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副刊分區

總 覽版 務政 經健康醫療軍 武理 財文 化藝 文科 技台灣的美旅 遊PISA娛 樂鄉 土公 民認 同副 刊哈 啦范氏網
竹縫
視界
耳聾
世界
泰伯
觀點
Joy
隨筆
哈利
天地
Jerry C
鳥 世 界
射水魚
天 空
討海人
鏡 頭
嘻笑
人間
詩情
畫藝
老工仔
思 維
網網
相連
歷史
庫存

印順導師「般若經講記」

頁次: 1 2 
發表:aaa 2010-02-14 11:47:45 閱覽數:55754 (IP:  ) T 3000_R 0 引 用
懸論 金剛經,在中國佛教界,流行極為普遍。如三論、天台、賢首、唯識各宗,都有注疏。尤以唐宋來盛極一時的禪宗,與本經結有深厚的因緣。傳說:參禮黃梅的六祖慧能,就是聽了本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而開悟的。六祖以前,禪宗以楞伽印心,此後金剛經即代替了楞伽。宋代,出家人的考試,有金剛經一科,可見他的弘通之盛!本經的弘通,也有他的特殊因緣。中國佛教的特點,一重實行:如台、賢、禪、淨各宗,都注重行持,尤重於從定發慧的體悟。二好簡易,國人的習性好簡,卷帙浩繁的經論,是極難普遍流通的。本經既重般若的悟證,卷帙又不多,恰合中國人的口味,所以能特別的盛行起來!

經的文義次第,是極為難解的。「修多羅次第所顯」,如不明全經的文義次第,即不能理解一經的宗趣。無著說:「金剛難壞句義聚,一切聖人不能入」。世親說:「法門句義及次第,世間不解離明慧」。本經文義次第的艱深,實為印度學者所公認!所以,我國本經的注疏雖多,大抵流於泛論空談,少有能發見 全經脈絡而握得宗要的!關於這,我想多少提貢一點意見。



傳道法師講解補充:

懸論是整部經的綱要。「懸」是懸而未定。 指印順導師自己的看法, 謙虛的說自己暫且這樣講, 其實印順導師對金剛經己經有體悟有定論了。

襌宗以前是用四卷愣伽經或愣嚴經印心, 到五祖時改用金剛經印心。 愣伽經或愣嚴經是「真常唯心」, 「如來藏」系統。 金剛經是「性空唯名」,「中觀」系統。 襌宗採用不同系統經典印心, 可見金剛經在唐宋已經非常普遍而且受到重視。 但以「真常唯心」系統來解釋金剛經往往失去了原意。

以前出家是要考試, 考佛遺教三經「遺教經」,「四十二章經」,「八大圓覺經」, 後來又加考「金剛經」, 考試通過才可以出家。金剛經在中國能盛行是因為重實行而且簡易。例如儒家重現實「民以食為天」, 中國常常戰亂, 餓怕了。像「唯識」重理論繁鎖, 就流通不長久。

「空宗」和「有宗」是因為地理環境不同而發展出不同的學問思想。印度西北方是畜牧區, 生活不易。講「空」無掛礙就餓死了, 不可能會有發展。以「有宗」為主。印度南方生活富裕, 以「空宗」為主。龍樹菩蕯學貫南北, 被稱為「八宗共主」。

佛教傳到中國, 中國南方長江流域, 物產豐富交通便利, 生活富足, 白天工作夜間休閒, 觀天象變化無常, 是為「月亮文化」(如月圓月缺的變化), 如老莊思想。適合「空宗」發展。中國北方黃河流域, 多山窮困,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單調固定不變, 是為「太陽文化」(如太陽的固定不變), 如儒家思想。適合「有宗」發展。



今日內容的教學節目

傳道法師 / 般若經講記(金剛經)第一集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OmLWMTagX4
傳道法師 / 般若經講記(金剛經)第一集-part2 http://www.youtube.com/watch?v=bqPRRUJjVvQ
傳道法師 / 般若經講記(金剛經)第一集-part3 http://www.youtube.com/watch?v=nu0rOFHbCSQ


回應:aaa 2010-02-15 11:27:48 (IP:  ) T 3000_R 1 引 用
一 釋經題
(一)、金剛:本經名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試為分離而綜合的解說。金剛,為世間寶物,即金剛石之類。世間的金剛,屬於炭質的化合物,有三種特點:一、堅常:堅是堅固,即不易破壞;常是不變,即不易轉化。二、明淨:明是透明的,能反映各種色采而閃鑠地放光;淨是純潔的,即使落在汙穢的地方,也還是那樣的清淨不染。三、快利:他的力用極強,能破壞一切固體物,而鐵石等卻不能摧壞他。然金剛實有二類:一、金剛寶,如菩薩寶冠所莊嚴的。二、世間金剛石之類。世間的金剛,雖不易破壞而還是可壞的。智論說:把金剛放在龜殼上,用羊角去捶擊,即可以破碎。惟有菩薩莊嚴的金剛寶,才真的能壞一切而不為一切所壞。

(二)、般若:般若,華言慧。從前,須菩提在般若會上,曾提出四個問題:「何者般若,何名般若,般若何用,般若屬誰」。今隨順龍樹論而略為解說:1.何者般若:佛說的般若,到底是什麼?依佛所說的內容而論,略有三種:一、實相般若:智論說;『般若者,即一切諸法實相,不可破,不可壞』。如經中說的『菩薩應安住般若波羅蜜』,即指實相而言。二、觀照般若:觀照,即觀察的智慧,智論說:『從初發心求一切種智,於其中間,知諸法實相慧,是般若 波羅蜜』。三、文字般若:如經中說:『般若當於何求?當於須菩提所說中求』,此即指章句經卷說的。

A、實相般若:實相即諸法如實相,不可以「有」、「無」等去敘述他,也不可以「彼此」、「大小」等去想像他,實相是離一切相─言語相、文字相、心緣相,而無可取著的。智論說:『般若如大火聚,四邊不可觸」;古德說:「說似一物即不中」,都指示這超越戲論而唯證相應的實相。凡夫的所知所見,無不為自性的戲論所亂,一切是錯誤的。這種虛誑妄取相,不但不見如實空相,也不能如實了達如幻的行相。從見中道而成佛的圓證實相說:從畢竟寂滅中,徹見一切法的體、用、因、果,離一切相,即一切法。如法華經說:『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所謂: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所以,空寂與緣起相,無不是如實的。但這是非凡愚的亂相、亂識所得,必須離戲論的虛誑妄取相,那就非「空無所得」不可。所以,經論所說的實相,每側重於如實空性、無性。要見性相、空有無礙的如實相,請先透此「都無所得」一關─迷悟的關鍵所在。



註: 傳道法師講解補充

「實相般若」般若實像唯證能知。行菩薩道時起心動念, 從做事過程到結束,都要安住在般若當中, 若無般若就會生出我執, 布施有布施的傲慢, 持戒有持戒的傲慢, 而越布施越持戒就越煩惱。所以從初發心到成佛有般若的貫穿才能超越煩惱。

世上所有一切, 從內心到外界, 生物, 植物, 礦物, 所有都包括在內稱「一切法」或「諸法」。諸法因緣生, 不是單獨存在, 不是永恒不變, 不可以主宰自己和別人。獨存性不可得, 不變性不可得, 主宰性不可得, 所以稱為「無我」。諸法因緣合和假名「生」, 但沒有合和出一個「本性」所以稱「空無自性」。

釋迦牟尼佛過去生為婆羅門時,曾經為半偈而捨生命「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佛陀生於世間也要生老病死, 沒有例外, 這才符合「諸法實相」。「諸法實相」「空無自性」所以不可以用「有」、「無」,「彼此」、「大小」等去形容他。心經:「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講到佛法不可執著的時候, 智論說:「般若如大火聚,四邊不可觸」。但講到佛法受用的時候, 四十二章經:「佛法如蜜,中邊皆甜。」楞嚴經:「歸元無二路,方便有多門。」通逹「空無所得」,就是「無二路」。心經:「以無所得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佈,離一切顛倒夢想苦惱,究竟涅槃。」

「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三昧境相, 唯證方了。 如人飲水, 冷暖自知」阿羅漢證一部份,菩薩證大部份,只有佛能證得究盡圓滿諸法實相。



今日內容的教學節目

傳道法師 / 般若經講記(金剛經)第一集-part4 http://www.youtube.com/watch?v=18JCBrszux8
傳道法師 / 般若經講記(金剛經)第一集-part5 http://www.youtube.com/watch?v=Qu4jp_qReO4


回應:aaa 2010-02-16 09:38:50 (IP:  ) T 3000_R 2 引 用
印順導師,俗名張鹿芹。清光緒三十二年,農曆三月十二日(清明前一日),出生於浙江省海寧縣農村。已於2005年六月四日圓寂,享壽一百零一歲。

十三歲,開智小畢業。此後於新倉母校任教,整整八年,執教小學有公立學校,也有私立的教會學校。在此期間,習中醫,練仙道,研道籍,讀聖經。

二十歲起修學佛法,起始讀義理艱澀的三論、唯識,亦已意會到佛法與現實佛教界的差距,乃發願探求「純正佛法」;

1930年,二十五歲,奔赴古都北平,又輾轉來到南海普陀山,十月十一日,於福泉庵禮清念上人(1875~1957)剃度出家,法名印順,號盛正。隨即至天童寺受戒,得戒和尚為佛教舊派領袖圓瑛法師。: 是(1931)年二月,二十六歲,到當時佛學教育重鎮的閩南佛學院求學。首次撰著佛學文章〈抉擇三時教〉,甚受太虛大師注意。自此,講學、閱藏、著作,為其全部生活。

1941年,以「力嚴」為筆名,寫〈法海探珍〉,提出「大乘三系」--性空唯名系、虛妄唯識系、真常唯心系--的看法。其後《印度之佛教》出,循此三系探索大乘思想之流變,真知灼見,超越前人與當代一般見解。

1949年,離廈門而抵達香港。

1952年夏,當選為「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與世界佛教友誼會港澳分會會長。

1951年,在香港講授「人間佛教」。太虛大師說人生佛教,是針對重死重鬼的中國佛教;印順導師認為:印度後期佛教的天(神)化,嚴重影響到中國佛教,故於「人生佛教」的基礎上,進而強調「人間佛教」。此一「人間佛教」之倡議,對當代台灣佛教之影響力莫與倫比,帶引佛弟子改變了消極隱遁的氣息,踏入社會,建立了清新開朗的風格與積極行善的特質。

1952年以後,因出席在日本召開的世界佛教友誼會第二屆大會,回台後即定居下來,與台灣佛教結下不解之緣,以迄圓寂。

1972年七月二十九日,六月二十日,大正大學關口真大博士將其日譯之師著《中國禪宗史》,提請授予文學博士案通過。後由聖嚴法師代表接受文憑。師遂以未赴日留學,未參加面試之特例,成為中國第一位博士比丘。 師畢生為苦難世間,鍥而不捨以研尋、傳播「契理契機的人間佛教」。著作等身(共計四十部,七百餘萬言),廣為發行於海內外,影響至深至鉅,且正在逐漸擴大中。


回應:aaa 2010-02-16 09:44:20 (IP:  ) T 3000_R 3 引 用
傳道法師簡介 傳道法師 俗名朱清溫,一九四一年生于臺灣.臺南縣白河鎮。

一九五八年在高雄佛教堂歸依三寶,一九六四年于高雄宏法寺禮開證上人出家。隨即負笈北上,先後于臺北臨濟寺戒光佛學院及中國佛教研究院求學。研究院畢業後,法師一面留在佛學院擔任教職,一面則繼續世學的進修。

一九七三年,銜師命南下任妙心寺副住持;一九九二年,正式陞座繼任妙心寺第四代住持至今。目前,並任中華佛教百科文獻基金會董事長,及關懷生命協會理事長、漚汪人薪傳文化基金會董事。

在四十餘年化世度生的歲月裡,法師除擔任臺南監獄及看守所的榮譽教誨師,及臺南高工正思社的指導老師,各長達十年之久以外;也曾歷任福嚴佛學院、寶華佛學院、開元禪學院、妙雲蘭若、法印講堂、慈明佛學研究所、高雄正信佛青會與社會大學講師,以及臺南縣佛教會理事長與高雄佛教堂董事長。

著有《佛法十講》與《妙心文集》;編印有《朱玖瑩書法選集》、《蘇雪林山水》畫冊等,並策畫「人間佛教的播種者──印順導師」、「朱玖瑩書法天地」與「淨土的吶喊──臺灣 環境和環保的故事」等錄影帶。

法師畢生所推崇弘揚者,為自佛陀以至印順導師的人間佛教思想,以及菩薩無我的精神;長以發菩提心,上求下化的凡夫菩薩自期。對於人間佛教,法師將其特色歸納為:此時、此地、此人的關懷與淨化──妙心寺即依此作為行動的指導原則,而開展各項社會關懷、環境關懷與社區教育等工作。由於矢志弘揚人間佛教思想,再加上法師出家初期,即曾針對文獻史料、佛教典籍等,作過 有系統的蒐集,因此為妙心寺奠下以文化、教育弘法的根基。

一九八四年,中華佛教百科文獻基金會,在開證上人及佛教界有心人士的共同促成下成立;法師即爭取將《中華佛教百科全書》的編委會,設在妙心寺內,並任執行秘書一職。一九九五年,這一套由佛教歷史學者藍吉富老師所主編,總共十鉅冊的《中華佛教百科全書》,終於悉數出版;在長達十餘年的編纂期間,基金會與妙心寺所投入的人力、財力,殊屬空前。

二00一年,《中華佛教百科全書》光碟版,亦在眾人的期盼下問世,相信能帶給有心深入佛法領域者,更便捷的電子資料檢索服務。除此而外,基金會尚出版了由精通聲韻學的魏南安先生,所主編的《重編一切經音義》(一九九七年);以及藍吉富老師所主編的《印順.呂澂佛學辭典》(二000年;光碟版二00二年出版)。

目前,還有《臺灣佛教辭典》、《修行大辭典》,與《重編廣韻.集韻》的編校工作,正在進行中。為落實人間佛教的理論實踐,與培養佛法的正知正見,一九九九年九月,法師更於妙心寺成立了妙心人間佛教研修院。本學院係為方便在家居士修學佛法,而創設的都市佛學院;課程內容除了基礎佛學之外,主要包括印順導師思想及其著述,與中外佛學名著選讀。期望從思想教育紮根,結合更多的同願同行者,共為建設人間淨土而努力!


回應:aaa 2010-02-17 11:22:47 (IP:  ) T 3000_R 4 引 用
實相 ─ 約理性邊說,是空還是有?中論說:『空則不可說,非空不可說,共不共叵說,但以假名說』。

實相非凡常的思想,世俗的語言可表達,這如何可以說是空是有,更因此而諍論?然而,實相非離一切而別有實體,所以不應離文字而說實相。同時,不假藉言說,更無法引導眾生離執而契入,所以「不壞假名而說法性」,即不妨以「有」、「空」去表示他。中論說:『一切實非實,亦實亦非實,非實非非實,是名諸佛法』。末句,或譯「諸法之實相」。

眾生的不能徹悟實相,病根在執有我法的自性;所以見色聞聲時,總以為色聲的本質是這樣的,確實是這樣的,自己是這樣的。由於這一根本的執見,即為生死根本。所以,經中所說的實相,處處說非有,說自性不可得。本經也說:『凡所有相,皆是 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高揚此實相無相的教說,尊為「不二解脫之門」。即是說:實相非空非有,而在「寄言離執」的教意說,實相是順於「空」的;但不要忘卻「為可度眾生說是畢竟空」!



註: 傳道法師講解補充

「實相」: 止觀五上曰:「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故名不可思議境。」語言文字,起心動念也是緣起無自性,所以離一切緣起法(語言,文字,心性)而說「無自性」,那是另一種執著。所以不應離文字而說實相。

《十二門論》也說到:要修中觀,一定要先正確了解「有」與「空」的義涵。「有、是緣起有;空、是自性空。」有,是存在;空,是不存在的意思。所以用「緣起」代替「空」比較不會誤解。「空」在「緣起」中展現, 遇到順境逆境, 心是否能像虛空那樣無障礙。我們如果都沒有去服務別人, 沒有順境逆境只有打坐, 那不是「空」。

「諸法之實相」: 空氣流動,我們稱為風。水煮開了, 我們稱為開水。離開空氣, 則不能稱為風, 沒有多一個叫「風」的東西。離開水, 則不能稱開水, 沒有多一個叫「開水」的東西。因為我們有執著, 所以因緣不同, 假名安立不同名稱, 但事實是「不增不減不」。

為了要破我們的執著, 我們執著「實在」, 所以佛法說「非實在」。我們執著「非實在」, 所以佛法說「非非實在」。沒有「執著」就不必「破」。對執著「空」「有」二邊而說「中」,所以離開「空」「有」,「中」是不可得, 不用再立一個「中」道。

傳統佛教常常講, 佛陀成道後先講「小乘」,「我空」「法有」,再來講「法也空」, 這是不對的。真正「我空」了還會執著一個「法有」嗎? 是誰說「法有」的? 就是「我」啊! 這樣就不可以說是「我空」。例如說「我都不執著」, 那就是還執著一個「我都不執著」。那要如何「都不執著」, 就是都不要講。「不執著(一念不生)」是「唯證能知」, 不是用嘴吧講的。

生死根本: 自性執。執著有一個自性, 對「我」叫「我執」, 對「法」叫「法執」, 對「物」叫「物執」。名稱不同本質是一樣的。所以不會破「我執」, 還有一個「法執」存在, 那其實是「我執」還沒有破。生死根本是「無明」, 不明白「緣起無自性」。不是男女淫慾, 那只是眾多原因之一。

若見諸相非相:「非相」不是自己這樣的, 是緣起的無自性的, 那就見到如來的法性身。阿含經:見缘起即見法, 見法起即見佛。例如看了某人A君以前的相片, 覺得和現在不一樣了, 變老了, 或長高了。「見相非相」緣起無自性。每一個人都會如此, 漸漸長高, 漸漸變老。進一步的了解萬事萬物都會隨時間因缘而改變,「見諸相非相」。

此實相無相的教說為「不二解脫之門」: 不二就是唯一。阿含經講唯一解脫法門是「八正道」, 沒有講「實相無相」無自性。好像不太一樣? 「八正道」是以正見為前導, 「正見」是要和「空」「無我」相映才能解脫。所以二者的說法是一樣的。

「寄言離執」: 襌宗說三藏十二部經如標月指,若復見月,了知所標畢竟非月。佛經亦如樓梯,不要抱著樓梯不上樓。佛經不能「離執」, 熟讀之後一定要實際去做才能「離執」, 才有用。

「為可度眾生說是畢竟空」: 度眾生如果一天到晚在算我已經度了幾位眾生, 甚至有人發願我要度二百萬人出家, 那業績壓力就大了。就會變成不管適合不適合的人, 就是要想辨法讓他出家, 會變成一個社會的大問題。度眾生要看根性, 適合在家修也不錯啊, 在各行各業轉播佛法也很好, 為什麼一定要勸人出家? 因為眾生執著有一個我的自性而生死輪廻, 所以「為可度眾生說是畢竟空」。



今日內容的教學節目

傳道法師 / 般若經講記第一集-part6 http://www.youtube.com/watch?v=8Lhf2YXG8Xo
傳道法師 / 般若經講記第一集-part7 http://www.youtube.com/watch?v=0sDgx8F0dPk


回應:aaa 2010-02-18 14:00:24 (IP:  ) T 3000_R 5 引 用
有人說:實相是客觀真理,非佛作亦非餘人作,是般若所證的。有人說:實相為超越能所的─絕對的主觀真心,即心自性。依智論說:『觀是一邊,緣是一邊,離此二邊說中道』。離此客觀的真理與絕待的真心,纔能與實相相應。實相,在論理的說明上,是般若所證的,所以每被想像為「所」邊。同時,在定慧 的修持上,即心離執而契入,所以每被倒執為「能」邊。其實,不落能所,更什麼「所證」與「真心」可說!

B、觀照般若:再作三節解說:凡、外、小智之料簡:一、世間凡夫也各有智慧,如文學的創作,藝術的優美,哲學與科學的昌明,以及政治、經濟等一切,都是智慧的結晶;沒有智慧,就不會有這些建樹。但這是世間的,利害參半的。如飛機的發明,在交通便利上,是有益人群的;但用他來作戰,就有害了。常人所有的「俗智俗慧」,偏於事相的,含有雜染的,不能說是般若。二、外道也有他們的智慧,像印度的婆羅門,西歐的基督教等。他們的智慧,以人間為醜惡的,痛苦的,要求升到一個美妙的、安樂的天國。於是乎行慈善,持戒,禱告,念誦,修定等。這種希求離此生彼的「邪智邪慧」,如尺蠖的取一捨一,沒有解脫的可能,不能說是般若。三、二乘行者得無我,無我所慧,解脫生死,可以稱為般若;但也不是般若經所說的般若。大乘的諸法實相慧,要有大悲方便助成的;悲智不二的般若,決非二乘的「偏智偏慧」可比。離此三種,菩薩大悲相應的平等大慧,才是般若。

空、般若、菩提之轉化:智論說:『般若是一法,隨機而異稱』。如大乘行者從初抉擇觀察我法無性入門,所以名為空觀或空慧。不過,這時的空慧還沒有成就;如真能徹悟諸法空相,就轉名般若;所以智論說『未成就名空,已成就名般若』。般若到了究竟圓滿,即名為無上菩提。所以說:『因名般若,果名薩婆若』─一切種智。羅什說:薩婆若即是老般若。約始終淺深說,有此三名,實際即是一般若。如幼年名孩童,讀書即名學生,長大務農作工又名為農夫或工人。因此說:『般若是一法,隨機而異稱』。

般若、方便之同異:般若是智慧,方便也是智慧。智論比喻說:般若如金,方便如熟煉了的金,可作種種飾物。菩薩初以般若慧觀一切法空,如通達諸法空性,即能引發無方的巧用,名為方便。經上說:『以無所得為方便』。假使離了性空慧,方便也就不成其為方便了!所以,般若與方便,不一不異:般若側重於法空的體證;方便側重於救濟眾生的大行,即以便宜的方法利濟眾生。智論這樣說:『般若將入畢竟空,絕諸戲論;方便將出畢竟空,嚴土熟生』。

C、文字般若:文字,指佛所說的一切言教。常人以書籍為文字,其實,文字不盡是書本的。書籍,是依色塵而假立的文字;但佛世卻是以音聲作文字。佛怎麼說,弟子即怎麼聽受。所以,佛經以名句文身而立,而名句文身是依聲假立的。或者偏愛不立文字,以教義的鑽研為文字而加以呵斥,不知言說開示即是文字。凡能表顯意義,或正或反以使人理解的,都是文字相。筆墨所寫的,口頭說的,以及做手勢,捉鼻子、豎拂、擎拳,那一樣不是文字!文字雖不即是實義,而到底因文字而入實義;如離卻文字,即凡聖永隔!此處說的文字,指大般若經中的第九分。

初學般若,應先於文教聽聞、受持,以聞思慧為主。經合理的思考、明達,進而攝心以觀察緣起無自性,即觀照般若,以思修慧為主。如得離一切妄想戲論,現覺實相,即實相般若了。這三者,同明般若而各有所重,如意在實相,即能所並寂而非名言思惟可及。如意在觀慧,即依境成觀,以離相無住的相應為宗。如意在文字,即重在安立二諦,抉擇空有。



註:傳道法師講解補充:

「不落能所」:有一個人抱怨他的上司很草包, 出的主意常常不行, 那我要怎樣和他溝通。問題出在有一個「我」, 因為有「我」所以就生出「我」的意見「上司很草包」, 把這些通通去除, 只要「溝通」就可以。

「般若」: 佛教講的「般若」只有益處而無雜染。因為「智慧」一詞被濫用了, 所不把「般若」譯為「智慧」。如報紙常常講「智慧」型犯罪, 有「智慧」明事理的人怎麼會犯罪呢? 用奸詐型犯罪比較正確。

「空觀」: 離開「我」的身心去觀察天文地理, 學美術書法…等, 這是不可能開悟。簡單講就是如實的了解自己的優缺點。向內如實知自心, 向外如實觀緣起, 如理思維如分決擇。佛陀在世以佛為師, 佛滅度後以四念處安住。

「般若、方便」: 菩薩方便度眾生不只在人道度眾生, 也願意到地獄或到畜生道, 投胎轉世成畜生度畜生。所以金剛經: 「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為希有」。一般人只想上天堂不會願意到三惡道。聽到金剛經說發願作菩薩, 要投胎轉世成畜生去度畜生, 還能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為希有。

『般若將入畢竟空,絕諸戲論;方便將出畢竟空,嚴土熟生』。
剛剛學習佛法是觀察照見五蘊皆空,諸法皆空。進入空無自性, 破我執破法執,不是語言文字能表達。證入空性之後,因為悲心的趨駛發願度眾生, 以自己所學所證用種種方法, 以對方程度高低和需要去提升他度化他。熟生就是教育眾生。所以自己先要廣學多聞。

「文字般若」:師父:「是什麼」。徒弟:「野鴨子」。師父:「做什麼」。徒弟:「飛過去」。師父擰了徒弟的鼻子。徒弟:「好痛」。師父:「心都飛走了怎麼會痛?」徒弟當下開悟。師徒的語言動作也是「文字般若」。



今日內容的教學節目

傳道法師 / 般若經講記第一集-part8 http://www.youtube.com/watch?v=1aq3-zxYB0w
傳道法師 / 般若經講記第一集-part9 http://www.youtube.com/watch?v=UiZrdyZPoF4
傳道法師 / 般若經講記第一集-part10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Bmao9t2XPI
傳道法師 / 般若經講記第一集-part11 http://www.youtube.com/watch?v=6rNu4O-bRhU


回應:aaa 2010-02-19 11:21:02 (IP:  ) T 3000_R 6 引 用
2.何名般若:為什麼稱為般若?在這一問題中,即抉示出般若究竟指什麼?應該說:般若是實相;觀慧與文字,是約某種意義而說為般若的。如觀慧,因依之深入而能現覺實相─般若,所以也稱為般若。觀慧是因,實相是─非果之果,即是因得果名。又,實相不是所觀的,但觀慧卻緣相而間接的觀察他;為境而引生觀慧,所以也可假說為從境─實相般若而名為般若。至於文字,約他的能詮實相,及藉此能詮教而起觀,得證實相─般若,所以也就從所詮而名為般若。

般若,本是世間舊有的名詞,指智慧而言。但佛陀所要開示的,即正覺現證的─能所不二的實相,本非世間「般若」的名義所能恰當,但又不能不安立名言以化導眾生。從由觀慧為方便而可能到達如實證知的意義說,還是採用「般若 」一名。不過,雖稱之為般若,而到底不很完備的,所以智論說:『般若定實相,智慧淺薄,不可以稱』。

3.般若何用:從般若是實相說,這是萬化的本性─一切法畢竟空故,世出世法無不依緣而成立。這是迷悟的根源─眾生所以有迷有悟,凡夫所以有內有外,聖人所以有大有小,有究竟有不究竟,皆由對於實相的迷悟淺深而來,所以本經說:『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從般若是觀慧與實相相應慧說,可有二義:一、證真實以脫生死:一切眾生,因不見性空如實相,所以依緣起因果而成為雜染的流轉。要解脫生死,必由空無我慧為方便。這觀慧,或名正見,或名正觀,或名正思惟,或名毘缽舍那,或名般若。從有漏的聞思修慧,引發能所不二的般若,才能離煩惱而得解脫。解脫道的觀慧,唯一是空無我慧,所以說:『離三解脫門,無道無果』。二、導萬行以入智海:大乘般若的妙用,不僅為個人的生死解脫,而重在利他的萬行。一般人修布施、持戒等,只能感人天善報,不能得解脫,不能積集為成佛的資糧。聲聞行者解脫了生死,又缺乏利濟眾生的大行。菩薩綜合了智行與悲行,以空慧得解脫;而即以大悲為本的無所得為大方便,策導萬行,普度眾生,以此萬行的因華,莊嚴無上的佛果。要般若通達法性空,方能攝導所修的大行而成佛。這二種中,證真實以脫生死,是三乘般若所共的;導萬行以入智海,是菩薩般若的不共妙用。



註:傳道法師講解補充:

「文字般若」: 由白紙黑字到表情動作語言, 所傳達的意思表達真理而起觀照, 都是文字般若。
「觀照般若」: 按照我們看到過聽過的道理去思維了解抉擇實踐, 破我執而達到實相的境界
「實相般若」: 實相是宇宙人生的真理, 是我們體證追求的目標, 唯證能知。非語言文字可以表達。

「般若」就是「實相」(真理): 世上所有一切, 從心理的起心動念, 身理的四大合和到外界山阿大地, 生物, 植物, 礦物, 所有都包括在內稱「一切法」或「諸法」。諸法因緣生, 不是單獨存在, 不是永恒不變, 不可以主宰自己和別人。獨存性不可得, 不變性不可得, 主宰性不可得, 所以稱為「無我」。

「般若實相」: 萬化的本性─一切法從缘起所以是空性, 單獨存在的沒有, 無因緣自己生的沒有。因為空性的緣故遇缘能起。

「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無為法就是「實相」,「缘起無自性」。究竟不究竟, 大或小, 都對於「實相」的迷, 悟, 深淺而來。對「缘起無自性」迷了就是凡夫, 有所體證就是賢(從初發心,經『十住』『十行』至『十迴向』,即佛法所稱『三賢位』之菩薩), 悟了就是聖人。自己悟了就是小乘, 普度衆生就是大乘。

「離三解脫門,無道無果」: 佛教的特質是「缘起」, 證到「缘起實相」就叫「般若」。「缘起實相」在時間是「諸行無常」, 在空間是「諸法無我」, 在當下直觀「涅槃寂靜」(無相, 無生)。從我們身心到外在的山河大地一切法無時無刻不在變。

以我們的身體來講, 新陳代謝無時無刻不在發生, 心理來講, 念頭不斷的生生滅滅。 身體不斷的變化老化, 而導致心理苦惱, 不願意再執著這個身體而發出離心, 不造作再來的業, 所以叫「無願(作)解脫門」。

從複雜的人事的關係, 沒有一樣是單獨存在, 都是相互依存的, 我們只是大環境的一個小角色, 很多事情不是我們能掌控, 進一步不再執著「我」的意見, 破我執, 而體悟到「空, 無我」, 從缘起無我證到空性, 所以叫「空解脫門」。

從當下直觀因緣合和假名「生」, 因緣離散假名「滅」。例如在學校上課稱為(假名)「學生」, 回到家稱為「子女」。沒有一個「本體」的生滅。只是面對不同的因缘而有不同的假名, 沒有一個一個固定不變的「相」(學生相, 子女相, 男女相…等等)產生, 而體悟沒有「分別相」的空性。所以叫「無相解脫門」。

龍樹菩薩: 三解脫門就是一實相法門。「諸行無常」, 常性不可得, 就是「空」性。「諸法無我」, 我性不可得, 也是「空」性。「涅槃寂靜」, 生性不可得, 也是「空」性。三法印也就是一實相法印, 不二法門。所以離開三解脫門沒有辦法得道, 也沒有辦法證果。

布施持戒如果沒有和空慧相映, 就會產生我有持戒你們都沒有持戒, 我有布施你們都沒有布施的傲慢, 結果學佛越學越煩惱, 最後變成和「須彌山」一樣高的我慢。

般若何用: 一、證真實以脫生死, 通三乘。二、導萬行以入智海, 菩薩不共二乘。



今日內容的教學節目

傳道法師 / 般若經講記第二集-part1 http://www.youtube.com/watch?v=hv4FPHKmkTQ
傳道法師 / 般若經講記第二集-part2 http://www.youtube.com/watch?v=SjvUObYq1s8
傳道法師 / 般若經講記第二集-part3 http://www.youtube.com/watch?v=ZlInbdpgqGk


回應:aaa 2010-02-20 11:46:51 (IP:  ) T 3000_R 7 引 用
4.般若屬誰:約實相般若說,這是三乘所共證的,即屬於三乘聖者。約觀慧般若說,如約解脫生死說,般若即通於三乘。所以經中說:『欲學聲聞地,當應聞般若波羅蜜。欲學辟支佛地,應聞般若波羅蜜。欲學菩薩地,亦當應聞般若波羅蜜』。但佛說般若波羅蜜經,實為教化菩薩,即屬於菩薩。如本經說:『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解深密經也說:第二時教『惟為發趣修大乘者說』。不過,佛說般若,雖說但為菩薩,而也有二乘在座旁聽。經說:要得二乘果,必須學般若,這固然是三乘同入一法性,也即是解脫生死的不二門─空無我慧。然也就是密化二乘,使他們聽聞大乘勝法,久久熏習成熟,即可宣告「汝等所行是菩薩道」,而迴心向大了。所以般若是「通教三乘,但為菩薩」。從前,成論大乘師說:般若是通教,不夠深刻;唯識大乘師說;般若但為菩薩,不夠普遍。總之,照他們看,般若是不究竟,「通」又不好,「但」又不好,這可說是『般若甚深,諸多留難』!那裡知道般若通教三乘,但為菩薩,深廣無礙,如日正中!這所以般若於一切大乘經中,獨名為大!

般若屬於菩薩,為什麼不屬於佛?約般若唯一而貫徹始終說,如來當然也有般若。不過,佛說般若,重在實相慧離言發悟,策導萬行。般若「以行為宗」, 所以與側重境相而嚴密分析,側重果德而擬議圓融者不同。

三、波羅蜜:梵語波羅蜜,譯為到彼岸,簡譯為度。到彼岸,是說修學而能從此到彼,不是說已經到了。所以,重在從此到彼的行法,凡可由之而出生死到菩提的,都可以稱為波羅蜜。經中或說六波羅蜜,或說十波羅蜜,但真實的波羅蜜,唯是般若,其他都是假名波羅蜜。因為,沒有空慧策導,布施等即不成為波羅蜜了。聲聞乘法,能度生死河到涅槃岸,為什麼不名波羅蜜?因為,波羅蜜又有「事究竟」的意義,所以要能究盡諸法實相,圓成自利利他的一切功德,才名為波羅蜜。聲聞的三無漏學,不能究竟,所以不名為波羅蜜。

四、經:梵語修多羅,譯為經。本義是線,線有貫穿、攝持不令散失的作用。如來隨機說法,後由結集者把他編集起來,佛法才能流傳到現在;如線的貫華不散一樣,所以名為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有兩系解說不同:一、玄奘等傳說:般若是能斷的智慧,金剛如所斷的煩惱。煩惱的微細分,到成佛方能斷淨,深細難斷,如金剛的難於破壞一樣。所以,譯為「能斷金剛(的)般若」。二、羅什下的傳說:金剛比喻般若。般若能破壞一切戲論妄執,不為妄執所壞;他的堅、明、利,如金剛一樣。然金剛本有兩類:一是能破一切而不為一切所壞的,一是雖堅強難破而還是可以壞的,已如前面所說。所以,或以金剛喻般若,或以金剛喻煩惱,此兩說都是可通的。不過,切實的說,應該以金剛喻般若。考無著的金剛經論說:一、如金剛杵的『初後闊,中則狹』;這是以金剛喻信行地、淨心地、及如來地的智體的。二、金剛有遮邪顯正二義,不但比喻所遣的邪行,他也是「細牢」的─『細者智因故,牢者不可壞故』,比喻堅實深細的智因─實相。無著並沒有金剛必喻煩惱的意義,所以法相學者譯為「能斷金剛般若」,值得懷疑!至少,這不是梵本的原始意義。

般若有二類:一、拙慧:這是偏於事相的分析,這是雜染的,這是清淨的;這是應滅除的,這是應證得的;要破除妄染,才能證得真淨。這如冶金的,要煉去渣滓,方能得純淨的黃金。二、巧慧:這是從一切法本性中去融觀一切,觀煩惱業苦當體即空,直顯諸法實相,實無少法可破,也別無少法可得,一切「不壞不失」。如有神通的,點石可以成金。又如求水,拙慧者非鑿開冰層,從冰下去求水不可;而巧慧者知道冰即是水,一經般若烈火,冰都是水了。所以,巧慧者的深觀,法法都性空本淨,法法不生不滅如涅槃,法法即實相,從沒有減什麼增什麼。這不增不減、不失不壞慧,即金剛般若。

般若為大乘道體,為五度眼目;為般若所攝持,萬行始能到達究竟佛果,成為波羅蜜。然而,般若也需要眾行的莊嚴,如沒有眾行助成,般若也即等於二乘的偏真智,不成其為波羅蜜。所以,般若為菩薩行的宗主,而又離不了萬行。龍樹因此說:說般若波羅蜜,即等於說六波羅蜜。

發菩提心者,能以如金剛的妙慧,徹悟不失不壞的諸法如實相,依菩薩修行的次第方便,廣行利他事業,則能到達究竟彼岸─無上菩提,所以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以文句安布,詮表這甚深法門,所以又稱之為經。



註: 傳道法師講解補充:

「般若屬於菩薩」: 「般若」是在因地所講, 在因地修行和「般若」相映, 到一切圓滿「成佛」就不用再強調「般若」了。「般若」的重點是在因地修行時, 鼓勵多多發心和去除煩惱的過程。

般若「以行為宗」: 就是無住為宗。「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沒有一個能度, 所度, 被度, 是三輪體空。

「波羅蜜」: 「到彼岸」或「度」。重點在從生死煩惱的凡夫, 經由聞思修觀慧而入三摩地。此到彼的行法過程而不是講已經到彼岸了。「六波羅蜜」: 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十波羅蜜」: 方便, 願, 力, 智, 再加上六波羅蜜。波羅蜜以般若為首, 也稱為「空慧」, 而且要和慈悲智慧相映。「事究竟」: 聲聞圓覺觀自身照見五蘊皆空, 沒有照見眾生皆空, 聲聞圓覺的戒定慧三無漏學,只證得少分「空慧」。不能究竟(沒有「事究竟」)所以不能稱「波羅蜜」。

「經」: 天經地義, 指不變的真理。密教的典集不稱為「經」,而稱為「續」。以強調密教的內容不是全部是佛陀所講, 也有很多是大日如來所宣說的法義, 所以用「續」來區別。

「金剛般若」: 玄奘等說煩惱如金剛堅固難破, 只有般若智慧能斷金剛寶石。鳩摩羅什說金剛如般若, 能斷除一切煩惱。印順導師以無著的金剛經論說認為鳩摩羅什的講法比較正確。傳道法師認為都有可能, 梵文本常常有很多種, 各有不同的講法。如玄奘法師認為鳩摩羅什大師譯「觀世音」不正確, 因該是「觀自在」。經考證是梵文版本不同內容也有一些出入。

「拙慧, 巧慧」: 傳統佛教常常有一個論爭, 「諸行無常」是無常, 「涅槃寂靜」是恒常。從觀無常證到真常, 好像矛盾了? 這是「拙慧」的觀察。從空間的觀察, 彼此都是相依存在, 所以無我。無常和恒常是對「我」來講。「我」都沒有了,還有一個無常和恒常嗎? 這是「巧慧」的觀察。

以懺悔來講「巧慧」:「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心亡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拙慧」:今天拜懺, 明天拜懺, 天天都在作這些事,結果遇到同一件討厭事照樣起煩惱, 這樣拜懺就沒有用處了。

「不怕念起, 只怕覺遲, 一起便覺, 一覺便轉」。我們常常講斷煩惱, 其實煩惱不是一個物體, 我們沒有辨法真正的把它切斷。它是一個形容詞, 斷煩惱也不是不理它, 視而不見。煩惱是一個觀念的執著, 它是空性的, 是可以改變的, 加上善緣煩惱也可以變成菩提。

「說般若波羅蜜,即等於說六波羅蜜」: 五度如盲, 般若為導。兩者要相互搭配, 其他的五度就是萬行。般若假如沒有萬行的助成, 會變成聲聞圓覺的偏真智慧, 只有解脫自己, 沒有達到「事究竟」, 不能稱為「波羅蜜」。所以說「般若攝導萬行,萬行莊嚴般若」。



今日內容的教學節目

傳道法師 / 般若經講記第二集-part4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Lcd7voB4DM
傳道法師 / 般若經講記第二集-part5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CBCTkv5oQE&NR=1
傳道法師 / 般若經講記第二集-part6 http://www.youtube.com/watch?v=ZpeXU6aJums
傳道法師 / 般若經講記第二集-part7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vluhnRITA8
傳道法師 / 般若經講記第二集-part8 http://www.youtube.com/watch?v=hHWGBh3HZAg&NR=1
傳道法師 / 般若經講記第二集-part9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Yfh2QYFco
傳道法師 / 般若經講記第二集-part10 http://www.youtube.com/watch?v=XZ6zXnVO8Xk&feature=related


回應:aaa 2010-02-21 11:51:58 (IP:  ) T 3000_R 8 引 用
二 示宗要 全經大義,再扼要的提示二點:金剛般若即無上遍正覺:本經以金剛般若為名,而內容多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佛為須菩提說如此發心,直至究竟菩提,徹始徹終的歸宗於離相無住。說無上遍正覺為『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於是法中無實無虛』:都是從般若無住以開示無上遍正覺。般若無所住,無所住而生其心;不取諸相,即生實相,即名為佛。須知般若無住的現覺,即離相菩提的分證。依此觀究竟,究竟也如是;依此觀初心,初心也還如此。所以,處處說無上遍正覺,實在即是處處說金剛般若。不過,約修行趨果說,名之為般若無所住;約望果行因說,名之為離相菩提心而已!

二道即五種菩提:本經初由須菩提問佛:『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經佛解說後,須菩提又照樣的再問一遍,佛答也大致相同。所以,本經明顯的分為兩段。大般若經有兩番囑累,智論說:『先囑累者,為說般若波羅蜜體竟;今以說令眾生得是般若方便竟,囑累』。智者即曾依此義,判本經的初問初答為般若道,後問後答為方便道。此二道的分判,極好!

二道,為菩薩從初發心到成佛的過程中,所分的兩個階段。從初發心,修空無我慧,到入見道,證聖位,這一階段重在通達性空離相,所以名般若道。徹悟法性無相後,進入修道,一直到佛果,這一階段主要為菩薩的方便度生,所以名方便道。依智論說:發心到七地是般若道─餘宗作八地,八地以上是方便道。般若為道體,方便即般若所起的巧用。

般若即菩提,約菩提說:此二道即五種菩提。一、發心菩提:凡夫於生死中,初發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大心,名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所以名為發心菩提。二、伏心菩提:發心以後,就依本願去修行,從六度的實行中,漸漸降伏煩惱,漸與性空相應,所以名為伏心菩提。三、明心菩提:折伏粗煩惱後,進而切實修習止觀,斷一切煩惱,徹證離相菩提─實相,所以名為明心菩提。這三種菩提即趣向菩提道中由凡入聖的三階,是般若道。這時,雖得聖果,還沒有圓滿,須繼續修行。明心菩提,望前般若道說,是證悟;望後方便道說,是發心。前發心菩提,是發世俗菩提心;而明心菩提是發勝義菩提心。悟到一切法本清淨,本來涅槃,名得真菩提心。四、出到菩提:發勝義菩提心,得無生忍,以後即修方便道,莊嚴佛國,成熟眾生;漸漸的出離三界,到達究竟佛果,所以名為出到菩提。五、究竟菩提:斷煩惱習氣究竟,自利利他究竟,即圓滿證得究竟的無上正等菩提。如上所說:二道各有三階,綜合凡五種菩提,總括了菩提道的因果次第。明白此二道、五菩提,即知須菩提與佛的二問二答,以及文段次第的全經脈絡了!

三 敘傳譯

本經的譯者,是姚秦時來華的鳩摩羅什三藏。我國朝代稱秦的,不止一國一代,以帝王的姓氏去分別,即有嬴秦、苻秦、姚秦、乞伏秦等。姚秦,為五胡十六國之一。三藏,即經、律、論,能通達三藏自利利人,所以尊為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為童壽。父親是印度人,後移居龜茲國;母親是龜茲國的公主。母親生他不久,即出家做了比丘尼,什公也就出家。幼年,到北印的迦溼彌羅,修學聲聞三藏。回龜茲時,經過莎車國,遇到大乘學者須利耶蘇摩,於是回小向大。到得龜茲,已是英俊飽學的法師了。苻秦王苻堅,派呂光攻略龜茲,迎什公來華。呂光攻破龜玆,護送什公回國,在半路上,聽說苻堅在淝水戰敗,呂光即宣告獨立,國號西涼,在今甘肅西部。等到姚秦興起,國王姚興,信奉佛法,特派大兵攻西涼,這才迎什公到了長安。當時,佛教的優秀學者,都集中到長安,從什公稟受大乘佛法。什公一面翻譯,一面講學。所翻的大乘經論很多,如般若、法華、淨名、彌陀等經,智度、中、百、十二門等論,信實而能達意,文筆又優美雅馴,在翻譯界可說是第一流最成功的譯品。所以,什公的譯典,千百年來,受到國人的推崇,得到普遍的弘揚。

本經,什公第一次譯出。除這,還有五種譯本,就是:元魏菩提留支的第二譯,陳真諦的第三譯,隋達摩笈多的第四譯,唐玄奘的第五譯,唐義淨的第六譯。在六譯中通常流通的,即是什公的初譯。其後的五譯,實是同一法相學系的誦本;如菩提留支譯,達摩笈多譯等,都是依無著、世親的釋本而譯出。唯有什公所譯,是中觀家的誦本,所以彼此間,每有不同之處。要知道印度原本,即有多少出入;如玄奘譯本也有與無著、世親所依本不同處。這點,讀者不可不知!



註: 傳道法師講解補充:

本經的綱要: 二道五菩提。般若道(發心菩提, 伏心菩提, 明心菩提), 方便道(明心菩提, 出到菩提,究竟菩提)。「發心, 修行, 證果」: 初發世俗菩提心, 以自我的利益為出發點的菩提心。經過修行證果破我執之後, 又重新發心, 發勝義菩提心, 與空無我相慧映修六度萬行, 到圓滿成佛。

四大譯師(二種說法): 鳩摩羅什, 真諦, 玄奘, 不空。或: 鳩摩羅什, 真諦, 玄奘, 義淨。二大譯聖: 鳩摩羅什, 義譯。例如, 「波羅蜜, 多」翻為到, 彼岸。優點:很通順。缺點:不容易比對(是否有翻譯錯誤)。玄奘,直譯。例如, 「波羅蜜, 多」翻為彼岸, 到。優點: 容易比對(是否有翻譯錯誤)。缺點: 不通順。結論: 玄奘所翻譯的經典只有心經,藥師經比較流通, 其他的經典大都是以鳩摩羅什所翻譯為主。



今日內容的教學節目

傳道法師 / 般若經講記第三集-part1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y848zFocQc
傳道法師 / 般若經講記第三集-part2 http://www.youtube.com/watch?v=14sNN8s1Hxc&NR=1


回應:aaa 2010-02-22 11:42:02 (IP:  ) T 3000_R 9 引 用
正釋 甲一 序分 乙一 證信序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本經略分序、正、流通三分。敘述一期法會的因由,名序分。正式開顯當經的宗要,名正宗分。讚歎或囑累流通到未來,名流通分。序分又分證信及發起二序,今先講證信序。

如是,指這部經。我,是結集者自稱。聞,是從佛陀親聞,或佛弟子間展轉傳聞。結集者說:佛如此說,我如此聽;現在就我所聽來的又如此誦出,真實不虛,一一契合於佛說。依智論說:如是,表信:信得過的就說如是,信不過的就說不如是。佛法甚深,「信為能入」,如沒有真誠善意的信心,即不能虛心領會。如是又表智慧:有智者能如佛所說,不違真義,即可止息戲論與諍競。修學佛法,以信智為根本:無信如無手,不能探取佛法寶藏;無智如無目,不能明達佛法深義。經文首舉如是,即表示唯有信智具足,才能深入佛法,得大利益。

一時,泛指某一時候,即那一次說法時。因各地的時間不一,曆法不同,不能定說,所以泛稱為一時。佛,譯義為覺者,是無上正遍覺者。佛陀創覺了諸法實相,即緣起性空的中道。又從自證中,大悲等流,為眾生開示宣說,以覺悟在迷的眾生。所以,佛是大智慧,大慈悲的究竟圓滿者。舍衛,本是城名,應稱為憍薩羅國舍衛城。但古代城邦國家的遺習,每以城名為國名,憍薩羅國的首都在舍衛,所以也稱為舍衛國。舍衛,是聞物的意思,以此城的政治、文化、物產等都很發達,為全印度所聞名的,所以立名為舍衛。

祇樹給孤獨園,是城外如來居住與說法的地方。如來常住說法,除摩伽陀王舍城外的竹園而外,要算在祗樹給孤獨園的時候最久了。園是給孤獨長者─須達多發心修蓋供養的;樹是波斯匿王王子祇陀奉施的。祇陀的樹林,給孤獨長者的園,所以總名為祇樹給孤獨園。僧眾的住處,名為僧伽藍,即僧園。園,不但是林園,僧眾的智德並茂,大德輩出,好像園林的花木繁茂,馥郁芬芳一樣。所以,僧伽的住處稱為僧園。

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是聽法的常隨眾。佛在鹿苑,初度憍陳如等五比丘,接著又有耶舍等五十多人,隨佛出家;三迦葉率領他的徒眾,從佛出家,就有一千多眾了;王舍城的舍利弗、目犍連,又帶了二百五十弟子來出家;於是佛的初期出家弟子,就有千二百五十人了。這千二百五十人,不一定在佛前,像舍利佛等大弟子,常時分化一方。經中多標千二百五十人,不過約最初從佛出家者而說。其實,未必全都來會,而新進的比丘極多,又何止千二百五十人?佛的出家弟子,本有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式叉摩那等五眾。但因佛現比丘身,所以住持佛法,以比丘為主。本經的聽眾,除比丘而外,也應 該還有比丘尼等,在家的優婆塞、優婆夷、以及護法的天龍等,如流通分所說可知。不過在這證信序中,沒有一一序列出來罷了。比丘,譯為乞士,就是「外乞食以養色身,內乞法以資慧命」。此千二百五十比丘,都是大阿羅漢,所以說大比丘眾。眾,即僧伽的義譯。千二百五十人的僧團,同住祇園,所以叫俱。嚴格的說:和合僧─眾的形成,論事要具備六和合,論理要同得一解脫,這才稱為俱。

佛是化主,祇樹給孤獨園是化處,大比丘等是化眾。具備這種種因緣,本經是佛所說的,可以確信無疑了,所以這稱為證信序。



註: 傳道法師講解補充:

修學佛法,以信智為根本,《大智度論》云:「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華嚴經》說:「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

一時:就是機教相扣, 因緣成熟了, 聽衆可以得到利益。所以佛陀應機說法。
大悲「等流」: 以不忍衆生苦的悲心, 將自己所修所證的方法經驗無誤的教導大衆, 任何人只要依照這方法去修行都能得到相同的體證。

佛陀大弟子舍利弗等,常時分化一方。佛陀規定學有所成的大弟子必需常常到不同的地方宣揚佛法, 而且不能兩人同行, 這樣教化的地方才會廣。比丘尼則必需二人同行, 比較安全。

六和合僧團(六和敬): 身和同住-相處的和樂。口和無諍-語言的親切。意和同悅-心意的開展。見和同解-思想的統一。戒和同修-法制的平等。利和同均-經濟的均衡。
 
六成就: 如是(信成就)。我聞(聞成就)。一時(時成就)。佛(化主成就)。祇樹給孤獨園(化處成就)。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化衆成就)。


今日內容的教學節目

傳道法師 / 般若經講記第三集-part3 http://www.youtube.com/watch?v=Q4h2_kyNE6k&NR=1
傳道法師 / 般若經講記第三集-part4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BNlJMm6oIQ&NR=1
傳道法師 / 般若經講記第三集-part5 http://www.youtube.com/watch?v=cohTTYRwMy0&NR=1


回應:aaa 2010-02-23 11:35:17 (IP:  ) T 3000_R 10 引 用
乙二 發起序 『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爾時,指將啟金剛法會那一天。世尊,是佛的通號之一,即梵語薄伽梵。佛的功德智慧,究竟無上,不但為世間的人天所尊重,也是出世的三乘聖者所尊敬的,所以名為世尊。食時,約為上午九或十點鐘。佛及比丘們,過著乞食的生活,又受過午不食戒。所以,進城去乞食,總在那個時候。佛見乞食的時候到了,所以著衣持缽進城去。佛制:衣有五衣、七衣、大衣三種。五衣名安荼會,不論睡覺做事,就是大小便,也不離身,這是內衣。七衣名鬱多羅僧,即入眾的常禮服,在大眾中所穿。大衣名僧伽黎,即複衣,在乞食、說法等時所穿的,是佛教大禮服。此處著衣,即大衣。但不定是穿了走,或擔在肩頭,或由侍者拿著,到城村附近,才穿起來。缽是盛飯的器具,譯義為應量,即隨人的食量而有大小不同。佛用的缽,傳說是石缽。成道後,有商人奉褂供佛,但沒有食器。四天王各獻一石缽,佛就合四為一缽。所以佛缽的缽沿,有四層疊痕。給孤獨園在城外,所以說入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是敘述乞食的經過。佛教的乞食制度,是平等行化;除不信三寶不願施食者而外,不得越次而乞,以免世俗的譏毀。乞食以後,即回祇園吃飯。飯吃好了,這又把進城所著的大衣,盛放飯食的缽,一一的整潔收起。入城乞食是赤足的,路上來回,不免沾染塵埃;佛陀行同人事,所以需要洗足。敷座而坐,並非閑坐,是說隨即敷設座位,端身正坐,修習止觀。如上所說的,乞食屬於戒,坐屬於定,正觀法相屬於慧。又、來往於祇園及舍衛城中,是身業;入定攝心正觀,是意業;下面出定說法,即語業。三業精進,三學相資,為宣說金剛般若經的緣起。

大乘經每以佛陀放光、動地等為發起,而本經卻以入城乞食為開端。般若經的中心思想,在悟一切法無自性空,離種種妄執。但不得性空的實義者,信戒無基,妄想取一空,以為一切都可不必要了。不知佛說性空,重在離執悟入,即離不了三學;假使忽略戒行,定慧而說空,決是「惡取空者」。從體悟說:性空離相,不是離開了緣起法,要能從日常生活中去體驗。所以,穿衣、吃 飯、來往、安坐,無不是正觀性空的道場!佛將開示般若的真空,所以特先在衣食住行的日常生活中,表達出性空即緣起,緣起即性空的中道。



註: 傳道法師講解補充:

從著衣持缽, 到吃飯洗腳說法, 在這日常生活過程當中展現了戒定慧。本段經文敍述, 佛教不但是智慧的宗教, 也是德行的宗教。

乞食的精神是自己的食衣住行都來自四方大衆, 乞食的過程也許也參雜了恭敬恭維或冷嘲熱諷。生起感恩報恩的心就不會被外在順境逆境所染。十方來十方去共成十方事,萬人施萬人捨共結萬人緣。日本有一些寺廟還是過著乞食生活, 台灣的岀家人可以說都沒有乞食, 但有一些是職業的乞士, 穿出家人的衣服, 到處在人多的路口托缽, 那不一定是出家人。

佛說性空,重在離執著悟入無生法忍的真理,不離戒定慧三學。不是吃肉喝酒而自已為空, 別人不吃肉喝酒是執著。離開戒定慧三學只會順著自己的習性越淊越深, 是不可能開悟的。



今日內容的教學節目

傳道法師 / 般若經講記第三集-part6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FSc9ExpRiU&NR=1
傳道法師 / 般若經講記第三集-part7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9caPxdCzP4&NR=1


回應:aaa 2010-02-24 14:03:35 (IP:  ) T 3000_R 11 引 用
甲二 正宗分 乙一 般若道次第 丙一 開示次第 丁一 請說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本經以須菩握為當機者。在般若法會中,須菩提是聲聞行者,不是菩薩,那他怎能與佛問答大乘呢?這因為般若雖但為大乘,而密化二乘。又因為他與般若法門相契:第一、他是解空第一者,是證得無諍三昧者,於性空深義能隨分徹了。其次、他有慈悲心,哀愍眾生的苦迫,所以不願與人諍競。得大智慧,能從慈悲心中發為無諍的德行,有菩薩氣概,所以般若經多半由他為法會的當機者。

長老,是尊稱。凡年高的;或德高的,如淨持律儀、悟解深法、現證道果,都稱長老。須菩提,是梵語,譯作空生或善現。傳說:他誕生時,家內的庫藏財物忽然不見;不久,財物又自然現出,所以立名須菩提。佛弟子請佛說法,是有應行禮儀的。所以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而起,偏袒了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問佛。袒,是袒露肉體。比丘們在平時,不論穿七衣或大衣,身體都是不袒露的。要在行敬禮時,這才把右肩袒露出來。跪有長跪、胡跪,右膝著地是胡跪法。袒右跪右,以表順於正道;合掌當胸以表皈向中道。如論事,這都是印度的俗禮。

須菩提隨順世俗,先讚歎釋尊說:太希有了!世尊!如來善於護念諸菩薩,又能善巧的付囑諸菩薩!這太希有了!如來,即佛號多陀阿伽陀的義譯。梵語本有三種意思:即從如實道中來的,如法相而解的,如法相而說的;通常但譯為如來。什麼叫護念,什麼叫付囑?護念即攝受,對於久學而已入正定聚的菩薩,佛能善巧的攝受他,使他契入甚深的佛道,得如來護念的究竟利益。經說菩薩入地,有佛光流灌或諸佛親為摩頂等,即是心同佛心而得佛慧攝受的明證。付囑,即叮嚀教誡,對於初學而未入正定聚的菩薩,佛能善巧教導,使他不捨大乘行,能勇猛的進修。又可以說:佛能護念菩薩,使他自身於佛法中得大利益;佛能付囑菩薩,使他能追蹤佛陀的高行,住持佛法而轉化他人。總之,佛能護念菩薩,付囑菩薩,所以大乘佛法能流化無盡。教化菩薩的善巧,早為須菩提所熟知,所以先就此推尊讚揚如來,以為啟問大乘深義的引言。有解說為:須菩提「目擊道存」,「言前薦取」,所以殷勤讚歎,這可說是別解中極有意義的。

接著,須菩提問佛: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的善男女們,應怎樣的安住其心?怎樣的降伏其心?此二問,是為發大菩提心者問的,所以什麼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先有明確的了解。阿耨多羅,譯為無上;三藐三,譯遍正;菩提,譯覺:合為無上遍正覺。這是指佛果的一切,以佛的大覺為中心,統攝佛位一切功德果利。單說三菩提─正覺,即通於聲聞、緣覺,離顛倒戲論的正智。遍是普遍,遍正覺即於一切法的如實性相,無不通達。但這是菩薩所能分證的,唯佛能究竟圓滿,所以又說無上。眾生以情愛為本;佛離一切情執而究竟正覺,所以以大覺為本。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即是發成佛的心。發心、即動機,立志,通於善惡;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即是第一等的發心。以崇高、偉大、無上、究竟的佛果為目標,發起宏大深遠的誓願,確立不拔的信心,這名為發無上遍正覺心。但是,為什麼要成佛?要知道:大菩提心是從大悲心生的;所以發心成佛,與救度眾生有必然的關係。經上說:『菩薩但從大悲心生,不從餘善生』;『為利眾生而成佛』,都是此意。由於悲心的激發,立定度生宏願,以佛陀為軌範,修學大悲大智大勇大力,以救度一切眾生,名為發菩提心。因此,如貪慕成佛的美名,但為個己的利益,那是菩提心都不會成就,何況成佛!

應云何住與云何降伏其心,可通於二義:一、立成佛的大願者,應當怎樣安住,怎樣降伏其心?一、怎樣安住,怎樣降伏其心,才能發起成就菩提心?住,龍樹釋為『深入究竟住』。凡發大菩提心者,在動靜、語默、來去、出入、待人接物一切中,如何能使菩提心不生變悔,不落於小乘,不墮於凡外,常安住於菩提心而不動?所以問云何應住。眾生心中,有種種的顛倒戲論,有各式各樣的妄想雜念,這不但障礙真智,也是菩提心不易安住的大病。要把顛倒戲論,一一的洗淨,所以問云何降伏其心。住是住於正,降伏是離於邪,住是不違法性,降伏是不越毘尼。但此住與降伏,要在實行中去用心。如本經即在發菩提心─願菩提心,行菩提心,勝義菩提心等中,開示悟入此即遮即顯的般若無所住法門。無住與離相,即如是而住,即如是降伏其心。

什公所譯,惟有此二問。此二─住與降伏,於菩提心行上轉;全經宗要,不過如此住於實相而離於戲論而已。諸異譯,於住及降伏間,更有「云何修行」一問。考無著論,此三問遍通於一切,即於發心─發起行相,及修行─行所住處,都有這願求的住,無分別相應的行,折伏散亂的降伏,與本譯意趣相近。世親釋論,將此三問別配三段文,隔別不融,與本譯即難於和會。



註: 傳道法師講解補充:

「無著」是「世親」的哥哥也是老師。無著的論比較接近中觀系統, 世親的論比較接近唯識系統。研究佛法一定先要把大乘三系分清楚,『性空唯名』系,『虛妄唯識』系,『真常唯心』系, 金剛經是中觀般若系統, 是『性空唯名』系, 所以世親的論難免失去原意。

「目擊道存」: 眼睛相看,便知彼此心志。表示不必再以言語去溝通。莊子田子方:「若夫人者,目擊而道存矣,亦不可以容聲矣。」



今日內容的教學節目

傳道法師 / 般若經講記第三集-part8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ifw9GzdGMQ&NR=1
傳道法師 / 般若經講記第三集-part9 http://www.youtube.com/watch?v=O9FqNxagy9w&NR=1
傳道法師 / 般若經講記第三集-part10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pv3dOQuyRk&NR=1


回應:aaa 2010-02-25 12:38:13 (IP:  ) T 3000_R 12 引 用
丁二 許說 『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 。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佛聽了須菩提的讚歎與請問,就印可讚歎他說:好得很!好得很!你說得真不錯!如來的確是能善巧護念諸菩薩,能善巧付囑諸菩薩的。現在,我要給你說發大菩提心的,應當這樣的安住,應當這樣的降伏其心:你仔細聽吧!須菩提得到了如來的應允,歡喜的回答說:是的,世尊!我們都願意聽你的教誨 !

如是住及如是降伏其心,約全經文義次第說,當然是指如來下文開示。但古德曾解說為:如上文所說的─乞食、著衣、持缽、入城、洗足等,那樣安住,那樣降伏其心。須菩提的「唯然」,即契見如來的深意,這真是富有新意的別解!



丁三 正說 戊一 發心菩提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溼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發心菩提,即初發為度眾生而上求佛道的大願,也稱為願菩提心。自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至而滅度之,是菩薩的大悲心行。自如是滅度至即非菩薩,是與般若無相相應,要這樣降伏其心,安住其心!悲願為本的菩提心,才能成就而成為名符其實的菩薩。

菩薩,是菩提薩埵的簡稱。薩埵是眾生─新譯有情,菩提是覺。發心上求大覺的眾生;或上求大覺,下化眾生的,名為菩薩。菩薩以菩提心為本,離了菩提心,即不名為菩薩。摩訶薩,是摩訶薩埵的簡稱。摩訶譯為大;菩薩在一切眾生─凡夫,小乘中為上首,所以名摩訶薩。還有,薩埵,在凡夫以情愛的衝動為中心,生存鬥爭,一切互相的爭執、殘殺,都由此情愛的妄執所引發。眾生的情愛勝於智慧,所以一言一動,都以一己、一家、一族、一國的利益為前提,甚而不顧眾生多數的福樂。菩薩發菩提心,以智慧淨化情愛,發為進趣菩提,救度眾生的願樂;於是乎精進勇猛的向上邁進,但求無上的智慧功德,但為眾生的利益,此心如金剛,勇健、廣大,所以又名摩訶薩埵(薩埵即勇心)。應如是降伏其心,即於菩薩應發的度生大願中,不著一切眾生相。

所有一切眾生之類,是總舉一切眾生。眾生是五眾和合,生死流轉的眾生。一切眾生,可以分作三類說:一、從眾生產生的方式說,有四種:卵生,如飛禽等。先由母體生卵,與母體分離,再加孵化而產生。胎生,如人獸等。起先也類似卵,但不離母體,一直到肢體完成,才離母體而生。溼生,如昆蟲等。先由母體生卵,離母體後,祗攝受一些水分及溫度,經過一變再變,才達到成蟲階段。化生,如天上的眾生,都是由業力成熟而忽然產生的。二、從眾生自體的有沒有色法─物質說,有二類:有色的,如欲界與色界的眾生。無色的,是無色界眾生。關於無色界,有說是沒有麤色,細色是有的。有說:細色也沒有,僅有心識的活動。三、從眾生的有沒有心識說,有三類:有想的,如人類及一般的天趣。無想的,這是外道無想定的果報,名無想天。這無想的眾生,有說:只是沒有麤顯的心識,微細的心識是有的。有的說:什麼心識也不起。非想非非想的,是無色界非想非非想處的眾生。他實在是有想的,但印度某些宗教師,以為到達非想非非想處,就是涅槃解脫了。所以,佛法中稱之為非想非非想,即雖沒有麤想─非有想,但還有細想─非無想;還取著三界想,沒有能解脫呢!

發菩提心,本經以大悲大願去說明;可見離了大悲大願,即沒有菩薩,也沒有佛道可成。以度生為本的菩提心,第一,是廣大的:不但為一人,一些人,或一分眾生,而是以一切眾生為救拔的對象。又是徹底的:眾生的苦痛無邊,冷了給他衣穿,餓了給他飯吃,病了給他醫藥,都可解除眾生的痛苦,政治的修明,經濟的繁榮,學術的進步,也著實可以減輕眾生的痛苦。但苦痛的根源沒有拔除,都是暫時的,局部的,終非徹底的救濟。所以,菩薩的大菩提心,除了這些暫時的局部的而外,要以根本解脫的無餘涅槃去拯拔眾生。涅槃為名詞,指解脫生死苦迫的當體;滅度是動詞,即使眾生於涅槃中得到眾苦的解脫。涅槃本不可說一說多,然依世俗施設來說,即有凡外與佛法的不同。世俗有人說:冷了餓了,有饑寒的苦迫;如生活富裕,豐衣足食,這就是涅槃。涅槃的字義,有消散的意思,即苦痛的消除而得自在。所以俗人拍著吃飽的肚子說:這就是涅槃。有些外道,以四禪八定為涅槃;不知這祇是定境的自我陶醉,暫時安寧,不是徹底的。佛法說涅槃,有二:一、有餘(依)涅槃:通達一切法的寂滅性,離煩惱而得到內心的解脫,即是涅槃。但由前生惑業所感的果報身還在,從身體而來的痛苦,還未能解除。所以,即使是阿羅漢,饑寒老病的身苦,還是一樣的。二、無餘(依)涅槃:無學捨身而入無量無數的法性,不再有物我、自他、身心的拘礙,名為無餘。菩薩發願度生,願使每一眾生都得此究竟解脫,所以說: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無餘涅槃,為三乘聖者所共入,菩薩也會歸於此。菩薩安住無住大涅槃,即此無餘涅槃的無方大用,能悲願無盡,不證實際罷了!本經以無餘涅槃度脫一切眾生,即本於三乘同入一法性,三乘同得一解脫的立場;也就因此「通教三乘」而「但為菩薩」。

菩薩願滅度無限量、無計算、無邊際的眾生,但在菩薩的菩提心行中,不見有一個眾生得滅度的。般若經也說:『我當以三乘法拔濟一切有情,皆令入無餘涅槃界而般涅槃;我當以三乘滅度一切有情而實不見有情得滅度者』。何以不見有情?因菩薩觀緣起相依相成,無自性可得,通達自身眾生身為同一空寂性,無二無別,不見實有眾生為所度者。必如此,纔是菩薩的大菩提心,纔能度一切眾生。否則,即執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離空無我慧─般若的悲願,即不能降伏其心而安住菩提心了,即不成其為菩薩了!

通達我、人、眾生、壽者的無相,即般若慧的妙用。在大乘行中,般若是遍通一切的,不論四攝、六度、三解脫、四無量以及一切智、一切種智,無不以般若慧而徹悟他的空無自性。所以,菩提心是即空的菩提心,與菩提心相應的悲願,即無緣大悲。見到眾生的痛苦,生起濟拔的惻隱心,以世間的財法去救濟他,是眾生緣悲。如見眾生為相續、和合的假我,法生苦生,法滅苦滅,因而起悲濟心,是法緣悲。如能觀諸法從緣,都無真實的自性,悟入法性空,緣即空而緣起的假我,生大悲心,願度如幻眾生,這是無緣大悲。無緣大悲,即與般若相應的大悲。悟了眾生空寂無自性,所以雖度脫一切而實無眾生得滅度者。如海中印現的明月,由於風吹波動而月相不見了。從他的不見說,好似滅去了,其實那有自體可滅呢!發心菩提,重在發願度生,所以也就重於我空。

我、人、眾生、壽者,都是眾生的異名;般若經中有十六種異名,都不外從眾生的某一特性而立名,眾生即執此為實有。我,是主宰義,即每一眾生的行動,常人都有自己作主與支配其他(宰)的意欲,所以稱為我。人,行人法,所以名為人。眾生,約現在說:即五眾和合生的─有精神與物質和合的;約三世說:即由前生來今生,今生去後生,不斷的生了又死,死了又受生,與補特伽羅的意義相合。壽者,說眾生的從生到死,成就命根,有一期的生命相續。以般若正觀,即無我、人、眾生、壽命的實性可得。但在五眾和合的緣起法中,有無性從緣的和合相續─假我;依此假名眾生,成立業果相續,生死輪迴。眾生不知無我而執為實有我及我所,所以起惑造業,生死不了;如達自性空而離自我的妄執,即能解脫而入無餘涅槃。

菩薩發菩提心,以大悲為根本,即菩提心由大悲而發起;大悲所發的菩提心,非般若空無我慧,不得成就,即要以般若為方便。悲心不具足而慧力強,要退墮聲聞乘的。慧力不足而悲心強,要流於世俗而成所謂「敗壞菩薩」的。必須大悲,般若相輔相成,才能安住菩提而降伏其心。般若經說:『一切智智相應作意(即菩提心),大悲為上首,無所得─即般若空慧為方便』,發菩提心者,不可不知!



註: 傳道法師講解補充:

「眾生是五眾和合」: 五眾是「色受想行識」,由五種元素集合而成,眾緣所生,所以稱「眾生」。
「化生」: 如「天上」的眾生和「惡鬼道」的眾生,都是由業力成熟而產生的。
「補特伽羅」: 叫「數取趣(道)」。指我們凡夫眾生一直在六道生死輪迴。

「非有想」: 以愛著來講稱為「非有愛」,例如自殺。因為愛自己但沒有辨法逹到自己想要的結果所以要自殺,其實執著還是很深。「非有想」還是執著,還沒開悟。

菩薩「能悲願無盡,不證實際罷了」: 菩薩證到空性,「從空出假」安住在有餘(依)涅槃, 雖然還有身體所帶來的飢餓苦痛的不方便, 但發願生生世世度眾生,不願證入無餘(依)涅槃。

「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 菩薩盡心盡力度眾生不是在積福報,不會去算我今天度了幾位,今年度了幾位,或發願我今生要度幾位眾生出家。這樣就會有業積壓力,不擇手段。台灣也曾經因為集體出家而發生社會問題。發心菩提,重在我空度眾生,與空無我慧相應,才不會厭倦痛苦而退失道心。

「一切智智相應作意(即菩提心)」: 「一切智智」就是無上菩提,就是佛的菩提。「相應作意」就是起心動念都不離菩提心。例如我讀書學習是為了要度眾生、我工作賺錢是為了要度眾生、一切一切的所作所為都是為了要度眾生。



今日內容的教學節目

傳道法師 / 般若經講記第四集-part1 http://www.youtube.com/watch?v=sUPtJDehl8Y
傳道法師 / 般若經講記第四集-part2 http://www.youtube.com/watch?v=A9K94a3Hr04
傳道法師 / 般若經講記第四集-part3 http://www.youtube.com/watch?v=Z_vOpMorFDI&feature=related
傳道法師 / 般若經講記第四集-part4 http://www.youtube.com/watch?v=hVPMkSvnLck&feature=related


回應:aaa 2010-02-26 11:58:47 (IP:  ) T 3000_R 13 引 用
6戊二 伏心菩提『復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 、觸、法布施。須菩提!善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須菩提!於意云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 』!『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發菩提心,不單是心念而已,要有踏實的事行去救眾生。從救度眾生中,降伏自己的煩惱,深入清淨的實相,達到自利利他的圓成。所以,在發心菩提─願心菩提以後,應進而修行─行心菩提,漸能折伏煩惱使不現行,七地以前,名為伏心菩提。

論到菩薩的修行,總括的說,不外乎六波羅蜜。此六度以般若為導,而實彼此相應相攝,一波羅蜜即具足一切波羅蜜。本經發菩提心,以大悲度眾生為首,這與布施─以自己所有的給予眾生,使他離苦得樂,尤為吻合,故本經即以布施為主而統攝利他的六度行。布施如何能攝六度?布施有三:一、財施:以財物賙濟人是財施,以體力甚至犧牲生命去救助人,也是財施。所不同的是:衣食等財物為外財施,體力、心力以及生命等為內財施。這財施,即狹義的施波羅蜜。二、無畏施:令眾生離諸怖畏,這就是持戒與忍辱二波羅蜜。持戒,能處眾不礙大眾,不使人受到威脅不安。如殺人者,使人有生存的威脅;偷盜者,使人有外命(財物)喪失的恐怖等。如能受持禁戒,潔身自守,即不會侵害他人,能使人與人間相安無事了。但人類個性不一,你以戒自守,他卻以非禮待你;如不能感化或設法避免,不能忍受而衝突起來,仍不免相殺相奪,造成人間的恐怖。必須以戒自守─克己,又以忍寬容他人─恕人,才能做到無畏施。三、法施:即精進、禪定、般若三波羅蜜。般若是明達事理的,沒有智慧,即落於顛倒二邊,不知什麼是佛法?是邪是正?那怎能救人?禪定是鑑機的,如內心散亂,貪著世間,我見妄執,即不能洞見時機,不知眾生的根性,即不能知時知機而給予適宜的法藥。精進是雄健無畏的,有了精進,才能克服障難,誨人不倦,利人不厭。這樣,六波羅蜜統攝於布施,為菩提行的根本了。要救眾生,不能不犧牲自己去利他─布施:這必須具足物質救濟,以達到眾生生活等的滿足;必須以戒忍的精神,達到人與人間和樂安寧;又必須以進、定、慧的教化,革新眾生的思想意志,而使之歸於中道。從前,僧團中的「利和同均」「戒和共遵」「見和無諍」,也即是六度精神的實施!

佛對須菩提說:菩薩行布施─六度利他時,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這即是說:不要住於色境而行布施,不要住於聲境乃至法境而行布施。於法應無所住的法,指一切法說;香味觸法的法,但指意識所對的別法塵。住,是取著不捨的意思。眾生在六塵境─認識的一切上起意識時,都有自性的執見,以色為實色,以聲為實聲,總以為是確實如此存在的。因為取著六境,即為境所轉而不能自在解脫。菩薩為度眾生而行布施,對於施者、受者、施、施時、施處、施因、施果這一切,當然要能遠離自性的妄取,能不著相而布施,才能真實利濟眾生。否則,覺得有我是能施,他是受施,所施物如何如何,希望受者的報答,希望未來的福報,甚至因而貢高我慢,這都從住於法相而生起來,這那裡還像菩薩行?所以,佛總結的對須菩提說:菩薩修行,應這樣的不住於相─相即六塵境相而行布施!

不住於相的布施,能降伏煩惱,能安住菩提心,而且所得的福德,廣大得不可思議!有相布施,不能通達三輪性空,所得功德即有限有量。無論功德多麼大,總不過是人天有限的福報。但如能以般若相應而布施,將此布施融歸於法性,迴向於一切眾生而同趨於大覺,功德即無限而不可思量。如以一滴水投入大海中,即遍大海的水性而不可窮盡。為了說明這個,佛便問須菩提說:你的意見怎樣?東方的虛空可思量嗎?南方、西方、北方的虛空,以及四維、上 方、下方的虛空,可以思量嗎?須菩提一概否定的說:不可。佛即說:既知道十方虛空是不可思量的,也應該知道菩薩不住相布施的功德,也同虛空一般的不可思量。這並不是以虛空的廣大,形容福德的廣大,而是以虛空的無所有,不可住、不可著、不可說邊際數量,如無相布施的自性不可得一樣。菩薩是應該這樣的安住,這樣的行施,所以如來說:菩薩但應如所教住!無相布施,指空相應布施,通達能施所施畢竟無自性的布施。即空如幻的布施,如此因,如此果,如此利他,如此自利,都法相宛然有而不失不壞。佛怕人以無記心布施,或執理廢事,所以特舉不可思量的功德以顯示布施因果。

前發心菩提,以願度眾生為主,所以與般若相應即重在我空。伏心菩提以實行利濟為主,所以與般若相應,即重在法空。



註: 傳道法師講解補充:

有人對「自利利他」提出疑問,是否要開悟證果,像菩薩有神通才有辨法利他?這實在太少了。其實不一定是這樣。「利他」有直接有間接。例如醫學院的學生,算是利他的準備,間接利他。有人問印順導師,自己還不會游泳如何下水救人?(比喻自己還沒開悟證果如何利他)印順導師:如果自己不下水練習,永遠也學不會游泳。自己還不會游泳可以用繩子或救生圈救人。我們還沒開悟證果,但有正信正見,可以介紹別人看書籍,或親近善知識,間接利他。

「六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應該說「安忍」, 忍辱好像只有在逆境才適用。不管在順境逆境, 不順不逆境都要不為所動。「般若攝導萬行,萬行莊嚴般若」。般若是在萬行的順境逆境中顯現,也就是「般若是在緣起中展現」。

布施如何能攝六度: 布施有三:財施, 無畏施,法施。
財施: 以財物賙濟人,以體力甚至犧牲生命去救助人。狹義的施波羅蜜。
無畏施: 持戒,能處眾不礙大眾,不使人受到威脅不安。持戒波羅蜜。安忍,寬容他人,安忍波羅蜜。
法施: 精進,克服障難,誨人不倦,利人不厭,精進波羅蜜。禪定、能洞見時機,知眾生的根性,禪定波羅蜜。般若,明達事理,般若波羅蜜

「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如「虛空不可思量」。在這裏印順導解釋和一般不一樣。一般解釋: 住相布施,福德有限有量。無住相布施,福德如虛空不可思量。所以我行布施要無住相布施,這樣才會有大的福德。無住相布施,是要我們布施時不要執著, 但經過解釋之後,大家執著於無住相布施,可以得到大的福德。印順導解釋: 無相布施,指空相應布施,形容福德的廣大,如虛空的無所有,不可住、不可著、不可說邊際數量,如無相布施的自性不可得一樣。

「無記心布施」: 例如有些地方有人穿著破舊衣服乞討, 或穿著出家人衣服托缽, 你就給他錢, 而不管對方是否真正需要幫忙, 或是裝可憐裝出家人的職業行乞人。那是無心無記。無住相布施是有心記但不執著, 兩者不一樣。學佛先要有分別心, 要能分別善惡好壞, 知道對方需不需要幫助, 需要多還是少。有分別心, 但沒有愛染執著。

「執理廢事」: 有些人講, 反正心無罣礙就好了, 何必布施。反正布施也是講三輪體空, 沒有能施所施被施, 這樣就是「執理廢事」



今日內容的教學節目

傳道法師 / 般若經講記第四集-part5 http://www.youtube.com/watch?v=6wYulDrYJEI
傳道法師 / 般若經講記第四集-part6 http://www.youtube.com/watch?v=_ReonoLanbw
傳道法師 / 般若經講記第四集-part7 http://www.youtube.com/watch?v=2BGL7zWIcUM


回應:aaa 2010-02-27 11:57:13 (IP:  ) T 3000_R 14 引 用
戊三 明心菩提 己一 法身離相而見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明心菩提,約七地菩薩定慧均等,現證法性,得無生法忍而說。證法,即「見法」,「見法即見佛」。佛之所以為佛,即在究竟圓覺緣起空寂的中道;離此正覺,更沒有什麼奇特!如能悟徹緣起法相的空寂,即與佛同一鼻孔出氣。所以說:『見緣起即見法,見法即見佛』,這才是真切見佛處。上面伏心菩提,廣行利濟眾生,積集了無邊的福智資糧;漸能悲智相扶,定慧均等,「方便成就」,有力現證無分別法性了。因此,佛特舉「見佛」,問須菩提道:取著身相─三十二相、出入來去相、穿衣吃飯相、坐禪說法相,能正見如來嗎?須菩提是過來人,所以說不可。從前,有一次,佛從忉利天來下人間,人間的佛弟子,都歡喜的去見佛。依次序,比丘應在比丘尼之先,但蓮華色尼為了先得見佛,即化作轉輪王,走在最前面。他以為最先見佛了,但佛對他說:不是你先見,『須菩提先見我身』。原來,那一次,須菩提沒有參加迎佛的勝會。當眾人去見佛時,他想:佛曾說:見法即見佛,我何不正觀法相!於是他就觀察諸法的從緣生滅,從無常為門而悟入諸法無性空,徹見了如來法身。須菩提曾有此體驗,所以佛一提到,他就肯定的說: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這些身相,都不過是假名如幻的妄相;佛的無盡莊嚴,也一樣的絕無少許法可取可得。所以,佛說的身相,即非有身相的實性。如取著假相為佛,即不見如實空相,自也不能深見如來的所以為如來了!

須菩提但依身相的虛妄說,如來本此原理,又推進一層說:不但如來的身相是虛妄的,所有一切的法相,如山河大地器界相,凡外賢聖眾生相,有礙可壞的色相,明了分別的心相,這一切無不是依緣起滅,虛妄不實的。虛妄的還他虛妄,如不執妄相自性為可見可得,即由諸相非相的無相門,契入法性空寂,徹見如來法身了!從緣起的虛誑妄取相看,千差萬別;從緣起本性如實空相看,卻是一味平等的。法性即一切法自性不可得而無所不在,所以也不須於妄相外另覓法身,能見得諸相非相,即在在直見如來。所以古人說:『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

般若道三階:發心菩提重於願,伏心菩提重在行,明心菩提重在證。又,初是住菩提心,中是修悲濟行,後是悟如實義。初以般若扶大悲願,中以般若導六度行,後是般若現證。雖各有所重,而菩提願、悲濟行與性空見,實是不可離的。

立菩提願───發菩提心 修悲濟行───伏心菩提 住性空見───明心菩提

註:左邊三項除對應右邊之實線關係外,與其他二項亦有虛線之關係。如:立菩提願應用虛線與伏心菩提及明心菩提相連。



註: 傳道法師講解補充:

「可以身相見如來不」: 悉達多太子(佛陀)之所以成佛不是因為他是太子, 不是因為他的六年苦行, 也不是因為他度眾生四十幾年, 而是因為他證入「緣起無我」的空性。如果你也悟入「緣起無我」的空性, 那麼你的證悟就和佛陀一樣, 你就見到如來了。就是體證到佛的境界。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山河大地, 不同的地理環境, 不同的自然景觀, 各種野生動物, 男男女女, 出家在家, …等等, 都是緣起空性, 都是平等平等, 包括佛陀的身體也是緣起空性, 平等平等。所以說『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東坡道「溪聲便是廣長舌, 山色豈非清淨身」

般若道三階: 發菩提心--立菩提願(悲濟行, 性空見)。伏心菩提--修悲濟行(菩提願, 性空見)。明心菩提--住性空見(菩提願, 悲濟行)。
雖各有所重,而菩提願、悲濟行與性空見,實是不可離的。「以此觀初心, 觀初心是如此。以此觀究竟, 究竟還是如此。」從初發心到究竟圓滿,菩提願、悲濟行與性空見都具足。



今日內容的教學節目

傳道法師 / 般若經講記第四集-part8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JST8AxZ6E4


回應:aaa 2010-02-28 16:04:39 (IP:  ) T 3000_R 15 引 用
己二 眾生久行乃信 庚一 問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



離一切相的現見法性,非凡常的名言思度可測,真所謂「甚深極甚深,難通達極難通達」的。所以,須菩提為末世眾生著想,勸學此甚深法門,而啟問如來:未來世中,眾生聽到這樣甚深的法門─言說章句,能有生起真實信心的沒有?

實信,在聲聞法中,即證須陀洹,得四不壞信─四證淨;大乘在見道淨心地。這是般若相應的證信,非泛泛的仰信可比。由信順而信忍,由信忍而達到信智一如的證信。論到證信,佛世即難能可貴了!何況末世眾生的福薄根鈍呢?須菩提舉此一問,不但說明了能有信者,且說明了證信者的資格;而相似的信解,也知道應該如何了!



庚二 答 辛一 戒慧具足 『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



般若法門雖極難信解,但自有利根障薄而智慧成就的眾生,能信以為實。佛說:在如來滅後,後五百年歲時,多有大心眾生出世,能發心學菩薩行,嚴持戒行,廣習布施的利他福德,智慧深徹,於佛說的般若章句,能生起深切的信心,確信唯此般若法門,為不二的解脫門,能如實悟入深義。從歷史上看:佛滅五百年後,迦膩色迦王治世的時代,大乘教法,廣大流行。般若經也說:『五百年後,般若經於北方當作佛事』。所以,深信此難信法門,確乎是有的。不過,要有「戒足」、「慧目」;如不持戒、不修福、不習禪慧,即不能於這甚深法門,得如實信了!



辛二 久集善根『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



此人所以能信解悟入甚深法門,因為在過去生中,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積集深厚的善根了!過去生中,多見佛,多聽法,常持戒,常修福,種得廣大的善根,這才今生能一聞大法,就淨信無疑,或一聞即悟得不壞淨信。在同一法會聽法,有的聽了即深嘗法味,有的聽了是無動於中;有的鑽研教義,觸處貫通,有的苦下功夫,還是一無所得;這無非由於過去生中多聞熏習,或不曾聞熏,也即是善根的厚薄。要知道:佛法以因果為本,凡能戒正、見正、具福、具慧,能信解此甚深法門,決非偶然,而實由於「夙習三多」。所以,佛法不可不學,不學,將終久無分了!



辛三 諸佛攝持 『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



過去久種善根,今生能戒慧雙修,聽此深法能生清淨信的,即為十方如來所知所見。如來知見,即上文的護念攝受。佛是大菩提的圓證者;菩提即智慧,菩薩即是具智慧分的,能與如來的大覺相契,所以能常在諸佛悲智的知見攝受之中。知而又見,即明是現量的真知灼見。眾生能淨信甚深法門,能為諸佛所護持,這是怎樣大的福德呀!



辛四 三相並寂『何以故?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何以故?是諸眾生,若心取相,則為著我、人、眾生、壽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何以故?者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戒慧成就,久集善根者,為什麼能得如來的護念,得無量福德呢?這因為此類眾生,已能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了;而且還沒有法相及非法相。我、人等四相,合為一我相:無此我相,即離我相的執著而得我空。無法相,即離諸法的自性執而得法空。無非法相,即離我法二空的空相執而得空空。執我是我見,執法非法是我所(法)見;執有我有法是有見,執非法相是無見。般若離我我所、有無等一切戲論妄執,所以說『畢竟空中有無戲論皆滅』。能三相並寂,即能於般若無相生一念清淨心。經上說:『一切法不信則信般若,一切法不生則般若生』。能契入離相,自能得如來的知見護念了。在「無非法相」句下,諸譯本有「無想,無非想」二句。

悟解三空,方能於般若無相法門得清淨信,此義極為重要。有以為我相可空而法相不空的;有以為我相空卻,法相可以不必空,即是說:執著法有是不妨得我空的;或者以為我法雖空而此空性─諸法的究竟真實,是真常妙有的。現在說:如覺有真實的自性相,有所取著,那不論所著的是法相或空相,不但不悟法空與空空,也不得無我慧,必也是取著我等四相的。所以,我我所見,實為戲論的根源,生死的根源。如真能無我無我所,離一切我執,那也必能離法見、空見的妄執,而能『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這因為我空、法空、空空,僅是所遣執取的對象不同,『而自性空故』的所以空,並無差別。如燒草的火與焚香的火,草火香火雖不同,而火性是同一的。了解草火的性質,就能明白香火的性質。眾生妄執自性相,即確實存在的─甚至是不變的,不待他的妄執。依眾生的自體轉,執有主宰的存在自體,即我執;於所取的法相上轉,執有存在的實性,是法執;這是於有為法起執;如於無為空寂不生不滅上轉,執有存在自性,即非法執。所以,執取法相而不悟法空,執非法相而不悟空空,終究是不能廓清妄執的根源,不知此等於不知彼,所以也不得我空了。

佛為弟子說法,多說眾生由五眾和合成;此五眾,一切是無常生滅不安隱法,所以色非我非我所,受、想、行、識也非我非我所。無常故無我的教授,利根者當下能依無我無我所,徹見涅槃寂滅。既離我執,也不會再取法相及非法相。佛滅後,有的不能從無常無我中得畢竟空,轉而執我無法有。對此執法眾生,不得不廣顯法空。而或者又撥無我法的緣起,或取執空性為實有離言自性。這都是守指忘月,辜負佛恩!所以,本經又如實開示:不應取相,如執著法相非法相,即執著我相,是不能得無我慧而解脫的。

不要以為這是大乘不共妙門!這是如來的一道解脫門,所以提醒須菩提說:還記得嗎?我在筏喻經中說『法尚應捨,何況非法』,即早已開示過了!筏是竹筏,交通不便或水淺的地方,竹筏可用作交通工具。利用竹筏,即能由此岸到彼岸。到了彼岸,竹筏當然捨去了,誰還把他帶著走!眾生在生死海中,受種種苦迫,佛為了濟度他們,說種種法門,以法有除我執,以空相破法執,使眾生得脫生死而到達無餘涅槃。當橫渡生死苦海時,需要種種法門,但度過中流,必須不執法非法相,才能出離生死,誕登彼岸。

筏喻經,出增一阿含中。法與非法,有二義:一、法指合理的八正道,非法即不合理的八邪。法與非法,即善的與惡的。如來教人止惡行善;但善行也不可取著,取著即轉生戲論──「法愛生」,而不能悟入無生。約「以捨捨福」說,善法尚且不可取著,何況惡邪的非法?二、法指有為相,在修行中即八正道等;非法指平等空性。意思說:緣起的禪慧等功德,尚且空無自性,不可取執,那裡還可以取著非法的空相呢?本經約後義說。從這引阿含教的非法非非法來說,可見前文也應以「不取法相、不取非法相」為正。諸譯增入「無想無非想」二句,不足取!



註: 傳道法師講解補充:

「言說章句」:就是「法門」道理。

「甚深極甚深,難通達極難通達」:阿含經:「不問汝知不知、且自先知法住,後知涅槃」。
「法住」是因果業報。起什麼因,動什麼念,造什麼業,會到三善道或三惡道,或解脫,或成為聲聞,圓覺,菩薩,佛。知道有善惡,報必由業, 知道有四聖六凡。要是這些都不知道,不要說開悟無望, 不要說讀了幾本佛經, 那些都是白費功夫。

「如來滅後後五百歲」: 有人說是一千年, 因為有二個後。在如來滅度後, 還是有大菩薩發願再來人世間度衆人, 我們今天能接觸佛法讀金剛經也是以前就種下的善根。

「戒足」:戒是德行,不是戒規。止惡行善清淨心。有德行修福慧修禪定喜歡幫助他人,那你就是在「正法」時期,和「如來滅後後五百歲」無關。會喊出「末法時期」是宗教的危機意識, 和年代無關。

像六祖慧能大師, 是多生多世種善根的結果。對於佛法一學就懂一聽就悟, 不要羨慕, 而是要更有信心。別人勤修戒定慧種善根而解脫, 我只要努力也可以解脫。

「夙習三多」:戒慧成就,久集善根。禪宗也常常講, 佛不是求來的, 不修更不是。



今日內容的教學節目

傳道法師 / 般若經講記第四集-part9 http://www.youtube.com/watch?v=C2tM74tBAd0
傳道法師 / 般若經講記第四集-part10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TzQt0PjFzg
傳道法師 / 般若經講記第四集-part11 http://www.youtube.com/watch?v=nhC_xR2mFG0


回應:aaa 2010-03-01 14:09:21 (IP:  ) T 3000_R 16 引 用
己三 賢聖無為同證 庚一 舉如來為證 辛一 正說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離一切相的般若,難信難解。上已明未來有人能信能證,以下再以已經能淨信實證的聖賢,來證明此難信難解的可信可證。先舉究竟圓證的如來為證。

佛問須菩提:今有兩個問題問你:一、如來在菩提樹下成遍正覺,實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可證得嗎?二、如來成道後,大轉法輪,確有法可說嗎?佛舉此二問,因菩薩得明心菩提,即分證無上菩提,而佛卻說:『諸相非相』;又說:『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恐有人懷疑: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不是可得嗎?不又大轉法輪嗎?既可證可說,為什麼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呢?須菩提雖沒有圓證如來境界,但他是無諍行大阿羅漢,憑自己證覺無為空性的體驗,及佛說無相,比知如來聖境而回答說:如佛所說,如我所解,是沒有定性─自性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佛所證,也沒有定性的法為如來所說。須菩提的回答,真是恰到好處!佛陀的現覺,沒有能證所證的差別可得,所謂『無智亦無得』。如覺有什麼為智慧所得,這那裡還是正覺!論到說法,更沒有定法可說,一切名言不得實義。佛法雖多,不外證法與教法。無證無說,即明如來的自證化他,無不性空離相;因為性空離相,這才成佛說法呢!但無有定法可說,決非隨便亂說。語言不得實相,但在世俗心境的習慣中,也有他的彼此、同異、是非。如東南西北,雖沒有定性,但世俗仍有一定的方向可指;假使指東話西,即是違反世間。世間的一般語言,尚不可亂說,何況佛法!所以,隨順世俗而安立佛法,如來師子吼,常作決定說。

何以證無可證,說無可說?因佛所說的及所證的法,是沒有定性可以取著的或可說的。取著,約心境的能證所證說;言說,約語言的能詮所詮說。凡是心有所取,口有所說,一切都是自性空的,所以名為非法;一切法非法的無為空寂,也還是不可取不可說,所以又說非非法。佛的自證化他如此,明心菩提也如此,為了顯明這點,所以說: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大聖佛陀,二乘聖者,大乘菩薩,或還在修證的進程中,或已達究竟極果,這都因體悟無為法而成。無為,即離一切戲論而都無所取的平等空性。無為離一切言說,平等一味,怎麼會有聖賢的差別?這如廣大的虛空─空間,雖可依事物而說身內的空,屋中的空,方空、圓空,但虛空性那裡有此彼差別!虛空雖沒差別,而方圓等空,還是要因虛空而後可說。這樣,無為法離一切戲論,在證覺中都無可取可說,而三乘聖者的差別,卻依無為法而施設。



傳道法師講解補充:

「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 佛陀的現覺,沒有能證所證的差別可得。如果還有一個「能證所證」,就表示還有一個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存在。所謂『無智亦無得』, 智就是能證,得就是所證得的法。破我執就是離我相,離一切相, 已經沒有一個能證所證了。佛以「無所得」自證化他, 無所得就是無罣礙。

「一切名言不得實義」: 一切的名詞言語都只是一個比喻講不到真正的本質。例如在黑板上寫一個「真火」,它還是「假火」, 要是「真火」黑板就燒起來了。但是是有做用的, 至少我們只道「火」是什麼, 不會把「水」當成是「火」。

「如來師子吼,常作決定說」: 佛陀在世所講的道理一定是我們聽的懂, 並指出那一些是正確, 那一些是不正確, 教導大衆層層提升。但為什麼佛陀「說無可說」呢?

佛陀說法是因人因時而說, 你在當時有那一些病, 佛陀就為你說那一些法藥, 過一段時間你的病沒有了, 法藥就不要在用了。可能你又有別的病, 不能一直用以前藥, 要對症下藥。所以「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如來說「非法」是要去我們凡夫執著有一個「法」可得, 但我們又執著有一個「非法」可得, 所以如來又說「非非法」。不管「非法非非法」皆不可取、不可說。

「虛空雖沒差別,而方圓等空,還是要因虛空而後可說」: 方形圓形所圍成空間的空性雖然都一樣, 但形狀大小是不一樣的。缘起相, 一切萬事萬物的外觀是不一樣, 但缘起性, 空性, 都相同。

「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三乘聖者的差別, 是依對空性體悟的大小而講大小乘。如「照見五蘊皆空」, 只體悟自己身心的空性。菩薩則照見法界空性, 就比自身心的空性要廣大了。聲聞圓覺有道種智, 但沒有後得智。後得智是證悟以後度衆生的實務經驗。菩薩不只觀自身的痛苦, 也觀衆生的痛苦, 所以會起大悲心。菩薩也觀佛陀神通方便度衆生的法門。「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這是如來度衆生的實務經驗。這和自己一個人禪坐, 一切圓滿無礙是無法比的。如來的功德大, 所證的境界大, 是因為如來在因地觀察修行度衆生非常的長久非常的廣大。所以因緣不同果報就不同。



今日內容的教學節目

傳道法師 / 般若經講記第五集-part1 http://www.youtube.com/watch?v=oG9BZxsT_zM
傳道法師 / 般若經講記第五集-part2 http://www.youtube.com/watch?v=ORuG95omruc
傳道法師 / 般若經講記第五集-part3 http://www.youtube.com/watch?v=xq5ao4y2WMU&feature=related


回應:aaa 2010-03-02 15:26:13 (IP:  ) T 3000_R 17 引 用
辛二 校德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



校量功德,在般若經中是隨處可見的。信解般若,必然能得大功德。這在悟解空性的聖賢,本是用不著廣說的;但為攝引初學,而怕他們誤解空義而撥無因果,所以特為層層的校量。功德的殊勝,在比較中最容易表顯出來。所以,佛問須菩提說:假使有人以充滿三千大千世界那麼多的七寶,布施貧窮困苦的眾生,或供養自己的父母,受教的師長,信奉的三寶,你說這人所得的功德多不多?七寶,是金、銀、琉璃、玻璃、車渠、赤珠、瑪瑙,這是形容質的貴重。三千大千世界,是一千小千為中千,一千中千為大千的一佛所化世界,這是形容量的眾多。以這樣貴重而又那樣多的七寶作布施,是真有其事嗎?有的說:這是假設的,世間七寶雖多,但總沒有這麼多;經中所說,只是假設校量罷了!有的說:可能是真實的。法身菩薩確能以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上供十方諸佛,下施六道眾生。

須菩提回答說:多極了!因所得福德,勝義諦中是沒有真實的福德性可得的。然而,因為法性空無自性,所以如幻緣起,能有一切的眾多福德可起可說。不然,實有的即不從緣起,也就沒有布施福德可說了。須菩提這樣的解說,還是為了聽眾。一面說有緣起,一面又即此緣起而顯空性。恐人聽說大福德,就以為福德有自性,所以必須「隨說隨泯」,攝一切法以趣空。

佛又對須菩提說,你所說固然不錯,但不要以為那人的福德就算大了!告訴你:假使另有人對於本經,不要說受持全部所得的功德,就是受持一四句偈,或為他人說一四句偈,所得的功德,也是超過那人的布施功德,千倍萬倍而不可計算的。受是領受,持是憶念明記不忘。四句偈,有人說是我等四相,有人說是末了一頌。其實,這是形容極少的意思。偈,有名為首盧迦偈的,是印度人對於經典文字的計算法。不問是長行,是偈頌,數滿三十二字,名為一首盧迦偈。如般若初會的十萬頌,金剛般若三百頌,都是指首盧偈而言。受持四句偈,意思是極少的;而所得的福德極多,即顯示了本經的殊勝。

修學佛法,不外『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依此修學的次第而細別起來,或說五法行─如法華,或說六法行等,或總為十法行。十法行是:一、書寫,二、供養,三、施他,四、諦聽,互、披讀,六、受持,七、開演,八、諷誦,九、思惟,十、修習。此中受持與為他人說,即略舉其中的二行。受持是自利,為他人說是利他,能於此甚深法門自利利他,功德當然不可思議。七寶等財施,固然能予人們以物質的滿足,但它是暫時的;法施,能啟發人的正知正見,健全人的品德,引導他向上增進以及解脫、成佛,由此而可得徹底的安樂,所以非財施可及!

佛所以說這人的功德超過七寶布施,是因為一切佛及佛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都從此般若性空法門─經典所出生的。般若經說:般若為諸佛母。如進一層說:佛說的十二部經,修學的三乘賢聖,也沒有不是從般若法門出生的。沒有般若,即沒有佛及菩薩、二乘,就是世間的人天善法,也不可得。般若為一切善法的根源!得無上遍正覺,所以名為佛;而無上遍正覺,即是老般若。沒有般若因行,那裡會有無上遍正覺,那裡會有佛?此經讚歎般若,及般若契會實相,所以不限於金剛經,凡與此般若無相法門相契的,都同樣的可尊 。

諸佛,是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佛所得法。佛與佛所得的法,合名佛法。佛說:所說的佛法,即是非佛法。畢竟空中,確是人法都不可得的。假使就此執為實有佛法,那就錯了!



傳道法師講解補充:

「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比喩難捨能捨, 把自己最喜歡的東西捨出去, 破我執。
「勝義諦」:特殊的體證。證入空無我慧的真理的時候, 沒有能證所證, 沒有多和少可以說。

「實有的即不從緣起」: 假如真正實有一個「福德」存在, 那就和「布施」無關了, 有沒有「布施」「福德」都存在。「布施」是從緣起, 有人需要, 自己有能力, 而且自己願意布施,別人願意接受這樣才能成為「布施」。「福德」也是從緣起, 什麼時後會出現?不知道。是不是以自己需要的方式出現, 不知道?

修學的目的是六根對六境, 根境識三合和時清楚明白, 如實如理如分與明相應, 就是智慧就是解脫。根境識三合和時, 順境起貪逆境嗔恨不順不逆則無知, 就是與無明相應就是煩惱。

財物(物質)的布施是必要的, 但法的的布施是重要的。「若人靜坐一須臾,勝造恆沙七寶塔,寶塔猶須化為塵,一念淨心成正覺。」



今日內容的教學節目

傳道法師 / 般若經講記第五集-part4 http://www.youtube.com/watch?v=wCpmfuUNF4Q
傳道法師 / 般若經講記第五集-part5 http://www.youtube.com/watch?v=5Gwltt96llU


回應:aaa 2010-03-03 18:21:24 (IP:  ) T 3000_R 18 引 用
庚二 舉聲聞為證
『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須菩提言:『不也, 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 名須陀洹』。『須菩提!於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須菩 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 『須菩提!於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 ,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不來,是故名阿那含』。『須菩提! 於意云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 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 人、眾生、壽者。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 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則不說 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明心菩提所證的諸相非相,是三乘所共入的。上文說:『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十地經也說二乘能得此無分別法性,所以再引聲聞的自證來證成。般若經是教化菩薩的,但也密化聲聞,不要妄執法相非法相,自稱阿羅漢!要知道:般若空為不二門,要是親證聖果的,一定會信解佛說的無我相、無法相、無非法相。法華經以此平等大慧為一乘的根柢,所以也說:除去增上慢人,真阿羅漢是決會信受的。所以般若經說:二乘的智與斷,都是菩薩無生法忍。這是以聲聞例證菩薩聖境,也即密化聲聞回心大乘。

佛問須菩提說:證須陀洹果的聖者,他會起這樣的想念:我能得須陀洹果嗎?須菩提曾經歷須陀洹果,所以即回答說:這是不會的。須陀洹的意義,即是入流─或譯預流。有的說;預是參預、參加、加入;得法眼淨,見寂滅性,即預入聖者的流類,所以名為須陀洹。但依本經,應這樣說,契入「法流」,即悟入平等法性,所以名為須陀洹─入流。然而契入法性流,是約世俗說;在現覺法流─勝義自證中,實是無所入的。法法空寂,不見有能證所證,也不見有可證可入。色聲等六塵,即一切境界相,不入此一切境相,才稱他為須陀洹呢!須陀洹是聲聞乘的初果,斷除三結即一切見所斷惑,初得法眼淨而得法身;經七番生死,必入涅槃。

佛又問:那末,證得二果的斯陀含,他會自念我能得斯陀含果罷?須菩提也說不會的。因為,斯陀含的意義是一往來─簡稱一來。證得二果的聖者,斷欲界修所斷惑六品,還有下三品,還須一往天上、一來人間受生,方得究竟。但在聖者的現覺中,沒有數量可說,沒有動相可說。那裡會想到此來彼去?聖者通達我法畢竟空,所以不但不會起實有自我的意念,就是自己的來去活動,也是了不可得。

佛接著又問:證了三果的阿那含,或許會自以為能證阿那含果吧?阿那含,是不來的意思。斷五下分結,即欲界的修惑斷淨,不再來欲界受生,所以名為阿那含─不來。須菩提回答說:也不會的。因為,沒有真實的不來者,是我空;沒有真實的不來法,是法空。阿那含深入法性,不但不著來相,也不著不來相。一般以為來去是動的,沒有來去,那即是不來(不去)的靜止了。其實,不來(不去)即是住;如沒有來去的動相,那裡還有不來不去的靜止相!緣起法中,靜不能離動,離動的靜止不可得;動也不離於靜,離靜的動相也不可得。來與不來,無非是依緣假合,在通達性空離相的聖者,是不會自以為是不來的。

佛又問:已證極果的阿羅漢,會自以為我得阿羅漢道嗎?須菩提答:不會這麼想。阿羅漢,有三義:一、應供,二、殺賊,三、無生。從阿那含而進斷五上分結,即上界的修所斷惑,得究竟解脫,名為阿羅漢。約他的恩德說:應受人天供養,為世間作大福田,名為應供。約他的斷德說:殺盡一切煩惱賊,名為殺賊。約他的智德說:徹證無生寂滅性,名為無生(得無生智)。凡夫為惑業所拘縛,流轉於生死中。初二三果的聖者,還不免隨惑潤業,而說他還有幾番生死。到阿羅漢,這才惑業乾枯,入於無生而不再感受生死,完成究竟的解脫。這樣的聖者,於五眾的相續和合中,不見一毫的自性法可得,而可以依之稱為阿羅漢的。徹悟一切法的生滅不可得,菩薩名為得無生法忍,聲聞即證無生阿羅漢。生滅都不可得,更有什麼無生可取可得!如見無生,早就是生了!所以,如自以為我是阿羅漢,即有我為能證,無生法為所證,我法、能所的二見不除,就是執著我等四相的生死人,那裡還是真阿羅漢!不過增上慢人而已!

須菩提是阿羅漢,所以論到這裡,即依自己的體驗說:世尊不是說我在諸大弟子之中,所得的無諍三昧最為第一嗎?不也說我是第一離欲(諸煩惱)的大阿羅漢嗎?世尊這樣的稱歎,可是我從沒有這樣想:我是離欲的大阿羅漢,我能得無諍三昧。假使我這樣隨相計著,那就在我見、法見、非法見的生死界中,佛也就不會說我是一個好樂修習阿蘭那行的人了。反之,因為不執著實有無諍三昧可得可修,世尊才稱歎我行阿蘭那行呢!梵語阿蘭那,即無諍。三昧,即繫心一境的正定。無諍三昧,從表現於外的行相說,即不與他諍執,處處隨順眾生。覺得人世間已夠苦了,我怎麼再與他諍論,加深他的苦迫呢?如從無諍三昧的證境說,由於通達法法無自性,一切但是相依相緣的假名而來。無我,才能大悲;離去空三昧,還有什麼無諍行呢!

這一章,四番問答,須菩提多隨順空義說。如隨順世俗,那末,我得須陀洹…我得阿蘭那行;都是可以分別言說的。不過,決不會執取實我與實法而作此念的。




庚三 舉菩薩為證 辛一 正說 壬一 得無生忍
『佛告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昔在然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來在然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




前依聲聞的證境說,此下約得道的菩薩說。佛告須菩提說:我─如來從前在修菩薩行時,在然燈佛的法會中,有沒有實在的法可得?須菩提當然回答沒有的。據說:釋迦在過去修菩薩行時─第二阿僧祇劫滿,曾在雪山修學。學畢,出山。求得五百金錢,想去報答老師。當時,見城中整飾市容,潔淨街道,問起路人,才知是預備歡迎然燈佛的。他想:佛是一切智者,難逢難遇!不能錯失這見佛的機會。於是,把所有的錢,買得五朵金色蓮華,至誠而歡喜的去見佛。見佛及弟子的威儀庠序,動靜安和,從心靈深處生起虔誠的敬信;以所得的五朵華,散向然燈佛。進城的必經道上,有一窪汙水,他就伏在地上,散開自己的頭髮,掩蓋汙泥,讓佛踏過。佛知他的信證法性,得無生忍,所以就替他授記:未來世中當得作佛,名釋迦牟尼。或者以為釋迦─因地─當時在然燈佛處,得了什麼大法,像「別傳」,「秘授」之類,所以舉此問須菩提。須菩提深見法性,所以說實無所得。得無生忍,但是隨世俗說;而實生滅不可得,不生不滅等也不可得,所謂『般若將入畢竟空,絕諸戲論』。如以為有法可傳可得,那便落於魔道,而不是證於聖性了。



傳道法師講解補充:

增上慢: 未證果言已證, 或證初果說自己證二果。證阿羅漢的聖者已經沒有執著我等四相, 所以不會說「我」是阿羅漢。

「聲聞圓覺的智與斷,都是菩薩無生法忍」: 阿羅漢所證的無生法忍與七,八地的菩薩一樣, 只是有無回小向大度衆生, 度衆生的量不同。

「須陀洹果」: 三結盡斷,謂身見、戒取、疑。破我見,對於「戒禁取見」無義意的戒行苦行不會去標榜嘗試, 不會「顯異惑衆」,因為對解脫的方很法清楚,對佛法增三寶和聖戒沒有懷疑。

「斯陀含果」: 三結斷,貪、恚、癡薄。還須一往天上、一來人間受生,方得究竟。一來一往是以我們凡夫觀點來說的, 二果的聖者破我執, 沒有來往的相。

「阿那含果」: 斷五下分結,謂身見、戒取、疑、貪欲、瞋恚。 欲界的修惑斷淨,不再來欲界受生,可以在「不還天」繼續修, 所以名為不來。三果的聖者已經證入我空法空的空性, 已無「動静」相可以執著。所以不會自以為是不來的。

「阿羅漢」: 貪、恚、癡永盡,一切煩惱永盡。有人說我是阿羅漢了, 我證到無生法了, 那就在我見、法見、非法見的生死界中, 那裡還是真阿羅漢!不過增上慢人而已!

世上(世俗諦)是有初果二果三果四,修學佛法不會都沒有成果, 但在勝義諦上是沒有的。

然燈佛為釋迦牟尼印證將來會成佛是給釋迦牟尼信心,表示他修學方法很正確而且已經有成就了,鼓勵他要繼用功努力。也給在場的大衆一個信心,只要大家用功修行也都可以成佛。



今日內容的教學節目

傳道法師 / 般若經講記第五集-part6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mQ5-0KKZw8
傳道法師 / 般若經講記第五集-part7 http://www.youtube.com/watch?v=qpm-BS99zMs
傳道法師 / 般若經講記第五集-part8 http://www.youtube.com/watch?v=6viCgwEtphI


回應:aaa 2010-03-04 18:01:19 (IP:  ) T 3000_R 19 引 用
庚二 舉聲聞為證 『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須菩提言:『不也, 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 名須陀洹』。『須菩提!於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須菩 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 『須菩提!於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 ,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不來,是故名阿那含』。『須菩提! 於意云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 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 人、眾生、壽者。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 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則不說 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明心菩提所證的諸相非相,是三乘所共入的。上文說:『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十地經也說二乘能得此無分別法性,所以再引聲聞的自證來證成。般若經是教化菩薩的,但也密化聲聞,不要妄執法相非法相,自稱阿羅漢!要知道:般若空為不二門,要是親證聖果的,一定會信解佛說的無我相、無法相、無非法相。法華經以此平等大慧為一乘的根柢,所以也說:除去增上慢人,真阿羅漢是決會信受的。所以般若經說:二乘的智與斷,都是菩薩無生法忍。這是以聲聞例證菩薩聖境,也即密化聲聞回心大乘。

佛問須菩提說:證須陀洹果的聖者,他會起這樣的想念:我能得須陀洹果嗎?須菩提曾經歷須陀洹果,所以即回答說:這是不會的。須陀洹的意義,即是入流─或譯預流。有的說;預是參預、參加、加入;得法眼淨,見寂滅性,即預入聖者的流類,所以名為須陀洹。但依本經,應這樣說,契入「法流」,即悟入平等法性,所以名為須陀洹─入流。然而契入法性流,是約世俗說;在現覺法流─勝義自證中,實是無所入的。法法空寂,不見有能證所證,也不見有可證可入。色聲等六塵,即一切境界相,不入此一切境相,才稱他為須陀洹呢!須陀洹是聲聞乘的初果,斷除三結即一切見所斷惑,初得法眼淨而得法身;經七番生死,必入涅槃。

佛又問:那末,證得二果的斯陀含,他會自念我能得斯陀含果罷?須菩提也說不會的。因為,斯陀含的意義是一往來─簡稱一來。證得二果的聖者,斷欲界修所斷惑六品,還有下三品,還須一往天上、一來人間受生,方得究竟。但在聖者的現覺中,沒有數量可說,沒有動相可說。那裡會想到此來彼去?聖者通達我法畢竟空,所以不但不會起實有自我的意念,就是自己的來去活動,也是了不可得。

佛接著又問:證了三果的阿那含,或許會自以為能證阿那含果吧?阿那含,是不來的意思。斷五下分結,即欲界的修惑斷淨,不再來欲界受生,所以名為阿那含─不來。須菩提回答說:也不會的。因為,沒有真實的不來者,是我空;沒有真實的不來法,是法空。阿那含深入法性,不但不著來相,也不著不來相。一般以為來去是動的,沒有來去,那即是不來(不去)的靜止了。其實,不來(不去)即是住;如沒有來去的動相,那裡還有不來不去的靜止相!緣起法中,靜不能離動,離動的靜止不可得;動也不離於靜,離靜的動相也不可得。來與不來,無非是依緣假合,在通達性空離相的聖者,是不會自以為是不來的。

佛又問:已證極果的阿羅漢,會自以為我得阿羅漢道嗎?須菩提答:不會這麼想。阿羅漢,有三義:一、應供,二、殺賊,三、無生。從阿那含而進斷五上分結,即上界的修所斷惑,得究竟解脫,名為阿羅漢。約他的恩德說:應受人天供養,為世間作大福田,名為應供。約他的斷德說:殺盡一切煩惱賊,名為殺賊。約他的智德說:徹證無生寂滅性,名為無生(得無生智)。凡夫為惑業所拘縛,流轉於生死中。初二三果的聖者,還不免隨惑潤業,而說他還有幾番生死。到阿羅漢,這才惑業乾枯,入於無生而不再感受生死,完成究竟的解脫。這樣的聖者,於五眾的相續和合中,不見一毫的自性法可得,而可以依之稱為阿羅漢的。徹悟一切法的生滅不可得,菩薩名為得無生法忍,聲聞即證無生阿羅漢。生滅都不可得,更有什麼無生可取可得!如見無生,早就是生了!所以,如自以為我是阿羅漢,即有我為能證,無生法為所證,我法、能所的二見不除,就是執著我等四相的生死人,那裡還是真阿羅漢!不過增上慢人而已!

須菩提是阿羅漢,所以論到這裡,即依自己的體驗說:世尊不是說我在諸大弟子之中,所得的無諍三昧最為第一嗎?不也說我是第一離欲(諸煩惱)的大阿羅漢嗎?世尊這樣的稱歎,可是我從沒有這樣想:我是離欲的大阿羅漢,我能得無諍三昧。假使我這樣隨相計著,那就在我見、法見、非法見的生死界中,佛也就不會說我是一個好樂修習阿蘭那行的人了。反之,因為不執著實有無諍三昧可得可修,世尊才稱歎我行阿蘭那行呢!梵語阿蘭那,即無諍。三昧,即繫心一境的正定。無諍三昧,從表現於外的行相說,即不與他諍執,處處隨順眾生。覺得人世間已夠苦了,我怎麼再與他諍論,加深他的苦迫呢?如從無諍三昧的證境說,由於通達法法無自性,一切但是相依相緣的假名而來。無我,才能大悲;離去空三昧,還有什麼無諍行呢!

這一章,四番問答,須菩提多隨順空義說。如隨順世俗,那末,我得須陀洹…我得阿蘭那行;都是可以分別言說的。不過,決不會執取實我與實法而作此念的。




庚三 舉菩薩為證 辛一 正說 壬一 得無生忍『佛告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昔在然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來在然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




前依聲聞的證境說,此下約得道的菩薩說。佛告須菩提說:我─如來從前在修菩薩行時,在然燈佛的法會中,有沒有實在的法可得?須菩提當然回答沒有的。據說:釋迦在過去修菩薩行時─第二阿僧祇劫滿,曾在雪山修學。學畢,出山。求得五百金錢,想去報答老師。當時,見城中整飾市容,潔淨街道,問起路人,才知是預備歡迎然燈佛的。他想:佛是一切智者,難逢難遇!不能錯失這見佛的機會。於是,把所有的錢,買得五朵金色蓮華,至誠而歡喜的去見佛。見佛及弟子的威儀庠序,動靜安和,從心靈深處生起虔誠的敬信;以所得的五朵華,散向然燈佛。進城的必經道上,有一窪汙水,他就伏在地上,散開自己的頭髮,掩蓋汙泥,讓佛踏過。佛知他的信證法性,得無生忍,所以就替他授記:未來世中當得作佛,名釋迦牟尼。或者以為釋迦─因地─當時在然燈佛處,得了什麼大法,像「別傳」,「秘授」之類,所以舉此問須菩提。須菩提深見法性,所以說實無所得。得無生忍,但是隨世俗說;而實生滅不可得,不生不滅等也不可得,所謂『般若將入畢竟空,絕諸戲論』。如以為有法可傳可得,那便落於魔道,而不是證於聖性了。




傳道法師講解補充:

增上慢: 未證果言已證, 或證初果說自己證二果。證阿羅漢的聖者已經沒有執著我等四相, 所以不會說「我」是阿羅漢。

「聲聞圓覺的智與斷,都是菩薩無生法忍」: 阿羅漢所證的無生法忍與七,八地的菩薩一樣, 只是有無回小向大度衆生, 度衆生的量不同。

「須陀洹果」: 三結盡斷,謂身見、戒取、疑。破我見,對於「戒禁取見」無義意的戒行苦行不會去標榜嘗試, 不會「顯異惑衆」,因為對解脫的方很法清楚,對佛法增三寶和聖戒沒有懷疑。

「斯陀含果」: 三結斷,貪、恚、癡薄。還須一往天上、一來人間受生,方得究竟。一來一往是以我們凡夫觀點來說的, 二果的聖者破我執, 沒有來往的相。

「阿那含果」: 斷五下分結,謂身見、戒取、疑、貪欲、瞋恚。 欲界的修惑斷淨,不再來欲界受生,可以在「不還天」繼續修, 所以名為不來。三果的聖者已經證入我空法空的空性, 已無「動静」相可以執著。所以不會自以為是不來的。

「阿羅漢」: 貪、恚、癡永盡,一切煩惱永盡。有人說我是阿羅漢了, 我證到無生法了, 那就在我見、法見、非法見的生死界中, 那裡還是真阿羅漢!不過增上慢人而已!

世上(世俗諦)是有初果二果三果四,修學佛法不會都沒有成果, 但在勝義諦上是沒有的。

然燈佛為釋迦牟尼印證將來會成佛是給釋迦牟尼信心,表示他修學方法很正確而且已經有成就了,鼓勵他要繼用功努力。也給在場的大衆一個信心,只要大家用功修行也都可以成佛。



今日內容的教學節目

傳道法師 / 般若經講記第五集-part6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mQ5-0KKZw8
傳道法師 / 般若經講記第五集-part7 http://www.youtube.com/watch?v=qpm-BS99zMs
傳道法師 / 般若經講記第五集-part8 http://www.youtube.com/watch?v=6viCgwEtphI


回應:aaa 2010-03-05 18:12:57 (IP:  ) T 3000_R 20 引 用
壬二 嚴淨佛土『『須菩提!於意云何?菩薩莊嚴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則非莊嚴,是名莊嚴』。『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得無生法忍的菩薩事業,有二:一、莊嚴佛土,二、成就眾生。有情的根性不一,有僅能得人天功德的,菩薩即以人天的世間福利去成就他。有能得二乘果的,即以出世解脫去成就他。能發菩提心而成佛的,即以大乘的自利利他去成就他。世間是不平等的,醜惡的,苦痛的,如何化濁惡的世界為清淨,轉苦痛的人生為解脫,這是菩薩的唯一事業。濁惡世界的淨化,即莊嚴佛土,這以願力為本。菩薩立大願,集合同行同願的道伴,實踐六度、四攝的善行去莊嚴他。有以為一人成佛,世界即成清淨,這多少有點誤解的。菩薩在因中教化眾生,以佛法攝集同行同願者,同行菩薩行。結果,佛與所化眾生─主伴的功德,相攝相資,完成國土的圓滿莊嚴。同行同願的菩薩,同住於莊嚴的國土中。同中有不同,惟佛能究竟清淨、圓滿、自在。沒有眾會莊嚴的佛土,不過是思辨的戲論!

如來以莊嚴國土問須菩提:菩薩發心莊嚴佛土,究竟有佛土可莊嚴,有佛土的莊嚴嗎?須菩提本般若性空的正見,回答說:沒有真實的國土可莊嚴,也沒有真實的能莊嚴法。因為,佛土與佛土莊嚴,如幻如化,勝義諦中是非莊嚴的,不過隨順世俗,稱之為莊嚴而已。般若經說無莊嚴為莊嚴;華嚴經說普莊嚴,都是由於性空慧的徹悟法性,淨願善行所成。國土─世界是緣起假名,所以能廣大莊嚴。沒有自性的世界,即沒有不變性,如遇穢惡的因緣,即成穢惡的世界;如造集清淨的因緣,即自然會有清淨的世界出現。假使,穢惡世界是實有定性而不可改易的,那就是塗抹一些清淨的上去,也不會清淨,反而更醜惡了!所以,世界無定,穢惡與清淨,全依眾生知見行為的邪正善惡而轉。必須知道如此,才會發心轉穢惡的國土為清淨。必須善悟國土莊嚴的非莊嚴,才能隨行願而集成國土的莊嚴。

眾生的三毒熏心,迷執此穢惡苦迫的世間,以為是安樂、清淨。佛以呵責的法門,說國土無常、苦迫、不淨。佛又以誘導的法門,令眾生不以此現實的世間為樂淨。而從無我大悲的利他行願中,創建嚴淨的世間。但眾生的迷執,是深固的。聽說莊嚴淨土,又在取著莊嚴,為尊貴的七寶,如意的衣食,美妙的香華音樂,不老不死的永生所迷惑了。所以,佛告須菩提:如上所說的莊嚴,凡是修大乘行的菩薩,都應生清淨心,離去取相貪著穢惡根源,不要為淨土的莊嚴相─美麗的色相,宛轉的音聲,芬馥的香氣,可口的滋味,適意的樂觸,滿意的想像等而迷惑!要知色、聲、香、味、觸、法,都如幻如化,沒有真實的自性可得。如取執色等有相可得,這即是三毒的根源,從此起貪、起瞋、起癡,即會幻起種種的苦痛和罪惡。所以,應不住(著相)一切法,不住而住的住於空性,於無可住的法性而生淨心,前說無我相、無法相、無非法相,能生一念清淨信心,即是這裡的生清淨心,無所住而生其心。如此的離相而得淨心,這才能「心淨則國土淨」。如取著淨土而不能淨心,即縱然進入莊嚴的淨土,那也還是苦痛的,還是穢惡的。如上海,在物質方面,比較優美得多。但他並不配稱為清淨,反而被人咒詛為罪惡的淵藪。這可見莊嚴國土,要從清淨心中去開拓出來!

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像這一類型的三句論法,本經是頂多的。或作三諦說;或約三性釋;或約大乘揀別小乘說。今依中觀者說:如莊嚴佛土,是討論觀察的對象。這是緣起的,空無自性的,所以說即非莊嚴。然而無自性空,並不破壞緣起施設,世出世法一切是宛然而有的,所以隨俗說是名莊嚴。緣起,所以無性,無性所以待緣起,因此「即非」的必然「是名」,「是名」的必然「即非」,即二諦無礙的中道。所以說:「諸佛依二諦,為眾生說法」。




傳道法師講解補充:

菩薩弘法為家務,利生為事業, 是同願同行。就像西方極樂世界一樣, 是由一群同願同行的菩薩所建立的。西方極樂世界是空無自性, 我們所居住的娑婆世界也是空無自性, 只要有願力有行動娑婆世界也可以變成淨土。

「般若將入畢竟空,絕諸戲論;方便將出畢竟空,嚴土熟生」莊嚴佛土成熟衆生,是指度衆生, 衆生容易被外境所染, 衆生在清淨環境容易生清淨心。菩薩莊嚴佛土也是要和度衆生一樣「無一衆生可度」。「莊嚴佛土者,則非莊嚴」莊嚴不是要追求「色、聲、香、味、觸、法」上。而是要使衆生在心中生起莊嚴的心,「是名莊嚴」。



今日內容的教學節目

傳道法師 / 般若經講記第五集-part9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1oWNX89Ldo
傳道法師 / 般若經講記第五集-part10 http://www.youtube.com/watch?v=4n91TtId3yY&feature=related


回應:aaa 2010-03-06 16:59:20 (IP:  ) T 3000_R 21 引 用
壬三 成法性身 『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於意云何?是身為大不』?須菩提言:『甚大 ,世尊!何以故?佛說非身,是名大身』。』



這一問題,在說明菩薩的法性身。未證諸法如實相的菩薩,他的身體,不過較我們強健、莊嚴,還是同樣的肉身。體悟空相的菩薩身,從證得法性所引生,從大悲願力與功德善業所集成,名為法性生身,非常的殊勝莊嚴。這不是凡夫能見的,凡夫所見的,是大菩薩的化身。佛問:如菩薩的法性生身,如須彌山王─即妙高山,在小世界的中央,出海四萬二千由旬,七寶所成,那樣的高大又莊嚴,你以為大不大呢?須菩提說:這當然大得很!身,梵語伽耶,即和合積聚的意義。和合積聚,即緣起無自性的,所以即是非身。非身,所以名為大身。眾生取相執著,不達法性空,如棄大海而偏執一漚,拘礙局限而不能廣大。菩薩以清淨因緣,達諸法無性而依緣相成,所以能得此清淨的大身。

上面的得無生忍,莊嚴佛土,成法性身,都以明心菩提的通達諸相非相為本,所以引此以證明心菩提的離相聖境。



辛二 校德 『『須菩提!如恆河中所有沙數,如是沙等恆河,於意云何?是諸恆河沙寧為多不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諸恆河尚多無數,何況其沙』?『須菩提!我 今實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寶滿爾所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復次,須菩提!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當知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如佛塔廟,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須菩提!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則為有佛,若尊重弟子』。』



本經校德,一層深一層。如上用一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布施來校量,這裡就用恆河沙數的大千世界的七寶布施來比較。

佛為顯示本經的殊勝,引人尊敬受持,特再問須菩提:如恆河中所有沙的數目,每一粒沙就是一條恆河,有這麼多的恆河中的沙數,算不算多呢?須菩提答道:恆河已經多得不可計數了,何況是那些恆河中的沙?這當然多極了!佛又對須菩提說:你不要以為希奇!我老實告訴你:假使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寶充滿爾所─這麼多─恆河沙數的大千世界,拿來布施,你說他的功德多不多?須菩提說:多極了!佛說:我再告訴你:有人對於這般若經,能全部,甚至受持一四句偈,或為人宣說一四句偈,這人所得的福德,勝過前七寶布施者的福德,何止百千萬萬倍?受持宣說本經的功德,是怎樣的殊勝!

自己受持,或為人說一四句偈,有這麼多的福德,那應該怎樣的去尊重恭敬他!無論什麼時候,什麼地方,如有人為他宣說一四句偈,這個地方,就應為世間的眾生,是天、是人或是阿修羅─譯為非天,是有天的福報而沒有天的德性者─所當恭敬尊重的。要用香、花、燈、樂等作供養,像供養佛的塔廟一樣。受持演說一四句偈,尚且如此,何況有人能完全受持讀誦的,這當然要格外的尊敬了!

或許有人會懷疑:佛有大慈悲,大智慧,所以佛弟子為他建塔,供養舍利,表示尊敬與不忘佛恩。般若法門所在的地方,與受持讀誦的人,為什麼要像塔廟一樣的供養?要知道,佛在世時,三寶以佛為主:「佛為法本」,「法從佛出」;有佛而後有法,而後有依法修行的僧伽。佛滅後,聲聞佛教時代,三寶以僧伽為中心:有僧即有法,即法身慧命常在,有僧而後有各處塔廟的建立。但到大乘佛教時代,三寶已轉移為正法中心:有法寶存在,即等於過去的有佛有僧。般若為法本論的,所以要像供養佛塔廟一樣的恭敬供養他。

佛又接著說:能受持讀誦般若經典的,已成就第一殊勝希有的功德了!此般若經典(不必定作經卷看)所在的地方,就等於佛世有佛,及佛滅不久有尊重弟子在那裡。有此般若,即等於具足三寶,佛法住世。如此希有的般若大法,學者應怎樣的恭敬尊重他!



傳道法師講解補充:

「法性身」:在法叫法性, 在物叫物性, 在人叫人性, 在悟叫覺性, 在一切法叫空性, 空無自性。菩薩證到法的空性稱為「法性身」。

「身如須彌山王」: 證到「法性身」的菩薩六度萬行,廣度衆生,轉穢土為淨土, 莊嚴佛土,所以能得清淨的功德, 清淨功德聚集如須彌山王。清淨就是「空性」,不是單獨存在的一個身,所以稱為「非身」, 可以聚集無限的清淨功德, 「是名大身」。

「若是經典所在之處」:指有人講經有人依佛法修行之處(不必定作經卷看)就有佛法, 經典可以視為佛法, 也可以說有「佛法僧」三寶。



今日內容的教學節目

傳道法師 / 般若經講記第六集-part1 http://www.youtube.com/watch?v=6ulg3YiLDGw
傳道法師 / 般若經講記第六集-part2 http://www.youtube.com/watch?v=buYAp3FZnQo
傳道法師 / 般若經講記第六集-part3 http://www.youtube.com/watch?v=eFyeQokhoAo&NR=1


回應:aaa 2010-03-07 17:55:26 (IP:  ) T 3000_R 22 引 用
丙二 勸發奉持 丁一 示奉持行相 戊一 問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云何奉持』?』



菩薩的般若道體,已說畢。此下,約般若功德的尊勝,讚歎以勸人受持。如來校德完畢,須菩提起來問道:這部經應當叫什麼名稱?我們應怎樣去受持奉行?全經的內容,廣大甚深,而一經的名稱,卻能含攝全經的大意,或直示一經的精要。這在大乘經,十九是如此的。所以,學者如能於經名有相當的理解,對於全經的要義,也就容易憶持不忘!此一思想,影響於後代的佛教很大。如我國即有專門禮誦『大方廣佛華嚴經』為修行的。西藏把各種經名,書在轉動的輪子上。輪子一轉,即一切經名從眼前轉過一次,即以為轉法輪一次了。日本的日蓮宗,專念南無妙法蓮華經。其實,大乘本義,那裡要我們這樣的受持!要從經義的多多理解中,由博返約依經名而憶持全經的心要才是!



戊二 答 己一 正說 庚一 化法離言『佛告須菩提:『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以是名字,汝當奉持!所以者何?須菩提!佛說般若波羅蜜,則非般若波羅蜜。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所說法不』?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說』。』



從法門名義和受持的方法,進而論到說法者與說法處。這些,唯有從如幻畢竟空中,才能如實悟解,知道應該怎樣的受持。

佛對須菩提說:這部經,能洗破一切如金剛的戲論妄執;而安住於法法本淨的金剛妙慧,所以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應以此經名而攝持經義,如法的受持!然而佛說的金剛般若波羅蜜,即非有般若波羅蜜可得的。常人聽佛說法,聽到什麼就執著什麼,覺得此言說是能直詮法體的,確有此法如名言所表示的。不知世俗心行與言說的法,必有名義二者。名是能詮,義是所詮。但名能詮義,而名並不能親得義的自性,不過世俗共許的符號。義是隨名而轉的,似乎可指可說,而義實不一定由某名詮表的。名不離義而不即是義,義不離名而非即是名;有名有義的法,法實不在名中,不在義中,不在名義之間,也不離名義,世俗幻有而沒有自性可得。佛說金剛般若,如取相為如何如何,早就不是了!這是隨順世俗,以名句文身為表示而已!法門名稱如此,全經的文句也如此,應這樣去受持奉行!說到這裡,佛問須菩提:我說金剛般若法門,到底有法可說嗎?須菩提隨順如來的意思說,依我所理解的,如來是無法可說的;什麼也不是語言可說的,何況離相的金剛般若?

無法可說,前在舉如來為證中說過。但那裡講的,是約佛證離言以明無所說,這裡是約法的離言以說明的。



傳道法師講解補充:

佛陀講經說法不是在表現口才, 而是有二層意思, 契理契機。法饒益義饒益, 根據事實真理還有聽者的程度, 對聽者有幫助才說, 若是契理契機但對聽者沒有幫助, 多說也無用。

「轉法輪」:輪子轉動可以碾碎雜草比喩去煩惱,實實在在的修行。輪子轉動可以運載比喩傳播正法, 或從煩惱此岸到涅槃彼岸。

「佛說般若波羅蜜,則非般若波羅蜜」: 我們常人聽佛法,聽到什麼就執著什麼。佛法說不要「執著」,我們凡夫就執著一個「不要執著」。聽到一個「法」就執著一個「法」, 聽到一個「非法」就執著一個「非法」,所以佛又說了「非非法」。「法」和「非法」都不可以執著。

「名能詮義,而名並不能親得義的自性」:例如「喝水可以解渴」,念這句話是不能解渴的,要親自去喝水才可以解渴。



今日內容的教學節目

傳道法師 / 般若經講記第六集-part4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G9Fy7reIGI
傳道法師 / 般若經講記第六集-part5 http://www.youtube.com/watch?v=xeQzgbeHmHg
傳道法師 / 般若經講記第六集-part6 http://www.youtube.com/watch?v=Z9on2DVAIsc


回應:aaa 2010-03-08 18:55:58 (IP:  ) T 3000_R 23 引 用
庚二 化處非實
『『須菩提!於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是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 ,世尊』!『須菩提!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說法,必有說法的地點,如祗樹給孤獨園。依聲聞佛教說:佛以三千大千世界為化土,即於此大千世界說法度眾生。大乘佛教,一佛所化的區域,就擴大得多了!本經密化聲聞,所以依大小共許的大千世界說。開示化處的性空,從兩方面說:一、世界,二、微塵。我們所住的世界,是由無數的微細物質集成的,世界為一組合體。集成此世界的微細物質,名為─極微的微塵。一般取相的聲聞學者,以世界為組合的假有─也有說實在的,而能集成世界的極微,都說是實有的。如現代的科學界,也以為此世界是由微細的物質組成的,一層層的分析,不論是分子、原子,或者是電子、量子,總之,都認為有某種實在物,為此世界組合的原素。世俗的見解,由於自性見的無始迷惑,當然是這樣說的。但佛法,要從自性非有的本性空中,觀察這微塵與世界。

佛問須菩提:一佛所化的三千大千世界內所有的微塵,算起來多不多?這是多得幾乎不可計算的。但佛說:這一切微塵,我說即非微塵,是名微塵。如古代印度的勝論師等,佛教的一分聲聞學者,都主張色法─物質有極微細的塵粒,即是不可再分析的個體;無論如何分析,終究有這最後的質素。大乘佛教,不但中觀師說微塵即非微塵,就是唯識學者也說沒有實在微塵可得的。世間的微塵,依唯識者說:是心識變現的,是由內心的色種子,變現這似乎外在的色法,而實不是離心有自相的。中觀者說:一切法是因緣和合生的,緣生的諸法中,雖有顯現為色法的形態,而且是有麤有細的。不論為麤的細的,都是無常、無我而自性空寂的。如執有究極實體的極微,或不可分析、不可變異、不待他緣的極微,那是根本不可得的。自性雖不可得,而緣起假名的色法,不但是有的,有麤的細的,而且還有相對的緣起外在性。所以,不但不是心的產物,而且心識的現起,還不能離色法而存在!當然,也不會說心是色法產生的。所以,如聽說微塵非微塵,即以為是緣起色法的否定,這才誤會了!微塵也是緣起的「是名微塵」呢!

同樣的理由,由於極微的緣起色等,為緣而和合為世界的形態,組成世界的微塵,還沒有自性可得,依之而集成的世界,當然也不會實有自性了!所以又說:如來說世界,即非世界。而幻化的世界宛然,所以又是名世界。如執極微為實而世界為假,這不但不知極微,也不會明白世界的性空與假名!




庚三 化主無相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有所說的法,說法的處所,即有能說法者,這即是具諸相好的如來。所以佛又問:可以三十二相而見說法的如來麼?在明心菩提文中,曾論過可否以身相見如來。但那是約見法即見如來說,現在約為眾說法者說。須菩提答:不能。因為如來說的三十二相,沒有自相可得,不過如幻如化的莊嚴身相,名為三十二相罷了。

所說法,所化處,能化主,一切是無性離相,如幻如化;那末金剛般若波羅蜜法門,即應當如法的受持奉行了!



傳道法師講解補充:

「微塵」:有人主張能集成世界的極微,是實有的。就變成, 所有都是「緣起」的, 只有緣起的本身是「非緣起」, 那就錯了。諸法從緣起, 沒有一個例外。沒有一個起始點, 沒有一個終點, 沒有一個單獨存在的, 一切都是互相依存的。

佛教「諸法從緣起」,否定了「創造論」「賞罰論」「無因論」「宿命論」「祖承論」。一切的果報都是自己造作, 再加上外在因緣所合成的。

「如聽到微塵非微塵,即以為是緣起色法的否定,這才誤會了」。例如說夢是假的,並不是否定夢的存在。而是說夢是如幻如化, 不要當真, 不要去解夢。人生已經如幻如化了, 還要去把夢當真, 真的是癡人說夢話。要面對事實, 如實觀緣起。

「因為如來的三十二相,沒有自相可得,不過如幻如化的莊嚴身相」:身是緣起無自性, 法是緣起無自性。佛陀證到緣起無自性成佛, 我們也證到緣起無自性就可以看到佛所證的真理。所以見緣起旣見法, 見法旣見佛。不是看到三十二相就是見佛。佛因為在印度講經說法所以示現三十二相, 那是印度的莊嚴身相, 在別的地區可能就示現另一種莊嚴身相而不一定是三十二相。



今日內容的教學節目

傳道法師 / 般若經講記第六集-part7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uajkovVUh8&feature=related
傳道法師 / 般若經講記第六集-part8 http://www.youtube.com/watch?v=7bY8hdUrvSs&NR=1


回應:aaa 2010-03-09 18:26:20 (IP:  ) T 3000_R 24 引 用
己二 校德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恆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復有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甚多』!』



上面校德,第一以充滿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布施,第二以充滿恆河沙數的世界七寶布施,現在以恆河沙數的身命布施,比校受持本經及為人說法的功德 。

布施的精義,在犧牲自己所有的去利益他人。自己所有的,最貴重的莫過生命。捨財還容易,捨身可難了。財物,是生存所必需的;世人貪戀財物,本出於生存的要求。但這畢竟是身外物,施捨了,不一定影響自己的生存。身命即生命的當體,以此布施,生存立刻有問題,這大非容易。但不是不可能的,如從前有孝敬父母的,二老病了,割股療養。又有兄弟間互爭,願意犧牲自己,以救全兄弟的性命。這都是以家族為對象的,或進而以國家民族為先,願為國家而死的。如儒者所說「殺身成仁」,「捨生取義」,也即是身命布施的一端。佛法以一切眾生,全體人類為悲濟的對象,所以本於慈悲的利他行─布施,不分人我,救濟一切,擴大到一切眾生界,不惜自己的身命。這在菩薩的修道過程中,捨身利他的事實,經律中記載得很多。身命布施,除了出於同情的悲心而外,也有為了真理的追求─求法而不惜捨身的。身命布施的功德,雖比外財施大得多,但還是暫時的不究竟的救濟。受持與講說般若,是思想的文化的救濟,能拯拔墮落的人格,開發錮蔽者的智慧,使他趨向光明,一直到究竟的解脫。所以,比身命布施的功德,要多到無可計算了!



丁二 歎奉持功德 戊一 空生歎法美人 己一 深法難遇歎
『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

受持經典的功德,一切大乘經無不極力稱歎。受持,含有讀誦、書寫、思惟、實行等。經中常說受持一四句偈,得不思議功德,因此有人專以拜經,誦經為事,以為這功德夠大了!佛說是不錯的,學者是多少誤會的。學佛的目的,在乎悟佛所悟,行佛所行。然而,如沒有理解,怎能實行?沒有讀誦,又從何去理解?不聽不見,又怎麼知道去讀誦,由見聞而讀誦、而理解、而實行、而證入,聽聞、讀誦,豈非為行證的根本嗎?所以大乘經中,都極力稱歎讀誦等功德,以引人深入。如神秘的讀誦禮拜,不求解,不起行,以為功德已大極了。甚至稱讚誦持功德,成為變相的符咒,這怕不是功德,而反是無量罪惡呢!

空生,就是須菩提。他深刻的理解到般若法門的義趣─義是義理,趣是意趣,感到法門的希有!想到過去流轉生死的情景,非常慚愧;想到如來的慈悲救拔,得以超脫而聽聞菩薩行,又是無限的感激,所以就不自覺的涕淚悲泣起來。他向佛說:希有!希有!如來所說的甚深微妙法門,我從過去所得慧眼以來,未曾聽說過這樣甚深的法門;這次竟然聽到了,是多麼的欣幸!慧眼,即「知實相慧」,此慧能徹見諸法的如實相,所以名慧眼。阿含經中,稱為法眼,法即實相的異名,與此所說的慧眼同一;與大乘經中的法眼不同。須菩提所說慧眼,即指聲聞的證智。他說從來沒有聽過這樣的經,可作二釋:一、從大悲為本,無所得為方便的菩提心行說,聲聞行者確乎不知的。二、從離相徹悟的實相說,須菩提久已正覺,而且能與佛共論,於此般若法門,何致驚奇如此!須知這是代表一般取相的聲聞行者的。大弟子在法會中,不論是問是答,都有當機的領導作用。現在代表那些取相的眾生,特別是執有諸法實性的增上慢聲聞,所以說從未得聞。極力稱歎深法的難聞,使他們注意而受持這離相妙悟的般若。

玄奘譯及義淨譯,將須菩提請問法門名字一段,移在本節之下。但流支,真諦等譯,又都與本譯相同。奘譯與淨譯,似乎同於世親的釋論本。而無著論的釋本,與本譯相近。



已二 信者難能歎
『世尊!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淨,則生實相,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實相者,則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世尊!我今得聞如是經典,信解受持,不足為難。若當來世後五百歲,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則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

空生稱歎深法難逢後,接著說:如有人聽了這深妙法門,能離一切妄相而清淨信心─生實相,這是極為難得的!是成就第一希有功德的!前文,空生疑未來眾生不能聽此經而生實信,現在是肯定的說有人能生實信。信,以「心淨為性」。但此中的淨信,是離戲論而顯的心自清淨,是如實相而知的證信,即清淨增上意樂或不壞信。聞此經而能生淨信,即能生實相。實相,異譯作實想。想即智慧的別名,如經說無常想、無我想等。所以,實相即如實相而知的般若;生實相,即『一切法不生則般若生』。但實相如何可說,所以須菩提隨即說:實相,實即是非相,是離一切名言測度的畢竟空寂;從不為虛誑妄取相所惑亂,名之為實相。諸法實相,即諸法的實相不可得;因為一切法的實相不可得,所以名為實相。這是般若法門的實相說,顯示般若的特色!

須菩提又說:我能聽深妙的經典而信解受持,還不算難。當來世後五百歲中,如有眾生能聽此經而信解受持的,這才是第一希有哩!因為,我生逢佛世,佛說是那樣的善巧,一言一語都從實悟中來,格外親切有味!所以信解領受,不足為難。佛後五百年,人根轉鈍,時間又經久了,佛法又是彼此展轉傳來。所以,那時的眾生,如能信解受持般若深法,真是難中之難!經中每勸人發願,見佛聞法,理由也在此。

後五百歲的眾生,信解受持這金剛般若經,為什麼第一希有?因為,這人已沒有我等四相的取執了。這可見不問時代的正法、像法,不問地點的中國、邊地,能否信解般若,全在眾生自己,是否已多見佛,多聞法,多種善根,是否能離四相而定。無我等四相,並非實有我等四相,而加以取消或摧毀。要知道:我等本不可得,由於眾生的顛倒,無中執有;所以無我等四相,只是顯明他的本相無所有而已。能離我等四相,即能離法相與非法相,所以說:離虛妄顛倒的諸相,即名為佛。這與上文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完全同一。離四相,或者以為與佛相差還遠。不知約覺悟實相─無分別法性說,與諸佛一覺一解脫,平等平等,也得名為佛。所以古人說:「須陀洹名初得法身」。論說:『佛陀,是覺悟真實之義,此名通於聲聞、獨覺及無上菩提三者』。



傳道法師講解補充:

成佛之道: 施, 以捨以利。要有樂意幫忙別人的心, 而且布施對對方是有利益。布施不要超過自己的能力, 不要超過對方的需要。在救濟方面則是重在救急不救貧。身命布施的功德,雖比外財施大得多,但還是暫時的不究竟的救濟。

能否信解金剛般若經不問時代的正法、像法,不問地點的中國、邊地。佛陀在世不信正法, 或信正法不離我執, 也無法開悟。多聞法,多種善根,是否能離四相,不待時節,通達現見。開悟成佛的因緣具足就可以, 不一定要三大阿僧祇劫。

須菩提稱歎深法難逢,「未曾得聞如是之經!」。武則天作開經偈「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能相信金剛經的人已經很難得了, 能依法奉行, 去做, 更可貴。

「信心清淨」:信以淨為性。破我執與空無我慧相應, 證初果才能說是「淨信」。

「一切法不生則般若生」: 例如布施,沒有生起,我有布施別人沒有布施,或我布施比別人多的念頭。沒有生起,我有持戒別人沒有持戒, 或我持戒比別人清浄的念頭。就是「一切法不生」。也就是「六般若密」。不是「一切法不生」但是生一個「般若」出來。也不是什麼都沒有作,不布施不持戒不精進叫「一切法不生」。



今日內容的教學節目

傳道法師 / 般若經講記第六集-part9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L6Pc_zbvjw&feature=related
傳道法師 / 般若經講記第六集-part10 http://www.youtube.com/watch?v=71bG7yrvgxc&feature=related
傳道法師 / 般若經講記第七集-part1 http://www.youtube.com/watch?v=9YTGziNLkKs
傳道法師 / 般若經講記第七集-part2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wqRjLWVWjQ


回應:aaa 2010-03-10 18:19:06 (IP:  ) T 3000_R 25 引 用
戊二 如來勸行歎勝 己一 略歎勸行 庚一 正說 辛一 略歎
『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為希有!何以故?須菩提!如來說第一波羅蜜,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



須菩提讚歎深法及信解者,非常合理,因此佛為之印證,更進一步的廣說。佛說:是的!後五百歲中,假使有人得聞此經,能不驚、不怖、不畏,這的確是難得的!不但平常人,或是世間學者,或是神教的信徒,就是佛弟子,聽了諸法畢竟空的甚深法門,能不驚、不怖、不畏,也是極為希有的!眾生為普遍的成見─自性妄執所誑惑,聽見畢竟空,不能不驚慌而恐怖起來!神教徒怕動搖了他們的上帝,哲學家怕失去了他們所唯的物或心,學佛者怕流轉還滅無從安立,所以智論說:『五百部聞畢竟空,如刀傷心』。中論青目釋:『若都畢竟空,云何分別有罪福報應等』?成唯識論說:『若一切法皆非實有,菩薩不應為捨生死,精勤修集菩提資糧』!這唯有能於畢竟空中,成立無自性的如幻因果,心無所著,才能不落懷疑,不生邪見,不驚、不怖、不畏,這真可說是火裡青蓮!信解如此不易,可見般若的究竟第一,所以說:如來說第一波羅蜜。然而,第一波羅蜜,即是無可取、無可說,也即是第一不可得,波羅蜜不可得。惟其離相不可得,所以為諸法的究極本性,為萬行的宗導,而被十方諸佛讚歎為第一波羅蜜。



辛二 勸行 壬一 忍辱離相勸
『須菩提!忍辱波羅蜜,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何以故?須菩提!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何以故?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瞋恨。須菩提!又念過去於五百世作忍辱仙人,於爾所世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是故須菩提!善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若心有住,則為非住,是故佛說菩薩心不應住色布施。須菩提!菩薩為利為一切眾生,應如是布施!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又說一切眾生,則非眾生。』


法門那樣深,淨信者的功德那樣大!所以佛告須菩提:學佛法者,應依此經所說而發心修行。大乘般若波羅蜜,不偏於理證,而是與施、戒、忍等相應,表現般若大用的。本經以大悲利他的菩提心為本,所以上文偏說布施,而此處又特別讚歎忍辱。

梵語羼提,即是忍。忍不但忍辱,還忍苦耐勞,忍可(即認透確定)事理。所以論說忍有三:忍受人事間的苦迫,叫生忍;忍受身心的勞苦病苦,以及風雨寒熱等苦,叫法忍;忍可諸法無生性,叫無生忍,無生忍即般若慧。常人所不易忍的,即受人的欺虐等,所以經中多舉忍辱為例。不論世間事或出世大事,在實行的過程中,身心的、自然的、人事的,都有種種的糾纏、困難。尤其是菩薩發大心,行廣大難行,度無邊眾生,學無量佛法,艱苦是必然不免的。為眾生而實行利濟,眾生或不知領受,或反而以怨報德,在這情形下,如不能安忍,那如何能度眾生?所以為了度生,成佛大事,必需修大忍才能完成。忍是強毅不拔的意解力;菩薩修此忍力,即能不為一切外來或內在的惡環境,惡勢力所屈伏。受得苦難,看得徹底,站得穩當,以無限的悲願熏心,般若相應,能不因種種而引起自己的煩惱,退失自己的本心。所以,忍是內剛而外柔,能無限的忍耐,而內心能不變初衷,為了達成理想的目標而忍。佛法勸人忍辱,是勸人學菩薩,是無我大悲的實踐,非奴隸式的忍辱!

佛告須菩提:般若是第一波羅蜜,即具足六波羅蜜。例如忍辱波羅蜜,在與般若相應而能深忍時,即能忍的我,所忍的境與忍法,都不可得,所以即非忍辱波羅蜜。能如此,才能名為忍波羅蜜。關於忍辱,如來舉過去的本生來證明:如在過去生中,歌利王支解割截我的身體。那時,我沒有我等四相。假使執有我等四相,就要起極大的瞋恨心;即使無力反抗,也必怨恨在心,這即不能忍辱了。由此,可證明當時沒有我等四相;無我,所以能大悲,能大忍!

歌利,譯為惡生。傳說:歌利為北印的烏萇國王,殘暴得很!一次,王帶了宮女們,入山去遊獵。宮女們趁國王休息入夢時,就自由去遊玩。在深林中,見一修行忍辱的仙人─即印度過著隱遁生活的宗教徒。仙人見他們來,就為他們說法。國王一覺醒來,不見一人,到各處去尋找。見他們圍著仙人在談話,不覺氣沖沖的責問仙人。仙人說:我是在此修行忍辱的,宮女們自動的到這裡來問法。國王聽說是忍辱仙人,就用刀砍下他的手腳,看他是否能忍。當時,仙人毫沒有怨恨,神色不變。這仙人,即釋迦佛的前生。又如傳說:禪宗二祖慧可,被賊砍去臂膀,能以法印心,不覺痛苦,這也可說是忍辱波羅蜜了 。

如來又說:我不但在歌利王時如此,在過去五百世中,作忍辱仙人,也是一樣的沒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的。這可見修菩薩行的,是怎樣的重視般若相應的忍辱波羅蜜了!

說到這裡,佛總結而勸告眾人說:菩薩發心,應離一切相而發無上遍正覺心!離相發心,即發勝義菩提心,也就是明心菩提。一切相,雖無量無邊,但不出六塵境相。所以離相發心,即不應該住色塵相而發心,不應住聲、香、味 、觸、法相而發心,應一切無所住而生大菩提心。假使發心的人,心有所住,即取相著相,就不能安住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所以佛在前面,曾經說過:發無上遍正覺心的菩薩,不應住色等相而布施。要利益眾生,應這樣的無住布施。布施是法,眾生是人。若執法相、人相,即不過人天施善,不能成為利益眾生的大行。所以接著說:如來說的一切相,即是非相。說的一切眾生,即非眾生。通達非相非眾生,所以能布施,所以能忍辱。



傳道法師講解補充:

「若都畢竟空,云何分別有罪福報應等」「若一切法皆非實有,菩薩不應為捨生死,精勤修集菩提資糧」。衆生是如幻如化, 生死也是如幻如化, 何必要度衆生? 菩薩體會到「一切法皆非實有」, 但衆生還沒體會到。例如夢是假的, 不是否定夢的存在。大夢未醒, 夢中的悲歡離合還是會令人信以為真, 令人感到快樂和痛苦。菩薩知道如幻如化的生死, 所以能建立空花水月的道場度衆生。「菩薩清涼月, 常遊必竟空」。

「第一波羅蜜」學佛三綱要:自立立他菩提心, 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空我無慧。以三心修六度萬行, 以六度萬行來圓滿三心。

「忍辱波羅蜜」空性是要用在生活當中。「空性在緣起中表現, 緣起建立在空性中」。「空」消極的說,貪嗔癡疑慢無明,不現。「空」積極的說, 慈悲喜捨, 都表現, 在緣起中表現。遇到別人的贊嘆辱駡都表現出「慈悲喜捨」,沒有「貪嗔癡」

「佛法勸人忍辱,是勸人學菩薩,是無我大悲的實踐,非奴隸式的忍辱!」不是別人打我左臉, 我右臉再給他打。因該是為了度化某人和他結善緣而忍耐, 若是你無法度化他反而讓他一直忍辱, 這是不對的。



今日內容的教學節目

傳道法師 / 般若經講記第七集-part3 http://www.youtube.com/watch?v=QlQXqdXWJqM
傳道法師 / 般若經講記第七集-part4 http://www.youtube.com/watch?v=srVhQ37TgOc&feature=related
傳道法師 / 般若經講記第七集-part5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eXcAnG3IMk


回應:aaa 2010-03-11 18:13:43 (IP:  ) T 3000_R 26 引 用
壬二 佛說無虛勸
『須菩提!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須菩提!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須菩提!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則無所見;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



世人說話,常不免與事理不符,所以不能過分的信任。如來說法,一切是如實的,所以一切可信。法門的甚深,本生的修行,無不是可信的。真語等五句,別譯少不誑語一句。此五句,都是真實可信的意思。如從差別的字義說:真是不妄的,實是不虛的,如是一樣的;不誑即是實的,不異即是如的,如來的梵語,本有如法相而說的意思,所以佛說是一切可信的。

如來以佛說的真實,勸人信受奉行。但接著說:可不要誤會,以為如來說什麼宇宙的實體了!如來所證覺的,是無所謂實、無所謂虛的。凡夫為無明所覆,於無所有中執為如是實有,不契法性,所以稱為虛誑妄取。為遣此虛妄執相,所以又稱不虛誑相現的空性為實相。眾生執著實有,佛責斥為虛妄的。雖本無虛妄相可得,勸眾生離此取著,所以說離妄相而見實相。以真去妄,為不得已的方便。如真的虛妄淨盡,真實也不可得,如以雹擊草,草死雹消。所以說:如來所得法無實無虛。

菩薩修菩薩行,應契會此無實無虛。若心住於色等法而行布施,這如走入無光的闇室,一切都不能見;反之,菩薩心不住於色等法而行布施,那就如明目人,在日光朗照的地方,能見種種的形色。這說明布施要與般若相應,不著一切,即能利益眾生,趨入佛道,莊嚴無上的佛果。修學般若,略有二行:一 、入理,即於定中正觀法相,達自性空而離相生清淨心。二、成行,即本著般若的妙悟,在種種利他行中,離妄執而隨順實相。大乘般若的特色,更重於成行。在成行中,本經特重於利他為先的布施。這些,受持金剛般若經者,應有深刻的認識!



庚二 校德
『須菩提!當來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經受持、讀誦,則為如來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無量無邊功德。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恆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復以恆河沙等身布施,後日分亦以恆河沙等身布施,如是無量百千萬億劫以身布施;若復有人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

此第四番校德。先總括的說:將來如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受持、讀誦這般若妙典,那即為如來的大智慧眼,在一切時、一切處、一切事中,完全明確的知道、見到,能常為如來所護持,他的功德是無量無邊的。為了顯示功德的無量,舉喻校量。中國分一天為十二時,印度分為六時,日三時,夜三時。白天的三時:約十點鐘以前為初日分,十點到下午二點為中日分,二點鐘以後是後日分。假使有人,在每日三時中,三度以洹河沙數這麼多的身命,為有情而犧牲─布施;而且不是一天兩天,又經過無量百千萬億劫這麼久;這比上文所說的恒河沙等身命布施,功德更殊勝了!喻有實喻假喻,這是假設的比較,總之形容功德的不可勝算吧了!然而,如另有人,聽聞這般若經典,能生信心,隨順般若而不違逆,那功德即勝過前人多多了!單是「信順」的功德即如此,何況更進一步的書寫、受持、讀誦、為他人演說呢!功德當然更大了!這樣的稱歎受持等功德,實因本經的功德殊勝,如下文所說。



己二 廣歎顯勝 庚一 正說 辛一 獨被大乘勝
『須菩提!以要言之,是經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邊功德!如來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如來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如是人等,則為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須菩提!若樂小法者,著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則於此經不能聽受、讀誦、為人解說。』

般若的功德,那裡說得盡?若要略的說:本經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的無邊功德。思是內心的計算,議是口頭的說明,稱量是衡度他的多少。凡是可思可議可稱可量,無論如何多,總是有限的有邊的。般若與空相應,所以是不可以思議稱量其邊際的。這樣大功德的妙法,如來不為小乘行者說,為發大乘心者說,為發最上乘心者說。大是廣大義,最上是究竟無上無容義;形容法門的廣大無邊─含容大,至高無上─殊勝大。雖說為二名,並無差別,同是形容菩薩乘─行果的殊勝。

這是但為菩薩說的妙法,所以如有人聽了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這就是菩薩。就為如來知見,而得不可思議的功德。這樣的人,即能荷擔如來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擔是擔在肩上,荷是負在背上。意思說:能領受信解的人,對於無上正等菩提,就能擔當得起。如來證得無上菩提,為了救度眾生;為眾生種種教化,即是如來的廣大家財─弘法為家務,利生為事業。能信受轉化,即是能負起這度生重任,紹隆佛種!無上正等菩提,為佛的大智慧,大功德,大事業,大責任,如無人擔當起來,就是斷佛種姓。如來所以為發大乘者說,即希望他們能信解受持這般若大法,立大志願,起大悲心,以無所得為方便,負起度生的責任來!本來,無上正等菩提,『是法平等,無有高下』,眾生皆有此法寶藏分。但問題不但是願承當或肯承當,而是能夠承當。所以,發大乘心者,要能信解此甚深教授,從無我大悲中去承當,從利他無盡中去圓成!

繼承如來家業,這是第一等大事,所以如來不願為學小乘者說的。因為好樂小法的人,住著在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不能於此般若深法,聽受乃至為人解說的。小乘人為己心重,急急於『逮得已利』。他們但求解脫而已,何必修學廣大甚深的教法?何必經三大阿僧祇劫?何必廣行布施、忍辱,廣度眾生?只顧自己,所以說他們住於我見。他們既不求大乘,如來當然也不為他們說了!

聲聞者能得無我,這是佛教所共許的,這裡為什麼說樂小乘者住著我見呢?本經上文說:不得法空,即著我見,這是約三乘同入一法性說,是如實說;引導聲聞行者不著於法相,迴心大乘。此處說樂小法者住於我見,約他們不能大悲利他說,是方便說;是折抑小乘,使他們慚愧回心。前約證理平等說,此約事行抑揚說。



辛二 世間所尊勝
『須善堤!在在處處若有此經,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應供養;當知此處則為是塔,皆應恭敬作禮圍繞,以諸華香而散其處。』

佛對須菩提說:不論什麼地方─在在處處,只要有此般若經在,世間眾生即應當尊敬供養。因為,此經所在的地方,即等於佛塔的所在。佛塔,本是供養佛身的:僧伽藍─寺院,是住出家眾的。中國的佛寺,混合了這二者。反之,有些塔變成什麼鎮山鎖水、憑人遊眺了。佛塔,主要是供養佛的舍利、像設,舍利是如來色身的遺留。但佛說的教法,是如來法身的等流。證法性者名為佛;佛說的教典,是佛證覺法性而開示的,所以也稱為法身。印度佛徒,每以緣起偈安塔中供養,名法身塔。所以,有經的地方,就等於有佛塔了。為了尊敬法身,所以應尊重恭敬供養。供養佛塔,四分律等都有說明。佛在世時,弟子來見佛,大都繞佛一匝或三匝,然後至誠頂禮。在家佛弟子,每帶香花來供佛。香有燒香、塗香、末香。燒香即我國常用以焚供的。塗香,也是末香,但以油調和後,塗在佛足上等。末香是細香末,是散在佛身或佛住的地方。供佛如此,供養塔─色身塔、法身塔也如此。中國佛徒,對於佛經,也一向很尊重的。如叢林裡的藏經,總說是請來供養的,這本來是不錯的。不過,供養教法,除了敬禮,焚香、獻華而外,還要讀誦、思惟,廣為人說,這也是供養,而且是最勝的供養!



傳道法師講解補充:

金剛經重在布施忍辱, 布施忍辱都要和空無我慧相應。有空慧沒有布施忍辱只是「入理」沒有「成行」,這種修行只有做一半, 沒有圓滿。

「如來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因為有些學佛的人聽到度衆生要學很多法門, 還要被衆生汚辱甚至割截身體, 而退失道心。所以如來不是針對這些人說法。如來是為那些能與如來大悲心法空慧相應的人說法。華嚴經: 聲聞圓覺是從佛陀的背後生出來, 指與佛陀的悲心相違背。所以說「弘法為家務,利生為事業。」

「利生」是要對大衆有實質的做為,不是只辦法會或念經迴向給苦難的衆生或是「心淨則國土淨」,而對社會不公不益的事,不敢出聲。昭慧法師和各宗教團體站出來反對政府在離島設賭場才是真正「入理」「成行」。



今日內容的教學節目

傳道法師 / 般若經講記第七集-part6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97yCPWSLw8&NR=1
傳道法師 / 般若經講記第七集-part7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VNJ051_fs8
傳道法師 / 般若經講記第七集-part8 http://www.youtube.com/watch?v=WzkC8UIVfJY
傳道法師 / 般若經講記第七集-part9 http://www.youtube.com/watch?v=1x-GzOXOZUY
傳道法師 / 般若經講記第七集-part10 http://www.youtube.com/watch?v=SEyRnwaVQHI


回應:aaa 2010-03-12 17:27:31 (IP:  ) T 3000_R 27 引 用
辛三 轉滅罪業勝
『復次、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依前所說,受持本經的,應該為人尊敬了!然而,有人從未為別人輕視,等到受持讀誦金剛般若經,不但不因此而受人尊敬,反而遇到別人的輕視,這是常使人退悔的。然而不應為此而疑惑、退心!這即是前生惡業轉輕或消滅了的象徵。我們現生人中,無論境遇如何,過去所造的惡業,潛在而未發的極多。一遇因緣,就會感受應得的果報,或墮地獄、畜生等。謮誦般若經者,所有過去應墮惡道的罪業,因受持此經的功德力,而現世輕受了;受人輕視的微報,即不會再感惡道等報。如人有痘毒,若先種痘,讓他輕微的發一下,就不致再發而有生命的危險了。受人輕視,也是如此。而且種下了般若種子,將來定可證得無上正等菩提。

佛法說業力,通於三世。如專約現世說:有作惡的人,作事件件如意,多福多壽。有作善事的人,反而什麼都不行,一切困難。尤其是惡人迴心向善,境遇倒一天不如一天,家產一天天消失,使人懷疑老天的公道!若信佛教的三世因果說,知有業現受,有業當來,即能深信善因善果,惡因惡果,而轉惡行善了。業是行為的餘勢,行為的善不善,以心為要因,所以如有強有力的智慧和願力,可以使業變質的。業是可能性,不一定要發作,是可能轉變的。因此,佛教主張有過去業,而不落於宿命論者。



庚二 校德
『須菩提!我念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於然燈佛前,得值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悉皆供養承事,無空過者。若復有人於後末世,能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於我所供養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如來以自己經歷的事實,證明受持本經的功德。如來說:我在過去無量阿僧祇劫前,即未見然燈佛以前,曾遇到過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佛。在這眾多佛前,都是一一的承事供養,沒有空過的;所得的功德,真是無量無邊了。釋迦佛在然燈佛前,授記作佛,即明心菩提。以前,即從初發心以來的二大阿僧祇劫修行。今說無量阿僧祇劫,約小劫說。承事有二:一、侍奉供給,二、遵佛所說去行。明心菩提以前的功德,還沒有徹悟離相,雖有智慧功德,都是取相的,有漏有限的。所以,在末法時代,如有人能受持讀誦金剛般若經,隨順性空法門,或者得離相生清淨心。那他所得的功德,當然要比釋尊供養諸佛的功德,超勝得不可計算了。於本經受持讀誦,順向離相,即能超勝有相修行無數阿僧祗劫,這可見功德的殊勝!菩薩發心修行,以離相無住為本,這才是解脫、成佛的要門,學者應以此為標極而求得之!



己三 結歎難思
『須善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後末世,有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我若具說者 ,或有人聞,心則狂亂,狐疑不信。須菩提!當知是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

上面雖廣讚功德,其實受持般若經所得的功德,是不可盡說的。即使以如來無方辯才,無限神通,把他完全的說出來,人聽了或許會發狂,或許會疑惑不信,因為這太出於常人的境界了。這與為井底之蛙,說虛空無邊廣大的那樣難以信受一樣。總之,般若經的般若相應的大悲妙行,甚深廣大,是不可以心思言議的。所以,聽聞、受持乃至為人解說等所得的果報,也出於常情的想像以外,不可思議!



傳道法師講解補充:

「若復有人於後末世,能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於我所供養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供養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功德, 就算遵佛所說去行也是取像執著, 功德也是有限量。能受持、讀誦此金剛經是知道要和空無我慧相應, 去我執行布施, 功德無限量。

《智度論》說:「般若像大火炬一樣,四邊都不可相觸,觸之則燒。」般若大智慧是破迷啟悟之火炬,佛法可以讓人從生死凡夫此岸度到不生不滅涅槃的彼岸,但是都不可執著。印順導師:「不只是鋼線鐵線可以把我們綁住, 讓我們不自由。金線銀線也可以把我們綁住, 讓我們不自由。」「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今日內容的教學節目

傳道法師 / 般若經講記第八集-part1 http://www.youtube.com/watch?v=CfxDGCiXhV8
傳道法師 / 般若經講記第八集-part2 http://www.youtube.com/watch?v=hSrH-7Vl4yc
傳道法師 / 般若經講記第八集-part3 http://www.youtube.com/watch?v=c01h7KH0ORo


回應:aaa 2010-03-13 17:03:17 (IP:  ) T 3000_R 28 引 用
乙二 方便道次第 丙一 開示次第 丁一 請問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上來講般若道,以下說方便道。方便道即現證般若,進而到達佛果的階段。須菩提的請問,及如來的答覆,與前一樣。不同的,即在答發心的末後,多了『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一句。眾譯相同,惟有玄奘所譯,前文也有此一句。上來說到明心菩提,約從凡入聖的悟證說,是成果;但望於究竟佛果,這才是無相發心的起點,即是發勝義菩提心。前文所問發心,以立願普度眾生而發,是世俗菩提心。此處,由深悟無我,見如來法身,從悲智一如中發心,即諸經所說的「紹隆佛種」,「是真佛子」。前後同樣的是發無上大菩提心,所以須菩提又重行拈出舊問題,請示佛陀:應怎樣安住?怎樣的降伏其心?




丁二 答說 戊一 明心菩提 己一 真發菩提心
『佛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善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則非菩薩。所以者何?須菩提!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

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與前發菩提心同。因發勝義菩提心,即從畢竟空中,起無緣大悲以入世度生。以大悲為本的菩提心,始終不二,僅有似悟與真悟的不同而已。本文接著說: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前說所度的眾生實不可得,如有所得,即著於我等四相,是就所觀的所化境─眾生而說。雖悟得補特伽羅無我,而在修證的實踐上,不一定能內觀無我,盡離薩迦耶見─我我所執。此處,即不但外觀所化的眾生不可得,更能反觀自身,即能發心能度眾生的菩薩─我也不可得。依修行的次第說:先觀所緣的一切,色聲等諸法,人、天等眾生,都無自性可得,不可取,不可著;但因薩迦耶見相應的能觀者,未能遮遣,還未能現證。進一步,反觀發菩提心者,修菩薩行者不可得,即心亦不可得,不見少許法─若色若心有自性,可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這才薩迦耶見─生死根拔,盡一切戲論而悟入無分別法性。中觀者廣明一切我法皆空,而以離薩迦耶見的我我所執,為入法的不二門,即是此義。無所化的眾生相可得,無能發心的菩薩可得;這樣的降伏其心,即能安住大菩提心,從三界中出,到一切智海中住。

多數學者,以為聲聞能破我執,而大乘才能破法執,這應先破我執而後離相!本經前後大段,一般也判為先破法執,後破我執,即為大矛盾處。又、佛為眾生說法,多明空無我,信解者還多。到了聖智親證,反而偏執真常大我。所以,本經於此智證的方便道中,特重於無我的開示。這即是說:即使是聖智現覺,也還是空無我的。末法眾生,不聞大乘,如湛愚心燈錄之類,以「我」為開示修行的根本,與我見外道同流,可痛!




傳道法師講解補充:

金剛經內容分二道五菩提:般若道次第,重在與空無我慧相應。發心菩提(發世俗菩提心), 伏心菩提, 明心菩提(與空無我慧相應,證果)。方便道次第, 重在發悲心度衆生。發心菩提(證果之後發勝義菩提心), 出到菩提(度衆生,廣學多聞), 究竟菩提(成佛)。

滅度:滅是「涅槃」,度是「波羅密」。發心六度萬行,自度度他,使衆生都能煩惱永滅證入涅槃。「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緣是條件,無緣是無條件;是無條件度衆生,衆生如同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

「雖悟得補特伽羅無我,而在修證的實踐上,不一定能內觀無我」:雖然自己禪坐能觀到自己五蘊皆空身心無我, 但在與人相處人事對立意見不同時, 我執可能又會出現。所以「理雖頓悟,事必漸修」



今日內容的教學節目

傳道法師 / 般若經講記第八集-part4 http://www.youtube.com/watch?v=l2JzvsMfzQw
傳道法師 / 般若經講記第八集-part5 http://www.youtube.com/watch?v=uACcpiciXjc&NR=1


回應:aaa 2010-03-14 13:50:35 (IP:  ) T 3000_R 29 引 用
己二 分證菩提果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於然燈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不也 ,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佛於然燈佛所,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若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然燈佛則不與我授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以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燈佛與我授記,作是言:「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何以故?如來者,即諸法如義。若有人言: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實無有法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須善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發勝義菩提心,即分證無上遍正覺。上文已明無法為發心者,這裡說無法為證得者。佛以自己經歷的分證菩提果,問須菩提:如來─釋迦自稱─從前在然燈佛那裡,有什麼實法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深解如來所說的,所以說:沒有。佛說:是的,確乎沒有什麼為我可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如有某種真實有自性法,如來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那我就有我我所執了;然燈佛也就不會給我授記,說我在未來世中作佛,號為釋迦牟尼。因為當時,現覺我法性空,不見有能得所得,離一切相,然燈佛這才為我授記呢!

七地菩薩得無生忍,即名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能分得菩提,也即可名為如來。如來,外道解說為「我」,以為是如如不動而往來三界生死者,以為是離縛得解脫而本來如是常住者。在佛法中,否棄外道的「我」論,如來是諸法如義。如此如此,無二無別(不是一),一切法的平等空性,名為如;於此如義而悟入,即名為如來。既然是諸法如義,即無彼此,無能所,這是極難信解的。因為常人有所思考、體會,是不能離卻能所彼此的。如來既即為如義的現覺,即不能說有能得所得。因此,如有人說如來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無疑是錯誤的,不能契會佛意的。

如來所得(菩薩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現覺諸法如義。這是達一切法相的虛妄無實,離妄相而徹見如實相。但一切法自性,即一切法自性不可得;以無自性為自性,這當然不可執實,又焉能執為虛妄。無實無虛的無上遍正覺,即離一切相,達一切法如相,這本非離一切法而別有什麼如如法性,所以說:一切法皆是佛法。『百華異色,同歸一陰』;『高入須彌,咸同金色』。於無邊差別的如幻法相中,深入諸法原底,即無一法而非自性空的,無一法而非離相寂滅的。在聖智聖見中,即無一法而非本如本淨的佛法。即一切相離執而入理,即『一切法皆如也』。然而,即畢竟空而依緣成事,即善惡、邪正、是非宛然。有人執理廢事,以為一切無非佛法,把邪法滲入正法,而佛法不免有失純淨的真了!

如來才說了一切法皆是佛法,隨即說:我說一切法皆是佛法,不要以為實有一切法,不要謗佛實有邪惡雜染的一切法。在勝義畢竟空中,是一切法絕無自性的,即非一切法的。因為一切法即非一切法,佛證此一切法,所以假名為一切法皆是佛法。這等於說:一切法的自性不可得,即佛證覺的正法。



傳道法師講解補充:

「以為是如如不動而往來三界生死者,以為是離縛得解脫而本來如是常住者」:存在一個如如不動, 本來淸淨的本性叫著「佛性」不會變動,佛教真常唯心者的執著觀念。「淸淨」是「空性」的別名, 認為「無常」以外還有一個「常」, 不了解「無常」當下就是「常」, 就是常常「無常」。

「如來是諸法如義」:所有一切法,內從身理心理, 外到一切的山河大地都是緣起無自性。見緣起旣見法, 見法旣見佛。凡所有相皆是虛, 若見諸相非相旣見如來。離一切相旣名諸佛。

「無一法而非離相寂滅」: 「寂滅」就是「無生」。例看到一朵花, 知道是百合花, 這樣就夠了。不用再生起「喜歡」「討厭」, 「如果是紅色的花就好了」…等等。襌宗:「百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不是不沾身,而是不沾心。

「一切法的自性不可得,即佛證覺的正法」: 一切法都是「緣起」, 緣起就是「空性」, 空性就是「可變化」的。在時間稱為「無常」。 諸行無常, 從身理心理和外在的物理, 每一樣都是可變化的(遇緣起變化)。



今日內容的教學節目

傳道法師 / 般若經講記第八集-part6 http://www.youtube.com/watch?v=2Ph3xSscncc&NR=1
傳道法師 / 般若經講記第八集-part7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4Y2wZQFrlw
傳道法師 / 般若經講記第八集-part8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wo3NKVM2uA


回應:aaa 2010-03-15 17:30:19 (IP:  ) T 3000_R 30 引 用
戊二 出到菩提 己一 成就法身
『須菩提!譬如人身長大』。須菩提言:『世尊!如來說人身長大,則為非大身,是名大身』。』



菩薩得法性身,有二類:一、證得無生法忍時,即得法性身,如入涅槃者迴心向大而發勝義菩提心。二、得無生法忍時,還是肉身,捨此分段身,才能得法性身。智論說八地捨蟲身,即此。所以,這一段,可判屬明心菩提。但出到菩提的聖者,是決定成就的。

佛在上文,曾說人身如須彌山王;這裡又同樣的向須菩提說。畢竟須菩提是解空第一的聖者,聽到「譬如人身長大」,即契會佛心而回答說:如來說的長大人身,為通達法性畢竟空而從緣幻成的,實沒有大身的真實性。悟法性空,以清淨的功德願力為緣,成此莊嚴的尊特身,假名如幻,所以說是名大身。




己二 成熟眾生
『『須菩提!菩薩亦如是。若作是言:我當滅度無量眾生,則不名菩薩。何以故?須菩提!實無有法名為菩薩。是故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

明心菩提以前,重在從假入空;到出到菩提,又從空出假,成熟眾生,莊嚴佛土,以趨入佛果。現在,佛約出到菩提的成熟眾生,對須菩提說:不特長大的法性身,是緣起如幻的;就是菩薩的成熟眾生,也還是如此。成熟眾生,以眾生成就解脫善根而得入於無餘涅槃為究竟。但在菩薩度眾生時,假使說:我當滅度無量眾生,那就執有能度的菩薩,所度的眾生,我相不斷,就不配叫做菩薩了。什麼是菩薩,從最初發心到現證法性,到一生補處,無不是緣成如幻;即一切法觀察,即一切法真如,離一切法,離一切法真如,都是不見不得有可以名為菩薩的,如般若經三假品所說。所以,佛說一切法─有漏的,無漏的,有為的,無為的,世間的,出世間的無我,都沒有菩薩實性可說,切勿執什麼真我才是!



己三
莊嚴佛土 『須菩提!若菩薩作是言:我當莊嚴佛土,是不名菩薩。何以故?如來說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須菩提!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嚴淨佛土,就是化穢土而成淨土,這是得無生法忍菩薩的大事。菩薩以法攝取同行同願者,以共業莊嚴佛土。但如菩薩在莊嚴佛土時,這樣說:我當莊嚴佛土,這就有能莊嚴的人及所莊嚴的法,取我相、法相,即不成其為菩薩。要知如來所說的莊嚴佛土,本無實性的莊嚴佛土可得,只是緣起假名的莊嚴吧了!

前明心菩提,約分證菩提而結說如來的真義。這裡,約菩薩的嚴土、熟生,結明菩薩的真義。雖沒有少許法可名菩薩,但由因緣和合,能以般若通達我法的無性空,即名之為菩薩。這是說:能體達菩提離相,我法都空,此具有菩提的薩埵,才是菩薩。所以智論說:『具智慧分,說名菩薩』。這樣,可見菩薩以悲願為發起,得般若而後能成就,這約實義菩薩說。



傳道法師講解補充:

「八地捨蟲身」: 蟲身是指我們凡夫的身體。一位體證到法性的聖者, 他的實在身體是不會因為證悟而變大或有所變化。而是破我執, 捨去對身體的執著,以所有山河大地虛空的法性為身。或說「滅者即是不可量」,證悟的人滅度後沒有身髓等同虛空。

我們的身心是緣起無自性, 一切山河大地也是緣起無自性, 沒有一物是例外。菩薩的身體也是緣起無自性。若有一菩薩執著有一實在的「我」和「衆生」。有「我」在度「衆生」, 有「能度, 所度, 被度。」, 這就不是菩薩, 而是凡夫。這裏所講的菩薩是證到「空無我慧」的登地菩薩, 不是初發心的凡夫菩薩。

菩薩以法攝取同行同願者,以共業莊嚴佛土。「共業」是指共同的行為。

如來說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例如一座公園, 有很多樹葉, 癈紙空瓶, 看起來很亂。所以把樹葉堆在一起, 把癈紙空瓶放進垃圾筒, 而認為很清潔整齊了。但「很亂」和「整齊」是沒有多一物或少一物, 只是位置不而已。



今日內容的教學節目

傳道法師 / 般若經講記第八集-part9 http://www.youtube.com/watch?v=1dmmZlijuC8
傳道法師 / 般若經講記第八集-part10 http://www.youtube.com/watch?v=SEyRnwaVQHI


回應:aaa 2010-03-16 18:26:59 (IP:  ) T 3000_R 31 引 用
戊三 究竟菩提 己一 圓證法身功德 庚一 正說 辛一 知見圓明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肉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天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慧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法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佛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恆河中所有沙,佛說是沙不』?『如是!世尊!如來說是沙』。『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一恆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恆河,是諸恆河所有沙數佛世界,如是寧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究竟菩提,即菩薩因圓,得一切種智,究竟成佛。佛有法身與化身二者。聲聞乘也有立二身的,如大眾部等說:『如來色身實無邊際,如來威力亦無邊際,諸佛壽量亦無邊際,念念遍知一切法』。這即是法身說,這是色心圓淨的,不單是空性的法身,即如來的真身,惟大機眾生─法身菩薩能見他的少分。化身,如八相成道的釋迦,適應未入法性的初心菩薩、小乘、凡夫而現的。二身本非二佛,約本身、跡身,大機及小機所見,說為二身。此處先明法身。

有人疑惑:佛說諸法皆空,怕成佛即空無所知。為顯示如來的知見圓明,超勝一切,所以約五眼一一的詰問須菩提,須菩提知道佛的智慧,究竟圓明,所以一一的答覆說:有。

眼,是能見的;有種種的見,所以名種種的眼。現分兩番解說:一、五種人有五種眼:世間人類的眼根,叫肉眼;天人的眼叫天眼。這二者,都是色法,都是由清淨的四大極微所構造成的。天眼的品質極其精微,所以能見人類肉眼所不能見的。如肉眼見表不見裡,見粗不見細,見前不見後,見近不見遠,見明不見暗;而天眼卻表裡、粗細、前後、遠近、明闇,沒有不了了明見的。此外,慧眼、法眼、佛眼,都約智慧的能見而說,屬於心法。聲聞有慧眼,能通達諸法無我空性。法眼,是菩薩所有的,他不但能通達空性,還能從空出假,能見如幻緣起的無量法相;能適應時機,以種種法門化度眾生。佛眼,即『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即空假不二而圓見中道。二、一人有五眼: 這如本經所說的如來有五眼。佛能見凡人所見,是肉眼;見諸天所見的境界,表裡遠近等,都能透徹明見,是天眼;通達空無我性,是慧眼;了知俗諦萬有,是法眼;見佛所見的不共境,即佛眼。又、佛有肉眼、天眼、實非人天的眼根可比。後三者,又約自證說,無所見而無所不見,是慧眼;約化他說,即法眼;權實無礙為佛眼。如約三智說:一切智即慧眼,道種智即法眼,一切種智即佛眼。

再舉比喻來形容如來的知見圓明。佛問:恆河中的沙,我說他是沙嗎?須菩提答:如來是名之為沙的。再問:如一恆河中所有的沙,每一粒沙等於一恆河;有這麼多的恆河,恆河中所有的沙數,當然是多極了!如來所化的世界,就有那麼多的恆河沙數那樣多。在這麼多的國土中所有的一切眾生,他們的每一心行,如來以佛知見,悉能知見。一世界中,單就人類說,已經很多,何況一切眾生?更何況那麼多世界的眾生?而且每一眾生的心念,剎那生滅,念念不住,每一眾生即起不可數量的心呢!然而佛能徹底明見,佛何以有此慧力?因為所說的諸心,即是緣起無自性的非心,假名為心而無實體可得的。無自性的眾生心,於平等空中無二無別;佛能究竟徹證緣起的無性心,所以『以無所得,得無所礙』,無所見而無所不見,剎那剎那,無不遍知。

為什麼說緣起假名的心即非心呢?因於三世中求心,了不可得。如說心在過去,過去已過去了,過去即滅無,那裡還有心可得!若心在現在,現在念念不住,那裡有實心可得!而且,現在不離於過去未來,過去未來都不可得,又從那裡安立現在!倘使說心在未來,未來即未生,未生即還沒有,這怎麼有未來心可得。於三世中求心自性不可得,惟是如幻的假名,所以說諸心非心。也就因此,佛能圓見一切而無礙。世人有種種的妄執:有以為我們的心,前一念不是後一念,後一念不是前一念,前心後心各有實體,相續而不一,這名為三世實有論,即落於常見。有主張現在實有而過去未來非有的,如推究起來,也不免落於斷見。有以為我們的心是常恆不滅的,我們認識的有變異的,那不是真心,不過是心的假相,這又與外道的常我論一致。佛說:這種人最愚癡!念念不住,息息流變的心,還取相妄執為常!心,不很容易明白,惟有通達三世心的極無自性,才識緣起心的不斷不常,不一不異,不來不去,不有不無。從前,德山經不起老婆子一問─三心不可得,上座點的那個心?就不知所措,轉入禪宗,這可見畢竟空而無常無我的幻心,是怎樣的甚深了!這惟有如來才能究竟無礙的明見他。



傳道法師講解補充:

「究竟菩提」: 菩薩在因地圓滿了。菩薩從發心開悟度衆生, 和莊嚴環境都圓滿了, 成佛了。釋迦牟尼成佛時入禪定思維法性真理, 等覺菩薩也能分享部分的法性真理。所以是自受用, 他受用, 也是一種說法。

「八相成道的釋迦」: 佛示現人間,有八種相,名八相成道。降兜率、入胎、住胎、出胎、出家、成道、轉法輪、入滅。

有人疑惑:佛說諸法皆空,怕成佛即空無所知,成佛之後什麼都不知道,只知道一個「空」字。不是這樣,「空」是什麼都「有」,緣起有不是自性有,「空」是無所障礙。為顯示如來的知見圓明,超勝一切凡夫外道聲聞圓覺菩薩,所以約五眼一一的詰問須菩提,須菩提知道佛的智慧,究竟圓明,所以一一的答覆說:有。

肉眼天眼。這二者,都是色法,指可以看到物質。慧眼、法眼、佛眼,都約智慧的能見而說,屬於心法,指可以了解一切萬物的實相。

聲聞有慧眼,能通達諸法無我空性。法眼,是菩薩所有的,他不但能通達空性的平等,還能從空出假,能見如幻緣起的無量法相,能通達緣起的差別相,一切山河大地衆生起心動念,是善是惡是非善非惡的差別相;能適應時機,以種種法門化度眾生。

心,不很容易明白,惟有通達三世心的極無自性,才識緣起心的不斷不常,不一不異,不來不去,不有不無。「八不中道」:又名八不正觀,或八不中觀。用八不來顯示無自性的中道。開悟證果了知一切都是空無自性,而且有作用,「知見圓明」不貪不厭,清楚明白。



今日內容的教學節目

傳道法師 / 般若經講記第九集-part1 http://www.youtube.com/watch?v=i6Vvfy871rE
傳道法師 / 般若經講記第九集-part2 http://www.youtube.com/watch?v=iHC5W-inirw
傳道法師 / 般若經講記第九集-part3 http://www.youtube.com/watch?v=0yTRVyyr5ZM


回應:aaa 2010-03-17 18:15:24 (IP:  ) T 3000_R 32 引 用
辛二 福德眾多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有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緣,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緣,得福甚多』。『須菩提!若福德有實,如來不說得福德多;以福德無故,如來說得福德多。』



上面說智慧圓滿,這裡說福德眾多。佛稱兩足尊,即以此福慧圓滿為體。今舉比喻形容福德的廣大,與校德不同。佛問:若有人以充滿大千世界的七寶,拿來布施,這個人因此所得的福德,多不多?須菩提答:此人因布施所得的福德,多極了!佛隨即說;不過,假使福德有實在自性的,那末,大千七寶的布施,也不過大千七寶的福德吧了,佛就不會說他得福德多。因為福德無性,稱法界為量,布施者能與般若相應,不取相施而布施一切,所以能豎窮三際,橫遍十方,圓成無量清淨的佛果功德,這才說是多呢?



辛三 身相具足
『須菩提!於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色身見。何以故?如來說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可以具足諸相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何以故?如來說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諸相具足』。』

色身,是諸法和合的一合相;諸相─如三十二相,是色身上某一部分的特殊形態。如來法身,有相?還是無相?這在佛教界是有諍論的,有的說有相,有的說無相。其實,這諍論是多餘的。如以佛有法身和化身,這法身是有相的。假使說佛有三身(也可以有相)或四身,專以法身為平等空性,那即可說法身無相。有相的法身,色身無邊,音聲遍滿十方。在大乘(大眾部等同)學初立二身說,法身即本身、真身,悲智圓滿,如智不二,心色無礙。遍法界的毘盧遮那佛,為大機眾生現身說法。但此法身是無為所顯的,相即無相,不可思議!龍樹論多用此義。

佛問須菩提:可以從身色、諸相的具足中,正見如來嗎?具足,即圓滿。色身的具足,依玄奘及笈多譯,更有「成就」的意義,所以即圓成或圓實。凡是自體成就,不待他緣的,即名為圓成實。法身色相,或稱歎為圓成圓實的。須菩提領解佛意說:不可!如來是不應以具足的身相而正見的。因為如來說具足身相,是無為所顯的,是緣起假名而畢竟無自性的,那裡有圓成實體可得。所以,即非具足身相,而但是假名施設的。

本經概括的說諸相具足。常說佛有三十二相,是指印度誕生的釋迦如來化身而說。至於法身,有說具足八萬四千相,或說無量相好。但有論師說:三十二相為諸相的根本,八萬四千以及無量相好,即不離此根本相而深妙究竟。



傳道法師講解補充:

「福德無故,如來說得福德多。」無是「無自性」, 多是「緣起相」因緣聚合而多。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的福德雖然很多, 但取相布施有實在自性的福德也是有限有量。布施者能與般若相應,不取相施而布施一切, 無自性的福德是不可數, 不可量, 能豎窮三際,橫遍十方,圓成無量清淨的佛果功德,這才說是多呢。

毘盧遮那佛為大機眾生現身說法: 「毘盧遮那」是遍一切處。現身說法什麼法? 從宇宙到山河大地到個人的身心世界都是緣起, 空無自性(清淨法身), 沒有一個例外。清淨是空的別名, 無量無邊無障礙。但是我們從來就沒有注意到佛在說法, 沒有聽到, 或聽到但不懂。

我們常常以我們的(我)情執, 喜怒哀樂來看周圍的人事物, 一切無自性的東西。心情好的時候, 鳥語花香。心情不好的時候, 吵死了。鳥語花香也是在說法, 鳥語花香本身並沒有好壞煩惱的自性, 只是我們聽不懂。山河大地全露法王身。



今日內容的教學節目

傳道法師 / 般若經講記第九集-part4 http://www.youtube.com/watch?v=ntg8YHS3baY
傳道法師 / 般若經講記第九集-part5 http://www.youtube.com/watch?v=02ijWYYlZVk


回應:aaa 2010-03-18 18:21:55 (IP:  ) T 3000_R 33 引 用
辛四 法音遍滿
『『須菩提!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



佛對須菩提說:不要以為如來會這樣的想:我當為眾生說種種的法,佛是不會如此的。如有人以為如來有所說法,那不特不能知佛讚佛,反而是謗佛了!以為佛也像凡夫那樣的有能說所說了!要知道:法如實相是離言說相的,不可以言宣的,所以說法即無法可說。無法可說而隨俗假說,令眾生從言說中體達無法可說,這即名為說法了。有人偏據本文,以為法身不說法,這是誤解的。法身是知見圓明,福德莊嚴,身色具足,那為什麼不法音遍滿呢!

未證法性生身的菩薩,說法是不離尋伺─舊譯覺觀,即思慧為性的麤細分別的。如初學講演,先要計劃,或臨時思索、準備,這都是尋伺分別而說法的顯例。已證法性生身的菩薩,就不假尋伺而說法。隨時隨處,有可化眾生的機感,就隨類現身而為說法。究竟圓滿的法身,更是「無思普應」。經論中,常以天鼓─不假人工而自鳴的為喻。所以,如以為如來作是念,我當說法,即是謗佛。



辛五 信眾殊勝
『爾時、慧命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於未來世聞說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須菩提!彼非眾生,非不眾生。何以故?須菩提!眾生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

年高德長的,智深戒淨的,以慧為命,名為慧命。慧命,與上文所說的長老,為同一梵語的異譯。佛為須菩提開示了法身說法的真義以後,尊者就啟問如來:在未來世的時候,有沒有眾生,聽了如所說的法身─知見、福德、身相、說法圓滿,而生清淨的信心?也可說:如上所說的法身說法,無說而說,會有人因此種說法而生淨信嗎?這是佛果究竟深法,所以須菩提又不能以自慧悟解,請佛解說。佛說:聽聞如此說法而能生信心的,當然是有的,但此種信眾,已不是一般的眾生;但他還沒有究竟成佛,也不能不說他是眾生。原來,為凡夫、聲聞、初心菩薩說法的,是化身佛,聽眾都是未出生死的異生─眾生。還有此土、他土的大菩薩,佛以法身而為他們說法。法身是無時無處而在流露法音,大道心眾生─大菩薩,也隨時隨地的見佛聽法。聽法身說法而生淨信者,即大菩薩,所以說彼非眾生,又非不眾生。如從五眾和合生的眾生說,眾生無我,常是畢竟空,不過惑業相續,隨作隨受,於眾生不可得中而成為眾生。

此法身說法,利根凡夫,雖不能親聞法音而生清淨信,但能依展轉得解大乘深義,比量的信受。



傳道法師講解補充:

佛對須菩提說:不要以為如來會刻意這樣的想:我當為眾生說種種的法,如果刻意這樣的想,就有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就有能說所說被說,就是三輪不體空,就是謗佛。說法只是一個引喩, 《圓覺經》說:「一切佛法不過是標月指。」要順著指頭看月亮, 而不是把指頭當成月亮。

還沒開悟證果的菩薩在講經說法,定力不足經驗不足,可能詞不達意,容易受到外界的影而畏懼。開悟證果的菩薩度衆生已經有豐富的經驗,則能不假尋伺而說法。隨時隨處,有可化的眾生,就隨類現身而為說法。佛是身口意三業無時無刻不在說法,如以為如來作是念,「我當說法」,即表示如來還有「不說法」的時候,是在謗佛。

尊者就是阿羅漢, 還有一個名字「應真」與真理相應。如唐末至五代十國時期貫休和尚的「十六應真像」。

非眾生: 不是一般的凡夫衆生。十法界中, 除了佛以外都是衆生。等覺菩薩也是衆生。但是他己經破我執離四相, 體證到「空, 無我」, 但他還沒成佛, 所以又名衆生。

「五量」::現量(現在現有現露)如杯子。是現在的杯子(不是古代), 是現有的杯子(不是還在研發), 現露(大家都看到了)。 比量: 雖然没有看見, 但可以從己知推演到未知的推理, 哲學。非量: 並不是所有的推理都是正確, 錯誤的推理叫非量。聖教量:如佛陀所說的法。神通量:如證果聖人有的神通。



今日內容的教學節目

傳道法師 / 般若經講記第九集-part6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27F57KOsDQ
傳道法師 / 般若經講記第九集-part7 http://www.youtube.com/watch?v=Lsghv45HjhY


回應:aaa 2010-03-19 15:58:54 (IP:  ) T 3000_R 34 引 用
辛六 正覺圓成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無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善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次,須菩提!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則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所言善法者,如來說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法身佛以智見與福德為本,感得果德的無邊身相,微妙法音;現身、說法,即有大菩薩為信眾。這些,都因總修萬善而同歸無得,證無上遍正覺而得完成。所以須菩提仰承佛意而問道:佛得的無上遍正覺,可是無所得的吧?佛讚許他說:是的!我於無上遍正覺,連一些些的實性法,都不可得,一切都無所得,這才證得無上遍正覺。然所以都無所得,這因為無上遍正覺,即一切法如實相的圓滿現覺,無所得的妙智,契會無所得的如如,這豈有毫釐許可得的!所以,在此如如正覺中,一切法是平等而無高下的。高下,指佛果(高)與凡夫(下)說的。平等法界,是在聖不增,在凡不減的,這就名為無上遍正覺。這在因中,或稱之為眾生界,眾生藏,如來藏;在果位,或稱之為法身,涅槃,無上遍正覺。約境名真如,實相等;約行名般若等;約果名一切種智等,無不是依此平等如虛空的空性而約義施設。有些人,因此執眾生中有真我如來藏,或者指超越能所的靈知,或者指智慧德相─三十二相等的具體而微;以為我們本來是佛,悟得轉得,即是圓滿菩提。這是變相的神我論,與外道心心相印,一鼻孔出氣!

一切法雖同歸於無得空平等性,但畢竟空中不礙一切。一切的緣起法相,有迷悟,有染淨,因為性空,所以有此種種差別,如中論所說。所以佛又對須菩提說:無上遍正覺,雖同於一切法,本性空寂,平等平等。但依即空的緣起,因果宛然。無上遍正覺,要備兩大法門而圓成,一、以般若空慧,通達法空平等性,不取著我等四相。二、修習施、戒、忍等一切善法,積集無邊福德。此所修的一切善法─自利利他,以般若無我慧,能通達三輪體空,無所取著。般若攝導方便,方便助成般若,莊嚴平等法性,圓證無上遍正覺。法性如空,一切眾生有成佛的可能,成佛也如幻如化,都無所得。然而,不加功用,不廣集資糧,不發菩提心,不修利他行,還是不會成佛的!



庚二 校德 『須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諸須彌山王,如是等七寶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般羅蜜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於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這是方便道中第一次校德。般若道中說充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持用布施,這裡說七寶聚集像須彌山那麼高─出海四萬二千由旬─拿來布施,這數量要比前說大得多。但雖以這麼多的七寶持用布施,所得功德,還是不及讀誦或為他人說本經四句偈的功德。



己二 示現化身事業 庚一 化凡夫眾 『須菩提!於意云何?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度眾生。須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則有我、人、眾生、壽者。須菩提!如來說有我者,則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須菩提!凡夫者,如來說即非凡夫。』

此中化身佛,不約隨類示現者說,指從入胎、住胎到成道、轉法輪、入涅槃,示生人間的化身佛。如釋迦人間成佛,即有化眾、化主、化處、化法四事,下文次第論說。

佛告須菩提:不要以為如來會作這樣想:我當現生人間,度脫苦迫的眾生。如來現覺諸法性空,那裡會見有實在的眾生,可以為如來所度。假使如來這樣的想,那如來不是執有我等四相了嗎?如來雖不作此念,但隨俗說法,也還說我前生如何,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等。可是雖說人說我,能達人我無自性,所以假我即是非我。不過,那些生死凡夫,不能了解隨俗我的意趣,即以為真實有我而妄執了─如後代的犢子部等。不特說我非我,就是我雖也說有凡夫,也是實非凡夫的假說。凡夫,是不見實相的異生;煩惱未斷,生死未得解脫,依此而施設的假名。如能解脫即成聖者,可見並無凡夫的實性可得。



傳道法師講解補充:

證無上遍正覺: 證到「空無我慧」後, 修六度萬行度化眾生。度化眾生但「空無所得」。從發心, 度眾生, 到成佛都是以般若的「空無我慧」為前導。

一切法雖同歸於無所得空平等性,但畢竟空中不礙一切。如中論所說「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若無空義者,一切則不成。」因為空無自性所以遇到清淨的因緣就變成清淨的果, 遇到雜染的因緣就變成雜染的果。所以造善業到三善道, 所以惡善業到三惡道。造出世間聖人的業就會成就聖人的果位。如同淸水, 加糖變甜的, 加塩變鹹的, 這是空性的緣故。

「般若攝導方便,方便助成般若」: 般若是指無我慧, 無所障礙。方便是指廣度衆生。度衆生無所障礙。對於別人的恭維批評都無所障礙。度衆生遇到境界清楚明白, 喜歡討厭嗔恨…等等一念不生。,也就是「般若攝導萬行,萬行莊嚴般若」

「布施多雜染,禪定向獨善,依人向佛道,戒行為宗要。」我們凡夫布施常常伴隨「名利情」的心。持戒可以得人生, 只有般若才可以讓人解脫, 要先得人身才能解脫。「智度論」曰:「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

「凡夫者,如來說即非凡夫。」: 沒有一個凡夫的實在不變的自性可得。如果有一個凡夫自性, 那就是永遠的凡夫, 不可能成聖人阿羅漢菩薩, 更不可能成佛。



今日內容的教學節目

傳道法師 / 般若經講記第九集-part8 http://www.youtube.com/watch?v=3O3Ha2Ha2pE&NR=1
傳道法師 / 般若經講記第九集-part9 http://www.youtube.com/watch?v=Y51kCM0Wdss&NR=1


回應:aaa 2010-03-20 17:56:28 (IP:  ) T 3000_R 35 引 用
庚二 現化身相 辛一 相好 壬一 正說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不』?須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佛言:『須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者,轉輪聖王則是如來』。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爾時,世尊而說偈言: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須菩提!汝若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莫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汝若作是念,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說諸法斷滅。莫作是念!何以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




本節與諸譯不同。可否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上面已經論到,似乎毋須再說。特別是:須菩提的答覆,上文已知不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怎麼這裡反而說可以三十二相見?這是極難理解的!要知道:上次佛約法身而問,法身不可以三十二相見,須菩提是知道的。這次佛約化身為問,化身佛一般都以為有三十二相的,所以須菩提也就說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但這是錯誤的,佛陀立刻加以責難:假使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轉輪王也有三十二相,那轉輪王不也就是如來嗎?須菩提當下就領會道,如我現在理解佛所說的意義,是不應該從三十二相見如來的。這是說:不但法身不可以三十二相見,化身也是不可以三十二相見的。因為,法身是緣起無性的,法身所有的相好,也是無性緣起的。從法身現起的化身,有三十二相,也還是緣起無性的。由通達性空,以大悲願力示現的身相,如鏡中像,如水中月,所以也不可取著為有得的。如取相執實,專在形式上見佛,那與輪王有什麼差別?因此,佛又引從前為聲聞行者說過的偈子,再說給大眾聽。意思說:若以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色相見我─如來,或從六十美妙梵音中求我,這是走入邪道,不能正見如來的。

不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這決不是如來沒有圓滿的身相;依法身等流所起的化身,雖不可以相取而相好宛然。所以如來緊接著說:假使這樣想:如來是不因諸相具足而證得無上遍正覺的,那可錯誤大了!切不可作如此倒想!修一切善法而得大菩提,而起化身,當然是有殊勝相好的。假使以為離卻相好的,那是等於以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是說諸法斷滅了!斷滅,就是破壞世出世間因果。證無上遍正覺是果,發菩提心而廣大修行是因,因果是必然相稱的。如成佛而沒有功德的莊嚴身相,那必是發心不正,惡取偏空,破壞世諦因果而落於斷滅見了。要知道真正發大菩提心的菩薩,是決不會破壞因果的,不會偏取空相而不修布施、持戒等善法的。反之,菩薩因為深見緣起因果,這才發大菩提心,修行而求成佛。所以,不應該說如來不具足相而成佛。




壬二 校德
『須菩提!若菩薩以滿恆河沙等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復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何以故?須菩提!以諸菩薩不受福德故』。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不受福德』?『須菩提!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 ,是故說不受福德。』

佛對須菩提說:假使有發大心的菩薩,以充滿恆河沙世界的七寶作布施,所得的功德極大;但如另有菩薩,能悟知一切法無我性,得無我忍,那所有功德即勝前菩薩的功德。此處以菩薩布施及菩薩智慧相校量,即更勝上文的校德。忍,即智慧的認透確定,即智慧的別名。依經論說:發心信解名信忍;隨順法空性而修行,名(柔)順忍;通達諸法無生滅性,名無生忍。此處沒有說明什麼忍,依文義看來,似可通於諸忍的。得忍菩薩的所以殊勝,因他於所作福德及智慧,能知道是無性的緣起,不會執受─取福德為實的。不受福德,所以福德即無限量。這不是說沒有福德,是說不執為實有,不執為己有。福德無性,菩薩無我,能得此法忍的菩薩,是深知福德不應貪著的,所以說不受福德。



辛二 威儀
『須菩提!若有人言: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臥,是人不解我所說義。何以故?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梵語多陀阿伽度,漢譯如來,也可譯如去。來去是世俗動靜云為相。因此,外道等即以如來為流轉還滅─來去者;如來現身人間,一樣的來去出入,一樣的行住坐臥,佛法中也有誤會而尋求來去出入的是誰,而以此為人人本來天真佛;有的,要在來去坐臥的四威儀中,去見能來能去能坐臥的如來。如來明見末法眾生的佛魔同化,所以特預記而呵斥說:這些人是不解佛法而非佛法的。如來「即諸法如義」的正覺;來去坐臥都不過性空如幻,那裡有來者去者可得?法法性空如幻,來無所從,去無所至;不來相而來,無去相而去,徹見無我法性─如義,這才名為如來。



傳道法師講解補充:

「如我解佛所說義,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 講到「佛」是指究竟圓滿的果位。講到「如來」是指法性, 法性是無相的, 不能以相見。見緣起旣見法, 見法旣見佛。若見諸相非相, 旣見如來。

「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色相是修六度萬行度衆生的果報。若不具足相是指不度衆生就可以得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成佛, 那是斷滅論, 無因無緣有結果。

「以諸菩薩不受福德故」:「受」不是當作接受感受, 而是貪著。為而不有, 作了不執著自己所有。沒有「能作」「所作」「被作」,所以是三輪體空。

如來,也可叫如去, 如法性而來, 如法性而去。如來者諸法如義, 體證到緣起無自性, 就見到法性, 就見到佛的法身。所以見緣起旣見法, 見法旣見佛。若見諸相非相, 旣見如來。不是看外表形像。不是學佛走路的樣子, 吃飯的樣子, 或睡覺要右脇而臥, 左脇而臥不如法…等等。不是這樣, 學這些永遠無法成佛。



今日內容的教學節目

傳道法師 / 般若經講記第九集-part10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ZC_bvsU21g
傳道法師 / 般若經講記第十集-part1 http://www.youtube.com/watch?v=nO3nTLR7cMw
傳道法師 / 般若經講記第十集-part2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USz8sJYd24


回應:aaa 2010-03-21 16:10:14 (IP:  ) T 3000_R 36 引 用
庚三 處大千界 辛一 微塵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塵,於意云何?是微塵眾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塵眾實有者,佛則不說是微塵眾。所以者何?佛說微塵眾,即非微塵眾,是名微塵眾。』



論化處,也分為微塵與世界。先說微塵:佛告須菩提說:如有善男子善女人,依佛所說的「散空」,觀大千世界而分分的分析,散為微塵,這微塵眾─眾即聚─多不多?阿含經中,佛曾以散空法門教弟子,後代的聲聞學者,如一切有部等,即依此建立實有自性的極微。須菩提依佛所教而修行,知道微塵眾的確多極了;然而他不像取相聲聞學者的執為實有。他說:這許多微塵眾如果是實有的,如來即不會說他是微塵了。要知道:色法─物質界是緣起的,是相依相緣的存在,而現有似一似異相的。在緣起色中,有幻現似異的差別相,分離相,所以不妨以散空法門而分分的分析他。科學者的物理分析,所以也有可能。然如以為分析色法到究竟,即為不可再分析的實體,那即成為其小無內的自性,即為純粹妄想的產物,成為非緣起的邪見。這種實有性的微塵,佛法中多有破斥。但或者,以為有微塵即應該自相有的;觀察到自相有的微塵不成立,即以為沒有微塵,以為物質世界僅是自心的產物,這與佛陀的緣起觀,還隔著一節呢!佛說微塵,不如凡夫所想像的不可分割的色自性;但緣起如幻,相依相緣的極微眾,世俗諦中是有的,是可以說的。



辛二 世界
『世尊!如來所說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實有者,則是一合相。如來說一合相,則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須菩提!一合相者,則是不可說,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

一佛所化的區域,是一大千世界。世界與微塵,是不一不異的。緣起為一的世界,能分分的分析為微塵;而緣起別異的微塵,能相互和集為一世界。能成的極微─分,是無性緣起的;所成的世界─有分,即全部,也是無自性的。所以須菩提接著說:如來所說的三千大千世界,依我的悟解,也是沒有自性的,僅是假名的世界。因為,如世界是實有自性的,那就是渾然一體而不可分析的一合相了!依佛法說:凡是依他而有,因緣合散的,即不是實有,是假有的,是無常、無我、性空與非有的。如來雖也說世界的一合相─全體,那只是約緣起假名的和合似一,稱為一合相,而不是有一合相的實體─離部分或先於部分的全體可得。如來聽了,同意須菩提的解說,所以說:一合相,本是緣起空,不可說有自性的。但凡夫為自性的妄見所蔽,妄生貪著,以為有和合相的實體!



庚四 說無我教
『須菩提!若人言佛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於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說義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來所說義。何以故?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

如來教法的特色,即宣說「空無我」。此處即約此義,概括如來一代化法。佛問須菩提:無我,即令人離我見乃至壽者見。假使有人以為佛說我見、人見等,使人離此等見而得解脫,此人能理解如來化法的真義嗎?須菩提答:此人是不夠理解佛法的!眾生,是由過去的業因而和合現起的幻相,本沒有實性真我,而眾生妄執,於無我中執著有我,所以佛說眾生有我見等為生死根本。然而,什麼是我?眾生不知一切法並不如此實性而有,以為如此而有的,不見法空性,所以名為無明。由於無明而起薩迦耶見,執我執我所。但徹底研求起來,我等自性是本不可得的。假使有我,能見此我的名為我見;我等自性既了不可得,那從何而有我見呢?佛說我見,不過隨眾生的倒想而假說,使人知我本無我,我見即本非我見而契悟無分別性,並非實有自我可見,實有見此自我的我見,又要加以破除。從所見的自我不可得,即悟能見的我見無性,即依此而名之為無我。如執有我見可除的無我,這無我反倒成為我見了!如智論說:『癡實相即是智慧,取著智慧相即是癡』。所以,以為如來說有我見等,即是取相執著,根本沒有理解如來「無我」教的深義。



傳道法師講解補充:

微塵: 最小單位, 可不可以再分?不能再分就不是物質。物質是有體積, 佔有時間空間, 而且是會毀壞可以分才叫物質。不能分就不能成為物質。可以分就不是最小單位。所以有最小單位的觀念本身是矛盾的。諸法從緣起。每一法都是緣起, 緣起的本身也是緣起。不是從緣起的一法也沒有。

但認為微塵不存在, 這也是錯誤的觀念。微塵是存在, 微塵不是單獨存在, 是由很多因緣和合才存在。如果否定微塵的存在, 認為一切都是「空」, 那是「斷滅空」。例如做夢, 那是不真實的, 而不是否定夢的存在。佛法講「有」是緣起有, 講「空」是自性空。

如來一代化法即宣說「空無我」。如來一生都宣說空無自性,空性。為什麼會有八萬四千法門?那是衆生的毛病, 衆生的興趣, 衆生的根機不同, 為了度衆生而演化出那麼多不同法門, 但這些法門都是緣起無自性。

佛說我見,不過隨眾生的倒想而假說, 有我見人見衆生見壽者見。然後再分析我見是錯誤的。如果認為有一個「我見」, 所以「我」要破「我見」。有一個「我」能破, 有一個「我見」被破, 那永遠也破不完。若執著有一個「我見」可以破除, 有一個「無我」可得, 這樣又會成為一個障礙。所以「離四句, 絕百非」。

「癡實相即是智慧,取著智慧相即是癡」: 癡是無明, 無明的真相是因緣和合, 是緣起無自性。若能體會到無明是緣起無自性的實相, 就是智慧, 智慧也是緣起無自性。若認為離開無明愚癡, 而有一個智慧可得, 就是有我執, 又孌回無明了。



今日內容的教學節目

傳道法師 / 般若經講記第十集-part3 http://www.youtube.com/watch?v=ZOM5-AwKCOw
傳道法師 / 般若經講記第十集-part4 http://www.youtube.com/watch?v=en6t91iJirI&NR=1


回應:aaa 2010-03-22 19:37:02 (IP:  ) T 3000_R 37 引 用
丙二 勸發奉持 丁一 別明離相 戊一 應如是知見信解
『『須菩提!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須菩提!所言法相者,如來說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此下,為方便道的結勸受行。般若道已有廣說,這裡僅略為結勸而已。一切佛法,都是為學者說的,所以雖或高談佛果,或論菩薩不思議的大行,總是以初學為所化的根機。上面雖廣說方便,尤其分別究竟菩提的法身與化身,而這裡又歸結到發菩提心者,應如何知見,應如何受行。佛說:發菩提心的人,對於一切法,近即上說無我的教法,遠即方便道中所說的一切菩薩行果,都應該不取─不生法相而知見,而信解。知與見,偏於智的;信解,是因理解而成信順與信求,即從思想而成為信仰。在這知見或信解一切法時,都不應該執有諸法的自性相而起戲論分別。不但不生法相,連不生法相的非法相也不生,方是正知正見正信解者。因為,如來雖分別廣說諸法相,而一切法相無自性,即是非法相的,不過隨俗施設為法相而已。這是總結對於一切佛法的根本認識。



戊二 應如是受持誦說
『須菩提!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祇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提心者,持於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其福勝彼。云何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



如來再校德顯勝,結勸自受化他,並略示說法的軌範。佛告須菩提說:假使有人以充滿無量無數─阿僧祇即無數世界的七寶,拿來布施,這在常人看來,功德已不可思議。但是,如另有發菩提心的人,對於本經的全部乃至少到一四句偈,能依十法行而行,那他所得的福德,比七寶布施者要多得多。在受行般若中,或理觀,或事行,都要一一見於實際。大乘為利他的法門,所以尤需要將此般若大法,為他人演說,展轉教化,才能弘廣正法,不違如來出世啟教的本願。續佛慧命,這是最極要緊的。但應該怎樣演說呢?佛陀啟示說法的軌則說:這需要不取著一切法的自相,要能安住於一切法性空─如如的正見中,能不為法相分別所傾動。凡取相分別而憶念的,即名為動,也即是為魔所縛,阿含經等都作此說。智論也說:『不生滅法中,而作分別相。若分別憶想,則是魔羅網。不動不依止,是則為法相』。末二句,或譯『心動故非道,不動是法印』。所以,如如不動而說法,即維摩詰所說:『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能內心不違實相,外順機宜,依世俗諦假名宣說,而實無所說,才是能說般若者。否則,取法相而說,即是宣說相似般若,聽者多因而墮於我相、法相、非法相中,即為謗佛!



丁二 結示正觀
『何以故?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上面,如來開示學者,應不生法相而信解一切法,應不取於法,如如不動而受持講說。不取相,即性空離相,本經雖處處說到,但聽者或以為空是什麼都沒有;假名是為初學者假說的,施、忍等一切善法,於他們─自以為解空的是無關的。這些人,倒取空相,是斷滅見者,是謗佛謗法者!而另一些人,不滿於性空假名,要成立因果緣起的自相有。眾生心不容易安住於中道,落於有見無見。所以,本經在末後,特說六喻法門,明假名即空的般若正觀,使學者知道如來說空、說假名、說離相、說不住、說不取等的正意,使初學者有個入手處,能由此而深入究竟。

頌意說:一切有為法,都是如夢等假有即空的,學者應常作如此觀察!有為,即有所作的,從因緣而有的,有生滅或生異滅的遍通相的,即息息流變的無常諸行。凡夫見聞覺知的一切,沒有不是有為的。有為,對無為說。但無為不是與有為對立的什麼法,非凡夫所能理解。如來假名說的無為,意指有為的本性空寂,即無所取、無所住、無所得的離戲論相。學佛以此為標極,但必須以有為法為觀察的所依境,於此有為而觀無常、無我、無生滅性,才能悟入。總之,不論觀身或觀心,觀我或觀法。甚至觀無為、無漏,在凡夫心境,離此有為是不能成為觀察的。

這樣,在凡夫,有為即一切法,應以如夢、如幻等六喻去觀察他。夢,指睡眠時,由於過去的熏習,或夢時身心所有的感受,浮現於昧略的意識中,而織成似是而非的夢境。幻,指幻師用木石等物,以術法而幻成的牛馬等相,這是可見可聞的,卻不是真實的。泡,指大雨下注時,水上引起剎那即滅的浮漚。影,是光明為事物所障引起的黑影;或以手指交結,藉光線而反映於牆壁的種種弄影─影象。露,即地面的水汽,與易散熱的草木等相觸,因冷而凝成的小水滴;這到天明後,溫度稍高,就立刻消滅。電,指陰電陽電相磨觸時,引起的光閃,也是剎那過去而不暫住的。此六者或有經中作九喻十喻等,主要為比喻一切法的無常義,如泡、如露、如電;比喻一切法的虛妄不實義,如夢、如幻、如影。實際上,每一喻都可作無常無實喻,或可以一一別配所喻,而實無須乎別別分配的。此六者,喻一切法的無常無實。所以,是無常無實的,即因為一切法是緣起的,緣起性空的。這六者的無常無實,空無自性,常人還容易信受;不知一切法在佛菩薩的聖見觀察,都無非是無常無實無自性的。我們執一切法為真常不空,也等於小兒的執夢為實等。所以,經中以「易解空」的六喻,譬喻「難解空」的色心等一切。能常觀一切法如此六者,即能漸入於無常無我的空寂。

這樣,一切法如幻、如夢等。幻等、如智論說:『幻相法爾,雖空而可聞可見』。無定性而稱之為空,不是什麼都沒有。因此,我們所知所見的一切,是空的,但是因果必然,見聞不亂的。依此以求諸法的自性,了不可得;徹悟此法法無性的不可得,即名為空性。雖沒有自性而空寂的,但也即是緣起的因果施設,稱為假名。假名,梵語為「取施設」義,即依緣攬緣而和合有的。從因果施設邊說,即空的假名有,不可說無;從自性不可得邊說,即假的自性空,不可說有。觀假名如幻等而悟入空性,離一切相,即為般若的正觀。知見信解所以能不生法相,受持、為他人說所以能不取於相,都應從如幻、如夢的假名自性空中去觀察;三乘解脫以及菩薩的悲心廣大行,也應從此觀察中去完成!



甲三 流通分
『佛說是經已,長老須菩提,及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金剛法會圓滿了。當時,比丘與比丘尼,即出家弟子的男女二眾;優婆塞、優婆夷,即在家弟子的男女二眾。此即如來的四眾弟子,曾從佛受皈依及應持的戒律者。此外,還有從一切世間來的天、人、阿修羅,即三善道眾生,有善根見佛聞法的,也在法會中。大家聽了本經,明白菩薩發心修行的宗要與次第,感到佛法的希有,都各各法喜充滿。歡喜,即信受佛說以及悟入深義的現象。能深刻信解,所以都能奉行佛說,自利利他,流通到將來。我們還能知道這部經,聽說這部經,也即是當時佛弟子信受奉行的成果。大家既聞此法,也應生歡喜心,信受奉行,這才不負如來護念付囑的大悲,名為報佛恩者!



傳道法師講解補充:

「方便道的結勸受行」: 方便道到這裏講完了。勸我們要按照佛陀所教的信受奉行。宗教最大特質是實踐, 了解而不實踐是說食不飽。

「十法行」: 十種行持經典的方法,即書寫、供養、施他、諦聽、披讀、受持、開演、諷誦、思惟、修習。

「在受行般若中,或理觀,或事行,都要一一見於實際。」: 般若是與空無我慧相應。理觀是八正道的正見。事行是六度萬行。都要實際去做。不是用想像的廻向給大衆, 不是打坐無障礙。人間佛教是: 此時此地此人的關懷與淨化。關懷受災難的時候, 受災難的地方, 受災難的地方人。與弱勢團體常常在一起, 不是與強勢團體常常在一起。

「心動故非道,不動是法印」: 動是受到外界的「名利情」所吸引而起心動念, 這樣煩惱就來了。安住在正見當中如如不動, 如實知其緣生緣滅清楚明白無自性可得。六祖慧能: 誦「法華經」, 悟者轉法華, 迷者法華轉。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用六種的比喻來形容有為法, 緣起法, 沒有一個本體存在。我們常常把一些事情分開, 如吃飯是吃飯, 佛法是佛法。而忘了吃飯也是有為法, 也是緣起無自性, 也是佛法。要有人種稻, 運送, 要有工具煮飯, 要有煮飯的人…等, 吃一餐飯要社會士農工商的相互合作才能成, 所以要心存感激。

「從自性不可得邊說,即假的自性空,不可說有」: 不管所謂「虛幻」或「實際」的事物, 它不會是單獨存在, 也不會是永遠存在。所以業不一定必報, 業可能報可能不報, 業是性空, 要有助緣才會報, 只要改變助緣就能改變果報。我們只要改變自己的行為觀念, 就能改改變自己的命運。

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 這是為了適應印度文化, 印度人喜歡講鬼神天神。所以佛法也會講到天人阿修羅。



今日內容的教學節目

傳道法師 / 般若經講記第十集-part5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OgRe4KqGt8
傳道法師 / 般若經講記第十集-part6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K3N5ZleaPA
傳道法師 / 般若經講記第十集-part7 http://www.youtube.com/watch?v=on3q-P2malk
傳道法師 / 般若經講記第十集-part8 http://www.youtube.com/watch?v=7kk24EJ2mNw
傳道法師 / 般若經講記第十集-part9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0rX4-HNA30
傳道法師 / 般若經講記第十集-part10 http://www.youtube.com/watch?v=X-ytpuaQutg&NR=1


回應:aaa 2010-03-23 18:11:17 (IP:  ) T 3000_R 38 引 用
印順導師的「般若經講記」分為「金剛經」和「心經」二部份。
「金剛經」到此圓滿結束。

下次始介紹「心經」。

傳道法師:
「心,可以有多種的解釋,然此處取心要、精要的意思。
心經是講六百卷「大般若經」的最精要部份。」

祝各位網友法喜充滿!


回應:aaa 2010-03-29 11:42:05 (IP:  ) T 3000_R 39 引 用
懸論 一 釋經題
一、波羅蜜多:佛法有他的目的,和達到此目的的方法,我們要想了解他,可以用本經的「度一切苦厄」,「能除一切苦」,即經題的「波羅蜜多」來說明 。佛法就是要對這現實世間的苦難,予以徹底的解決。波羅蜜多是梵音,譯成中文可有兩個意思:一、凡事做到了圓滿成就的時候,印度人都稱做波羅蜜多,就是「事業成辦」的意思。二、凡作一事,從開始向目標前進到完成,中間所經的過程、方法,印度人也稱做波羅蜜多,這就是中文「度」(到彼岸)的意思。其實,這只是同一語詞的兩種─動、靜解釋。佛法的目的,在使人生的苦痛得到解決,達到超脫苦痛的境地。能解除這人生苦痛的方法(動的),名之曰波羅蜜多;依照佛法中的方法做到苦痛的解除(靜的),也名為波羅蜜多。這樣,現在就把「波羅蜜多」,局限在解除苦痛的意義上。但苦痛是什麼?從何而來?「度一切苦厄」的方法又如何?

苦是一種感受。苦痛,有他的原因,知道苦痛的原因以後,才能用適當的方法來防制他消滅他。從引發苦受的自體說,可大分為「身苦」與「心苦」。身苦是因生理變化所引生的不適意受,如餓了、冷了、疲勞辛苦了等等,這都是身體上的苦受。心苦是精神上所感受的苦受,如憎、怒、哀、懼等。身苦是大體同樣的,如餓了覺得難過,你、我、他都是一樣的。心苦就不然了,如人觀月,有的人覺得月光皎潔深生愉快,有的人因望月而思親念舊,心懷悲楚。觀劇、觀花、飲酒等一切,都有同樣的情形。在同一境界,因主觀心緒的差別,可以引生不同的感受,這就和身受不同了!實在說來,身心二受是互相影響的,如生理變化所引生的饑渴等苦─身苦,可以引生心理上的煩憂,因之弱者自絕生路,強者挺而走險,這是極常見的事。反之,心理上的痛苦,也可以引發身苦,如因情緒不佳而久臥床榻等。身苦,由於人為的努力,還易於解決;但同樣的環境,因人的身世不同,知識不同,情緒不同,意志不同,感生的心苦也各各不同,這就難得解決了。世間一般學術,對此心苦簡直是沒法解除的,只有學習佛法纔可以得到解除。雖然佛法不是偏於心的,但可以知道佛法的重心所在。

從引發苦痛的環境說:有的苦痛是因物質的需求不得滿足而引生的(我與物),有的是由人與人的關係而引生的(我與他),有的是與自家身心俱來的(我與身心)。此與身心俱來的痛苦,雖很多,然最主要的有「生」、「老」、「病 」、「死」的四種。生與死,一般人不易感到是苦;在苦痛未發生之前,儘管感不到,可是生理心理的必然變化,這些痛苦終究是會到來的。人不能脫離社會而自存,必然地要與一切人發生關係,由於關係的好壞淺深不同,所引生的痛苦也就兩樣。如最親愛的父子、夫妻、兄弟、朋友等,一旦生離死別,心理就深生懊喪、苦痛,佛法中名此為「恩愛別離苦」。另有些人是自己所討厭的,不願與他見面的,可是「冤家路狹」,偏偏要與之相會,這名為「怨憎會遇苦」。此因社會關係而引生的愛別離、怨憎會苦,是常見的事,稍加回思,就可以知道。還有,人生在世上,衣、食、住、行是生活所必需,有一不備,必竭力以求之。求之不已,久而不得,事與願違,於是懊惱縈心,佛法名此為「求不得苦」。也有想丟而丟不了的,也可以攝在此中。像上所說諸苦,可大分三類:一、因身心變化所引生的苦痛─生、老、病、死;二、因社會關係所發生的苦痛─愛別離、怨憎會;三、因自然界─衣食等欲求不得所引生的苦痛。



傳道法師講解補充:

波羅蜜多: 究竟圓滿, 到彼岸。不是在講彼岸的佛菩蕯有多麼圓滿。而是在講如何從凡夫到解脫聖人的過程。但我們知道這個方之後並不是照單全收, 一定要適合我們現在的生活習加以慣靈活的運用。不要以為有一個方法, 可以從古至今適用在每一個人的身上都能成佛。那就不用八萬四千法門了。

「緣起」在時間上一定是無常。只有佛陀講的法只有他才可以改孌, 別人都不可以改變, 那是錯的。佛陀講經說法是因時因地因人, 法饒益義饒益。

波羅蜜多要用在曰常生活,不是講的爽快。一切事「究竟圓滿」不簡單, 洗廁所能「究竟圓滿」, 掃地能「究竟圓滿」, 吃飯睡覺也能「究竟圓滿」。禪宗講「飢來吃飯, 倦來眠」。日日是好日, 時時是好時。這不是普通的功夫。

「經」是通識教育沒有標準, 聽的人程度高低不同, 所了解的內容也會不同。所以稱「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沒有標準的講法。「論」才能當標準。



今日內容的教學節目

傳道法師 / 般若心經講記第一集-part1 http://www.youtube.com/watch?v=NQs_zn0hmrY
傳道法師 / 般若心經講記第一集-part2 http://www.youtube.com/watch?v=9ri3_HaalWU&NR=1
傳道法師 / 般若心經講記第一集-part3 http://www.youtube.com/watch?v=y0hYI3qfGis


回應:aaa 2010-03-30 18:51:57 (IP:  ) T 3000_R 40 引 用
世間的學術、宗教、技巧,莫不是為解除人生痛苦而產生的。然而努力的結果,至多能解除自然界的威脅和少部份的因社會關係所發生的痛苦。這因為自然界是無生的,依必然的法則而變化的,只要人能發見他的變化法則,就可以控制他、利用他。社會關係就難多了,如發生同一事件,以同一的處理法,但每因群眾的心境與處理者之間的關係不同,得到完全不同的結果。這還不是最難解除的,最難的那要算各人身心上的痛苦了。照說,自家身心的事,應該易於處理,實則是最難的。人對自己究竟是什麼?心裡是怎樣活動的?實在不易認識,不易知道。連自己都不認識,還能談得到控制自己,改造自己嗎?因此,想控制自己,解放自己,非認識自己不可。佛法雖無往而不在,但主要的在教人怎樣覺悟自己,改造自己以得痛苦的解除。如我們不求自我身心的合理控制與改造,那末因自然界而引起的苦痛,我們也沒辦法去控制,反而增多痛苦!依佛法,社會也只能在人類充分覺悟,提高人格,發展德性,社會才能完成徹底的更高度的和平與自由。從合理的社會─平等自由中,控制與利用自然界,才能真得其用。否則,像現代的科學,對於近代人類不能不說厥功甚偉,然因沒有善於運用,利器殺人的副作用,就隨之生起,甚至引起世界文明被毀滅的危險。所以,人不能從解除自己身心上的煩惱矛盾下手,任何控制自然、人群的辨法,是不會收到預期效果的。因此,我們要「度一切苦厄」,應首先對自己予以改造。唯有這樣,纔能合理的根本的解除人世間的苦痛。

佛法解除苦痛的方法是如何呢?原則的說,可分二種:一、充實自己:增加反抗的力量,使苦痛在自己身心中沖淡,不生劇烈的反應。如力量小的擔不起重物,感到苦難;而在鍛鍊有素精強力壯者,則可把著便行,行所無事。二、消滅苦痛的根源:知其原因,將致苦的原因對治了,苦果自然不生。

我們知道,佛法所討論的「度一切苦厄」,「能除一切苦」,是著重在自我身心的改善與解放的。因為度苦、除苦的境界不同,所以產生了大乘與小乘。側重否定的功夫,希求自己的苦痛解脫而達到自在,這被稱為小乘。大乘也是希求度苦除苦的,但他更是肯定的,側重於離苦當下的大解脫自由;又由推己及人了知一切眾生的苦痛也與我無異,於是企圖解除一切眾生苦痛以完成自己的,這就是大乘。從人生正覺中去解除苦痛,大小乘並無不同。這本不是絕對對立的,如釋迦牟尼佛因見到眾生的相殘相害,見到眾生的生、老、病、死苦而推知自己,又由自己推知他人,知道都是在苦痛裡討生活;於是就確定了解脫自他苦痛的大志,走上出家、成道、說法的路。後代的大小乘,不過從其偏重於為己及為人而加以分別吧了!



傳道法師講解補充:

小乘側重否定的功夫,希求自己的苦痛解脫而達到自在。例如音樂文學在小乘是被禁止的, 有一些高僧大德認為詩詞歌賦容易變質成為「綺語」。這不是對錯的問題, 有一些人要這樣才能對治, 例如近代高僧弘一大師就是重在戒律, 否定的修持。一些比較大而化之不拘小節的人就適合用否定的修行方式, 不可以這樣不可以那樣, 來匡範自己。

大乘也是希求度苦除苦的,但他更是肯定的。例如有一些人比較重名(貪名就不好), 可以用「功德」來肯定他。做這個有功德做那個有功德, 所以他會很認真的止惡行善清淨心。 重名的人為了求功德, 也比較會注意自己的形像, 不敢隨便亂講話亂做事。這是用肯定鼓勵的方法來幫助大衆。



今日內容的教學節目

傳道法師 / 般若心經講記第一集-part4 http://www.youtube.com/watch?v=Ac461tQ2s7c&feature=related
傳道法師 / 般若心經講記第一集-part5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BV26fMXNcU


回應:aaa 2010-03-31 18:06:53 (IP:  ) T 3000_R 41 引 用
佛法以解除苦痛為目的,除苦必須解除苦痛的根源。致苦的原因,自然是很複雜,但主要是原於我們內心上的錯誤,及由於內心錯誤而引生行為的錯誤。人人的內心與行為不正確,社會意識與發展的傾向,自然也就不能無誤了!由錯誤的行為影響內心,又由內心的錯誤引導行為;於是互相影響,起諸惡業,招感苦果,無時或已!因此,釋尊教人從行善止惡的行為糾正,達到內心的清淨解脫;同時,必須內心清淨而改正了,行為才能得到完善。就是生死的苦痛,也就可以根本地得到解除了!由此,內心與行為中,內心是更主要的。人之所以動身、發語,不盡是無意識的,大都從發動的意識─內心上來。內心的錯誤,可分二種:一、欲,二、見。欲是約情意方面說的,和欲望的欲多少有些差別。欲以追求為義,追求不得其正,這才成為欲望,也可名為惡欲。欲有多方面的,欲求財富,欲求名聞,以及各種物質上的享受都可名欲。深一層的,耽著不捨即名為愛;在世間人看起來,愛是很好的,佛法則說愛如膠漆一樣,一經染著,則糾纏不清,不免要受他的牽制,不得自在。經裡常說:因愛欲故,父與子爭,子與父爭,乃至種族國家與種族國家爭,爭爭不已,於是造成了充滿苦痛的人間。見是思想方面的,由於對事物的認識不同,於是發生意見衝突。如西洋因宗教的信仰不同而連年戰爭,哲學家因彼此的見解不同大興爭吵,此一是非,彼一是非。此雖屬於內心方面的,然因此而表現於行動,就發生絕大的問題,造成家庭、社會、國家、世界的不安定─這種現象,尤其是現在這個時代,更屬顯而易見。見是知識方面的,世間知織不但老是與欲求合在一起,而且這種知識有著根本的錯誤。這不是說世間知識沒有世間的真實─世諦性,毫無補於人生,是說他有某種根本錯誤,有某種普遍的成見,所以與私欲相結合。這才知識越廣,欲望越大,欲望越大,苦痛越多。欲望固可推動知識的發展,知識也能幫助欲望的滿足;但因為鬥知機先,人欲橫流,結果世間苦痛,還是有增無已!古人知識雖淺,人民尚可安居樂業,現在的人知識增長,人民幾乎寢食為憂。我們不但是欲望的奴隸,還是思想的奴隸呢

各人的愛見,互相影響,互相推動,造成了家庭、社會、國家的行為錯誤;招感著個人的苦痛,乃至家庭、社會、國家的苦痛。依佛法的觀點,不僅此人類共同的苦痛,根源於內心─愛見與行為的錯誤;眾生流轉於生、老、病、死的苦痛中,也還是根源於此。世間的一切,什麼都不是突然而有的,有了也不會無影響的。一切的一切,都是在因緣和合與消散的過程中流轉。近代的科學家,只知道物質不滅,而不知道精神也是相續不滅的。我們這一生的生命現象,並不是由於父母的結合而突然新生的,他是由於過去某種行為的錯誤而招感來的。從過去而招感流轉到現在,那麼由現在的行為也還要招感到未來。這三世流轉的生死,可說是生命之流,都是因心的錯誤指導行為而引生的。如果我們不想老是這樣生死苦逼來去流轉,那就得先從發動行為的內心錯誤上改造起。所以三世流轉的生死苦也好,現實人間的苦痛也好,需要解決的苦痛雖有淺深不同,原則並無不同。我們要消除苦痛,非先從內心上的愛欲和知見改造起不可。自然,這就是行為的改善,也即是人我關係的改善。



傳道法師講解補充:

「欲」是約情意方面說的,和欲望的欲多少有些差別。只講「欲」是沒有好壞之分。欲以追求為義, 還要看追求的是什麼。五別境「欲,勝解,念,定,慧」以欲為首。學佛不是要沒有欲望「斷欲」, 學佛本身就是「欲」。「欲」要合情合理合法, 但求不得其正,才名為惡欲。把「欲」慢慢的淨化, 清淨了就變成「願」, 不與私「欲」相應, 和「空無我」慧的悲願相應。菩門品「真觀清淨觀廣大智慧觀」。



今日內容的教學節目

傳道法師 / 般若心經講記第一集-part6 http://www.youtube.com/watch?v=CJqMIS_cohk
傳道法師 / 般若心經講記第一集-part7 http://www.youtube.com/watch?v=YDrdYpE3sBU
傳道法師 / 般若心經講記第一集-part8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ctM0wWV4CA


回應:aaa 2010-04-01 18:10:43 (IP:  ) T 3000_R 42 引 用
二、般若波羅蜜多:佛法中談到解除苦厄的方法,即關於改造錯誤欲見的方法,六波羅蜜多實為主要。六波羅蜜多是:一、布施,就是犧牲自己的精神和物質甚至生命,去作有益於他人的事。二、持戒,不應該做的決定不做,應該做的努力去做,這就是佛說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例如在消極方面,制止殘殺生命的惡行,積極方面,更去做救濟保護生命的善行。三、忍辱,正名為忍,徹底解除人生的苦痛,須要極大的堅忍才能成功。有此堅忍,不怕困難,忍受逼害,衝破險阻,才能勇往直前地去做自他俱利的事。上面所說的施、戒、忍,著重在我們行為的改善。四、精進,對於善的事情,不怕任何困難,抱定決心去作,纔能有所成就;懶惰懈怠是什麼事也不會成功的。嚴肅的、堅強的、向上的、百折不回的勇氣與決心,即是精進。五、禪定,禪華語靜慮,即精神的安定與集中的境界。世間欲愛與知見的擴張,是多少與此內心的散亂有關。古人說:「制心一處,無事不辦」,這就是說:由於禪定的力量,可以控制自己的內心。這確是體驗真理,發生智慧必須的特殊訓練。但這不過把我們的精神集中起來便於管理而已,一旦出了禪定的心境,依舊要紛散混亂起來。所以上面的五種波羅蜜多,對於苦痛根源的愛見,還是不能徹底解決的。六、般若,譯為智慧,有了智慧,錯誤的見解可得到糾正,五種波羅蜜多也可以得到正當的指導。佛法裡特別尊重智慧,因為祇有智慧才能徹底度一切苦。

經上說:『五度如盲,般若為導』;並以種種功德稱揚讚嘆。有些人不知佛經讚嘆智慧的用意,於是以為只要有般若,其餘的五度就可以不要了,這是錯誤的。智慧是領導者,它需要與布施等行為配合起來,使所修所行的不致發生錯誤,這才是佛法重智慧的真義。

般若慧和世間的知識不同:般若慧是從深刻地體驗真理所得到的,如釋迦佛在菩提樹下因獲得了體驗真理的智慧而成佛。這樣,般若的智慧,我們不是就沒有分了嗎?這也不然,我們雖還沒有體驗真理的智慧,可是佛法即是依體悟真理的智慧而流出來的,我們依止佛的經教指示漸漸思惟觀察,起深信解;這雖不是自己體驗真理的智慧,然也是類似的智慧。生得智慧雖人人都有,然解脫苦痛根源的智慧,不經過修習,確是不容易得的。所以佛法教人多聞熏習,聽聞日久,解法智生,這在佛法名聞所成慧。聞解以後,再於自己心中詳審觀察,如是對於前所了解的問題可以更得到有系統有條理的深一層認識。同時,將此深刻的悟解,指導行為而體驗於尋常日用間,佛法名此為思所成慧。思後更修禪定,於定境中審細觀察宇宙人生的真理,此名修所成慧。再不斷的深入,常時修習,般若智慧即可發生。



傳道法師講解補充:

在消極方面,制止殘殺生命的惡行,積極方面,更去做救濟保護生命的善行。例如放生, 我們應該把放生的觀念和行為擴大往上提升, 變成環境保護生態保育。要是環境受到污染, 放生還是沒辦法存活。環境保護生態保育是同樣重要, 森林不濫墾, 不隨便破壞大自然, 動物植物就會生生不息的繁衍。佛教徒不要隨便買動物來放生, 那是在鼓勵捕捉動物。

「忍」: 分為二部份, 順境逆境。忍辱是在逆境之中, 忍受別人不公平的對待。在逆境之中我們常常不得不向現實低頭而有所警覺要忍耐。但在順逆有所成就的時候, 常常會得意忘形。順境就像滑樓梯, 很難停。一般來講得意忘形的時候, 常常會不知反省而容易失敗。



今日內容的教學節目

傳道法師 / 般若心經講記第一集-part9 http://www.youtube.com/watch?v=1ePpErwXXKY
傳道法師 / 般若心經講記第一集-part10 http://www.youtube.com/watch?v=Ou_6SowCnPk


回應:aaa 2010-04-05 18:23:09 (IP:  ) T 3000_R 43 引 用
智慧,可以分為兩種:一、世俗智,如世之哲學家、科學家等,他們都有對於宇宙人生的一套看法,有他種種的智慧,與相對的真理。雖然這是不究竟的, 若就廣義的智慧說,他們解說宇宙人生的世俗智,也可以包含在般若裡(方便智)。二、勝義智,這是就特殊的智慧說。佛法體驗真理的智慧,是徹底的、究竟的,這與世間智慧不同而是特殊的。體驗真理的智慧得到了,生死流轉中的一切苦痛,都可以因之而解決。苦痛的大樹,有本有榦有枝有葉,我們要除掉它,不能光在枝葉上下功夫,必須從根本上去掘除,佛法就是以般若智從根本上解除人們苦痛的。所以佛法中所講的般若,主要是特殊的。佛、菩薩、羅漢都有此智慧,不過佛菩薩的心量大,智慧也大些。因此菩薩應遍學一切法,菩薩雖學一切法,以有特殊的智慧,世間智慧的錯誤可以為之揀除,融攝貫串使世俗慧亦成為圓滿而合理的,從般若而引出方便智,即能正見世間的一切,這就是上面所說廣義的智慧了。常人對此,多不了解,於是生起種種誤解:有些人以為佛法所指的智慧是特殊的,有了這特殊的智慧,其他的世俗智慧就可以不要了,這種人忽略了遍學一切法門的經訓。另一些人以為世俗的知識,不可厚非,應當去學,可是學而不返,忘記了佛法特重的智慧是什麼了。所以修學佛法的人,應該對佛法所崇重的特殊智慧致力以求,而世俗的一般智慧,也不能忽略。



傳道法師講解補充:

勝義智:破我執之後的特殊體會。那種智慧是內證。知識是從外面來的, 會越學越多, 學不完。從內證的剛好相反, 會越來越少。體證到無我之後引發無漏智慧, 那種智慧是没有煩惱。體悟到勝義智之後, 就不會起惑不會有無明不會造業, 不會因為錯誤的觀念而引發錯誤的言行而產生的一切痛苦, 就不會有生死流轉。

煩惱生死的根本是愛和見, 愛是感情上的黏著, 是思所斷惑也叫修惑, 就是與我相應的自我愛, 再來就是境界愛和後有愛, 這是慾望。見是思想見解上的錯誤叫見所斷惑。

有了這特殊的智慧,其他的世俗智慧就可以不要了,這種人忽略了遍學一切法門的經訓。般若經:「如果有一法不遍知, 則有一法之迷惑。」佛法講「分證」, 破一分的無明, 證一分的法身。才斷了一分的迷惑。所以要遍學一切。



今日內容的教學節目

傳道法師 / 般若心經講記第二集 http://www.youtube.com/watch?v=nLkMDXZQXYI
傳道法師 / 般若心經講記第二集-part2 http://www.youtube.com/watch?v=613keCp99sw
傳道法師 / 般若心經講記第二集-part3 http://www.youtube.com/watch?v=wxQVxcOycaw


回應:aaa 2010-04-06 17:02:44 (IP:  ) T 3000_R 44 引 用
般若是最高的智慧,其內容深細難了,由於般若的最高智慧,才能親證宇宙人生的根本真理。真理是什麼?這不必另外去找說明,可以就在日常見聞的事物上去了解。依佛法說,一切事物的存在,都不過是原因條件的假合,凡是假合成的東西,它底本身一定是遷動變化的;他依原因而存在,同時又與他法作緣,他法也遷流變化而存在。這種互相影響互相推動的關係,佛法簡稱之曰因果系。因果法則,是遍通一切法的。如一株樹,有種子的因,與水、土、日光的緣,和合起來,生芽、抽枝、發葉、開花、結果。若是原因和助緣起了變化,樹的本身也就跟著變化了。人也是這樣,富貴、貧賤、賢明、不肖,都不是沒有因緣的。上面曾說:人依內心的正確與錯誤引生行為的合理不合理,由此感招苦樂不同的結果,這也就是因果必然的現象。任何事物,都不許例外。佛法就是依因果法則說明一切的。存在的是結果,同時也是因;凡是可為因的,也必是從因所生的。但一般宗教就不然,如耶穌教說一切事物是上帝造的,上帝不由他所造。這樣,上帝唯是原因而不是結果了!佛法呵此為不平等因。還有說什麼時、方、物質等為諸法因的,這在佛法總呵之為非因計因。或說諸法是無因生的。諸經中依因果法則,遍予破斥。唯有依於般若慧,了達諸法的因果事理,纔是正確的知見。然了得因果現象,還不是佛法中最究竟的;最高的智慧,是要在因果現事的關係中,深入的去體驗普遍而必然的最高真理。佛就是體驗了這最高真理的;佛的偉大,也就在他能把真理完滿的洞達。宇宙人生的真理,佛說有三:

1.諸行無常:這一真理,說明了一切事物都在因果法則下不斷地遷流變化,其中沒有什麼永恆不變的東西。在從前,或許不容易了解,由於近代科學進步,已經不甚難懂了。不過,世人也只能在諸法的流動變化上了達其外表,還不能達到諸法沒有不變性的究竟義。這諸行無常的真理,是從縱的時間方面來說明的。

2.諸法無我:我,在佛法裡有它特殊的定義。一般人總以為事物上有一個獨立存在的東西─我。依佛法講,存在的事物都不過是因緣和合的假相,其中沒有什麼可以獨立自存的。如一幢房子,看來好像是整然一體,然仔細推敲起來,房子是由眾多磚瓦木石所合成的。五指伸開來,拳還能存在嗎?這說明了物體是因緣生的,只有假相,沒有實體。就是分析到了一微塵、一電子,也還是因緣的假相,沒有什麼獨存的個體。這諸法無我,是從橫的空間方面說的。了知空間的一切法,都是沒有獨立存在性的,如國家是由土地、人民、主權所合成的,人是筋骨血肉髮毛爪齒所合成的,除去了這許多合成國家、人身的質素,是沒有實體或是形而上的存在。

3.涅槃寂靜:這說明了動亂變化、假合幻現物的最後歸宿,都是平等無差別的。一切事物,是動亂差別的,也是寂靜平等的。如審細的觀察諸法,就可以發現動亂差別的事物,即是平靜無差別。這種種差別歸於平等、動亂歸於平靜的─涅槃寂靜,如枝葉花騔的形色各殊,但對光的影子,是沒有差別的一樣。涅槃寂靜,是依諸行無常、諸法無我體驗所得到的。如對前兩真理不能了解,這涅槃寂靜的真理,也就不會正確的了解。這如在波浪的相互推動激盪─無常無我上,了知水性的平靜一樣。波浪是依水而有的,波浪因風而起,風若息下來,水自歸於平靜。但這平靜不必要在風平浪靜的時候,就在波濤洶湧動盪不停的時候,水的本性還是平靜的。人在生死的流轉裡也是一樣,苦樂、人我、是非、好醜、動亂萬千,就在此動亂萬千的流轉當中,了知涅槃的平等寂靜。上次說到,糾正我們內心上的錯誤,引導行為入於正軌,即達到此涅槃寂靜的境地,就可以得到生死苦痛的解脫了。



傳道法師講解補充

緣起真理可從三方面(三法印)說明:
諸行無常, 常性不可得(空性)。從「時間」去觀察緣起真理。生理, 生老病死, 生滅相續。心理, 生住異滅, 生滅相續。物理, 成住壞空, 生滅相續。諸法無我, 我性不可得(空性)。從「空間」去觀察緣起真理。生理, 五蘊四大, 假名和合。心理, 六根六識, 假名和合。物理,六界(地水火風空識)六境(色聲香味觸法) 假名和合。涅槃寂靜, 實性不可得(空性)。從「當下」去觀察緣起真理。生滅相續, 假名和合。

諸行無常是「無常」, 涅槃寂靜是「恒常」好像有矛盾。在真常唯心論講如來藏, 常樂我靜。很多人在這裏卡住了。是誰在講「恒常」和「無常」, 就是「我」在認為嘛, 「無我」就沒有「恒常」和「無常」。



今日內容的教學節目

傳道法師 / 般若心經講記第二集-part4 http://www.youtube.com/watch?v=bRcDTcoIjn4
傳道法師 / 般若心經講記第二集-part6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9p7Uth9C6w
傳道法師 / 般若心經講記第二集-part7 http://www.youtube.com/watch?v=YRIF1PIWD1g


回應:aaa 2010-04-07 19:03:35 (IP:  ) T 3000_R 45 引 用
某網友:「殊勝 是否也為 空相(性)? 」


aaa答:
空相(性)的定義是
「因緣和合而生,因緣離散而滅」

「殊勝」
也是眾因緣和合而生的現像,
不是無因無緣而自己「殊勝」。

所以「殊勝」也是空相(性)
一切萬事萬物都是空性。

講的白話一點
一切萬事萬物都是「變動的過程」(空性)。
都是「生住異滅」變動的過程。
小從細菌細胞,
大到星球宇宙,
都無時無刻不在「生住異滅」。
這就是「空性」。


「佛法」也可以稱的上「殊勝」吧!

佛法在印度弘傳千年之後也變質,
而在印度消失了。
因緣離而散滅。

有人說因為「變」的原因,
佛法才會「變質」而消失。
這是不了解佛法的「空性」。

佛法要因應不同時代,
不同種族,地區,
就要做不同的變化。
要是「都不能變」而「窒礙難行」,
佛法又有何用。

至於是「變好」或「變壞」,
能否把握住佛法的核心,
就要看當時弘揚佛法的人是否有「智慧」了。


回應:aaa 2010-04-08 19:17:33 (IP:  ) T 3000_R 46 引 用
上面三者,總名之為三法印,印有不可變更和確實性的意思。這三者是佛陀從因果法則上體驗得到的,因人的智慧不同,所以通達的真理也有點不同。小乘要一步步的向前悟入,先了解諸行無常有必歸無,再了解諸法無我,由此進而離卻煩惱體驗諸法的涅槃寂靜,這是漸進的體驗。大乘菩薩就不必如此!只一「空」字,就把三法印統攝起來。空,是真理中最高的真理,最究竟的真理。但一般人對於空,都有誤解,以為空是什麼也沒有了,於是懶惰疏忽,什麼也不努力,這是極大的錯誤!不知空是充滿革命的積極性的─太虛大師曾約空義,作「大乘之革命」。如太虛大師自傳裡有一段寫到他在西方寺看大般若經的時候,「身心漸漸凝定,忽然失卻身心世界,泯然空寂中靈光湛湛,無數塵剎煥然炳現如凌虛影像,明照無邊。坐經數小時,如彈指頃,歷好多日身心猶在輕清安悅中。…從此,我以前禪錄上的疑團一概冰釋,心智透脫無滯;曾學過的臺、賢、相宗以及世間文字,亦隨心活用,悟解非凡」。因為大師勝解了空義,所以就與一般人不同!大師了知世間上的事物都是無常的、無我的,一切事物離開了關係條件的存在別無他物。所以對於現在佛教中有不適合時代社會需要的地方,力主改革;而一般保守者忽略諸法無常無我,所以多方反對。但大師仍以勇猛心、無畏心為佛法奔走呼號。由此看來,若真能悟證─即使少分了解空義,對於行事,也必能契合時機,勇往直前。

菩薩悟證了空的真理,即於此空性中融攝貫串了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的三法印。因為,我們要了解空,須從這三方面去理解:一、世間沒有「不變性」的東西,這就是諸行無常,諸法既沒有不變性,所以都是無常變化的。從否定不變性說,即是空。二、世間沒有「獨存性」的東西,一切事物都是因緣假合,小至微塵,大至宇宙,都是沒有獨存性的,所以無我。從否定獨存性說,也即是空。三、世間沒有「實有性」的東西,常人總以為世間事物有他的實在性,這是一種錯覺,剋實的推求起來,實在性是不可得的;實在性不可得,也即是空。三法印從否定的方面說─泯相證性,即是顯示空義的。不變性不可得,獨存性不可得,實在性不可得,不可得即是空。空,不離開因果事物而有空,即事物的無常變化,無我不實,自性寂滅。以空─一實相印貫通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的三法印,每為一般人所不了解,所以特別指出來。

般若是通達真理的智慧,與世間的一般知識不同。般若─實相慧,即能真知諸法真理的,如即空的無常、無我、涅槃寂靜。凡是真理,要合乎三個定義:一、凡是真理,必定是本來如此的;二、又必定是必然如此的;三、還必是普遍如此的,時不分古今,地不分中外,大至宇宙,小如微塵,都是如此的。這近於哲學者所說的「最一般的」或「最哲學的哲學」。但哲學家所說的,由於推論、假定,或由於定境,與佛法不同;佛法是佛陀及其弟子們,以般若親自證得的。至於普通的知識,大概可以分做兩種:一、有些認識,即常識(科學也是常識的精製)可以知道是錯誤的。二、有些認識,常識即使是科學,也不能知道是錯誤的。常識上以為不錯誤的。為大家甚至世間學者所共同承認的,都是外由五根緣境,以及內由意識分別所得到的影像,即為世間的真實,或者即作為真理看。依佛法,常識可以知道是錯誤的,有些是完全錯誤的,或也有相對真實性的。如小孩看到「雲駛月運」,以為月亮是在跑,這當然是錯誤的;但這種錯誤在眼根緣境的印象上,有他相對的客觀性。不過成人以意識推察,知道由於雲的飛行,這才以意識比量修正根識的似現量。雖明明見到月亮飛行,而不以為然,說這是錯誤的認識。這種認識,在人類知識的發展中,不斷在進步,不斷在修正自己過去的錯誤。所以世間的知識,每每是覺得今是而昨非的。還有常識─那怕是科學,也是不能徹底知道是錯誤的。如一般人總以為事物有不變性的、獨存性的、實在性的東西,總以為這是千真萬確的。其實,事物那裡是這樣?一切事物都是變動的、假合的、非實在的,即是畢竟空的。然而常識不以為然,即科學與哲學家,也只達到部份的近似。科哲學家雖能推知世間某些常識是錯誤的,然仍不徹底,因為常識和科、哲學家的推論,都是依據見聞覺知為基本的,而五根的觸境生識,是靜止的、孤立的、取為實在性的。而無始來習以為性的意識,也不能免除自性的妄見。佛法能從根識及意識的認識中,徹底掀翻自性的妄見,這才能契入究竟的真理。所以,佛法教人修定習慧─般若,根除心理上的錯誤,通達法性空即無常無我涅槃寂靜,親切證驗,做到去來坐臥莫不如此。

依般若慧體驗真理,根除內心中的錯誤,導發正確的行為,則煩惱可除,生死可解。論到內心中的錯誤根本,即是執為實有自性而是常是我的,略可分為二類:一、我執,二、法執。法執,是在一切法上所起的錯誤,其中最根本的執著,即有情─人們在見聞覺知上不期然而起的含攝得不變性、獨存性的實在感。眾生於中起執,不是全由意識計度得來,在五根對境時,影像相生,即不離此實在感;意識再繼之以分別,於是妄執實有自性。一切的錯誤,根源於此,舉凡宗教上的天神,哲學上的實體、本體,都從這種錯誤而來。我執,這是對於有情不悟解為因緣幻有而執有不變性、獨存性、實在性。我即有情,不外是因緣的聚合,有什麼實在性、不變性,如一般所計執的個體、靈、神我?特別是人們直覺的,於自身中計執有我─薩迦耶見,於所對的一切事物,以己意而主宰他,即計為我所。這種我─有我必有我所的計執,在生死輪迴中,實為一切執著一切苦痛的根本。我執和法執的對境,雖有不同,然計執為不變性,自在─獨自存在性,實在性,是一樣的。於自身中所起實有自性執,名為我執;在諸法上所起的執著,名為法執。此二執中,我執更為重要。世間自私自利的,不免要受大家的批評,其所以自私自利者,即因內計有我,求我之擴展,以一切為我所,於是只問目的不擇手段。佛法首先教人除卻我執,我執沒有了,即能契合於緣起的正理,符合於群眾的正義,行為自然合理了。一己的私蔽雖去,而眾生的我執還在,於是起憐愍心,願使一切眾生同離我執,共證無生。佛法把引生錯誤思想,不道德行為的我執,徹底揭發出來;使人能離自我見,建立一切合理的道德,而苦痛的生死流轉,也就能從此解脫。

我執和法執,為出生一切錯亂苦痛的根本,而我執尤為根本。我們要斷除煩惱,必先除掉這生起煩惱的根本─我執。佛世,弟子們根利慧深,佛為他們說無我,弟子們即能了達無我性空。後人不解佛意,於是聽說無我,轉執法有;為了對治他,所以大乘經特詳法空。羅什法師答慧遠法師書,曾談到此義。所以學者應當了知空─即無常無我涅槃,是佛法中的最高真理,應遍觀一切法空。但博觀必須反約,要在妄執根本、生死根本的我執中,深觀而徹底通達無性。這根本的我執破除了,其他的一切錯誤也就可以破除以及漸漸破除了。修學佛法,應先從捨離我執─悟入即空的無我入手。



傳道法師講解補充

我們常常在生滅變化之外要找一個不生不滅, 而忽略無常的當下本身就是「常」,「常常無常」。不是離開無常, 再去找一個常。

凡是真理,要合乎三個定義:一、本來如此的;二、必然如此的;三、普遍如此的。不是一切事物本來都是「常」,我們觀想把它「無常」之後才變成無常。那就不是「本來如此」。人都會老病死「普遍如此」,不是我們觀察之後才老病死, 不觀察就不會老病死。就與事實相違背。

佛法教人修定習慧─般若,根除心理上的錯誤,做到去來坐臥莫不如此。無論在,講話,作事,吃飯,睡覺,都能知道空無我。該我做的事就一定做到圓滿, 不該我做的事也不會貪戀不捨, 不會有貪嗔癡嫉妒我慢。時時刻刻事事物物活在當下, 當下解脫事事解脫。而不是事事執著樣樣捆綁。



今日內容的教學節目

傳道法師 / 般若心經講記第二集-part8 http://www.youtube.com/watch?v=87_3eZC4MQg
傳道法師 / 般若心經講記第二集-part9 http://www.youtube.com/watch?v=qNYs01EOc2c
傳道法師 / 般若心經講記第二集-part10 http://www.youtube.com/watch?v=9wtw6w1Gmqg
傳道法師 / 般若心經講記第二集-part11 http://www.youtube.com/watch?v=-ZliNZsXjuw


回應:aaa 2010-04-09 17:53:21 (IP:  ) T 3000_R 47 引 用
三、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波羅蜜多,是度一切苦厄;般若,是解除苦痛的主要方法;此經就是顯示這出苦主要方法的精要。心,可以有多種的解釋,然此處取心要、精要的意思。

佛法有五乘的差別,五乘都是佛法,究竟那些是最主要的呢?佛為一些根機淺的,但教他受持三歸,奉守五戒,乃至教他修四禪、四無色等定,這是世間的人、天乘法。又印度人一向著重山林的生活,偏於自了,佛為適應這一類的根機,為說聲聞、緣覺乘法,使從持戒修定發慧的過程,解脫一己的生死苦痛。這些,都不是究竟的佛法,不是契合佛陀本懷的佛法。唯有菩薩行的大乘法,纔是佛法中最究竟的心要。大乘法可以從三個意義去了解:一、菩提心,菩提心即以長期修集福德智慧,乃至成最後圓滿的遍正覺,為修學佛法的崇高目標,堅定信願以求其實現。二、大悲心,菩提心是從大悲心生起的,大悲心是對於人世間一切苦痛的同情,想施以救濟,使世間得到部分的與究竟圓滿的解脫自在。有情─人是互相依待而存在的,如他人不能脫離苦痛,即等於自己的缺陷,所以大乘要以利他的大悲行,完成自我的淨化。三、般若慧,有了崇高的理想,偉大的同情,還要有了達真理的智慧,才能完成圓滿的人生─成佛。以此三種而行六波羅蜜多,是大乘佛法的特質。般若波羅蜜多,即大乘六波羅蜜多的別名,所以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可解說為大乘心,大乘法即佛法的心要。

然大乘中法門很多,在很多的大乘法門中,般若波羅蜜多又算是主要中之最主要了。因為修學大乘的菩薩行,無論是利濟他人或是淨化自己,都需要般若的智慧來領導─不是說只要般若。布施乃至禪定,世間外道也有,算不得是佛法中的特法。般若經裡常說:般若為導。若沒有般若,一切修行皆成為盲目的,不是落於凡外─人天,就是墮於小乘─聲聞、緣覺。從教典說:『一切經中般若經最大』。因為般若經是特別發揚般若的體悟宇宙人生真理的,所以般若經在一切經中為最大。在全體大乘法中,般若波羅蜜多及其經典最為精要。所以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用六離合釋來說,是持業釋,般若波羅蜜多即是心。

更進一層說;此經是一切般若經的心要:般若經的部帙繁多,文義廣博,此經以寥寥二百餘字,攝之淨盡,可說是般若波羅蜜多經的心要了。

上面所說的心義,一、整個佛法以大乘佛法為主要為中心;二、大乘法中以般若波羅蜜多法為主要為中心;三、般若波羅蜜經中,又以此經為主要為中心,所以名為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經,梵語修多羅,譯為線,線有貫攝零星散碎的功能。佛弟子將佛所說的法,依文義次第,結集成章成部,如線貫物一樣。能歷久不失,所以名為修多羅。中文的經字,本也是線,如織布有經線緯線。後人以古代有價值的典籍為經,漸漸附以可依可法的尊貴意思,所以佛典也譯之為經了。



傳道法師講解補充

執著分兩種, 我執,法執。我執有三種特性, 單獨性, 主宰性, 不變性。愣嚴經:會三科融七大, 三科是蘊處界。分析五蘊是無我, 分析六處是無我, 分析六界也是無我。有人說破我執, 而法執沒破, 法執是「色受想行識」的法,就是五蘊, 就是我們身體的感觀, 每一個法也是空無自性, 展轉相依。所以「我空」之後一定「法空」。

佛教最根本的道理是「緣起無自性」緣起中道, 緣起中道是世間實在的樣相, 所以叫作「實相」。「實相」沒有一個單獨存在的本體性, 遇到不同的因緣有不同的樣相, 所以說「實相」無相無不相。

「凡聖關」凡夫和聖人的關卡,證到緣起空無我慧,破我執就是聖人, 否則就是凡夫。「大乘小乘」悲心悲願悲行是大小乘的分水領。破我執之後有沒有發大心再廣觀一切, 廣學一切法門廣度一切衆生。如果有就是大乘, 如果沒有悲心悲願悲行就是小乘。

心,可以有多種的解釋,然此處取心要、精要的意思。有一些真常唯心的人認為, 心經是開示悟入佛之知見, 就是明心見性的心地法門, 所以般若心經是講明心見性。這是不對的。心經是講六百卷「大般若經」的最精要部份。叧外有一些人認為是「般若波羅蜜, 多心經」。佛教說心識,心王,心所,有一百多個, 還有前五識, 第六識第七識第八識等等。有好多心喔, 難怪叫做「多心經」。也不是這様。「多」是梵文的尾助詞。「般若波羅蜜」和「般若波羅蜜多」是一樣的意思。

人是互相依持而存在的,如他人不能脫離苦痛,即等於自己的缺陷。人與人的關係是整體性的。人與動物植物礦物時空山河大地也是整體性的。所以有任何一個地方缺陷就是我們整體的缺陷。我們能長大, 讀書, 有一技之長也是整體相互幫助而成。所以別人有任何需要我們也有責任義務要幫助他。

菩提心,大悲心,般若慧,大乘三種意義而行六波羅蜜多,是大乘佛法的特質。因為有六波羅蜜, 你的般若才不是只有理想, 不是唯心淨土, 是真正的實際去做。所以說中觀:「般若攝導萬行,萬行莊嚴般若」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用六離合釋來說,是持業釋」。六離合釋者,一曰持業釋;二曰依主釋,亦名依士釋;三曰有財釋;四曰相違釋;五曰鄰近釋;六曰帶數釋。持業釋者,凡義雖有二,體則仍是一者,則即持業釋也。持者能持之體,業者所持之義也,蓋二義同依一體也,故此亦名為同依釋也。例如:煩惱障者,煩惱與障,蓋二義也,然論其體,則仍是一,不可分而為二也。持二義於一體之上也,此即持業釋也。

「般若經的部帙繁多,文義廣博」。般若經一共六百卷, 以心經寥寥二百餘字將宇宙人生的真理都講完了。上至天堂下至地獄, 小至塵砂大至無限的大千世界。由此可知心經的精深度, 太精要反而不容易了解。



今日內容的教學節目

傳道法師 / 般若心經講記第三集-part1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3qyqwH3Z-g
傳道法師 / 般若心經講記第三集-part2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9EpYB788M0&feature=related
傳道法師 / 般若心經講記第三集-part3 http://www.youtube.com/watch?v=7TqiIiaHxKM&feature=related
傳道法師 / 般若心經講記第三集-part4 http://www.youtube.com/watch?v=yGtADbYouJc&feature=related


回應:aaa 2010-04-13 11:32:40 (IP:  ) T 3000_R 48 引 用
二 釋譯題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此經是從梵文譯過來的,譯者是我國初唐時最享盛名的玄奘法師。心經的譯本,截至清季就有七種。最早的是羅什法師譯的;奘譯是七譯中的第二譯,在中國最為盛行。師俗姓陳,河南人。出家後遍學三藏,於經論深義,有疑莫決,於是即萌到印度求法的志願。於貞觀元年,潛出國境,冒險犯難西行,終於在印廣學教法,經十七年,於貞觀十九年學成歸唐,朝野崇敬備至,於是立寺翻經,為我國譯經史上的權威者。若欲詳知奘師歷史,請讀「大唐慈恩三藏法師傳」。

正釋
經文都有初中後三分:初即序分,敘說法時處因緣聽眾等。中為正宗分,正說當經義理。後為流通分,即經末信受奉行、作禮而去等。今此心經,無首無尾,闢頭一句,就是「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但趙宋施護的譯本,三分具足。有人說:奘師譯的是略本,所以不具三分。然從另一觀點看,奘師所譯的心經,才是心經原型。此經本是般若波羅蜜多經中的心要。在六百卷的般若經裡,有學觀品,此品有與本經幾乎完全相同的文句,不但不是觀自在菩薩說的,而是佛直接向舍利子說的。此經應該是大般若經裡的精要部分,古德為了易於受持,特地摘出來單行流通,所以名為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這樣,本經沒有首尾,不是更合理嗎?後人以為經有三分,見此經首「觀自在菩薩」一句,於是即將此經添足三分,而作為觀自在菩薩所說的了。

甲一 標宗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此是總標,以下即是解釋此三句的。此三句中有人有法,有因有果。觀自在菩薩,是能修般若法門者。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即是所修觀法。修般若波羅蜜多,通達五蘊皆空,即是因;由此體達空性而能度一切苦厄,即是果。

「觀自在菩薩」,即般若觀慧已得自在的菩薩,不一定指補怛落迦的觀世音菩薩。菩薩是依德立名的,有某種特殊功德,即名他為某某。華嚴經每有若干同名同號的菩薩,即由於此。所以,誰有觀自在的功德,誰就可以稱為觀自在。觀是對於宇宙人生真理的觀察,由此洞見人生的究竟。下文照見,即是般若觀慧的作用。自在即是自由,擺脫了有漏有取的蘊等繫縛,即得身心的自由自在。用經文來解釋,照見五蘊皆空即是觀,度一切苦厄即得自在。由此,觀自在菩薩可作兩說:一、特別指補怛落迦的觀自在菩薩。二、凡是能觀察真理獲得痛苦解脫者,都名觀自在菩薩─本經指後者。經上說八地以上的菩薩,得色自在、心自在、智自在,為菩薩的觀自在者。然菩薩登地,通達真理,斷我法執,度生死苦,即可名觀自在。就是勝解行者,能於畢竟空觀修習相應,也可以隨分得名觀自在了。



傳道法師講解補充

「心經的譯本,截至清季就有七種」: 現在又多了一種, 由葉阿月教授翻譯, 台大哲學系教授, 以前是開元寺佛學院畢業的。書名是「超越智慧的完成」七種漢譯本再加上梵英藏對照與註記。

一般佛經的三分架構: 「初」,序分, 講這一部經的因緣。「中」, 正宗分, 講這一部經的意義。「後」, 流通分, 重在傳播和實踐, 所以稱「燈燈相續」。心經只有「正宗分」, 但有一些板本把「序分」和「流通分」也加上去, 那是有問題的。

在古時候傳統的解釋佛經有七種立題(天台宗): 單人立題。單法立題。單喻立題。人法立題。人喩立題。法喩立題。人法喩(具足)立題。

「補怛落迦的觀世音菩薩」是指南海觀音。印度南方有一海島名為錫蘭或斯里蘭卡就是「補怛落迦」。印度人認為觀世音菩薩住在補怛落迦。印度佛教傳到中國之後, 中國南方也有一個海島海南島, 所以仿照印度又稱為「南海觀音」。

「色自在」: 可以是自己的色身, 或是一切所有物質都得自在。我們一般人對物質都會有貪求, 那就不得自在。有一些修行人就對物質不敢碰不敢聞不敢看, 這樣也是不得自在。要對「色聲香味觸法」不貪求不排斥都自在,才是「色自在」。



今日內容的教學節目

傳道法師 / 般若心經講記第三集-part5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_VIgvrfa3M&feature=related
傳道法師 / 般若心經講記第三集-part6 http://www.youtube.com/watch?v=2tK09VfcsD4&feature=related
傳道法師 / 般若心經講記第三集-part7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LwcBRwBRPY&feature=related


回應:aaa 2010-04-14 18:00:46 (IP:  ) T 3000_R 49 引 用
「菩薩」,梵語應云菩提薩埵。菩提譯為覺悟,對事理能如實明白,了知人生的真意義,由此向人生的究竟努力以赴。這不是世間知識所知,唯有般若慧纔能究竟洞見的。佛是具有最高覺悟者,菩薩即以佛的大覺為理想的追求者。薩埵譯為有情,情是堅強意欲向前衝進的力量。人和一般動物,都有這種緊張衝動的力量,所以都是有情。有的譬喻為金剛心,就是說明這種堅忍的毅力。合起來,菩提薩埵譯為覺有情,有覺悟的有情,不但不是普通的動物,就是混過一世的人,也配不上這個名稱。必須是了知人生的究竟所在,而且是為著這個而努力前進的,所以菩薩為一類具有智慧成分的有情。又可以說:菩提薩埵是追求覺悟的有情。有情雖同有緊張衝動的活力,可惜都把他們用在食、色、名位上。菩薩是把這種強毅的力量,致力於人生究竟的獲得,起大勇猛,利濟人群以求完成自己,就是吃苦招難,也在所不計。所以經裡常常稱讚菩薩不惜犧牲,難行能行。以堅毅的力量求完成自己的理想─覺悟真理,利濟人群,淨化自己,這才不愧稱為菩薩。又,覺是菩薩所要追求的,有情是菩薩所要救濟的。上求佛道,下化有情。就是這覺有情的目的和理想。由此看來,菩薩並不意味什麼神與鬼,是類似世間的聖賢而更高尚的。凡有求證真理利濟有情的行者,都可名菩薩。修到能照見五蘊皆空,度脫一切苦厄,即是觀自在菩薩。此明能觀的人。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此說觀自在菩薩所修的法門。智慧,是甚深的。深淺本是相對的,沒有一定的標準,但此處所說的深,專指體驗第一義空的智慧,不是一般凡夫所能得到的,故名為深。般若經裡,弟子問佛:深奧是何義?佛答以:『空是其義,無相、無願、不生不滅是其義』。這空無相無願─即空性,不是一般人所能了達的,所以極為深奧。十二門論也說:『大分深義,所謂空也』。

能「照見五蘊皆空」的,即是甚深般若慧。般若的悟見真理,如火光的照顯暗室,眼睛的能見眾色一樣。五蘊,是物質精神的一切,能於此五類法洞見其空,即是見到一切法空。有的譯本,在五蘊下加個「等」字,即等於下文所要講的十二處、十八界、四諦、十二緣起等。空性,是要在具體的事實上去悟解,依有明空,空依有顯,若離開了具體存在的事物,也不知什麼是空了。所以佛經明空,總是帶著具體的事實的,如說五蘊空,十二處空等。蘊,是積聚的意思,即是一類一類的總聚。佛把世間法總分為五類:色、受、想、行、識 。一切物質的現象,總攝為色,精神的現象,開為受、想、行、識四種,總名之曰五蘊。色蘊的色,不是青黃等色,也不是男女之色。此色有二義:一、質礙義,二、變壞義。質礙義者:凡是有體積,佔有空間位置的,如扇子有扇子的體積和扇子所佔據的方位,鐘有鐘的體積和鐘所佔據的方位;扇子與鐘都是有質礙的,兩者相遇即相障礙而不能並容。變壞義是,有體積而存在的,受到另一質礙物的衝擊,可能而且是終久要歸於變壞的。有此二義,即名為色,即等於近人所說的物質。舊科學家所說物質最終的單元,依佛法也還是要變壞的。常人見到現存事物的表面,不了解事物內在的矛盾,於是設想物體最後固定的實體。其實,一切色法─物,自始至終即在不斷的衝擊、障礙,向著變壞的道路前進。



傳道法師講解補充

「如實明白」: 要「如實明白」是不容易。所以阿含經常常講「知如真」「見如實」。知道的和實際一樣。英文講如實相如實知, That is that. 那樣就是那樣。如實明白是沒有加入我們好惡和利害的關係。

薩埵譯為有情: 我們凡夫也是有情, 也是有很強的欲望。我們想要學佛也是欲望, 欲不是不好, 在五別境第一個是欲, 有欲才有勝解,念,定,慧。求而不得其正, 我們才要修正它。學佛度衆生也是欲望。欲望合我們身份, 不會障礙別人, 又能提升別人, 這是好的欲望。

修到能照見五蘊皆空,度脫一切苦厄,即是觀自在菩薩。菩薩可分為三大類。最高的是佛菩薩, 快要成佛的等覺菩薩叫做佛菩薩。三十心, 十住十行十回向, 初地到十地的登地聖人, 稱為賢聖菩薩。剛在修菩提心, 大悲心, 般若智慧, 稱為凡夫菩薩。菩薩最重要的一個特點是度衆生, 幫助別人, 只要發菩提心, 大悲心, 學習般若空慧度衆生, 淨化自己和別人, 都可以叫做菩薩。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是甚深的智慧。深淺本是相對的,沒有一定的標準,但此處所說的深,專指體驗第一義空的智慧,不是一般凡夫所能得到的,故名為深。菩薩不會自己認為證得甚深的空慧, 那就還有一個「我」。但在我們凡夫看來能體驗第一義空的智慧, 那實在太深了。

「空性,是要在具體的事實上去悟解,依有明空,空依有顯,若離開了具體存在的事物,也不知什麼是空了。」佛法的「空」是虛空(或空曠處), 所要表答的重點是「無障礙」。與道教的「無」強調「空無一物」不同。虛空不一定是「空無一物」。「無障礙」不是「心想事成」, 不是想要如何就能如何。而是我們加入善的因緣「可能」會得到善的結果, 因為還有一些我們自己不能控制的因緣也被加入了。例如農夫辛勤耕種, 卻遇到颱風或水災, 一無所有, 或大豐收卻種植過剩賣不出去。所以「盡人事, 隨因緣」。



今日內容的教學節目

傳道法師 / 般若心經講記第三集-part8 http://www.youtube.com/watch?v=X8HzzSFsoPs&feature=related
傳道法師 / 般若心經講記第三集-part9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L6QyQd6i8&feature=related
傳道法師 / 般若心經講記第三集-part10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95pzvEV8vw


回應:aaa 2010-04-15 11:41:40 (IP:  ) T 3000_R 50 引 用
關於心裡活動,佛把它分為受、想、行、識。心理現象不如物質現象的容易了知,最親切的,要自己從反省的工夫中去理解。佛觀察心理的主要活動為四類:一、受蘊:在我們與外境接觸時,內心上生起一種領納的作用。如接觸到可意的境界時,內心起一種適悅的情緒,這名為樂受;接觸到不適意的境界時,內心起一種不適悅的情緒,即是苦受。另有一種中容的境界,使人起不苦不樂的感覺,此名捨受。二、想蘊,想是在內心與外境接觸時,所起的認識作用,舉凡思想上的概念以及對於外境的了解、聯想、分析、綜合都是想的作用。三、行蘊,此行是造作的意思,與外境接觸時,內心生起如何適應、改造等的心理活動,依之動身發語而成為行為。行是意志的,以此執行對於境界的安排與處理。其他的心理活動,凡是受、想所不攝的,都可以包括在這行蘊裡。四、識蘊,此也是心裡活動,是以一切內心的活動為對象的。就是把上面主觀上的受、想、行等客觀化了,於此等客觀化了的受、想、行,生起了別認識的作用,即是識蘊。識,一方面是一切精神活動的主觀力,一方面即受、想等綜合而成為統一性的。

這五蘊,是佛法對於物質、精神兩種現象的分類。佛不是專門的心理學家或物理學家,佛所以要這樣說的,是使人由此了知五蘊無我。一般人總直覺的有一個自我存在,佛為指出自我是沒有的,有的不過是物質與精神現象所起的協調作用而已。若離此五蘊,想找一實體的自我,是找不到的。身體是色,情緒上的苦樂感覺是受,認識事物的形相是想,意志上所起的欲求造作是行,了別統攝一切心理活動的是識,除此各種活動以外,還有什麼是實體的自我呢?佛為破眾生實我計執,故說五蘊。有些小乘學者以為佛說五蘊無我,我確是無的,而五蘊法是有情組織的原素,是實有的。這是不知佛意,我執雖稍稍除去,法執又轉深,故說:五蘊皆空。五蘊中的自我固不可得,五蘊法的自身也不可得。因為五蘊法也是由因緣條件而存在的,由此所起的作用和形態,都不過是關係的假現。如五蘊的某一點是真實的,那末,這就是我了。真實的自我不可得,故五蘊皆空。但這種假現的作用與形態,雖空而還是有的。如氫氧合成的水,有解渴、灌田、滌物等作用,有體積流動的形態,從此等形態作用上看,一般即認為是實有的。然若以甚深智慧來觀察,則知任何作用與形態,都是依關係條件而假立的,關係條件起了變化,形態也就變化了,作用也就不存在了。事物若是有實體性,則事物應永遠保持他固有的狀態,不應有變化,應不受關係條件的變動。事實上,一切法都不是這樣,如剝芭蕉一樣,剝到最後,也得不到一點實在的。諸法的存在,是如幻不實的,需要在諸法的當體了知其本性是空,這才不會執為是實有了。

一分學者,以為我無而法有,這是因於智慧淺薄的緣故。在同一因緣法上,智慧深刻者,即能知其法空,所以說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有的譯本,譯照見五蘊皆空為照見五蘊等自性皆空,自性就是含攝得不變、獨存的實體性,此實體性不可得,故曰皆空,而不是破壞因緣生法。空從具體的有上顯出,有在無性的空上成立,空有相成,不相衝突。這和常人的看法很不相同,常人以為有的不是沒有,空是沒有的不是有,把空和有的中間劃著一條不可溝通的界限。依般若法門說:空和有是極相成的,二者似乎矛盾而是統一的。佛法是要人在存在的現象上去把握本性空,同時在畢竟空的實相中去了解現象界的緣起法。能這樣的觀察、體驗,即得度一切苦。徹底的度苦,必須體驗空性,了知一切法空,生死間的苦痛繫縛,才能徹底解除。所以在說了照見五蘊皆空後,接著說「度一切苦厄」。苦是苦痛,厄是困難。眾生的苦痛困難,不外內外兩種:屬於內自身心的,如生老病死等;屬於外起的,如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等。這一切的苦難,根源都在眾生把自己看成有實體性而起,大至一國,小至一家,互相鬥爭,苦痛叢生,即都是由於不了我之本無,於是重自薄他,不惜犧牲他人以滿足自己。我這樣想這樣做,你也這樣想這樣做,於是彼此衝突,相持不下,無邊苦痛就都跟著來了。若知一切法都是關係的存在,由是了知人與人間是相助相成的,大家是在一切人的關係條件下而生活而存在,則彼此相需彼此相助,苦痛也自不生了。物我、自他間如此,身心流轉的苦迫也如此。總之,若處處以自我為前提,則苦痛因之而起;若達法性性─無我,則苦痛自息。菩薩的大悲心,也是從此而生,以能了知一切法都是關係的存在,救人即是自救,完成他人即是完成自己,由是犧牲自己,利濟他人。個人能達法空,則個人的行動合理;大家能達法空,則大家行動合理。正見正行,自能得到苦痛的解放而自在。以上是經的總綱,下面依此廣釋。

甲二 顯義 乙一 正為利根示常道 丙一 法說般若體 丁一 修般若行 戊一 廣觀蘊空 己一 融相即性觀──加行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 是。』

這是解釋總標中五蘊皆空的。五蘊為什麼是空的?欲說明此義,佛喚「舍利子」而告訴他。舍利子是華梵合璧的名詞,梵語應云舍利弗多。弗多即子義,舍利是母名。印度有鳥,眼最明利,呼為舍利;其母眼似舍利,因名為舍利。舍利所生子,即曰舍利子,從母得名。舍利子在佛弟子中,智慧第一。本經是發揮智慧的,故佛喚舍利子以便應對。

佛明五蘊皆空,首拈色蘊為例。色與空的關係,本經用不異、即是四字來說明。不異即不離義,無差別義。色離於空,色即不成;空離於色,空亦不顯。色空、空色二不相離,故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有人聽了,以為空是沒有,色是有,今雖說二不相離而實是各別的,空仍是空,色仍是色。為除此種計執,所以佛接著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即表示空色二不相離,而且相即。


傳道法師講解補充

舍利子在佛弟子中,智慧第一。不是說佛陀弟子常常比賽或考試, 結果有的人智慧第一, 有的人神通第一, 有的人解空第一,…。不是這樣, 「第一」是指特色, 不是「第一名」, 舍利子善於用智慧教化大衆。舍利子因為智慧第一, 所以在心經是佛陀問答的對像。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所有一切物質都是空無自性, 因為空無自性所以才能顯現出各種不同的物質。



今日內容的教學節目

傳道法師 / 般若心經講記第四集-part1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vQI3MuVeVA
傳道法師 / 般若心經講記第四集-part2 http://www.youtube.com/watch?v=hWl-LPP2b3c


 返回副刊分區 返回 aaa 專屬部落格  ▲往上   頁次: 1 2 

回  應  意  見  主  題

意見主題:【印順導師「般若經講記」

文章請自行備份,站方不負擔保存之責。
同意網站共享並運用這篇文章。
跟 貼 勿 偏 離 主 題!

貼文請用繁體字。

姓 名:

回應內容:

請在本文章中挑出最夯最切題的關鍵詞s,來提高曝光率,
方便網友上網搜尋,兩關鍵詞之間用“,”(半格)分開。
關鍵詞:
      

總 覽版 務政 經健康醫療軍 武理 財文 化藝 文科 技台灣的美旅 遊PISA娛 樂鄉 土公 民認 同副 刊哈 啦范氏網
竹縫
視界
耳聾
世界
泰伯
觀點
Joy
隨筆
哈利
天地
Jerry C
鳥 世 界
射水魚
天 空
討海人
鏡 頭
嘻笑
人間
詩情
畫藝
老工仔
思 維
網網
相連
歷史
庫存

* 討論區內之言論,不代表本園之立場,一切法律責任仍由發言者本人負責
* 如果您有任何不當言論,本園有權決定是否保留您所送貼的意見 。