里左右,一旦有必要,中科院是隨時可以生產10多枚裝有100低公斤高爆彈頭的短程彈道飛彈,射程可涵蓋福建東南沿岸的軍事設施。

根據了解,當天探空五號在發射後,第一節火箭於發射6秒後脫離,第二節火箭於12秒點火,火箭升空後58秒後鼻椎罩打開,而火箭最大高度為282公里、飛行時間共530秒。


回應:竹根 2006-02-13 21:58:29 (IP:  ) T 1656_R 2 引 用

big5.chinataiwan.org


回應:竹根 2006-02-13 22:15:31 (IP:  ) T 1656_R 3 引 用

www.war-sky.com


回應:竹根 2006-04-15 13:02:31 (IP:  ) T 1656_R 4 引 用
福衛三號/15日上午9:40順利升空 將提升氣象預報準確度
2006/04/15 10:17 Video

「福爾摩沙衛星三號計畫」是由台美雙邊政府授權執行的國際合作計畫,15日上午9點40分順利發射升空,未來有助於提升台灣的氣象預報準確度。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原本預計於台灣時間15日上午8時12分發射的福衛三號,因發射升空前夕發現火箭第一節與第二節間的內部壓力感測器電流出現異常狀況,因此延後到9時40分。稍早福衛三號以順利發射成央A未來將有助於提升台灣的氣象預報準確度。

「福爾摩沙衛星三號計畫」是由台美雙邊政府授權執行的國際合作計畫,以我方國家太空中心(National Space Organization, 簡稱NSPO)與美國大學大氣研究聯盟(University Corporation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 簡稱UCAR)共同合作執行,其目的為建立全球大氣即時觀測網。

福衛三號預定一次發射6顆微衛星,分佈於地球表面7百至8百公里等不同高度的不同軌道,分別圍繞著地球運轉,以形成涵誑

回應:竹根 2006-04-17 13:04:02 (IP:  ) T 1656_R 5 引 用

相片取自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

回應:竹根 2006-04-17 13:07:01 (IP:  ) T 1656_R 6 引 用

圖片取自news.huash.com


回應:竹根 2006-08-10 22:05:59 (IP:  ) T 1656_R 7 引 用
08/10/06 18:55:41
福衛三號星系已初步獲得大氣及電離層資料
(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十日電)福爾摩沙衛星三號計畫
總主持人顏隆政今天表示,福衛三號今年4月15日升空
,早期軌道部署已完成,六顆微衛星中的一顆已升高到
800公里任務軌道,整個衛星星系每天約可提供少量大
氣和電離層資料,有26個國家研究人員申請使用,預計
明年中可完成所有的軌道部署工作。

回應:竹根 2006-11-29 03:48:58 (IP:  ) T 1656_R 8 引 用
HD2B8502.CAP [ED] 11/28/06 20:25:40
福衛三號星系各國讚譽 台美再簽後續計畫

(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二十八日電)今年四月中才發射的福衛三號星系,經過半年試運轉,由於資料量非常豐富,各國均將資料套入氣象預報模式,大幅提昇準確率,國家太空中心今天在一場福衛三號國際科學研討會中,再度與美國的對口單位UCAR(美國大學大氣研究聯盟)簽署合作意願書,共同發展星系後續計畫。

國家太空中心首席科學家陳秋榮表示,福衛三號今年4月15日順利升空,運轉半年多以來,六顆衛星目前每天可以收全球1500個點的資料,衛星所傳輸下來資料量比現有氣象衛星多十倍以上,垂直剖面資料是別的衛星所沒有的。

他說,福衛三號所探測全球氣象資料非常豐富,且是免費供應學術單位,目前有超過34國及近400位研究人員與單位註冊使用福衛三號星系科學資料。初步使用結果顯示對全球氣象資料預報系統有重大與正面影響。

福衛三號的美方合作單位UCAR的計畫總主持人郭英華表示,在全球暖化這個議題上,需要各種資料來監控及佐證,福衛三號的精確度達攝氏0.05度,探空汽球只有0.5度,精準度更高。

郭英華說,令人興奮的是,全球數值天氣預報做得最好的是歐洲的氣象單位,他們將福衛三號的資料套入電腦去跑,結果在八天氣象預報誤差率上,比先前大幅下降10%,歐洲氣象單位決定立刻將福衛三號的資料正式套入電腦模式強化運算。

參與這項研討會的各國代表紛紛對福衛三號的表現讚譽有加。

UCAR總裁Richard Anthes表示,福衛三號星系計畫是世界首次以六顆衛星所組成的星系系統,免費提供全球研究人員全新非常有用的掩星資料。這項任務已經提昇台灣成為全球觀測衛星資料輸出精英國的一份子。

他說,目前為止,福衛三號星系資料已改善颱風的預報,未來勢必持續提高預報準確度的效能。台美雙方對現階段結果十分滿意,但仍持續努力改善資料處理及運用於天氣預報模式的方法。所以,此一任務持續操作十分重要,至少須維持至2010年衛星任務期結束,只要衛星仍健康運行持續操作更長久的時間都是需要的。

太空中心主任吳作樂今天在研討會中與UCAR簽訂合作意願書。雙方願意在發射後第三至第五年繼續操作及維護福衛三號星系。雙方同意在明(2007)年底前達成支援福衛三號星系第三至第五年操作成本費用目標,此外,雙方亦同意將共同合作發展福衛三號星系後續計畫事宜。951128

回應:8648 2007-09-07 00:18:26 (IP:  ) T 1656_R 9 引 用
中國時報 2007.09.06 
實驗回收艙 探空六號13日發射
李宗祐/台北報導

國家太空中心昨日宣布,探空六號火箭預定十三日於國防部中山科學研究院九鵬基地發射升空,挑戰高難度的搭載雙科學實驗酬載發射升空,也是我國推動探空火箭發射計畫以來,首度模擬衛星彈射分離技術進行回收艙實驗。

探空六號這次搭載的科學實驗酬載分別是「單基(單一燃料)燃燒推進實驗」與「回收艙實驗」,前者主要應用在衛星飛行姿態控制,被國際間列為禁止跨國輸出的太空科技,由成大負責研製;後者攸關我國未來自行發射衛星的技術,由中央大學研發。

國家太空中心表示,這項兩項科學實驗都是我國首度嘗試,且實驗酬載完全由國人自主設計及製造。如果能順利發射成功,對我國未來太空科技發展有重大而深遠意義。

「回收艙實驗」是我國首度嘗試酬載回收系統的技術,從火箭飛行到預定軌道高度,打開鼻錐罩後,如何把科學實驗酬載安全地彈射出去,到重返大氣層因摩擦產生的高溫考驗,再打開降落傘、落海回收操作等過程,都必須經過精準計算。

國家太空中心系統工程組長陳彥升表示,「回收艙實驗」如順利完成,我國就可以技術突破建立一個可回收的太空實驗平台,把各種生命科學及航太科技元件等,送到太空進行無重力實驗,再回收作進一步觀察、檢驗及分析。此外,這項實驗也可被看成一次「準衛星發射」操作,應用於第二期的衛星發射設計。



回應:竹根 2007-09-14 12:36:10 (IP:  ) T 1656_R 10 引 用
探六火箭酬載 首度測試成功

太空研究 邁出一大步

〔記者袁世忠/台北報導〕伴隨著震耳欲聾的聲響、拖著白白的煙,「探空六號」火箭昨天在屏東九鵬基地升空,兩項國人首度自製的酬載,除回收艙因故無法尋回外,其他項目皆順利完成,讓台灣在太空研究上邁出一大步,太空中心也自豪地給自己打九十分。

昨天下午一時五十分,由天弓飛彈改裝而成的探空火箭,以仰角八十六度,從九鵬基地朝蘭嶼、綠島中間加速飛去,巨大的聲響,連遠在三十分鐘車程外的山頭都聽得到,濃濃的白煙持續許久才逐漸散開。

在距離地面一百三十六公里的高空時,打開鼻錐罩,開始進行國人自力研發的單基燃燒推進實驗;等燃料燒完開始下降至一百公里高時,位於頂端的回收艙脫離火箭,打開降落傘緩緩下降。火箭本體也因失去動力後,在距離九鵬一百六十七公里處落海。

太空中心系統工程組長陳彥升表示,從發射到回收艙脫離,包括關係衛星在太空調整軌道、姿態的重要技術─單基燃燒推進實驗,以及一部裝在火箭外的針孔攝影機拍攝的畫面,通通透過無線電傳回地面,初步判斷實驗成功。

不過,回收艙雖然成功脫離,但是落入海中後,從綠島出發、前往搜尋的直升機花了兩個小時、把油料都耗盡,卻無法接收到回收艙的定位訊號,只得放棄搜尋;不過分離前的資料已經下載,分離過程也很順利,整體來說仍算成功。

沒找到回收艙 美中不足

「雖成功,不完美!」負責回收艙酬載的中央大學光機電工程所江士標說,回收艙內裝有兩片八MB的記憶卡,把資料量大、無法靠無線電傳輸的加速度與地磁變化通通寫入,只可惜無法取出,加上沒有找到回收艙,也無法得知為何訊號發不出的原因,只能盼有漁民不小心打撈上岸,這個成功只能用「酸甜苦辣」來形容。

台灣一九九八年進行第一次探空火箭計畫,九年來發射了六次,扣除第一次未攜帶科學酬載、第二次因為火箭未達預定高度提早落海而失敗,測試了包括亂流參數、電漿與離子、磁力等實驗,這次是首度進行攸關衛星推進、分離、回收等國人自力完成的酬載。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7/new/sep/14/today-life3.htm

回應:竹根 2007-10-06 02:18:37 (IP:  ) T 1656_R 11 引 用
台灣衛星夢 政策搖擺16年 中國時報 2007.10.04 李宗祐/專題報導

 全球第一顆人造衛星「史潑尼克」發射升空屆滿五十周年之際,國家太空中心也修訂完成太空科技第二期十五年長期發展計畫,決定在二○一○年以我國研發的火箭,發射第一枚大學自製微衛星,在我國發展太空科技屆滿廿周年時,一圓台灣自行發射衛星的最初夢想!

 相對於冷戰時期的美國和蘇聯,以及冷戰結束後,快速崛起的中國大陸,為了國防戰略目標競相投入太空科技研發;也有別於歐盟各國和日本為躋身科技強國,從民生用途投入衛星及發射載具(火箭)的研發;我國最初決定發展太空科技,卻是基於「國恩家慶」的封建思想。

 李登輝研發 為國運「沖喜」

 一九八八年,在先總統蔣經國病逝,威權體制瓦解的情形下,前總統李登輝倉促繼任,為凝聚國人對台灣發展信心,便指示經濟部評估我國自行發射衛星的可行性,希望透過太空計畫,提升台灣國際形象,營造全民歡騰氣氛,頗有藉衛星發射升空為國運「沖喜」的味道。

 但經濟部隔年提出的評估報告,卻潑李登輝一盆冷水,直指「自行發射衛星及自製衛星」經濟效益不明確。反倒國科會越俎代庖,提出以七十億到一百億元在三年到五年內,自行發射國人自製科學衛星的計畫。這個計畫在學術界引起軒然大波,贊成和反對學者各自發起大規模連署,連當時是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教授的前中央研究院長李遠哲也發表文章反對。

 郝柏村拍板 催生太空中心

 我國太空科技發展計畫就在學術界正反意見激辯不休的情形下,於一九九一年在前行政院長郝柏村任內拍板定案,決定由國科會成立太空計畫室(現改為國家太空中心),以一三六億元、十五年內研發三枚衛星,希望在第一期十五年計畫結束後,可以達到百分之百由國人自製衛星的目標。至於自行研發火箭執行發射任務的部分,因美國強烈反對而作罷。

 然而,我國太空計畫卻未因此步上坦途,反而因缺乏明確國家政策和系統性規劃,走得風雨飄搖。在國家太空中心任職超過十年的資深專家認為,政策朝令夕改,是我國太空科技能力無法持續累積的最大致命傷。第一期計畫核定時的國科會主委夏漢民主張從科學衛星切入,建立我國太空科技自主能力,把福衛一號定位為科學衛星;郭南宏接掌國科會後,主張發展實用衛星為基礎,報請行政院核定福衛二號朝寬頻通訊衛星發展。

 計畫變變變 驚爆採購弊案

 計畫還沒執行,內閣又改組,劉兆玄出任國科會主委,取消寬頻衛星計畫,改為遙測衛星;黃鎮台接掌國科會,福衛三號被定位為氣象科學衛星,導致第一期太空計畫屢因國科會主委異動,政策搖擺不定。

 到了第二期太空計畫依舊搖擺。二○○四年報請行政院核定以二七○億元推動第二期計畫,原本規畫十五年內研製三到五枚微衛星,同時研製兩枚遙測衛星接續福衛二號退役後,繼續執行遙測任務,並把第一期計畫取消的寬頻通訊衛星重新納入。

 國家太空中心前主任吳作樂在三年前上任後,幾乎把第二期計畫全部推翻,三到五枚微衛星變成自主衛星ARGO計畫,兩枚遙測衛星變成預算高達一百億元的「獨眼龍」,寬頻通訊衛星因與「獨眼龍」預算排擠,目前已形同擱置。第二期計畫自行研製衛星的任務目標也全被拋在腦後,ARGO和「獨眼龍」計畫還是樣樣向國外採購。ARGO更在今年五月爆發採購弊案,吳作樂因此被迫去職。

 痛定思痛 三年後圓發射夢

 去年四月十五日,福爾摩沙衛星三號星系從美國范登堡空軍基地順利發射升空,我國第一期十五年太空計畫寫下百分之百發射成功的紀錄,前國科會副主委謝清志當時曾傲人地說:「這樣的成績舉世罕見!」但標榜技術自主的ARGO衛星卻爆發採購弊案,不但使二期計畫全面停擺,更戳破台灣的太空科技已經可以自己當家做主的假象。

 國家太空中心經過四個月的痛定思痛後,重新修訂第二期計畫,決定利用過去九年發射探空火箭,執行次軌道科學實驗的經驗,在二○一○年完成利用我國自行研發的火箭,把三十到五十公斤級的微衛星(由國內大學研製造)發射到五百公里高的太空軌道,重拾國人對我國發展太空科技的信心,也實現台灣自行發射衛星的太空夢想!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
4521,110503+112007100400411,00.html

回應:竹根 2007-10-06 12:04:31 (IP:  ) T 1656_R 12 引 用
中國時報 2007.10.06 
國研院:太空中心有必要縮編
李宗祐/台北報導

 國家實驗研究院五日針對國家太空中心可能裁員或廢除的傳聞,發布新聞稿指出:該中心預算遭立法院大幅刪減二五%、並全數凍結,計畫與組織之調整實無可避免。

 國研院舉例,國家太空中心在預算縮編後,第一個會面臨外界質疑的是,今明兩年的預算都被刪二五%,人員還能持原有的編制嗎?如果無法開源、也無力節流,人事縮編是不得不、而且必要的策略。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
0,4521,110502+112007100600392,00.html

回應:竹根 2007-10-24 16:53:37 (IP:  ) T 1656_R 13 引 用
陳建仁:2010年台灣可望自己發射衛星 中央商情網 2007-10-24 13:19

(中央社記者黃名璽台北2007年10月24日電)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主任委員陳建仁今天表示,國科會目前正研發自有載具,希望能在2010年以自有載具發射自己的衛星。

http://news.yam.com/cnabc/fn/200710/20071024886592.html

回應:竹根 2010-05-05 01:23:05 (IP:  ) T 1656_R 14 引 用
探空七號火箭 明天發射 2010-5-4

〔記者湯佳玲、許紹軒/台北報導〕第二期國家太空型計畫「探空七號」火箭,預定明日於九鵬射場發射,終於擺脫一再延宕的命運!

「台灣探空火箭研發計畫」自一九九七年起由國家太空中心負責開發技術,委託中科院負責製作與執行飛試,台灣自一九九八年發射第一枚探空火箭,截至二○○八年已成功發射五枚探空火箭,進行多項高層大氣科學探測實驗;目標在十五年期間預計發射十至十五枚探空火箭。

預訂明天正式發射的「探空七號」酬載中央大學自行研發的電漿探測器,將安置新式離子探測器、電漿量測儀等,量測電離層離子密度與溫度,研究台灣地區電離層變化與電漿不規則體的結構與產生機制。未來並將搭配福衛三號與地面雷達三維立體的科學觀測,有助改善通訊頻道,讓GPS通訊品質更佳,進行電離層電漿不規則體與發生機制的探測,展現太空自主研發能力。

探七由國家太空中心負責技術開發,委託中科院執行飛試,雙方合約簽訂於去年暑假在九鵬射場發射,卻因為「酬載整測」沒有通過而延後;之後在去年十一月、今年四月又因故延宕,只好再延期到五月,目前沒有變更時程的訊息傳出。

對於發射期程一再延期,太空中心高層指出,發出的帖子要回收,「實在沒面子」,也對中科院一再延宕探七時程表示不滿。

國防部則表示,中科院配合國科會國家型計畫發展探空火箭,有關於火箭延遲發射的消息均屬不實,發射計畫均依既定規劃時程進行;國防部新聞官陳宗孝表示,所有與武器有關的研發如火箭等,都屬於國家機密,探七何時發射不便公布,全由太空中心負責。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may/4/today-life13.htm

回應:竹根 2013-04-03 19:21:29 (IP:  ) T 1656_R 15 引 用
探空七號 發射成功 2010年5月6日星期四

〔記者湯佳玲/台北報導〕搭載著台灣自製重要太空技術的全新探空七號火箭,昨晚七點五十分在屏東九鵬基地順利升空,酬載升空的中央大學離子探測器,收集量測數據,從科學酬載到火箭發射全為MIT(Made In Taiwan,台灣製造)。

配合第二期國家太空型計畫,國家太空中心在屏東九鵬基地發射探空七號火箭,執行電離層電漿不規則體與發生機制探測的科學實驗,探七任務順利。

探空七號火箭是由一枚兩節式探空火箭,以約八十五點三度的仰角向東發射,在第一節火箭推進加速六秒脫節之後,第二節火箭於發射後第十二秒點燃,並於第四十二秒結束推進;在第兩百七十秒時到達約兩百八十公里的最高點後開始返回大氣並落入太平洋中,飛行時間約為四百七十秒,飛行距離總長約兩百公里。

中央大學自製的離子探測器、電漿探測儀及姿態計皆放置在火箭最前端的鼻錐罩,火箭升空第五十八秒後鼻錐罩與火箭分離,此時離子探測科學儀器開始執行量測,將資料下傳地面接收站。

昨有不少民眾到基地附近觀看發射過程;軍事迷張先生表示,天氣良好,只見一道光束直線上升,火箭升空到一半後才發出轟隆巨響,感覺很過癮。

探空火箭是由中科院全新打造,全長約八公尺,射高可達三百公里、射程約一百至三百公里,探七為台灣第六枚全自製並且發射成功的火箭,總耗費約三千萬元。


探空七號火箭兼具科學研究及民生應用價值,此次量測資料,除使學研界可進一步了解太空電離層形成原因及其對通訊品質的影響外,也藉此提升我國太空儀器自主研製能力與探空火箭發展技術,意義重大。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may/6/today-life5.htm

回應:竹根 2013-04-03 20:03:30 (IP:  ) T 1656_R 16 引 用
探空七號火箭飛行程序



回應:正反修羅 2013-04-03 21:47:29 (IP:  ) T 1656_R 18 引 用
火箭翻轉的部分很麻煩

這些計畫都是李登輝時代開始搞的

回應:正反修羅 2013-04-03 21:53:13 (IP:  ) T 1656_R 19 引 用
289公里高

美國不准李登輝肖想超過300公里

你不給我300我就故意搞289!

回應:竹根 2013-04-03 21:54:53 (IP:  ) T 1656_R 20 引 用
>>這些計畫都是李登輝時代開始搞的

被馬英九硬生生砍了,好計劃就此沉寂下來。

回應:正反修羅 2013-04-03 21:56:06 (IP:  ) T 1656_R 21 引 用
我有個朋友是搞導彈的

現在周休七日月領七萬外加18%退休了

回應:竹根 2013-04-03 22:06:28 (IP:  ) T 1656_R 23 引 用
>>現在周休七日月領七萬外加18%退休了

被這種人拿走稅金,我心甘情願。

回應:竹根 2017-07-19 21:31:23 (IP:  ) T 1656_R 24 引 用
台灣首研發高解析衛星 「福衛五號」將赴美發射 2017/07/19 17:44:26

台灣首顆自主研製,高解析遙測衛星「福衛五號」,今天(7月19日)從新竹運送到桃園機場,即將赴美進行發射升空相關作業。成功發射後,每兩天經過台灣上空一次,將廣泛應用於政府施政、防災勘災、環境監控、國土監測等任務。國家太空中心主任致詞時忍不住哽咽,這將是台灣太空史上最重要的一步。

警車小心護送,後頭大貨車上,載著首顆國人自主研製的,高解析遙測衛星「福衛五號」,從新竹出發前往桃園機場,晚間飛往美國,準備發射工作。

回想艱辛過程,太空中心主任忍不住哽咽,歷經六年努力,研發光學遙測酬載儀器,還整合到衛星本體上。

福衛五號是台灣擁有的第四顆人造衛星,總重量為475公斤,影像解析度,黑白2公尺、彩色4公尺,將運行於距離地面720公里高的軌道,延續已卸任的「福衛二號」遙測任務。

這顆最具台灣味的衛星,將在美國時間8月24日,預計由SpaceX獵鷹九號火箭發射升空,未來每2天通過台灣上空一次,廣泛應用於政府施政、防災勘災、環境監控、國土監測等任務,也將成為另類的「看見台灣」!(民視新聞葉興凱新竹報導)

https://news.ftv.com.tw/news/detail/2017719L09M1

回應:正反修羅 2017-07-26 12:10:48 (IP:  ) T 1656_R 25 引 用
希望
也只是小小的希望

別再被內賊把整個衛星的機密偷去給中國

回應:正反修羅 2017-07-26 12:12:51 (IP:  ) T 1656_R 26 引 用
https://www.google.com.tw/url?sa=t&source=web&rct=j&url=http://m.ltn.com.tw/news/focus/paper/781372&ved=0ahUKEwi0yNGwiqbVAhWJS7wKHflTC8AQFggqMAE&usg=AFQjCNGA0SbKjaA5-412WKYKa9vcjGHdpw

回應:正反修羅 2017-07-26 12:19:13 (IP:  ) T 1656_R 27 引 用
台灣人記憶力太差,內賊太多被遺忘

回應:竹根 2017-08-25 12:48:08 (IP:  ) T 1656_R 28 引 用
通聯測試通暢 福衛五號2週後回傳首張照片 2017-08-25 12:02

〔記者吳柏緯/台北報導〕福衛五號於今天凌晨2點51分從美國范登堡空軍基地順利發射升空,稍早繞行地球第5圈時與中壢地面站進行通聯測試成功。太空中心副主任余憲政表示,預計2週後就能傳送回第一張照片。

福衛五號在升空83分鐘後,於台灣時間凌晨4時13分與位在挪威的斯瓦巴海外通聯站首次通聯,而在上午9點35分時,位在中央大學的衛星接收站則首次接到來自福衛五號的訊號,中控室響起如雷掌聲與歡呼。

余憲政說明,福衛五號升空後每一圈都順利與地面取得通訊,約上午11點10分,繞行第5圈時,中央大學的衛星接收站收到的訊號比起第4圈更強、更清楚。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2173914

回應:香香 2017-08-29 05:51:16 (IP:  ) T 1656_R 29 引 用
國民黨是怎樣在提昇人類的科技呢??

任何人要買真空管去研究電子學,就算只一個,也要填寫申請書和繳40元的執費費.40元吔!那時工資一個月才300元. 那時我16歲,偶然間發現到台北後車站的廢料攤,買砸爛的真空管可以拿去報銷,免繳費...但也因此太投入"發射機",差一點被警總抓到(應該是這個在監控)....之後,讀商校,就如此過一生.....

任何人買12倍以上的望遠鏡都要專案申請進口.

購買酸性化學原料要登記身份証.

也就是歐美日的青少年甚至兒童在為太空科技墊基時,台灣青少年郤要像小偷見不得人似的繳了一張大白卷

(台灣青少年甚至成人,在研究實驗太空科技最重要的:通信/遙控/天文/燃料....都被國民黨閹割掉了)

回應:竹根 2018-08-04 13:10:45 (IP:  ) T 1656_R 30 引 用
台美大型國際合作計畫「福爾摩沙衛星七號(簡稱福衛七號)」預計最快年底將升空擔起氣象觀測任務,延續福衛三號在國際太空上領先地位。賴清德昨應科技邀請,視察福衛七號的整測工作,並肯定團隊的努力。

賴清德致詞指出,太空計畫是國家的重大計畫,由太空中心負責,幾十年來靠大家努力,讓台灣太空科技與國際接軌,今天到太空中心是要來感謝大家的努力;福衛七號預計下月底前往也美國的太空中心準備發射,福衛七號不僅有他的祝福,也是大家的心血,還有國人的期待、國家的驕傲,我們務必要成功。

賴清德表示,過去福衛三號,已經是全太空最精準的溫度計,看起來福衛七號會更甚於福衛三號,將不受陸地或海洋的地理限制,也不會受到氣候影響,所傳輸的資訊是福衛三號的三、四倍之多,更特別的是,他有注意到,福衛七號在氣象方面有辦法準確觀測到颱風、西南氣流在海面形成時,在熱帶或亞熱帶的水份分布,有助中央氣象局或各地方政府、民眾在掌握雨勢或雨量時可獲得很大幫助,值得我們驕傲。

賴清德並回顧,台灣第1期太空計畫從1991年到2006年,總預算編列共197億元,主要是在建立太空科技基礎,包括組織的建立、人才培育與技術養成,也嘗試去研發、設計衛星等等,順利完成任務,不僅成功發射衛星,也做出很多成果;第2階段從2004年至2018 年,政府也編列259億進行計畫,階段目標主要是掌握初期自主能力,讓台灣科技更加進步,與太空產業結合,這也順利完成使命。

第3階段太空計畫將於明年開始,從2019年到2028年為期10年,總預算也是259億元,賴清德說,預算已經行政院核定,希望科技部與太空中心善用這筆預算,第3階段的計畫能使台灣太空科技更加精進、未來更加自主,並協助產業發展,幫助生活各面向運用,讓台灣成為一個擁有太空科技的國家,讓國人期待可以實現。

http://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2508262

回應:竹根 2019-01-06 10:41:16 (IP:  ) T 1656_R 31 引 用
福7發射升空列入時程

台美合作的福衛七號氣象衛星,將首度以外交郵包(diplomatic pouch)的方式寄送到美國準備發射。這可縮短到美國的通關時間,通關時,海關人員也不能打開外交郵包查驗,福衛七號可望在今年第二季發射,採用SpaceX公司最新型的獵鷹重型運載火箭(Falcon Heavy),獵鷹火箭去年成功試飛,將在今年二月初展開第一次正式商業服務發射阿拉伯衛星,台灣的福衛七號則排在第二順位。發射前六十天就會準備運送出國。

台美二○一○年簽署技術合作協定,由科技部所屬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太空中心(NSPO)與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共同執行「福爾摩沙衛星七號」計畫,主要目標是建置操作型氣象觀測星系,福七也將取代福三任務,於低傾角部署六枚任務衛星,以密集提供中低緯度的氣象觀測資料。

福衛三號是全世界第一個以掩星技術進行太空觀測的衛星,但福三只能接收美國GPS的訊號,福七可同時接收包括美國的GPS及俄國的GLONASS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NSS)訊號,計算出大氣層氣壓、溫度和濕度的垂直剖面圖,福三一天能蒐集兩千個,福七增加到一天四千個,蒐集資料量將比福三多一倍,氣象預報的準確度相當於提高六%,且可增加包含台灣在內的低緯度地區氣象及電離層觀測資料量三至四倍。



回應:竹根 2019-04-15 00:10:12 (IP:  ) T 1656_R 32 引 用
福衛七號啟程去美國
 
福衛七號今天在警車開道護衛下,從新竹太空中心運往桃園機場旁華儲公司溫控室,將在明天下午1點由華航貨機運往美國,有「衛星管家」之稱的整合測試組長陳維鈞說,整個運送過程從溫度、濕度、避震到填充什麼空氣都經過無數測試,只希望可以送衛星寶寶安全抵達發射地,順利升空。

成功大學航太工程系教授趙怡欽表示,各國發展的衛星,依照用途區分,可以分為遙測衛星、氣象衛星、通訊衛星、導航衛星、觀測外太空衛星等,台灣目前在遙測衛星和氣象衛星都已擁有獨特發展技術,包含福五的CMOS感測,以及福三、福七的掩星技術。

遙測衛星方面,趙怡欽指出,台灣掌握了CMOS影像感測器(互補式金屬氧化物半導體)關鍵技術,相較於傳統遙測衛星使用的CCD影像感測器(感光耦合元件),CMOS可以達到較快的拍攝速度,成本較低、更省電。

在氣象衛星部分,趙怡欽說,台灣從福衛三號開始與美國合作,將掩星技術應用在氣象衛星上,以星系的方式,一次六顆組成,而且加入全球定位系統,能更迅速、即時和完整地觀測大氣和太空天氣。

除了目前台灣掌握的關鍵衛星技術外,科技部更從今年起開始執行第三期太空計畫,預計投入經費兩百五十一億元,打造小體積的超高解析度衛星,包含六枚先導型高解析度光學遙測衛星、兩枚超高解析度智能遙測衛星以及兩枚合成孔徑雷達衛星。

科技部長陳良基表示,三期計畫鎖定發展台灣遙測技術,以更小的體積達到更高的解析度,例如超高解析度智能光學遙測衛星,從五百一十公里高空可以看到地面三十五公分的影像,意思就是從台北一○一可以看到墾丁的一隻小貓或小狗,福七今年發射後,明年還有獵風者號氣象衛星準備升空,接下來以一年發射一顆衛星為目標。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1281094

回應:笑北 2019-04-15 04:08:53 (IP:  ) T 1656_R 33 引 用
中華民國台灣探空火箭及衛星的成就

回應:竹根 2019-06-18 00:07:03 (IP:  ) T 1656_R 34 引 用
國家太空中心說,福衛七號的火箭航次預計在台灣時間25日早上11:30開啟「發射窗口(launch window)」,為時約4小時──火箭在這幾個小時之間都可以發射,若延遲超過時間,就必須等候重新安排。「屆時美國的發射現場是深夜,太空中心臉書會有直播,後續會再發佈詳細時刻與節目內容。」

福衛七號由台灣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太空中心與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合作,將延續福衛三號任務,將搭載美國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研發製造的獵鷹重型火箭升空。福衛三號主要觀測高緯度氣象,每天傳送給台灣一個時段資料,福衛七號觀察正負四十五度間低緯度地區氣象,每天提供台灣四個時段資料。

回應:竹根 2019-06-26 01:29:21 (IP:  ) T 1656_R 35 引 用
福衛七號於台灣時間20190625下午2點30分在美國佛羅里達州甘迺迪太空中心,由美國太空探索公司(SpaceX)的獵鷹重型火箭(Falcon Heavy)搭載,發射升空。

國研院太空中心表示,福衛七號發射後91至107分鐘,6顆衛星依序成功與火箭脫離,進入高度720公里的暫駐軌道,且位於新竹的太空中心衛星操控中心順利獲得由獵鷹重型火箭所傳回衛星與火箭分離時刻的狀態向量,開始進行軌道計算。

太空中心也指出,福衛七號在發射後173分鐘,位於澳洲的達爾文地面站順利接收到衛星訊號,是福衛七號第一次與地面站通聯,且福衛七號約97分鐘繞行地球一圈,在第3圈、今晚8點48分與中壢與台南的地面站成功正式通聯。

太空中心強調,接下來福衛七號將展開各項次系統檢查,預計發射後1個月內完成全部功能測試,接著開始調整衛星軌道;發射後第7個月可提供給全球氣象界開始使用福七量測資料,但觀測資料的分布尚不均勻;發射後第19個月,6顆衛星將全部部署到高度550公里的任務軌道,自此可提供中低緯度均勻分布的掩星觀測資料。

回應:竹根 2021-01-25 09:54:22 (IP:  ) T 1656_R 36 引 用
成功發射升空!玉山、飛鼠衛星預計明早10時首通聯

2枚我國自主研製立方衛星一次發射升空!歷經多次延期,在倒數聲中,「玉山」(YUSAT)和「飛鼠」(IDEASSAT)立方衛星由美國太空探索公司(SpaceX)獵鷹九號火箭(Falcon-9)搭載,台灣時間昨(24日)晚間11點終於順利於美國佛羅里達州卡納維爾角空軍基地發射升空,預計今日上午10時將進行首次通聯。

根據科技部資料,本次火箭發射後約59分鐘,衛星將開始與火箭分離,分離後的衛星軌道高度約525公里,傾角約97.5度,以圓形太陽同步軌道繞行地球。台灣地面站預計於台灣時間1月25日上午10時左右與「飛鼠」和「玉山」立方衛星進行首次通聯,然而實際通聯時間需等火箭傳回衛星與火箭分離時刻的狀態向量(state vector),才能讓地面站據以計算模擬衛星的位置。

科技部長吳政忠表示,蔡英文總統的六大核心產業,太空產業就是包含在內。雖然立方衛星看起來跟一般實驗室裡的東西沒兩樣,但事實上要打到太空上,一旦發射上去就不能再調整,所以整體測試要夠完整,而這也是台灣未來必須要有的能力。這次立方衛星發射,會是台灣邁向整體系統設計、製造、創新很好的機會,進一步能擴展成未來的產業。

吳政忠也說,國研院太空中心公開遴選出3組立方衛星研發團隊,皆由國內公司、大學教授及學生組成,歷時3年研發製作,今天終於順利升空,即使在COVID-19疫情肆虐全球的情況下,台灣的太空發展仍能按部就班前進,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成果。他希望太空中心與國內產學研團隊未來能持續精進台灣太空科技的實力。

後續也希望透過立方衛星計畫達到培養新一代太空技術人才,以及驗證國產太空元件、帶動國內立方衛星研製動能及促進立方衛星相關商機等目標。最重要的是,鼓勵國內大學開始投入太空科技研發,讓大家認知,衛星不是只有國家級科研機構才能研發,大學及民間機構也可投入,積極培育太空人才,未來可支援蓬勃發展中的國際太空產業熱潮。

「玉山衛星」是由騰暉電信科技公司、雷斯康公司、海洋大學運輸科學系所共同研製,尺寸為10公分乘以10公分乘以17公分,重量僅1.6公斤,酬載儀器有自動識別系統(AIS)、自動封包回報系統(APRS)接收器,其任務包括可對船隻和車輛的動態監控、商務營運、交通管制、急難救助、國土安全等用途。

「飛鼠衛星」則是由中央大學太空科學研究所自主研製,尺寸為10公分乘以10公分乘以34公分,重量僅4.4公斤,酬載儀器為電離層探測儀(CIP),任務為電離層觀測與姿態控制技術驗證,研究電離層對衛星通訊的影響。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3421144

回應:竹根 2021-01-25 12:32:50 (IP:  ) T 1656_R 37 引 用
由台灣產學界團隊自主研製的立方衛星玉山(1.5U)、飛鼠(3U)衛星,搭乘著SpaceX Falcon-9獵鷹九號火箭於美國佛州卡納維爾角空軍基地發射升空,進入高度約525公里的衛星軌道,傾角約97.5度,以圓形太陽同步軌道繞行地球,今天上午10點進行首次通聯。

玉山衛星團隊成員之一,海洋大學運輸管理系副教授高聖龍也表示,未來目標再發射32至36枚衛星,組成星鏈,就能24小時收到全球各地的通訊。這次玉山衛星零組件、廠商全數來自國內,製作費大約400多萬,發射費15萬及過程所有檢測,都由國家太空中心協助,未來形成整個產業鏈,費用會更節省。

回應:竹根 2023-10-10 12:20:42 (IP:  ) T 1656_R 38 引 用
台灣首枚自製氣象衛星「獵風者(Triton)」於台灣時間9日上午順利入軌,晚間8時56分成功與台灣地面站通聯,時長近11分鐘。

太空中心(TASA)表示,獵風者衛星台灣時間9日上午9時36分,搭乘法國亞利安公司(Arianespace)的VEGA火箭升空,發射後6分半鐘3節推進器脫離,第4節推進器接續進行姿態控制,上午10時31分獵風者衛星脫離火箭,進入預定的低地球軌道。

太空中心表示,獵風者衛星的服役軌道為98度高傾角軌道,屬太陽同步衛星,地面接收站除台灣之外,還有南極的TROLL與北極的Svalbard,每天能接觸地面站至少13次以傳遞資料。獵風者與火箭分離後自動開機,稍早幾次經過地面站,太空中心已初步掌握衛星健康情形,至台灣時間晚間8點56分,獵風者再與TASA通聯,時長近11分鐘。

太空中心主任吳宗信表示,依回傳資料,獵風者衛星的健康狀態,包括姿態、溫度、電力等都符合預期;後續將依規劃陸續進行衛星本體功能測試,如果全部正常,再啟動任務酬載GNSS-R,開始接收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反射訊號。

太空中心表示,獵風者的GNSS-R的資料及產品將交由國內學研界及中央氣象署研究與應用,全球使用者亦可自設於中央氣象署的台灣資料中心下載,盼為氣象觀測、天氣預報及科學研究提供重要的資料。

資料出處


返回軍武分區 返回 竹 縫 視 界  ▲往上  

回  應  意  見  主  題

意見主題:【台灣探空火箭及衛星的成就

文章請自行備份,站方不負擔保存之責。
同意網站共享並運用這篇文章。
跟 貼 勿 偏 離 主 題!

貼文請用繁體字。

姓 名:

回應內容:

請在本文章中挑出最夯最切題的關鍵詞s,來提高曝光率,
方便網友上網搜尋,兩關鍵詞之間用“,”(半格)分開。
關鍵詞:
      

總 覽版 務政 經健康醫療軍 武理 財文 化藝 文科 技台灣的美旅 遊PISA娛 樂鄉 土公 民認 同副 刊哈 啦范氏網
竹縫
視界
耳聾
世界
泰伯
觀點
Joy
隨筆
哈利
天地
Jerry C
鳥 世 界
射水魚
天 空
討海人
鏡 頭
嘻笑
人間
詩情
畫藝
老工仔
思 維
網網
相連
歷史
庫存

* 討論區內之言論,不代表本園之立場,一切法律責任仍由發言者本人負責
* 如果您有任何不當言論,本園有權決定是否保留您所送貼的意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